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京剧漫画
舌尖上的京剧,是由80后廊坊网友“胖不墩儿”创作的一组以京剧为题材的美食漫画。2012年12月,网友“胖不墩儿”通过新浪微博发布系列漫画,将京剧与美食巧妙地“混搭”在一起。截至2012年12月,舌尖上的京剧漫画图片该系列漫画共有18幅作品,包括《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自刎,躺下变成一条红烧鱼;冬至夜下饺子,下的是几个白衣的武生等。如此萌的混搭,引来网友热议。
一、舌尖上京剧漫画介绍
2012年12月,廊坊网友“胖不墩儿”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发布了一组18幅的“舌尖上的京剧”系列漫画,将传统的京剧与美食巧妙地“混搭”在一起。引得网友们惊呼“京剧原来也可以这么萌”。作者胖不墩儿表示,“自己起先是画着玩儿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
二、 舌尖上京剧漫画 作品
80后自由漫画作者胖不墩儿自称不合格的吃货,偏爱面食,但是她在漫画中透露出的与“食物”相关的丰富的联想,却显示了一个吃货所应具备的资格。
“舌尖上的京剧”漫画系列一共由18幅作品组成,每幅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故事。黑脸包公是芝麻元宵;醉酒的贵妃顶着菊花大饮菊花酒;白娘子、许仙和小青分别变身白小方、许紫薯、青小团,对应的美食则是奶油蛋糕、紫薯团以及青团子;因为盔头的绒球像山楂,穆桂英躲在了山楂篮子里,而长须老将黄忠则变身玉米棒子……加上配文很多都是搞笑段子,萌版的人物造型加上食物,让网友们个个大呼“可爱”。
截至2012年12月该系列已经有18张,胖不墩儿表示,想画54张。舌尖上的京剧成功后,很多朋友给她提想法,觉得可行的,她都记了下来。
2013年1月胖不墩儿透漏漫画集《说段京剧你听吗》计划于2月面世。
三、 舌尖上京剧漫画 创意
半年前,胖不墩儿画了一幅《穆珂寨》孟良和焦赞被火烧的舌尖上的京剧漫画图片,有网友调侃地评论这两个人物形象有点“烤串儿”的味道。于是,“胖不墩儿”将京剧和美食结合起来,“舌尖上的京剧”由此诞生。
作为京剧爱好者,胖不墩儿一直爱听戏,也希望对普及京剧艺术尽一点力量。从2011年就开始画系列漫画《说段京剧你听吗》,用的是轻松的漫画方式来戏说京剧的剧情。随后画下了“舌尖上的京剧”,始终以京剧造型和故事为基础蓝本。
“我打小看京剧,这组漫画里,都是根据人物扮相的颜色和造型来定相似的食物”,胖不墩儿说起戏来也头头是道,其中,有一幅漫画是诸葛亮招呼周瑜等东吴将士进火锅,这出戏讲的是《群英会》,暗指火锅中的各色食物群英荟萃。“孙刘合作,诸葛亮作为外援到东吴,但是周瑜妒忌诸葛亮,二人斗智斗勇。个人感情上我比较偏向诸葛亮,所以当食物时,诸葛亮就占一回主导地位,让周瑜先进碗。”
舌尖上的京剧漫画图片,通常需要用数位板,花费五六个小时完成。而她利用闲暇时间坚持了大半年,2012年京津地区下了之一场雪,她正好看了一出《昭君出塞》,红衣和白雪,就变成了她眼中的西红柿拌白糖。
谁知道为什么“舌尖上的京剧”这么火?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传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但也因为其较慢的节奏与传统的表现形式没有受到新时代年轻人的喜爱,再加上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现代流行艺术表现形式的冲击,更是面临着传承的考验。随着现代信息的便捷化,更多宅男宅女喜欢在室内活动,漫画的形式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舌尖上的京剧”系列漫画将京剧结合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带给广大年轻人新的感受与认识。
“舌尖上的京剧”系列漫画的走红不是偶然的,它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首先,漫画的形式轻松幽默,让人心情放松,加上鲜活的创意,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以心情上的舒缓。“舌尖上的京剧”这一漫画加入了京剧、传统节令,又以广大年轻人喜爱的“萌”的形式表现出来,确实“萌”倒了很多人,让人们在看到漫画的同时,会意一笑,这也反映出年轻一代的“萌”的心态。在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轻松可爱的慰藉,调节大压力下的情绪,但也反映出人们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匮乏与渴求心态。所以在建设经济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发展多元的文化,让文化也与时俱进,适应、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
同时,漫画中引入节令,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令传统氛围,非常温暖。流行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底蕴相结合,注定了受到喜爱新鲜事物的人们的喜爱,在这个尊崇创新的时代,新鲜的创意永远受到人们的追逐。
其次,“舌尖上的京剧”系列漫画的走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氛围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一度提升,中国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大大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也悄悄的逐渐兴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抹灭的一笔重彩。在经济水平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很多人开始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也逐渐受到重视,京剧又重新闪亮,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很多流行艺术中开始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流行歌曲中加入的京剧唱腔曲调,服饰加入传统民族元素风格等。“舌尖上的京剧”系列漫画以京剧为题材自然吸引人们的眼球,也更拉近年轻人与京剧、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京剧艺术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变化更加平易近人,无疑这种变化是大家非常喜欢、乐于看到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跪求 舌尖上的中国 所有背景音乐,在此谢过!
