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关于项羽虞姬爱情的句子?

wanfu 星座 87 0

你怎么看项羽和虞姬的爱情?

在古代,很多女性陪伴有能力的君主都喜欢弄权,而虞美人属于默默守护,坚守妇道,不离不弃,无私奉献,属于江南女子的典范,温婉优雅而低调。项羽与虞姬属于天生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人本身也是楚国的贵族,关系很好,秦始皇灭楚以后,两家人在江苏省宿迁市活着隐居的生活。虞姬嫁给项羽不久,项羽便参加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项梁,项羽叔侄俩过着戎马生活,一起打到关中,又被秦军反击,起义失败,陈胜,项梁被杀,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作为妻子的虞姬都是不离不弃,随军一起出征,令人动容。虞姬在帐中等待丈夫项羽回归,时刻关心前线的战况,保佑项羽平安无事,听说叔叔项梁去世,不动声色,温柔耐心给项羽备菜备酒,轻声细语,面带微笑的陪伴着楚霸王,替他消愁解闷,而自己把一切苦水往肚子里咽。

项羽虞姬的故事,正史野史都想知道~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www.gs5000.cn)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之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故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后人感怜其与霸王之情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历史上真实的虞姬:是美人但非项羽之妻

近日热播的古装大剧《王的女人》毁誉参半,成为近期观众和网友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将项羽、刘邦、虞姬、吕雉4人的故事进行重新编写。对于观众的质疑,编剧于正颇为不满,称虞姬这个人物《汉书》里面根本就没有,是京剧里虚构出来的,既然是虚构的,为什么不可以改编,为什么她就一定要和楚霸王在一起?难道史书里真的没有虞姬这样一个真实人物吗?虞姬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怎样呢?

历史上的虞姬确有其人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了百家讲坛主讲王立群,王立群告诉记者:在文学史上虞姬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曾经记载:‘有美人名虞。’由于‘姬’是对古代妇女的美称,所以后人冠以‘虞姬’之名。

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对虞姬的刻画是非常丰满的,王立群说:虞姬作为艺术形象最早出现在元代戏曲里,在元明杂剧和传奇中,虞姬一直是作为道德符号出现,但缺乏完整的艺术形象,直到京剧《霸王别姬》,虞姬彻底转变为情感实体,成为舞台上的美丽女性形象之一。

项羽妻子另有其人

曾有传说:虞姬是吴中虞氏美女。项羽初随伯父项梁起事,转战到吴中。那一年项羽24岁,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虞姬是项羽军中一员战将虞子期的妹妹,美丽而好武,虞姬十分爱慕年轻勇猛的项羽,自愿嫁给他为妾。

王立群称,《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由此可判断虞姬是伴随项羽左右的。但从其他史料中可判断项羽的妻子另有其人,可并无记载其妻的真实姓名。由于项羽生性多疑,手下团队多任用项姓将领和其妻子的娘家人,所以推断虞姬并非项羽的妻子,她并没有任何封号,只能称其为王的女人。

后虞姬死于四面楚歌声中,张爱玲曾感叹: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的确,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虞姬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

虞姬血染处长出虞美人草

一把剑,两刎颈。成就了英雄项羽和爱妾虞姬千古爱情的凄婉美谈。王立群介绍,对于霸王别姬这段,《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简略的交代。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楚汉相争,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汉王听从张良的计策,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见四面楚歌大惊,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虞姬为了不拖项羽后腿,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当年的虞姬大约20多岁。传说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徐曼

