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小说有哪些?顺序是怎样的?

wanfu 百科 280 0

梁羽生的小说有哪些?顺序是怎样的?

按照写作顺序排序如下: 

01、龙虎斗京华 

02、还剑奇情录 

03、萍踪侠影录 

04、散花女侠 

05、联剑风云录 

06、白发魔女传 

07、七剑下天山 

08、塞外奇侠传 

09、江湖三女侠 

10、冰魄寒光剑 

11、冰河洗剑录 

12、冰川天女传 

13、云海玉弓缘 

14、侠骨丹心 

15、牧野流星 

16、游剑江湖 

17、弹指惊雷 

18、绝塞传烽录 

19、广陵剑 

20、翰海雄风 

21、龙凤宝钗缘 

22、武林天骄 

23、狂侠天骄魔女 

24、风云雷电 

25、鸣嘀风云录 

26、大唐游侠传 

27、女帝奇英传 

28、慧剑心魔 

29、风雷震九洲 

30、武当三绝 

31、草莽龙蛇传 

32、剑网尘丝 

33、幻剑灵旗 

34、飞凤潜龙 

35、武当一剑 

书名 发表时间 连载报纸名(均在香港) 

龙虎斗京华 1954年1月20日至1954年8月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草莽龙蛇传 1954年8月11日至1955年2月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塞外奇侠传 1955年至1957年 周末报 

注:又名“飞红巾” 

七剑下天山 1956年2月15日至1957年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江湖三女侠 1957年4月8日至1958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白发魔女传 1957年8月5日至1958年9月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萍踪侠影录 1959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川天女传 1959年8月5日至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日至1960年5月 香港商报·谈风 

散花女侠 1960年2月23日至1961年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女帝奇英传 1961年7月1日至1962年8月6日 香港商报·谈风 

注:又名“唐宫恩怨录” 

联剑风云录 1961年7月3日至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至1963年8月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冰魄寒光剑 始于1962年,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注:又名“幽谷寒冰” 

大唐游侠传 1963年1月1日至1964年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河洗剑录 1963年8月24日至1965年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龙凤宝钗缘 1964年6月25日至1966年5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狂侠·天骄·魔女 1964年7月1日至1968年6月23日 香港商报·说月 

注:又名“挑灯看剑录” 

风雷震九州 1965年9月22日至1967年9月2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慧剑心魔 1966年5月23日至1968年3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5日至1969年6月2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瀚海雄风 1968年3月15日至1970年1月21日 大公报·小说林 

鸣镝风云录 1968年6月24日至1972年5月19日 香港商报·说月 

游剑江湖 1969年7月1日至1972年2月4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弹铗歌” 

风云雷电 1970年2月9日至1971年12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牧野流星 1972年2月16日至1975年1月13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折戟沉沙录” 

广陵剑 1972年6月3日至1976年7月31日 香港商报·说月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1日至1976年8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绝塞传烽录 1975年2月12日至1978年4月1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剑网尘丝 1976年9月1日至1980年1月26日 大公报 

弹指惊雷 1977年5月1日至1981年3月9日 周末报 

武林天骄 1978年5月2日至1982年3月9日 香港商报 

幻剑灵旗 1980年1月27日至1981年3月 大公报 

武当一剑 1980年5月9日至1983年8月2日 大公报·小说林

梁羽生小说顺序是什么 梁羽生的系列小说看的顺序

1、【独立成篇】01《女帝奇英传》

2、【大唐系列】02《大唐游侠传》、03《龙凤宝钗缘》、04《慧剑心魔》、

3、【宋朝系列】05《飞凤潜龙》、06《武林天骄》、07《狂侠天骄魔女》、 08《鸣镝风云录》、09《瀚海雄风》、10《风云雷电》 

4、【萍踪系列】11《还剑奇情录》、12《萍踪侠影录》、13《散花女侠》、

14《联剑风云录》、15《武林三绝》、16《广陵剑》

5、【独立成篇】17《武当一剑》 

6、【天山系列】18《白发魔女传》、19《塞外奇侠传》、20《七剑下天山》、

21《江湖三女侠》、22《冰魄寒光剑》、23《冰川天女传》、24《云海玉弓缘》、25《冰河洗剑录》、26《风雷震九州》、27《侠骨丹心》、28《游剑江湖》、29《牧野流星》、30《弹指惊雷》、31《绝塞传烽录》

7、【剑网系列】32《剑网尘丝》、33《幻剑灵旗》

8、【太极系列】34《草莽龙蛇传》、35《龙虎斗京华》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梁羽真全部武侠小说目录?