1、劳作的春夏秋
2、东方智慧
3、原野之风
4、土地图腾
5、味与情
6、夕下
7、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
8、厨房的交响曲
9、时间的记忆
10、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11、水与火的艺术
12、耕种速写
13、传统与变革
14、冬藏
15、水的秘密城市的声音
16、微观的世界
17、大自然的法则
18、平和的心
19、追梦
20、彩蝶舞夏
21、初夏雨后
22、冰菊物语
23、临安初雨
24、皓水莫负
25、吉祥香巴拉
26、山高水远
27、TambourBattant
28、Robert Etoll
29、Lóri
30、HeartofGLICO
31、Shangba-La
扩展资料:
相关歌曲介绍:
1、《劳作的春夏秋》
《劳作的春夏秋》是由阿鲲作曲,阿鲲谱曲,阿鲲演奏的纯音乐,该歌曲收录在专辑《舌尖上的中国原声带》中,发行于2012年6月13日。
2、《东方智慧》
《东方智慧》是由阿鲲作曲,阿鲲谱曲,阿鲲演奏的纯音乐,该歌曲收录在专辑《舌尖上的中国原声带》中,发行于2012年6月13日。
3、《原野之风》
《原野之风》是由阿鲲作曲,阿鲲谱曲,阿鲲演奏的纯音乐,该歌曲收录在专辑《舌尖上的中国原声带》中,发行于2012年6月13日。
诗意中不乏朴实,细腻中不失粗犷”,用来形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非
“诗意中不乏朴实,细腻中不失粗犷”用来形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非常贴切。1、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2、 半身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3、 在厨房里,五味的更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贺禅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4、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5、 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6、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7、 对于中国女性,克勤克俭,一直是传统的美德,只有一个阶段例外。在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准妈凯或妈盯拍伍们可以合情合理地尽情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8、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菌叫什么
你应该弄错了,第二季的第二集没有菌。我把第二集的旁白文案发给你看看。在第二季的第五集相逢,有这样一段话。8月,锡林郭勒草原刚刚苏醒,乌力吉把牛群赶到自家的草场,丰沃的土地给予牛羊养料,还催生了一种珍稀的精灵。晾晒成干的口蘑,含有丰沛的鸟苷酸盐,牧民用它和鸡肉一同炖煮,鲜味成倍提升。
何福志,口蘑商人,经常驱车几百公里收购蘑菇。口蘑只生长着在蘑菇圈上,辨识它要靠草的色深,这种神奇现象得益于蘑菇分泌的一种物质,让草拥有更高的叶绿素。何福志要到乌力吉家去讯问蘑菇的收成,女儿玉凤23岁,大学毕业后回到草原。
口蘑中白蘑最为尊贵,晒干后可以卖到2000多元一公斤,今年的收成不多。牧民们已经开始储存牛羊过冬的饲料,这意味着口蘑季节即将结束。父女俩决定再做最后的努力。
口蘑的萌发需要雨水眷顾,预报中的秋雨迟迟未到,老何很不甘心,父女俩决定借宿在牧民家继续等待。
雨后的草原清洗如洗,蘑菇圈上白蘑终于露出身影。何福志父女明白,此后的几天他们终将得逞所愿。
锡林郭勒向南四百公里,张家口,古时的长城关隘,是中原与北方贸易往来的咽喉,更是口蘑的成名之地。白蘑菌肉肥厚,质地细腻,是口蘑的最上品。开水发涨,两三个小时后白蘑恢复饱满身姿。留下口蘑原汤,放入清水,反复搅打,换三四次水,打千次以上,直至泥沙尽除。
第二集 心传Heart's Message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
5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它是当地食用油的 *** 原料,农民们的忙碌可以保证自家厨房一整年出产美味。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秘密的发现,使人类的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画的美景。清明,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富堨村唯一的油坊主程亚忠,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在这一天祭拜祖先。油坊的劳作决定全村人的口福。中国人相信,万事顺遂,是因为祖先的庇佑。田边的邂逅,对同村的程苟仂来说,意味着用不了多久就能吃到新榨的菜籽油。清晨,春雨的湿气渐渐蒸发,接下来会是连续的晴天,这是收割菜籽的更好时机。5天充足的阳光,使荚壳干燥变脆,脱粒变得轻而易举。