有没有写项羽和虞姬的作文!!!!!!!!急!!!!!!!!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一名词人而非哲人。在她的视觉里,更多的是有关春花秋月和闺阁琴池的故事,偶而一声长啸,不得不令人深思。我想,她在高歌之前和之时肯定会忆起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不仅感悟到项羽英雄末路时的绝望无奈,更有可能已深深地被项羽和虞姬之间即将逝别的爱情所打动。 项羽是一介武夫而非歌者。他早年曾为诗为文,但均因天性不足而无疾而终。他在兵法却深有造诣,率三千江东子弟渡江后,所向之处无不披糜。极度推崇尚武精神的秦王朝弹指间被项羽击溃,正当他沉浸在西楚霸王的梦想中时,楚汉战争又一次爆发。项羽几乎在每一次决战中,均将刘邦打得落荒而逃,特别是咸阳一战,数日内刘邦的五十万兵马伤亡殆尽。如果将项羽形容成一只猛虎,那么刘邦就是一只生存能力极强的野狼。刘邦尝尽了兵败的苦果,他仅有的一次胜利,却将项羽逼上了绝境。 这就是垓下之围。 不能不说刘邦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四面楚歌是他最经典的战例。以项羽的实力,他正在策划的乌江突围战肯定会给自己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历史注定选择了刘邦,当四面楚歌包围了楚营时,项羽放弃了突围的计划。他和所有的军士们一样,被一曲曲凄婉的楚歌所凋伤。他紧接着作出一个足以毁灭自己的判断,楚地是不是全被汉军攻占,否则汉军中怎会有如此众多的楚人唱着家乡的楚歌?他终于垂下了高傲的头,叱退所有的手下,和虞姬一起独处在营帐里。 项羽从来就不是一个温情的人,更不是一个怜花惜玉的人。他曾不皱眉头地一次坑杀二十五万降卒,也曾一把火让阿房宫焚烧了三个月。他最喜欢的战利品就是敌方的女人,不过只是把她们当作工具使用,当作财产分配而已。虞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能让项羽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她独处,并吟出广为传颂的千古绝唱? 虞姬生于秦朝虞地(今江苏吴县),天生美艳,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在吴中揭竿而起时,虞姬慕其英武,自甘为妾,后常侍奉左右。如果计算一下他们的婚史,截止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时,正好七年,也就是我们今人常说的七年之痒的婚龄。 在这七年中,项羽和虞姬肯定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举止,更不会有双栖双飞、花前月下的浪漫和盟誓。他们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鹰和巢。项羽是鹰,在风雨中飞累时,回到虞姬温暖的巢里安歇。或者,他们就是心灵上的水和火,不需要海誓山盟,在偶尔的对望中,项羽的火静静地烧,虞姬的水缓缓地沸;反之,虞姬的水静静地流,项羽的火缓缓地熄。 他们都知道永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她是从他的眼神里读出来的。最能打动她的,除了他伟岸的身躯和锋利的长剑外,还有他始终坚定和自信的眼神。在这一刻,她分别看到了一种哀怜和无奈,一种黯然和留恋,这可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眼神啊。无须什么言语,她知道他现在需要什么和自己应该做什么。她默默斟上一觞酒,轻轻放在他的面前,转身取出一把长剑。她知道他需要酒和剑舞,她起舞了。 他的眼神随着她的剑光舞动。曾几何时,每次见她舞剑时,他很自然地联想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情形,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可这一次,他感到那柄剑如同翻飞的绝望,舞动着灵魂的痛。他的灵魂被一缕缕斩断,有一串声音挣扎着欲冲出胸膛。他渴望着剑舞更激烈些。她仿佛听到他的心语,她将自己舞成一把剑,如同精灵一般撞击着他的胸膛。他已被彻底地撕裂了,挣扎着发出一声呐喊,他同时用灵魂在吟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她一字一句地听着,她的剑舞更加激烈了。他的江山和千里驹曾是他的更爱,而在这一刻,她听出他最在意的是自己。她知道他已绝望,更知道他选择了永远地毁灭自己。她的眼泪忍不住长流,她不能让他在离去后还有丝毫的牵挂。在舞动中,她亦凄绝地回应: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 舞姿嘎然而止。鲜血从她的脖子中飞溅而出。他疾步向前,抱着她尚温的身体,默默向乌江走去…… 我不禁还是要问,虞姬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这是“虞美人”的虞姬。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这是张爱玲的虞姬。 “低首独叹奈何,情在心情永莫忘,未去管恶运来到情未冷,也应该割断,此刻欲说无言”——这是张学友与夏妙然的虞姬。 “没有丝竹,有的只有项羽低低的吟唱。乌骓长嘶,和着楚歌,在呼唤虞姬。幽幽红颜,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虞姬舞着,舞出一路的桃花依次绽放,一路的风情千般妩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似在江东,似在中原,似在函谷关。当拔山扛鼎的传说成为泛黄的书页,当惊虹掣电的乌骓化为东去的江水,虞姬,这位普通的江东女子,以一支剑舞,将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绎成永恒的爱情传奇。”这是我心中的虞姬。
  与之相较,在爱情方面,项羽则要显得卑微的多。正史《项羽本纪》只有这样的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别无他言。
  可见一开始虞姬只是作为项羽的一个常被临幸的女人而已。她甚至没有姓名,只好以地虞为姓,以姬为名。虞姬作为不朽的爱情,是从后来和霸王的生人作死别的悲壮开始的,也就是在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之时,项羽那内心深处人性柔软的一面才开始昙花一现般的显现。他对美人虞姬表示了深深的无奈,这看上去似乎更象是一种爱恋。此时的项羽慷慨悲歌,在生死情义面前,女人比男人表现得更为无私。于是,虞姬像花儿凋谢一样艳丽的死去。虞姬死后,她的血也真的在后人意识的土壤上生出了一种花,这种花就叫虞美人。因为英雄末路,因为美人斩钉截铁的赴死,项羽和虞姬的关系于是有了一丝乱世中普通男女的儿女深情。
  但霸王仍不失为用情专一的好男人、伟丈夫。这让人想到刘邦,还未当上皇帝,就娶了曹、吕、戚、白、赵等八个老婆。与之相比,项羽更富男人味!英雄美人,千世的情愁,我们因此愿意相信他们之间真的曾有过那么一段忠贞、痴迷的爱情。女人们也因此会这样幻想,相信有这样的一个怀抱,有这样的一个英雄,为我而生! 只是,生而何欢,死而何憾?茫茫人世间,有许多美丽的东西,无论你怎样曾经拥有,怎样刻骨铭心,怎样生生死死,最终都是水中之月、梦中之花,一场空。
  因为,即使如项羽和虞姬那样生死相拥,留下的也只是月光下的一缕沉重的叹息。

三国中,究竟为什么项羽行军时也要带着虞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