梁羽生的小说,可以根据时间来分出它们的顺序。三十五部作品,它们依次是:

  四部唐代系列,主要是《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六部宋朝系列,分为为《飞凤潜龙》《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风云雷电》;

  八部明代《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

  《白发魔女传》《武当一剑》;

  十七部清代《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点评梁羽生小说人物(要尽量全面)

  一、梁羽生其人

  武侠小说在华人的世界里争相传阅,梁羽生的名字也随着武侠小说的流传而广为人知,梁羽生的名字是和武侠小说紧紧地联在一起的。

  梁羽生的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要阐释这一问题,还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让我们从梁羽生的身世谈起。

  1.梁羽生的生平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 年出生,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梁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上是一个富户。他家在乡下,地近瑶山,是游览的好地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梁羽生熟读古文,好弄词章,经常填词作赋,一抒情怀。

  1943 年,广州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一说是《新晚报》)做副刊编辑。1949 年以后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市。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博闻广识,多才多艺,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写过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还曾用“陈鲁”的笔名写中国象棋的评论文章。他的棋评写得相当精采,公认为一绝,读来比亲临现场观棋还有兴味。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1954 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采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

  在众多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而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创作者,人们往往将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较。为此,梁羽生用“佟硕之”

  的笔名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发表在1966 年香港的《海光文艺》上),详尽分析二人异同。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所论颇为中肯。

  从1954 年到1984 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 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余万言。1984 年,梁羽生宣布“封刀”,从而结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张,准备撰写正统历史小说。

  2.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

  很多人说,“新派武侠小说”的产生,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

  虽然如此,在文艺理论界仍然有许多人认定武侠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针对这一问题,梁羽生在许多场合发表过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梁羽生的观点十分精辟、深刻,批评了文艺理论界对武侠小说的偏见,也指出了武侠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我国小说理论界中的一家之言,很值得我们参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对我们阅读理解和评论武侠小说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对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给予明确肯定。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言说:“文学形式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取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才力和艺术手腕。”他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他认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新派武侠小说更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内容、新的历史见解和成熟的艺术技巧;无视武侠小说的存在,硬将它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这是很不公平的。对于某些诋毁和否定武侠小说的观点,梁羽生不无激愤地说:“这只能表示那个人在容纳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广。他其实也不了解什么叫做武侠小说;或者他看过的许多武侠小说是荒诞离奇的,这才造成误解。其实武侠小说有好有坏,文艺小说亦是。即使是反映现实的写实小说亦有好有坏,如果作者功力不够、观察力不敏锐的话,他尽管写的是写实小说,还是不能反映现实的。”他指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关于如何把握武侠小说的主题,以及如何在武侠小说中反映时代精神和创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侠”是正义的行为,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谓仗义行侠。他又说:“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于一个具体的个性,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腐败和暴虐,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典型性。”(参见冯立三《与香港作家一夕谈》)

  怎样才能写好武侠小说?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写好武侠小说并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中的三招两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认为,要写好武侠小说,撰写者的创作态度应当端正。他在1977 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己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梁羽生虽然喜爱武侠小说,竭尽心智地创作武侠小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对大陆一度兴起的盲目的泛滥的“武侠热”泼过冷水。1985 年,他借《文艺报》一隅表示自己的忧虑:“有的部门作了统计,至少有五十多家小报发表我和他人的武侠小说。不少地方的一些报纸转载我的武侠小说,有的加以改写,都未经作者同意。据说有的把两个回目合并成一个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写的武侠小说,却标上我的名字,以蒙骗读者。我认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应当在文学园地占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报,从之一版到最后一版全部刊载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侠小说,这样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吗?”这表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见。

  二、梁羽生的作品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四十多年来,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深受欢迎。从1954 年他的之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起,直到他宣布“封笔”而准备转写历史小说,他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合一百六十多册(香港版),字数达一千多万。

