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卫子夫简介?
卫子夫,西汉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 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讴者。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册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身驻汉宫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宫掖数十载,令其夫汉武帝得无扰于省中琐事,为开创汉武盛世减轻了负担。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则在汉匈战争中做出了伟大贡献。汉朝卫子夫历史简介,历史上卫子夫怎么死的
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孝武思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电视剧卫子夫中所有历史是否真有其事
有,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于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谥思后,葬桐柏亭。身驻汉宫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春三月,上巳日。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在京府邸看望当时嫁给平阳侯曹时(曹寿)的大姐平阳公主。武帝与陈皇后结婚已有数年,却依然没有子嗣。 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窦太主),择良家女子欲以进献天子 。
恰逢武帝霸上祓禊归来小憩侯府,平阳公主便将先前物色好留在家中的十几个女孩精心装扮,并令她们拜见武帝,然而武帝却并不满意。于是平阳公主命十余人退下,摆上酒菜开筵。这时,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卫子夫亦在其中。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
继而,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则随去侍候,并在尚衣 的轩车 中得到初幸。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黄金千金。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答应。临别上车之时,平阳公主亲抚着卫子夫的背说:“走吧,在宫里好好吃饭,好好自勉努力,将来若是富贵了,不要忘记我的引荐之功。
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以来,时隔一年多的时间里,卫子夫再也没有受到召幸。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再次选择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得见天子,哭着请求武帝释放她出宫回家。武帝怜爱卫子夫,再一次临幸了她,卫子夫因此而怀孕。汉武帝对她的尊宠也一天胜过一天。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皇后陈氏是大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之女,因当初武帝尚为胶东王时,刘嫖为其得立为太子出了力气,陈皇后亦以此原因而骄横高贵。 当她听说卫子夫受到大幸而怀孕,自己却数年没能生孩子,便嫉妒卫子夫。其母刘嫖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当时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欲杀卫青以恐吓卫子夫。所幸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领一干壮士及时相救,使卫青免于一死。
武帝得知此事后,便召卫青为建章监,并加侍中。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也得到显贵,亦加为侍中。数日之内,赐给卫家的赏金累计竟达到千金之多。
而后十年,卫子夫深得宠爱,继“尊宠日隆”后,史书又接连用“大幸”、“有宠”形容她。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 其家族更是得到极度的显贵。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公孙贺亦因此更受亲信;二姐卫少儿因与陈掌有私,汉武帝便召见陈掌使其显贵;公孙敖因与卫家亲近而受益;卫青则升为大中大夫之职。纵览汉武帝一朝,更无此幸。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因陈皇后巨资求子而不得,于是使用媚道害人邀宠的事情被察觉。武帝非常愤怒,便派御史大夫张欧负责此案 。当时张欧的下属侍御史张汤深入案件,追查出楚服等人为陈皇后施巫蛊之邪术,建立祠堂祭祀诅咒,祝告鬼神,祸害他人,属大逆无道之罪。 至此,为后11年的陈皇后于秋七月乙巳日以惑于巫祝被废,退居远郊离宫。
此后半年有余,卫子夫再次怀孕。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已承宠10年的卫子夫为称帝12年之久,时龄29岁的汉武帝生下之一位皇子。武帝异常欣喜,诏令当时善为文者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为感谢上苍赐予他的之一位皇子,武帝又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之。举朝臣子亦为这位迟来十余年的大汉皇长子的诞世而高兴。武帝为皇长子取名为刘据。
欢喜之暇,时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书武帝,请立卫子夫为皇后。 武帝欣然准奏,择元朔元年的春天,三月甲子这一日册立卫子夫为皇后。诏曰:“朕听说天地不变,施化不成;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说:‘因势变通,人民的精神才会振作。’《诗》说: ‘通天地之变而不失道, 择善而从。 ’ 朕欣赏唐虞而乐观殷周,愿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现在大赦天下, 与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诉, 事出在孝景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处理。”
