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各是多少,长津湖战役打了多久
长津湖战役打了将近一个月时间,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我国志愿军和美军在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十分惨烈的战斗。当时志愿军的条件非常不好,加上还是冬天,战士们需要在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进行战斗。然而,志愿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完成了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最后将联合国军全部逐出朝鲜东北部。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至今令很人多不愿意回想起。
1、双方伤亡人数
志愿军方面,宋时轮9兵团一共三个军共15万人参战,不过,前期战役只有20军和27军参加,直到12月4日,作为预备队的26军才奉命追歼已经撤退到下碣隅里的美陆战1师余部,但26军主力没有能够及时完成任务。之后直到12月24日,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水门桥、黄草岭直到咸兴港和兴南港,弹尽粮绝和疲惫不堪的志愿军只对撤退途中的美军进行了微不足道的零星阻击。
美军方面,包括韩军在内,有美陆战1师、美3师和美7师等三个师共10余万人参战,不过,美3师只有1个团布置在远离长津湖的社仓里,其主力均在咸兴港、元山一带驻防。美7师只有31团的2个营和32团的1个营共3200余人在新兴里,其中还包括配属的600余名韩军。
美陆战1师共24000余人,其中,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和陆战炮兵11团一部共8000余人位于柳潭里。陆战1师师部及直属部队、陆战1团第3营的2个连共3000人部署在下碣隅里。在临近水门桥的古土里驻扎着陆战1团第2营、陆战1团第3营的1个连、英军1个连、美第七师1个营以及陆战炮兵11团一部,共3000余人。
这样的话,算上陆战1师在临近柳潭里德洞山口的陆战7团F连共200余人,被围的美军共有18000余人,其中陆战1师近14000余人,美7师近4000人。但实际上,由于客观原因,志愿军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下碣隅里以及古土里的陆战1师一部的包围,严格来说,真正被志愿军包围的陆战1师所部最多不超过10000人。
伤亡方面,美军位于新兴里的美7师几乎被全歼,其残部在下碣隅里与从柳潭里和德洞山口撤退下来的美陆战1师余部会合。在下碣隅里,美军用飞机一共运走了4500余名伤员,同时在下碣隅里掩埋了一些冻死的美军。
长津湖战役后,美军最初宣称陆战1师从之一次战役(美陆战1师10月26日在元山登陆)至12月24日,共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3508人,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这个伤亡数字当然是掩人耳目,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美军迫于国内媒体的压力,后来修正了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数字,美军表示美陆战1师共计伤亡7338人,美7师战斗伤亡2670人,这样的话,包括美陆战1师、美3师、美7师、韩军和配属的其他联合国军在内,美10军共伤亡10500余人。这个笼统的数字仍然不具有说服力。
陆战1师的一份资料显示,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战役后战斗死亡1000余人,失踪4800余人,负伤4500余人,冻伤等原因损失7300多人。这个数据是否真实也值得怀疑,因为这意味着24000余人的陆战1师共减员18000人左右。
不管美军伤亡数字具体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长津湖战役是美军心中难以抹去的悲伤记忆,人们都不愿再提及这一场残忍的战役。
志愿军方面,9兵团3个军战斗死亡7300余人,战伤14062,冻伤30732,总减员52098余人。还有一种说法是,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