  1.四大分支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虽然卷帙浩繁,但在题材内容上却有脉络可寻。从总体上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社会中晚期,书中的侠士们置身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汇冲突中,为国为民,仗义行侠,表现出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本色。所以,梁羽生的作品政治色彩十分强烈,主题倾向异常鲜明。

  我们从题材内容上来分析梁羽生的作品,大致可将其分为唐、宋、明、清四大分支。

  反映唐代游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

  反映宋代侠士抗击辽、金侵犯的作品有《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和《鸣镝风云录》等。

  反映明代豪侠领导义军反抗暴政及表现统治阶级内部忠奸斗争的作品有《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和《广陵剑》等。

  反映清代侠义之士和各民族人民团结反清斗争的作品有《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冰魄寒光剑》和《江湖三女侠》等。

  在四大分支的作品中,每个分支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组成了各自独立的长长的系列。

  在唐代作品分支中,《大唐游侠传》、《龙风宝钗缘》和《慧剑心魔》是反映唐代游侠生活的三部曲,其故事情节前后关联,空空儿、铁磨勒、段克邪、聂隐娘、红线等人物形象在三部书中都出现过,在前二部作品中还担任主要角色。

  《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和《风·云·雷·电》这六部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故事情节上是前后连接的,都是以宋、金、辽之战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原武林志士抗敌卫国的壮举。檀羽冲、华谷涵、柳清瑶、耿照、完颜长之等人物在各部书中反复出现,使各部作品内容互为关联。

  在明代分支里,故事内容互为相关的作品共有七部,依次为《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和《白发魔女传》。这七部作品,除了《还剑奇情录》与各部作品略微搭线外,其余六部作品均关联密切,虽然各部小说的主人公各不相同,其中的人物关系和小说情节却联系较紧,时间顺序亦较分明。

  反映清代豪侠义士反清斗争的作品数量最多,共有十七部,占了梁氏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在这十七部作品中,有十五部小说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是互相有联系的,其中有的作品联系相当紧密,可以说是承上接下的系列作品。这十五部小说按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十五部作品中的最后二部《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是姊妹编,故事首尾相连,人物上下贯通,联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合为一部;然而它们与前面的十三部作品关系较为疏远,只有天山剑派和白驼山两条线将它们和十三部作品勉强搭上,所以只能用虚线标出。除了上述十五部作品外,还有两部反映义和团反清灭洋和侠士报仇雪恨的作品,即《龙虎斗京华》和《草莽龙蛇传》,这两部内容衔接的作品与以上十五部小说内容互不相干。

  此外,梁羽生还有两部作品是独立成篇的,它们的故事情节完全独立,不与任何作品发生联系。这两部作品是《女帝奇英传》(虽是写唐代游侠之事,却与唐代游侠三部曲在内容上毫不相干)和《武当一剑》。《女帝奇英传》是写武则天时期,李逸、武玄霜等义侠与突厥入侵者以及武林败类的殊死搏斗,其间更有唐代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武当一剑》则写明朝末年,武当派剑侠耿玉京、牟一羽、东方亮等反抗清军入侵和揭破武林惨案的故事。

  2.天山系列

  在梁羽生所创立的“纸上江湖”中,武林门派林林总总,梁羽生却最偏爱“天山剑派”。他在小说里屡次描绘天山风光,景色迷人,令人心醉。

  请看《七剑下天山》一书中对天山的描绘:

  雄伟壮丽的天山矗立着,绝世的英雄在它的面前,也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凌未风等站在山脚,只见蓝蒙蒙的烟云弥漫着天际,雪山冰峰矗立在深蓝色的空中,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这时朝阳初出,积雪的高峰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先是紫色的,慢慢地变成红色,映得峡谷里五光十色,壮丽斑斓,任是最奇妙的画工,也画不出这幅“天山日出”的景色。

  梁羽生不仅描绘了天山的雄奇壮美,而且还借小说主人公凌未风之口叙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天山神话。天山本来没有冰,也没有雪,由于天山仙女为人间真情所感,犯了天条,被罚困锁天山之巅。天山之冰是她的眼泪,天山之雪是她在苦难中熬白了的头发。

  据说,梁羽生有次来大陆,一定要去观赏天山。当他到了天山脚下,饱览天山美景时,竟开怀大笑,说道:“天山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也许正是这种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才使梁羽生作品中的“天山”风光极具魅力。

  天山的风景秀丽,天山剑法更是奥妙无穷。一剑在手,万夫莫敌,剑法施展开,刚柔相济,攻守兼备,迅捷无伦,变化万端,真可谓武林独步,所向披靡!此外,天山上还有坚逾钢铁的“天山神芒”,能解百毒的“天山雪莲”。总之,人杰地灵集于“天山”一处。正如“天山七剑”之一冒浣莲所感叹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到天山不知世界之奇!”