至此,空闲一年八个月的未央中宫椒房殿再次有了新的主人。而自卫子夫之后,大赦天下立皇后亦成为汉家制度[
卫子夫既立,当时的郎官枚皋自作《戒终赋》一篇献予卫皇后,且一改往日诙谐的文风,劝诫卫皇后要将良好的品德作风一直保持下去。
元狩元年(前122年),皇子刘据和他的父亲一样在7岁之龄被立为皇太子。 太子刘据稍稍长大后,汉武帝在群臣中甄选出万石君少子,时任沛太守的石庆作太子太傅, 又派德高望重的文学之士辅导他学习《公羊春秋》(《公羊传》)。而太子通晓《公羊传》后,又喜欢《谷梁传》而私自请求学习它。待到太子加冠成年迁往太子宫时,武帝专程为刘据建了一座苑囿接待宾客,取广博观望之意,称为博望苑。
在卫子夫立为皇后之后,因她而显贵起来的卫氏家族亦不负君王所望,并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样寄居于裙带之宠。以卫青、霍去病为主导的卫氏外戚身着戎装,挥师北上,凭借着个人才赋及暴骨他乡的决心在十数次出生入死之后身封万户而不息,为大汉朝谱写出戎车七次出征,北登阗颜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连山设郡的赫赫战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卫氏一门亦获以枝属五人封侯的荣耀 ,更有姐姐作皇后,弟弟取公主的富贵。
其贵震动天下,遂有《天下为卫子夫歌》(《卫皇后歌》),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随着太子刘据一天天长大,卫子夫的容颜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元朔六年(前123年),随着年轻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现,汉武帝对卫子夫持续十五年的盛宠开始逐渐转移。 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更替受宠。
然而,即使朱颜辞镜色衰爱弛,卫子夫依然记着立后之时枚皋那篇劝诫之赋。再者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为汉武朝立下不世之功,威仪不泯,天下尊之。 深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道理的卫子夫宠辱不惊,凭借着平衡的心态,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处事,使她在宠衰之后,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17年内依然能够得到武帝的礼遇与尊重。
除后宫诸事为卫子夫职责之内,武帝每每出巡游幸天下时亦将少府所掌宫中事由交予卫子夫定夺。待武帝归来之时,卫子夫将重要的裁决汇报给武帝听,武帝从来没有异议,有的时候甚至免去卫子夫的汇报。武帝对卫子夫的信任即是如此。
盛宠之下,功高相加,卫氏外戚的规模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壮大。庞大的外戚成员亦未能免于恃宠而骄之俗。公孙敬声,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凭借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行事骄奢不守法纪,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之后被捕下狱。这时,汉武帝下诏欲抓捕的阳陵人朱安世却迟迟未能归案,公孙贺便 *** 此差以赎公孙敬声的罪过。武帝答应此请。后来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却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 武帝知晓之后大为震怒,令有司深查公孙贺所犯罪过。
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孙贺,并冠以公孙贺兴利弟子宾客不顾黎民死活等多条罪名,公孙贺父子竟然冤死狱中。自此,太子刘据在朝堂之上再无外家。然而,此事却远未结束。征和二年春天,涿郡铁官铸铁的时候,铁水熔化飞溅天空,后世所兴谶纬之学认为这是火发生了变异,天下将有大难。 一个月后的征和二年夏天,一场毫无预兆的风灾在摧毁房屋折断树木的同时,也掀开了一场大难的序幕。 闰四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坐巫蛊之罪处死,卫青之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而此时的宠臣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后被新帝诛杀,故而欲构陷太子为先,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于是武帝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之案。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认罪。百姓惶恐之余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
汉武帝年迈,愈加相信巫蛊之事。江充趁机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见好。于是开始查办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随后又查到皇后卫子夫的椒房殿。将整个禁中的御座毁地面掘开以后,仍一无所获。
征和二年(前92年)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在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的帮助下,得到了桐木人偶。
太子刘据欲往甘泉行宫辩白却遭江充等人限制,无法向武帝辩明情况 ,情急之下又无上策,便听从少傅石德之计。于七月壬午日,将江充缉拿,并斩杀韩说。而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无上策,便听从少傅石德之计。于七月壬午日,将江充缉拿,并斩杀韩说。而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 因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派舍人持节连夜入长秋门报卫皇后。卫子夫同意刘据调用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并以奸臣造反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并于上林苑烧死胡巫师。
