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再次申办奥运会?
听说中国准备申办第33届或34届奥运会!马兰奇先生说中国要再次举办奥运会至少要20-30年以后。有人说是上海,可能性很大。也有人说是广州,因为广州将继北京之后中国举办亚运会的大城市。(有些城市是排除在外的,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人的素质还太低至于哪个就不明说了)。也有人说奥运会是在七八月举行,在中国的东北,山东半岛,北京等少数地方的气候比较适合,其余太炎热不合适。北京有可能再次申办……
萨马兰奇在西班牙使馆举行的发布会表示,中国再办下届奥运至少20年到30年后。至于下一次举办奥运会的中国城市,他表示,很多城市都有这个机会。此前在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他曾表示,上海最有可能。
伦敦是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什么时候中国的某个城市能戴上这顶桂冠?美国是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什么时候中国能得到这个头衔?期待着……
经调查,最有可能的下一个举办城市是上海
中国申办过那几届奥运会?
北京终于圆了一个跨世纪的梦———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世界选择了北京,选择了中国。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从北京走到蒙特卡洛,从蒙特卡洛走到莫斯科,走了整整8年!横跨了两个世纪!1993年,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北京代表中国提出了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这是新中国之一次提出申办奥运会。在走到蒙特卡洛的最后一刻,这个世界大家庭的盛会与我们擦肩而过。1993年9月24日的那个凌晨,给北京、给中国、给奥林匹克运动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1998年11月, *** 中央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1999年4月6日,北京市长刘淇赴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准备了6年的北京代表中国又一次站在了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跑线上。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我国为举办2008奥运会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和努力
还有我国承办奥运会有哪些意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方面)奥运对金融的内生(endogenous)影响
2001年7月10日美国高盛证券的研究人员提出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从2002年起至2008年,中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额外提高0.3%,这样算来,到了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当年中国的GDP就可以达到16.3万亿元人民币,奥运会对中国8年累计的贡献可以达到1.38万亿元人民币。这样奥运会对中国金融的内生影响的非常的显而易见了。
之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达8万亿人民币,如何将这些储蓄存款进行有效的投资,一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如要成功举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会引发国内的大规模的投资热潮,随着奥运会的各项工作的不断拓展,各方面的投资在今后6年中将超过百亿美元。随着各方面的投资的增加,会带动国内储蓄的减少,目前我国在银行的国民总储蓄中的8万亿人民币,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就会逐渐地使我们的储蓄存款有效的得到利用,这样即解决了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有效利用不足的问题,又使奥运会前期场馆建设得到到急需的资金,从而使两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真正带来了双赢的结果。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层面来讲,也使得国内的金融业得到了一个有效的长足的发展。
第二,由于中国金融服务机构目前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还不是很高,那么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个促进中国金融服务机构、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过程。奥运会的举办与金融机构服务是互动的,经济交往的扩大将导致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空前活跃。资金业务是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上述的16.3万亿人民币将使我国的金融服务机构接受一次洗礼。由于举办奥运会所需巨额的资金的正常运转,客观上就要求金融服务机构改革目前金融运转机制,奥运是一个大的蛋糕,到2008年不管是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还是中资金融服务机构都希望自己能够分到一杯羹。那么金融机构的内部机制的改革就不可或缺,届时是同在一个平台的相互竞争,哪个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更优质,哪个金融服务机构得到的蛋糕就最多。
第三,"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以往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验,东道国应该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以往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西方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此在我国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还是非常温和的,在2008年奥运会时,各国的金融机构都将进入中国,和我国的金融机构进行面对面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机构抓住目前的时间,改革我们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要与国外的金融服务机构进行竞争首先国内金融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有序的合理的竞争。首先要练好内功,允许各个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之间进行合理竞争?quot;强身健体",让国内的金融服务机构即使将来到了国际大舞台上也"胸有成竹",不怕竞争。
申奥成功的六大影响:
一、经济迎来新动力
申奥成功,不仅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
为时下的中国经济,正承受着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外部挑战。
北京申奥成功,将在今后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0.4百分点。
北京将以申奥成功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改进交通、通讯等基础
设施建设,兴建—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场馆……这一切将带动包括房地产、旅
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申奥成功还将增
强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带动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双升温,使奥运的投
资效应被放大,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总之,中国经济内需的增长将因奥运而找到新的支撑点,而这个支撑点有可能
使中国经济的运行曲线向着斜率更大的方向变动,而不是相反。这一结果不仅对中
国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更具国际化的事件,承办国的 *** 、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
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
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即以信用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手段。这样的操作
要求该国 *** 、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
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同时承办奥运会
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
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申奥成功,意味着中国可以与西方世界全
