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有什么小故事有那些(世说新语中的更多故事)

wanfu 百科 64 0

《世说新语》中有什么小故事有那些

这类故事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条,举出以下几则为例:
言语第二之四十三、家果家禽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孔坦)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的家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言语第二之五十一、忘情不泣
(原文)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忘情故泣。”
(译)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和外孙,小时侯都很聪明。顾和很看重他们,但认为顾敷更聪明一些。顾和的偏爱让张玄之很不满意。当时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一次顾和与他俩一起去寺里,看到了佛涅槃的塑像,弟子们有哭的,有不哭的。顾和拿这件事问两个孙子。张玄之说:“受到佛的爱护所以哭,没有受到佛的爱护所以不哭。”顾敷说:“不对。或许是忘情的不哭,不能忘情的就哭了。”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陈太丘(寔)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刚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不来,他已经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现在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雅量第六之四、此必苦李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树在路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世说新语中的更多故事

03 世说新语 (之一,二季)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buf9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 buf9

《世说新语》一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三十六篇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世说新语给我们讲述了有才能的人的小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立志成才的小故事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3、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5、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6、《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7、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8、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之一名医。
9、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故事?除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还有啥?急急急急急。。。。。。。。。。快呀!

故事太多,要是都给你粘贴在这里,就会出现事故。推荐你读以下部分:
夙慧第十二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夙慧第十二之二、何氏之庐
(原文)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译)何晏七岁的时候,就聪明伶俐,像个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因为何晏的妈妈在宫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魏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马上让他回去了。
夙慧第十二之三、长安远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晋元帝把王室被迫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晋元帝问晋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这是显然可以知道。”晋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晋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晋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晋明帝答道:“太阳近。”晋元帝脸色大变,说道:“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晋明帝答道:“我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是太阳,不能看到长安。”
夙慧第十二之四、衰宗之宝
(原文)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译)司空顾和和当时的名流们一起清谈。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和外孙,年龄都是七岁,在坐榻边嬉戏。当时听大人们谈话,他们的神情好象并不在意。晚上在灯下,两个小家伙一起叙述主客双方的对话,竟没有一点遗漏。顾和高兴得离开座位,拎着两个人的耳朵说:“没料到我们这个败落的家族又生了你们两个宝贝!”
夙慧第十二之五、不须复褌
(原文)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褌。”儿曰:“已足,不须复褌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译)韩康伯(韩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袄。母亲殷夫人给他做衣服,让康伯提着熨斗,她对康伯说:“你先穿着短袄,以后再给你做夹裤。”儿子说:“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熨斗把也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觉得热了,所以不要夹裤了。”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夙慧第十二之六、不减先帝
(原文)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层;夜则累茵褥。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
(译)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二岁的时候,正是冬天,他白天 *** 夹衣,只穿着五六层的绢衣,晚上却盖着两床被子。谢公(谢安)劝告他说:“圣上应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规律。现在白天过冷,晚上过热,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动,晚上静。”谢公出来后赞叹道:“圣上的义理不比先帝差啊。”
夙慧第十二之七、爱过所生
(原文)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旁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于所生。
(译)桓宣武(桓温)死时,桓南郡(桓玄)才五岁,刚脱了丧服,桓车骑(桓冲)和桓温属下的文武官员道别,他指着这些人对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从前的官吏。”桓玄听罢大哭,周围的人都感到悲伤。桓冲常常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灵宝(桓玄)成人后,我一定把这个位置还给他。”桓冲很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亲生孩子。