另外,27军和20军的军史资料显示,27军减员1.9万,其中,战斗伤亡8339人,冻伤减员10588人。20军减员两万,其中阵亡4339人,负伤2890人,其他减员764人(失踪被俘),冻伤减员11200人(死亡62人,严重冻伤6262人)。26军无确切伤亡数字,但估计战斗伤亡约5000人,冻伤减员也在1万人左右。
2、长津湖战役简介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干涉朝鲜内政,中国 *** 义愤填膺,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
中国人民志愿者爬山涉水,日夜兼程抵达朝鲜前线,在云山和南朝鲜军进行了之一次正面较量,将对方成功击退。很快,第二次正面交锋也迎面而来,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长津湖,和美军进行了硬碰硬的直接较量。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整个团的记录,同时也迫使对方不得不后退,继而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然而,在环境恶劣的天气下,不足一个月的作战时间,很难想象到志愿军是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将当时自诩武器装备世界超一流的美军整个团灭。
在11月27日傍晚时分,志愿军的10万大军已经隐匿在朝鲜北部的山林中,其中20军蹲守在长津湖西侧,27军则位处长津湖东北部及北部,以长津湖为中心,打算守株待兔,一举打败北上的敌军。可是,随着天色渐晚,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7.5摄氏度,寒风卷着棉球大小的雪花,但志愿军们依然目光如炬地盯紧了美军的必经之路。
由于志愿军的围堵,又累又困又冻的美军早就失去了反击能力,他们的双手甚至已经和步枪被冻在了一起,连扣板机的力气都在冰雪里被封得死死的。仅仅几天,双方的伤亡率在急剧上升,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严寒的气温中没能抗住冻。
在这场战役中,美军感受到从所未有的绝望,没有食物,没有希望,只有长官下达的命令在一直不停地催促。美军陆战队第5团和第7团,在长津湖西侧约5英里的柳潭里稍微停驻过一段时间,但很快,这些人即将迎来新的殊死较量。他们此次的任务则是以柳潭里为参照,占据距柳潭里西部55英里的武坪里。来自恶劣天气的折磨让人心变得无比焦灼,为了抵御刺骨的寒风,他们只能用衣服强行将自己捆扎起来,并一直往前走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体温始终保持,淌下来的汗水也不会因为气温过于寒冷而结出冰渣。
从白天到晚上,装备齐全的美军行动率十分缓慢,而殊不知,志愿军早已在山林中等待多时。27日晚间,萨姆贾斯吉尔卡将阵地建在了一个半山坡上,占据了有利的作战地点,面前是一大片开阔的土地,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根本无法隐藏好自己的行踪。很快,中国的小型巡逻队开始给美军奉上开胃小菜,来无影去无踪四处出击,美军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只能再三声明注意周边,中国军队就在附近。
而另一队美军将阵地建在了1282高地,眼看着夜幕降临,中国军队照样事先进行了试探性进攻,杨西中尉心知肚明,很快将会迎来更激烈的战斗,为了以防万一,杨西中尉特意在阵前设置了绊索照明弹,这才看清楚在黑暗中的中国士兵。
脾气暴躁的杨西中尉立马集结队员拼死反击,只见许多中国人都在炮火中接连倒下,距离阵地尚不足3米。没有时间多想,双方又开始进行新一波的进攻,中国士兵将手榴弹陆陆续续扔进美军的阵地,最终导致美军陆战队伤亡惨重,连菲利普斯上尉的肩部和腿部都挂了彩,杨西中尉更离奇,手榴弹片把他的鼻子囫囵割掉,靠着求生的意志力这才捡回一条命。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的拐点,为后来的停战谈判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关于长津湖一役的细微情节,美军远比志愿军要印象深刻得多。在华盛顿有个韩战纪念碑,由19个等比例美国军人雕塑组成,其中个个表情阴沉压抑,战争带给底层士兵们的痛苦,完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长津湖战役伤亡对比是什么?