菜籽的植物生涯已经结束,接下来它要开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一年中,随和的程亚忠只有在收菜籽的时候才会变得严苛起来,30年的经验,练就一双火眼。色泽黝黑发亮,颗粒圆润饱满,不掺任何杂质,尤其干燥度,程亚忠必须把关,水分含量小于1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村的菜籽安全储藏一整年。6月,油坊开榨,榨油工来自附近的村庄。工作期间每天的午餐由老板娘负责,炒籽是之一步,高温破坏菜籽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离变得容易,随着菜籽爆裂的响声,香味开始渐渐弥漫整个村庄。菜籽油有独特的 *** 性气味,有些人闻不惯,徽州人却甘之若饴。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产生闻有徽臭,入口异香的奇特效果。制坯暗藏玄机,磨碎的菜籽,蒸汽熏蒸,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凭经验。坯饼压得是否厚薄均匀,直接影响出油率。菜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贵的橄榄油。不过,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饪过程中油烟大是其中之一。今天,通过科学的精炼手段,油的烟点大大提高,加上品种改良,可以进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质的含量。对于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来说,一切都是从榨取之一滴油开始的。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重达100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三个小时,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更好的继承。
菜籽油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使用广度上贯穿长江流域,给菜系的厨师创造了施展技艺的舞台。红油的烹制,必须使用菜籽油,秘诀掌握在四川人手中。煸炒,使辣椒迅速脱水,渗出香味,捣碎,以便与菜籽油充分接触。油温是关键,过低,滗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中式厨房不依赖温度计,全凭厨师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辣味素和红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静置一整天。一缸精彩的红油,几乎就是川菜的灵魂。色泽红艳,辣味醇厚,香气袭人。菜籽油在四川人手里,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然而,退去令人兴奋的热辣,徽州,生活依旧平淡。今年的收成,全部存入油坊,折算成105公斤菜籽油。程苟仂可以随时提取,没有期限,这是油坊对村民的承诺。
传统观念里,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国的乡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艺的温度。
秋收过后,黄土高坡褪去颜色,张世新正在等待合适的天气。延河水,几十年的经验使配比精确无误,白面加入盐水,使蛋白分子的阵列变得紧密。反复揉压,增加弹性,张世新今年腿病复发,行走困难。一次和面35公斤,只能由老伴一人完成。午夜时分,醒面时间已经足够,现在要开始搓条盘面的工序。张世新年轻时,手艺一流,远近闻名,外乡人慕名来学徒。妻子的手艺也是嫁到张家后学的。挂面做得好,能卖到县城,甚至更远,靠这门手艺,老两口拉扯大了5个儿女。晒干的挂面,易于贮存,每根直径1毫米左右,持续发酵产生中空的细孔,口感细腻绵软。
中国出土过4000年前的面条,这种曾叫“汤饼”的主食,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地域迥异,粗细不同,形状不一, *** *** 也各显神通。面条,最为素净,既是简朴的果腹之物,也可以衬托任何食材,容纳万千滋味。破晓时分,盘面完成二次发酵,到了施展拳脚的时候。陕北,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绕面的速度是成败关键,放入专用的面箱,第三次发酵,等待面条更大程度的舒展。黄土高原,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农耕的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每一口窑洞里的家族,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什么。物质是有限的,手艺是自己的,但年轻人的观念却在悄悄改变。爷爷不便走动,到了儿孙们接过担子的时候。撑面杆从中间精准分开,面的柔韧与重力的合作恰到好处。160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银丝倾泻,接受阳光和空气最后的塑造。洁白的挂面,为苍凉的黄土地和一家人的日子,都增添了几分暖意。