求世说新语里有意义的故事,不要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谢谢

这个故事在中学课本里绝对没有!
云遮世说 编写
  上回《囧极就搞怪的郝隆1》说到,郝隆在进入官场后,居然敢捉弄上司。我先来说一个他捉弄人的故事,被捉弄的对象是谢安。
  话说谢安被后世誉为“千古风流之一名相”。论功业,谢安比管仲、诸葛亮不遑多让;而论风流,谢安的确当得起“千古之一”的名头。但是在事业的起步阶段,谢安却曾在无意间躺枪,被同僚郝隆的风凉话浇了一个透心凉。
  当时,一直隐居的谢安因为家族因素,迫不得已担任了桓温的司马。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位“郝黑”写的,对郝隆各种不满统统发泄在对这一则故事的理解里。这位“郝黑”先对这则故事发了一通议论,完全不顾时代背景,只管不加分析地引用某书的直译,说谢安出山是因为“朝廷的任命屡屡下达”。对此,我先不做深入解读,毕竟我这里主要谈郝隆;谢安的情况,熟悉的人自会知道。只是强调一下,谢安出山之因,首先并非皇帝多次招聘,而是因为家族需要。
  闲言少叙。这时,有人给桓温送来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叫“远志”。桓公就问谢安:“这种草药又名‘小草’,为什么一个东西会有两个名称呢?”不知道谢安本来就是个慢性子还是装傻,总之,平时清谈起来一套一套滔滔不绝的谢安没有回答。书中原文是“谢未即答”。这时郝隆也在旁边的座位上,就回答说:“这好理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先不翻译,下来再辨析)而那位“郝黑”又来了,居然臆想为“郝隆不等谢安说话,抢着说”——拜托,原文没有这么说,你不要这样腹黑好不?实际上,不但郝隆没有抢着说话,甚至在学者余嘉锡的引注里说到——李详云:“御览九百八十九引‘郝隆在坐’下有‘谢因曰“郝参军有知识,试复通看”’二语。”——也就是说,是谢安无法回答,才请大家公认知识渊博的郝隆解释的。拜托这些乱解读古文的哥们,能不能稍微多看一点相关文章,再说自己的看法,行不?信口雌黄是王衍的恶习,不是我们应该学的。
  再有,郝隆的话本来就是个双关,我刚才讲的时候没有翻译,是因为不好直接翻译。
  按余嘉锡的引证,《尔雅·释草》中对此问题也有解说。大致的意思是,这味草药的根部叫做“远志”,长出的叶子叫“小草”。而在古文中,植物的根部称为“处”,长出地面的茎叶部分叫“出”;《本草》中也明言:“远志一名棘宛,其叶名小草。”也就是说,郝隆的回答首先是建立在他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人家郝隆的确知道这种草药两种不同名称的来由,这句回答的字面意思也确实言而有据,可以直译为:“埋在地下的根部叫‘远志’,长在上面的茎叶叫‘小草’。”(远志之与小草,虽一物而有根与叶之不同。叶名小草,根不可名小草也。郝隆之答,谓出与处异名,亦是分根与叶言之。根埋土中为处,叶生地上为出)。
  另一方面,古人以隐居不仕为“处”,隐居者称为“处士”;出山做官叫做“出”。所以郝隆的话也就可以意译为:“这玩意隐居在山中时候叫远志,出山在人面前露脸就成了小草。”
  谢安当然听懂了郝隆的讽刺话,所以很羞愧。桓温看着谢安也笑了,说道:“郝参军的这番解释实在不错,也很有意味。”后人评价:“既协物情,又因以讥谢公,语意双关,故为妙对也。”大致上就是说,郝隆的一语双关,贴切自然,是难得的妙趣横生的回答。
  那个无知的“郝黑”又放厥词,先是把桓温的话(郝参军此过乃不恶)翻译为“郝参军这样过头的玩笑也不是恶意的”。拜托,“过”字的意思不是“过分”,几个版本的《世说新语》笺注都说“过”就是“通”,就是“解说、解释”的意思。“不恶”也不能翻译为“没有恶意”,而是“不错”。你自己不会翻译就不要不懂装懂。“郝黑”还说,以“谢安的地位完全”可以“扒下郝隆的 *** 打板子”。拜托,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在桓温手底下干事,是地位相当的同事而已,你不要从头到尾地臆测一个短短的故事,好不好。
  好了,不想对那个装文雅的文盲多说了。来说一下郝隆捉弄顶头上司、当时权势无二的桓温的故事。
  这时,郝隆在桓温麾下担任的官职叫做“南蛮参军”。东晋时候,参军已经由汉代的实权派演化成纯粹的将军府幕僚。至于在“参军”前加上一个“南蛮”的前缀,纯属随意添加——大家都是“参谋军务”的“参军”,都是头儿给自己手下攒的人才,不加上“骑兵参军”“建威参军”之类的名号,不但容易乱套,不好区分尊称,而且也显得官位冗余得象狗尾续貂似的,所以就加一些名头,并没有特别的含义,或者有什么特别的职务范围——但是郝隆就让这个官职有了特定的含义。(当然也有说法是,桓温曾任南蛮校尉,即驻守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将领。郝隆是因为在他府中任参军。所以称为“南蛮参军”。但是桓温此时显然不是南蛮校尉了,所以此说存疑)
  三月三日,桓温举行宴会,大家饮酒赋诗。不能作诗的,罚酒三杯。开始的时候,郝隆因为写不出一句诗,被罚喝了三杯酒。但刚喝完罚酒,郝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句“娵隅濯清池”。桓温问:“娵隅是什么东西?”郝隆说:“蛮人把鱼叫娵隅。”桓温有点不理解:“作诗为什么要用蛮语?”郝隆说:“我从几千里外跑来投奔你,才得了个南蛮参军,怎么能不说蛮语呢?”桓温大笑。
  以郝隆的才气,自然不会连一句诗都做不出来。有人说他“始而酒壮怂人胆,继而酒后吐真言”,绝对错误,以晋人之风绝非如此。我以为,轮到郝隆时,他应该还在想着,怎么才能充分展示自己。要做一句普通的诗,郝隆不至于做不出来。就比如他后来写出的这句,把“娵隅”换成“锦鲤”或者“红鱼”总可以交差——以郝隆读过的诗书里,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写那样的诗不正是自低档次吗?太不象样了。古人看来宁可受罚,也不愿意写“窜出个大马猴”之类的句子——只是后来,才有一些人往往以自己比薛蟠高明而洋洋得意。
  郝隆终于在酒后写出了可以让自己出一口恶气的句子,“娵隅”这个词也从此进入了汉语的词典。
  后世郝氏家族还曾为郝隆建过一个牌楼,牌楼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赋娵隅,辨小草,讽谢调桓,名士清谈倾江左;
    生典午,官参军,晒书坦腹,故乡遗址在沱东。
  这幅楹联把郝隆以上的事迹都概括了。另注:典午,隐语。典的意思为掌管,司的意思也是掌管,典即司。午,按十二生肖午即马。所以,典午暗指司马。因为晋朝为司马氏王朝,所以,典午也指晋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