  “天山剑派”的创始人是霍天都。霍天都一心练剑,不问世事,想自创一门天下无双的剑法,以至和妻子凌云凤分道扬镳(事见《联剑风云录》)。霍天都终于在天山练成了独门剑法。到了晦明禅师(即《白发魔女传》中的岳鸣珂)这一代,“天山剑法”发扬光大。天山北巅有晦明禅师的天山剑法,天山南峰有白发魔女的独创剑法,而武当门下的卓一航则在天山一带游侠,他将本门剑法细心磨练,融入心得,剑术也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此时的“天山剑法”应是三家之合称。天山剑法经过晦明禅师等人的改进,更加完善,更加实用,以至轰动整个武林,出现了“七剑下天山”的盛事。“天山七剑”之后,唐晓澜成为天山剑法的传人,而“天山派”也成为领袖天下武林的万人敬仰的武林正宗,天山派的内功心法远胜于各大门派。从唐晓澜起,中经唐经天,下至唐嘉源,其间别的门派虽出现一二个武林奇才,但天山派的武林盟主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

  追根溯源,天山派创始人霍天都是张丹枫的大弟子,而张丹枫的师祖又是玄机逸士陈玄机。这样一来,从上至下,多多少少与天山派有关联的作品竟达二十二部,几乎占了梁羽生全部武侠小说的三分之二。我们不妨把所有与天山派产生关联的作品统称为“天山系列”。现将“天山系列”

  按小说故事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还剑奇情录

  |

  萍踪侠影录

  散花女侠

  |

  联剑风云录

  |

  武林三绝

  |

  广陵剑

  |

  白发魔女传

  |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天山系列”包含了梁氏明、清两大分支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山系列”代表了梁氏武侠小说的精华。

  如果进一步考察梁氏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天山派”在梁氏小说中所具有深层寓意:它是武林中的正义之师,是侠义精神的代表,其武功在武林社会中也具有“帝王之象”。总之,从天山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力量对梁氏小说的深深制约。

  3.正格变格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总体倾向上,可以说是历史政治童话。梁羽生在创作中执着追求政治主题,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突为文化背景,将书中的主人公置身于历史政治漩涡之中,侠客的行为总是与义军的反抗异族侵略和推翻暴政的斗争联系起来,因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是趋于现实的,是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讲现实主义”。这是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的主体倾向,我们不妨称之为“正格”。

  属于“正格”的武侠小说在梁氏作品中占绝大多数。如唐代分支的《大唐游侠传》,以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着力描写南霁云、段圭璋、铁磨勒等大唐游侠卫国救民、抗击叛军的豪侠壮举,写实性和政治性都很强。

  宋代分支中的《狂侠·天骄·魔女》,则是以宋、金斗争为历史背景。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关头,柳清瑶、华谷涵、柳元宗等豪侠义士,率领义军配合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虞允文所率官兵联合抗击金兵。金国正直侠士“武林天骄”檀羽冲也奋起反抗金主完颜亮的穷兵黩武政策。小说在创作倾向上明显是讲究现实主义的。

  在明、清两大分支中,大部分作品也都属于“正格”。明代分支中的《联剑风云录》写义军北抗鞑靼与女真族入侵,南击倭寇进犯,可是明朝官军非但不予援助,反而加以围剿;于是,豪侠、义军与明朝官兵、武林败类展开了激烈搏斗。清代分支中的《江湖三女侠》叙吕四娘、冯瑛、冯琳三位江湖女侠行侠江湖,反抗清朝统治者,以及入皇宫刺杀雍正的故事。这些作品十分注重现实性、历史性和政治理念。

