印度教就是佛教吗?
我昨天看电视电视上出现勒印度教我很纳闷各位帮帮我啊... 我昨天看电视电视上出现勒印度教我很纳闷
各位帮帮我啊
印度教和佛教是不是共出一脉.
印度教,和佛教的差别太大了,佛教的,苦,空,无常,无我,是和印度教,乃至所有外道的,根本差别.另外,佛教也不相信神创论
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呀?
1、起源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在2世纪左右产生于古印度,是由婆罗门教信仰产生的。
佛教:佛教的起源晚于印度教,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古印度。
2、思想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夹带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佛教:佛教却否认印度教原有的万能之说,主张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现实人生的考察,着重实际的修持与体证。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东南亚国家中,泰国缅甸柬埔寨主要信奉 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信奉
中南半岛以佛教为主,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以 *** 教为主,菲律宾是天主教东南亚中,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其中泰,老,柬,缅主要是小乘佛教,而且还是国教,教徒分布全国,很少有其它宗教如 *** ,基督教,印度教的流传,但是在泰国的南部也有部分的马来人信仰 *** 教,但人数不是很多。越南既有小乘也有大乘。也有基督教, *** 教,印度教的流传,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越南各宗教之间的分野不清,宗教的相互演变、融合现象比较普遍。新加坡的宗教以佛教为主,但也有印度教,基督教, *** 教和道教的流传。另外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主要是 *** 教,但也有佛教及其它宗教的流传。教徒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以民族聚居情况而定,如华人多的地方主要是佛教,印度人多的地方主要是印度教,马来人就自然是 *** 教了。菲律宾和东帝汶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具有很大的影响。菲律宾的南部棉兰老岛大部分居民信仰 *** 教。
泰国的宗教冲突主要是位于泰南的 *** 教和佛教的纠葛,泰国的南部靠近马来西亚的地方主要信奉 *** 教,当地的 *** 教徒经常袭击佛教徒,造成大量佛教徒伤亡,曾经就发生过佛教徒被 *** 教徒活活烧死的惨剧。
菲律宾独立以后,南部棉兰老岛的 *** 分离主义势力和 *** 之间进行了长达20年的武装冲突,约有12万人在冲突中丧生。菲律宾两大宗教集团天主教和 *** 教的对立由此而产生。并由此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戒日王之死与印度佛教消亡
一位朋友在蓝莲花老师的博文《中道看王道》留言:戒日王死后,纳兰砣(那烂陀)寺在兵乱中灰飞烟灭,此后佛教在印度消失了。请大家探讨一下。佛教亡于印度的史实、真正原因是:
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一时大弘大乘佛法于中印的盛况,然而所谓的盛况,其实也仅限于少数地区而已。
等到 玄奘菩萨离开印度、戒日王舍寿之后,印度全境陷入混乱之际,传统的婆罗门(印度教)当然趁此佛教衰落之机,大量复活蔓延于各地,印度 佛陀正法之兴盛状况从此去矣。
彼时,印度更出现了以乔荼波陀、戈文达与商羯罗三代师徒为主的印度教狂飙兴起,大力攻击佛教,佛教徒却无力还击。(注: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已没有证悟佛法的圣人住世了,由此可见修学佛法还得要能值遇到真善知识!所以请大家记住 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之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
(如是)自八世纪起,印度教即正式成为印度宗教的主流,佛教则处于每况愈下的局面。
说起印度教,它是以传统婆罗门思想为主,并且受到了土着信仰的影响,混入了念咒、神灵崇拜等思想所发展起来的宗教。印度教始终没有统一的教主与教义,而主要的教派有三:
(一)湿婆派
(二)性力派
(三)毗湿奴派
在这种混乱的政治社会思想背景之下,一部分无明愚痴的印度佛教徒被动或是主动的开始接受了婆罗门与印度教的祭祀与咒语思想,开始将只存表相的佛法混入印度教婆罗门传统思想,用以吸引无知而苦难的民众信受,这就是印度密教的滥觞。
因为这样的缘故,混杂着谭崔思想的密教佛法就这样在印度出现,慢慢地弘传了起来。到八世纪时,佛教徒受到印度教广大的迫害,势力倾危,为求生存流亡至东印度,更是大量吸收当地谭崔左道印度教性力派思想,在经由同化以求不被倾覆消灭的状态下,以谭崔密教的型式存活着。
于是,在公元八世纪时,印度地区已无佛教圣人住世的情况下,出现了所谓的“金刚乘佛法”父续《密集金刚》、母续《喜金刚》与《胜乐金刚》等外道修法;该派主张祭祀念咒、火供护摩,具备真言乘的实质,再加上以女性为智慧的象征,男性为方便与慈悲的象征,两众兴交得以完成金刚乘的修证内容,现代密宗金刚乘正式出现于人间。
因为其教义内容类似于极度银岁的印度教左道性力派,因此被称为左道密宗。到了公元1040 年左右时,印度开始出现《时轮经》,此经为时轮乘教派所崇信。其教义,则是整合了“金刚乘佛法”父续与母续的教理与修法,可说是进一步的整合性力派“金刚乘佛法”,而内涵其实没有改变,还是宗奉于性力思想,也是以极为银岁的男女轮座咋交作为其主要的修行 *** 。最后,银岁的印度密教终究不敌业力,至十三世纪时,谭崔密教这个假佛教的最后根据地超戒寺,难逃被 *** 徒给占领破坏的命运。
( *** 徒入侵了印度的时候,发现到说这些人所行的都是男女银欲之法,跟他们 *** 的这种清净而且是对男女之间的这种道德标准是很高的要求,是彼此相抵触的;所以他们对于当时的这些秘密大乘的所代表的佛教,是极为厌恶的,所以对于当古印度当时的这些佛教就全部把它摧毁掉,连寺院都摧毁掉。这个就是密教(秘密大乘的密教)兴盛了之后,佛教必然会灭亡的一个历史事实。)
由此可知,印度地区真正的佛教事实上早在公元八世纪前就已经消失了,所以学术界的结论即说“密教兴而佛教亡”。由前文简述的印度佛教密教化历史看来,也如实的显示了学术界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因为印度密教遭受到 *** 徒的入侵破坏,必须寻求出路,因此位处邻近的 *** ,自然成为密教化后假佛教僧人的更佳选择。(注:藏传其实不是佛教,正因如此才有所谓的双身佛双身法等等,更多请见原著)
(摘录自 释正安法师在《假锋虚焰金刚乘》,本文中加粗字为防屏蔽用的替代字)
在众多宗派中哪个宗派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
这个要看具体的历史时期。一般按学术界的区分,印度佛教史可以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小乘并立时期的佛教,和密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没有宗派的分裂,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部派佛教时期,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后来陆续分裂为二十部。其中更具影响力的,恐怕当属上座部系统的的“说一切有部”。
大乘兴起后,说一切有部仍然具有很强大的势力。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有三个宗派,中观,唯识,如来藏。总体来说,中观学派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印度佛教被 *** 教冲击,直至灭亡后,逃亡 *** 的论师,多数是中观学派的。
晚期密教,无论是什么宗派,都收到密教化影响。
因此你的这个问题,要看具体的历史阶段,很难笼统的一概而论。
其他朋友的回答,估计是没看清楚楼主的提问吧。楼主问的是印度佛教中的宗派,怎么扯到印度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