刘据起兵后,武帝认为太子一定是受到了江充等人的陷害才这样做。便派遣使者入长安探查。使者却因胆怯未敢入城,对武帝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武帝由是大怒,派左丞相刘屈氂发兵讨逆。 更发三辅附近郡县之兵,及二千石以下官吏皆归刘屈氂统领。刘据见刘屈氂的兵卒越来越多,亦开长安官狱放囚徒以充军。并派使者持符节去调动长安附近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命令他们全副武装之后前来会师。然而武帝派遣的使者侍郎莽通赶到,告知长水校尉太子的符节是假的,并斩杀如侯亲自引长水宣曲胡骑入长安。 而后,护北军使者任安虽接太子发兵符节却作壁上观。 因此,太子刘据所率兵卒与丞相的兵卒数量差距越来越大。混战五日后,血流入渠,尸骸遍地,太子不敌,战败出奔。
七月庚寅日,太子得丞相司直田仁之助,于覆盎门逃出长安,隐匿于湖县。同日,武帝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回用以帮助刘据起兵、象征皇后实权的皇后玺绶。卫皇后因无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黄门苏文、姚定汉置之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将卫皇后葬在长安城南桐柏亭。
历史上是卫子夫比较惨还是陈阿娇比较惨
更好比较符合历史、、、首先来说说卫子夫。一生真可怜。一生下来就是个连爹是谁的私生女,老妈又年老珠黄了,没姘头了。生活清苦。于是就帮卫子夫卖到了平阳府。在平阳府做了一段时间苦力后。平阳公主看这个女孩啊有点姿色,而且有那啥子天赋。什么天赋我就不明说了。但是你要是理解成是跳舞的天赋,我非跟你急。于是就选成了以后来勾引刘彻的人选,苦啊,天天被逼着练功。跳舞加媚功。终于机会来了,一举在厕所勾引到了刘彻,被带回了宫里。哪知道直接被扔在了一个不知名的角落,一待就是一年。别说工资了,吃饭都成问题。后来她认准了放她出宫的机会,各种手段在平阳的配合下,终于见到皇帝了。一见到皇帝就表现的深情无限,苦大仇深的。硬是帮刘彻哭到心软。再次临幸了她。命运也真是厚待她啊。直接让她怀孕了。原以为升官了。幸福了。哪知道那时候后宫主要还是在陈皇后的掌握下。自己怀着龙种依然小心翼翼的生活。终于也不知道她运气好还是用了啥手段,反正她从被选成平阳的歌姬开始,目标就只有一个,勾引皇帝以及帮陈阿娇拉下皇后之位。终于她在生下刘据后升官发财了。当了皇后。原以为终于修成正果了。可是她才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不是。自己老公左拥右抱,她吭都不能吭一声。虽然当时没有啥后宫不能干政的条例,但是刘彻在,她是根本不能插手任何事。只能在后宫里显摆下。自己弟弟在外面打仗,脑袋别在裤腰带。她自己在后宫亦是步步心惊,毕竟一步小心就会败在后宫地 尔虞我诈中。发财是发财了。可惜基本没地花。在皇宫也出不去。小心翼翼活了半辈子,结果落得抛尸荒野,九族灭门。悲哉悲哉。观其一生。除了后半生得了点好吃好喝,以及后宫女人看到她要行个礼以外。还真什么都没得到啊。
再来看看我们陈阿娇皇后啊。一生下来就是受到千般宠万般爱的。全大汉最有权力的窦太后是宠爱她的亲外婆。自己母亲作为长公主更是帮阿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凉着。自己舅舅当时的皇帝也是对这个唯一的外甥女关爱有加。真真比小公主还小公主的幸福长大。长大后就嫁给了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弟刘彻。刘彻当了陈阿娇的老公后又做了皇后。两个小夫妻感情深厚。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例如政治、外遇等。让两个感情破裂了。可是,在没离婚的十年里,也是专宠无疑。后来两个人离婚了。陈阿娇住到了漂亮的长门宫。对刘彻也算眼不见为净。一直到后来去世。观其一生。荣华富贵就没断过。哪怕去了长门依然是皇后待遇。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爱情也有过,虽然不是一辈子,但也是半生缘。大事业做过,帮刘彻坐上了帝位。其实一生足矣。死后也和母亲、外婆待在一起。
有没有关于窦漪房或者卫子夫或历史上有名的皇后的故事
代王刘恒原来的代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故。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后,三月太后封窦姬为皇后,刘嫖封为馆陶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王。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汉景帝登基以后,窦太后为表孝心,填其父所坠渊而筑起大坟于观津城南,人间号为窦氏青山。(史记索隐引决录注,北堂书钞引作决录)在《美人心计》中。薄太后对窦漪房是百般刁难,但是在历史上,薄太后对窦漪房是百般疼爱的。窦漪房原本不识字,薄太后就经常亲自教她写字。窦漪房年幼进宫,这常常让薄太后想起自己,所以薄太后对窦漪房还是很好的。 窦后兄弟二人,兄窦长君,弟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后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后,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它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以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编辑本段左右朝政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见。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其侄大将军窦婴,平七国乱,封魏其侯。文帝崩后,封窦氏一族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 *** 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编辑本段皇太后时期
在刘恒未称帝前,他的结发妻子病逝,所生的四儿子在刘恒君临天下后也先后病死。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书,奏请立皇太子。这时诸子中,只有窦氏之子刘启年龄大,刘启便 《美人心计》窦漪房(林心如饰)