  除了“正格”的作品,梁羽生也有少数武侠小说是不注重写实性和政治性的。在这些作品中,梁羽生着力描写的是虚幻怪诞的情节内容,热心构筑的是武林童话世界,精心描绘的是武林内部纠纷。对这部分作品,我们可以称其为“变格”,即不遵循梁氏创作武侠小说的一贯风格,而有了一些变化。

  如《冰魄寒光剑》写“天山七剑”之一桂仲明之子桂华生立下宏愿要自创一派武功。为此他横跨大漠,远走异域,搜寻天下奇门武功。他在藏边“魔鬼城”无意中获悉了尼泊尔王子额尔都企图抢占 *** 的阴谋,并在玉女峰下找到了一块千载玄冰。他得尼泊尔华玉公主之助,将玄冰炼成冰魄寒光剑,并和华玉公主联手击败了额尔都的阴谋。两人喜结百年之好,同创“冰川剑法”。小说不重写实,“魔鬼城”的神秘和恐怖,玉女峰下冰窟中的取宝,冰魄寒光剑的威力,都具有浓厚的虚幻色彩,与梁氏作品的主体风格不尽相同。

  属于“变格”的作品,还有《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弹指惊雷》、《还剑奇情录》、《幻剑灵旗》等。这些作品对历史背景的依附性较弱,民族矛盾、政治风云在小说中被淡化而不占据主导地位,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武林恩怨、门派纠纷、正义与邪恶之战、人性的善与恶。

  正格作品与变格作品只是两种创作风格的不同,所谓“正”与“变”

  也是就作者创作的主体倾向而言,并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所以,在“正”与“变”之间,只有作者创作意向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并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写实性强的作品,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历史事件,写出时代风云和社会世相,并将其与“武”和“侠”有机融汇,那就不失为好作品。

  虚幻性浓的作品,如能把荒诞不经的内容渗入坎坷的人生,表现出文化精神和复杂人性,并且时时提醒读者于虚幻世界中去追寻人生真谛和哲理情思,它也是上乘作品。总之,一部作品的好与差,只能从作品本身的水准去衡量,而不能以别的标准为依据。

求将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小说按故事发生背景时间排列出来······

(如果太多了,只列出金庸的即可)
越女剑(春秋战国)
天龙八部(北宋),
射雕英雄传(南宋初年),
神雕侠侣(南宋末年),
倚天屠龙记(元末明初)
碧血剑(明朝末年),
鹿鼎记(清康熙),
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雪山飞狐(此书虽写胡斐成年之后事,但大部讲述的却是胡一刀和苗人凤的故事,有两条时间线索,可按人物关系自行推论)
飞狐外传(内有书剑恩仇录的人物出现,还是乾隆年间)
笑傲江湖(书中没有提及年代背景,但有续金者如沧浪客,他给此书作的续书之《红红泪萧琴》中提到了《碧血剑》中的穆人清,应是明朝,姑且算之)
连城诀、侠客行和鸳鸯刀都好像没有明确年代)
梁羽生的作品可按下面的排序确定其年代和发展顺序:
01《女帝奇英传》   
【大唐系列】
02《大唐游侠传》 03《龙凤宝钗缘》 04《慧剑心魔》
【宋朝系列】   
05《飞凤潜龙》 06《武林天骄》 07《狂侠天骄魔女》   08《鸣镝风云录》 09《瀚海雄风》 10《风云雷电》   
【萍踪系列】   
11《还剑奇情录》 12《萍踪侠影录》 13《散花女侠》   14《联剑风云录》 15《武林三绝》 16《广陵剑》   
【独立成篇】   
17《武当一剑》   
【天山系列】   
18《白发魔女传》 19《塞外奇侠传》 20《七剑下天山》   21《江湖三女侠》 22《冰魄寒光剑》 23《冰川天女传》   24《云海玉弓缘》 25《冰河洗剑录》 26《风雷震九州》   27《侠骨丹心》 28《游剑江湖》 29《牧野流星》   30《弹指惊雷》 31《绝塞传锋录》   
【剑网系列】   
32《剑网尘丝》 33《幻剑灵旗》   
【太极系列】   
34《草莽龙蛇传》 35《龙虎斗京华》
古龙的不确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