面相互影响,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 副总理说,“北京申办的成功,为我国在新世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必将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我国新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
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以申奥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三、促进北京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巨大的奥运会,说明它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化水平和组织
能力,而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会对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产生巨大的
推动作用。申奥取得成功,给北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从多角度、全方
位地促进首都现代化事业决速发展。一是办奥运将迅速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
境水平,大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二是办奥运将全面拉动投资、消
费和进出口增长,激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三是办奥运将强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坚实后劲。四是办奥运将进一步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良
好发展环境。五是办奥运将不断提高全体市民整体素质,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再
上新台阶。为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首先要尽快治理好环境。
要对各类污染进行力度更大的治理。工业污染要解决,沙尘暴和扬尘、汽车尾气污
染、煤污染都要解决。要加快绿化步伐,使北京天蓝水清的日子早日到来。其次,
要搞好设施建设。在加快地铁、高速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22 个场馆建设, 在
2006年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要把奥运村规划好、建设好。第三,要大力提高精神文
明建设的水平,使市民的修养和公共道德、公共卫生习惯达到新的水平;使北京的
语言环境有新的改善,服务质量有新的提高。第四,要大力发展种类体育事业。培
养运动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运动普及率。今后五年我们将投入1800亿元用
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0多亿元建设大批奥运场馆,还要完成城区现有的900
多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任务。
四、外资开始部署新投资战略
1、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正是打开中国巨大商业市场的一把钥匙, 将给世界各
国的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将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对于全球知名品牌来说,都渴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奥运会的更大赞助商柯达公
司就是在198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时,敲开了被富士公司牢牢控制的日本胶卷市
场的大门。由于被指定为奥运会赛场专用胶卷,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迅速翻番增长
至20%。
一些悉尼奥运会的赞助商已经承诺向北京提供12亿美元的赞助,包括比赛的基
础建设及广播设施。 柯达、 可口可乐、 科技公司 Sema 及美国的石油集团
Sch1umberger公司已明确表示将赞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
已在中国设有23家合资工厂的可口可乐公司,计划利用奥运会建立起它在中国
市场的长期发展战略,如奥林匹克贸易中心、可口可乐广播节目及流行的竞猜游戏
节目。
在众多的美国公司看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日趋临近,中国市
场的大门将会向更多的美国及美国的竞争对手开放。美国的一些中国商业顾问们称
北京申奥成功也将加速这一进程。那些过去已与中国有着紧密合作的美国跨国企业
意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将双方的合作关系推向新的层次。
2、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在台商中掀起新一波祖国内地投资热。 目前台湾的房
地产、建筑、运动器材、百货以及食品、广告、网络企业已开始行动,争着“抢滩
北京”。鸿禧企业已规划参与北京的建设;太平洋建设集团与香港电讯盈利合作,
计划下半年在北京设立太平洋百货公司盈科店。已在内地设厂的生产电线电缆的华
新丽华公司表示,未来7年预计可增加营收10亿台币以上。 在内地投资生产自行车
的巨大集团和美利达工业等业者预估,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将会在内地掀起自行车
运动风潮,可望为厂商造100亿元人民币的商机。
五、奥运意识将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中国北京的申办成功,既是国际社会以及奥运大家庭的世界各国人民对改革开
放时期中国人民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稳步发展中的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增强。奥运精神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一个国家
民族的强大和它对世界的影响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其战争能力以及它的经济实力上,
还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它的文明气质上,体现在它是否能向世人展
示更多的友爱和包容,体现在世人是否能从这个民族那里感受到更多的亲切与热情。
此次北京的申奥成功,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奥运意识将成为13亿中国
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在奥运五环旗的指引下,我们各方面
的工作将会做更快、更好。
成功举办的影响是巨大的,主办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产
生积极的影响,会把中国带入一个更加竞争和开放的社会。
六、为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其对北京的考察报告中认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将为中国
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
因此,评估报告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华民族自然质朴、绵延
世泽、热爱土地、理解感情,尚人论、尊祖宗、重道德的民族品格和精神,以及由
此而形成的中国体育运动的特殊气质,必将对奥林匹克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不愿意举办奥运会了
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因为承办奥运会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这笔数字可不是小数目, *** 需要背负的财政压力可是非常大的。就像是最近的巴西奥运会,因为在举办的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但是却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使得现在巴西 *** 都还背负着巨大的债务。也许是看到了巴西的窘况,很多国家都不愿意承办奥运会。
我国是在哪年哪月哪日成功取得08年奥运会申办权?
分类: 社会/文化 >> 节假日解析: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权。
申奥成功日期: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兴奋、激动和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一次公平、公正和历史性的抉择。7月13日,莫斯科当地时间18时15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重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经过委员不记名投票,悬念到第二轮后终于被揭开。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北京,面对强大对手的挑战,以高水平的申办工作和泱泱大国的实力,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奥林匹克圣火7年后将在中国点燃!这将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之一次。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