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与北方面食不同,长江以南,人们更喜爱米制糕点。这不是简单作坊能够完成的,工艺精密,品种浩繁,需要精美绝伦的手工,和严密的传授体系。精细加工存在于每一个环节,糯米加水研磨,经过处理的糯米粉,质地更加均匀细腻。水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创造多变的口感。这是 *** 苏式糕点的基本功。糕点厨师是运用各种“兵器”的行家。应季而变的馅料,取天然色香,夏秋薄荷,冬春玫瑰。中国的厨房,处理米,面点心的工种称为白案。精巧的手工是行走白案江湖的根本。厨师,作为传统行当,一直以师徒的形式在中国延续。今天,年轻人通过学校教育,掌握烹饪基本技能。但要成为真正的厨师,仍需要一位师傅点化。师徒,中国传统伦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
揉面是最基本的,吕杰民门下学徒20个,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真传。阿苗,刚满20岁,老家苏北,3年前高中毕业,跟随父母来到苏州。父母希望家里的男孩能考上大学,阿苗是长姐,她需要尽快自食其力。
离苏州1400公里的深山里,另一种更原始,粗犷的食物,可以依稀看到中国糕点的进化历程。日照时间越来越短,采挖蕨根的时候到了。欧洲考古发现表明,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 *** 而成。莽山瑶族的先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蕨根中获得原料,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糍粑。邓开风的祖辈游耕游居,被称为“过山瑶”。过去粮食产量有限,蕨根糍粑是过冬主食。如今 *** 蕨粑,不仅是对美味的留恋,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取自山林的各种材料,组成一套奇妙的过滤系统。父亲教会邓开风,如何获取大山的馈赠,也告诫他要敬畏山神。经过一天的沉淀,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再次冲洗,更细密的过滤,就可以 *** 蕨根糍粑。加热,起糊,不断搅拌,直到表面形成凝胶。胶团韧性极强,要驯服它,还得父亲出马。裹上晒干的淀粉,扯成小团,就可以直接食用。孩子们更喜欢甜食,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世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面对严厉的师傅,阿苗每天心惊胆战,反复练习的三角团,终于得到师傅认可,之一次,她的手艺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励着这个女孩,每天收工后只要有剩余的食材,阿苗就会留下来继续练习。苏式糕点,中国汉族糕点的重要流派,与古典园林一样,是苏州的标志。这座城市的另一面,现代化的世界工厂,吸引着700万外来人口,造就了当今中国第二大移民城市。
飞速变化的生活中,古老的传奇依然在上演。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吕杰民身怀一门绝技。将带馅的糕团, *** 成惟妙惟肖的动植物造型。从塑造汉字到塑造糕团,“象形”一直是中国人的独门心传。这种别具一格的糕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 *** 船点,既需要灵巧的手法,更需要先天的悟性。能见识到这门手艺,已经是莫大的奖励。师傅则有另一番用意,为了延续苏式糕点的传奇,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成为一名白案厨师的路,阿苗才刚刚起程。而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汕头的一天从海鲜市场的喧闹开始,为家里的小店采购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务。这个年轻小伙,俨然是菜场里的老主顾。父亲曾是酒楼主厨,江湖人称“阿乌”。阿哲有四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中国社会,父子的传承关系比师徒更紧密。子承父业,被认为是最顺理成章的事。但几年前,阿哲考上广州的大学,一心想在那里闯荡。职场受挫,回到家乡,阿哲在家里的小店帮忙。店里的招牌是蚝烙,要做好这道最普通的潮汕小吃,一切从头学起。在此之前,阿哲甚至没有洗过一只碗。蚝,也叫牡蛎,生长在沿岸浅海。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养殖牡蛎的记载。潮汕地区的汫洲,家家户户以蚝为生。当地人食蚝偏爱小而肥,吃起来更鲜嫩,这也是蚝烙的更佳选择。汕头老城,洗尽铅华,巷子深处,隐藏着蚝烙最传统的做法。蕃薯粉打浆,包裹蚝肉,可以减缓高温下的迅速缩水。烙到两面焦黄,还要保持蚝肉生嫩,汁水饱满,不失鲜味。蘸上鱼露提鲜,入口外焦内润,脆嫩兼备。阿乌的手艺不止蚝烙,上门 *** 宴席才是主业。阿哲跟着父亲出去办桌,从打下手做起。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现在却和最平凡的食物打交道。他发现刻好一个萝卜花,并不比解一道高等数学题更容易。这一次,阿哲得到掌勺的机会,上桌前,还要父亲最后润色。