被立为太子。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史记·孝文本纪》次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两年后改封为淮阳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 由于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苦,与文帝同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后来,窦氏的兄弟窦长君,窦广国到长安认亲,汉文帝见到两位国舅,十分高兴,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给他们,并留他们住在长安,宰相灌婴和周勃认为两位国舅出身寒微,没有很好读书,应选择有品德的教师对他俩加强教育,以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的覆辙,窦氏兄弟“由些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汉书·外戚传》) 前177年,窦氏年长色衰,大病后视力下降,遂渐失宠。对此,窦皇后自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伤而已。 前169年梁怀王堕马身故,刘武便在前168年改封为梁王,史称:梁孝王。 前一五七年(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驾崩。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尊窦氏为皇太后, 景帝三年,爆发“七国之乱”,三月后平定。次年,梁王武入朝,景帝款宴,喝的兴起时景帝对皇太后夸下海口说死后将帝位传于刘武,太后听了十分高兴。因她极宠爱小儿子刘武。但其侄子窦婴进谏道:“父子相传,是汉代的祖制,怎可如此。”此言得罪了太后,没几天窦太后便下令把窦婴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 窦太后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景帝只酒后失言,并非真心,但不如此做又会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此事。景帝当机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刘荣含冤被废,窦太后乘机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 大臣袁盎等上书言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刘武听说袁盎等从中作梗,派刺客杀戮了袁盎等数十大臣。景帝龙颜大怒,严令缉捕真凶,事情败露,刘武无奈,刺客自杀。幸托得馆陶诸向太后说情,在窦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景帝心已容不下梁王。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景帝孝顺,闻之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 这时,窦太后已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窦氏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史家将文帝、景帝在位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对于窦太后推行道家治国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汉经历过白登山之变之后,发现自己现行国力尚未强大到当时的北方匈奴政权进行对抗甚至灭掉对方的水平,国内刚刚经历过战争,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因此,从曹参起,历经吕后、文、景执政,西汉中央 *** 普遍在全国推行黄老治国的理念,全面实行轻徭赋垦荒地的国家经济基本方针,后虽经过七国叛乱的干扰,但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已经不可逆转的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到了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已经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此时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着进行了分析:国民经济实力尽管大增,但是发展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建设由于发展经济为前提也有所懈怠,军队的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的实力尚未削弱,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如果北击匈奴,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是无法剿灭的,而且当时西汉的养马业更是比较松弛,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宝马,耐久力不行,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汉武大帝几次要求出兵均遭否决的原因也在这里。
编辑本段太皇太后时期
西汉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逝世
窦漪房太后死于西历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年约七十一岁。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名字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窦太后由归亚蕾饰演,并给其起名漪。这是民间传其名为窦漪之因,但《史记》和《汉书》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称:皇甫谧云名猗房。《大汉天子》中窦漪房的扮演者是陈莎莉,《美人心计》中,窦漪房的扮演者是林心如。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窦太后是 *** 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所处的文景时期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编辑本段陵墓被盗事件
2001年10月,窦皇后陵墓被盗,大量陪葬陶俑被盗墓贼出售,其中6件被偷运出境,并将于2002年3月20日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拍卖。闻讯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外交部与美方进行了大量交涉,索斯比才撤拍了这6件国宝,并于2003年6月将这6件陶俑归还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