高速发展的中国,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
扬州,长三角发达城市圈中,独具个性的城市。杨明坤,63岁,评话艺人。扬州评话,一种流传四百多年的民间艺术。战争,英雄,爱情,背叛,说不尽的故事,全凭一张嘴。这不仅是一张说书的嘴,也是一张挑剔的嘴。与厨师朋友,探讨日常小菜的门道,对他而言是一桩乐事。
一盘精到的烫干丝,代表了扬州人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干,每块横批成28片,再切细丝,根根分明,韧而不散。100摄氏度的水,洗烫三遍,去除豆腥,浇上卤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观,却有极为软嫩鲜香的口感。杨明坤要准备一席家宴,这是每年一次的传统,师傅下厨,款待徒弟,美食的传承,离不开挑剔的美食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味觉,让杨明坤能准确把握这座城市的风味精髓,很少有人比他更了解扬州味道的正宗所在。
汕头,日新月异,阿哲,正在尝试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鱼,顾客可以自由搭配。传承四代人的蚝烙,在他手里变幻出新意。阿哲经过反复实验,不断地往传统蚝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给食客带来意外的惊喜。一门手艺的生命力,正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随着时代而流变的美味,与舌尖相遇,触动心灵。
对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日地延续。阿哲家的小店,存在了百年,明天仍将带着新意,开门迎客。
上海浦东三林塘,曾有一个乡村厨师群体,人称“铲刀帮”。他们结伴闯荡上海滩,历经一个世纪,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个家族,五代为厨,经过数十年磨砺,至今仍活跃于厨界,终成一代宗师。李明福,掌管家族经营的小餐馆,每天早餐5点,他要去市场采购。为了保证原料新鲜,食材只买当天所需,分量事先做了估计。精打细算,亲力亲为,是上海男人做事的习惯。每个晚上,后厨都是一番刀光剑影,李悦掌勺,李巍操刀。李明福的两个儿子是厨房里说一不二的将领。这对孪生兄弟的厨艺青出于蓝,李明福不再需要亲自下厨。家族的手艺得以传承,是他更大的欣慰。
一条黄浦江,见证了上海的成长。在这座城市中西杂糅,包容开放的味觉历史中,有一种滋味,出身低微,却自成一家。在演变中,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强大。这就是本帮菜,它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味觉之本。
在本帮菜的江湖里,83岁的李伯荣,靠一身功夫,赢得一世之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没有捷径。李巍,李悦都是从14岁开始跟随李伯荣学习厨艺。刀功,中式烹饪的核心技艺,代表一个厨师的功力。蓑衣刀法,依靠手腕控制,下刀力度,位置,方向,全在方寸之间。整鱼脱骨,考验对食材结构的了解,精确割开骨肉相连的结点,完美分离。极致刀功如同高深武术,只有手上功夫练到纯熟无比,运刀才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本帮菜中的刀功菜,扣三丝,李巍的绝活。火腿,鸡脯,冬笋,三种极鲜的食材,先披薄片,再切成直径不到0.5毫米的细丝。食材事先煮熟,切丝,为了扩大食材与汤汁的接触面。烹制过程中,三种味型同时释放,融为一体。细致的刀功,更能让食材呈现出独特的美感。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哥哥刀功精湛,弟弟专攻火候。油爆河虾,烹饪过程不足10秒,油温达到200摄氏度,食材才能下锅。虾肉熟而不老,虾壳脆而不焦,时间上不能相差分毫。李悦甚至能根据虾壳的爆裂声,判断出锅的时机。收汁时,再次入锅,同样干净利落。这道菜对火候的考校,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严格。
关于火候,广东菜中有更极致的例子。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鲜生嫩,猛火急功,尽可能缩短烹饪时间。不仅如此,厨师还要根据餐桌与炉灶的距离,调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时机。奔跑的过程,烹饪仍在继续。如果这是一出戏,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一刻,食物才完美亮相。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李伯荣更高兴的,是回到自己工作过的厨房。1945年开始学艺,80岁告别后厨。时代变迁,命运沉浮,李伯荣从未放下手中的刀和勺。好学,用心,传道,授业,让他收获了今天的成就和尊敬。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
徽州,榨油留下的饼渣,是庄稼更好的肥料。
陕北的窑洞前,张世新的儿孙们,挂出了自己 *** 的面。
莽山瑶族,仍然感恩来自大山的馈赠。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