长津湖战役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美军和英军的损失在1万9千人以上。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当时三八线附近的东线战场,当时朝鲜军队首都平壤早已被攻占,而朝鲜的临时 *** 江界也被美军步步紧逼。可以说整个朝鲜当时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了。面对这种情况,志愿军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美朝交战的东线战场。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难、难、难!长津湖战役英勇悲壮的20军(二)
作者:一山
1950年11月25日夜幕刚刚降临,在朝鲜清川江以北地区,志愿军50军、39军、40军、38军、42军自西至东,开始了全面出击,这是西部战线。27日下午,志愿军9兵团20、26、27军也在东部战线开始了总攻,这就是70年前朝鲜战场震惊世界的第二次战役东部战线作战,史称长津湖战役。
志愿军投入9兵团的3个军12个师,总兵力约15万人,其中20军辖58师、58师、60师和89师计50569人。对于20军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表现,我想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英勇悲壮”。
说20军英勇,是因为20军作为9兵团的“狠角”,在这场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中,不畏强敌,敢于争锋,击退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陆战之一师,使其减员7321人,从而让美军官兵闻之胆寒。为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战场态势建立了重大功勋。
说20军悲壮,是因为20军为整个战役作出的牺牲更大。整个战役9兵团此战九兵团减员高达4万余人,其中冻伤达3万多人,冻死4000多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而20军减员比例更高,战斗伤亡达7000余人,冻伤冻死达11000余人,几乎到了失去战斗力的地步。 *** 主席专门给20军发电报表示高度肯定和关怀:“……20军此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
翻开“志愿军英雄册”,总部命名的特级英雄、一级英雄和一级模范共57人,而20军就有11人,其中特级1名,排名之一。而其他排名情况是:排第二的是26军和空军,各6名;排第三的是15军、27军、40军,各5名;排名第四的是12军、47军,各4名;排名第五是68军,3名;排第六的是38军,2人;还有23军、39军、42军、63军、67军和铁道兵各1人。20军是当之无愧的志愿军英雄之最,如果加上二级英雄和二级模范,竟然高达52人之多。
这个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它意味着20军的功劳最为突出,这就是论功行赏;我想它意味着20军的牺牲更大,这就是对英雄们的慰藉。
难、难、难!穿插分割最艰难
——长津湖战役英勇悲壮的20军(二)
1950年11月5日13时,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20军、26军、27军发电,指示部深入长津湖作战,强调军师团营均应沟通 *** 联络,在战斗发起前军师暂停电台通讯,禁用号音以严格保密。
也就是说,9兵团在11月7日入朝的前两天,整个部队就“静默”了20天,直到11月27日突然在长津地区对“联合国军”发起攻击,15万人才“大白于天下”。就在这20天里,按照宋时轮的命令,9兵团各部秘密行动,20军穿插包围,27军攻城拔寨,26军作为预备队,于11月26日进入预定战斗位置,完成对美军的分割包围。
宋时轮给20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包围。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判断,以美军陆战第1师之骄傲,进至富盛里之后,会转向柳潭里西进,也会与同在长津湖地区作战的美第7师分开,因此,决定给美陆战第1师布一个“口袋”:令58师预伏在富盛里、上坪里一带,一旦战争打响,立马拿下并攻击下碣隅里;令59师又267团预伏在新兴里、西兴里等地,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的联系;令60师预伏在古土里以北有利地形,以坚决阻击南逃、北援之敌,并趁机占领古土里;令89师预伏社仓里,战斗打响时,主力向上通里、下通里前进,以切断长津湖地区美军的退路,并阻击增援之敌。
穿插难,20军在国内作战时从来没有遇到过
要按时到达战役集结指定位置,实现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分割包围,首先必须进行艰苦的穿插!而20军是著名的新四军老部队“1纵”,作战经验丰富,恰恰最善于穿插。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独立作战还是协同作战,无论在战役中担任主攻还是助攻,20军都极善于灵活运用穿插,而屡建奇功,堪称“穿插大王”。
——1940年10月,在抗日战争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反 *** 消极抗日顽固派的黄桥战役中,1纵将开进中的独立第6旅分割包围于高桥一带全歼,为整个战役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89军11000余人。
——1946年12月,在解放战争宿北战役中,陈粟集中山野4个纵队和华中1支纵队,围歼 *** 整编师11师和69师。1纵像一把尖刀向敌人纵深猛插,将两个整编师分割开来,为全歼69师,重创11师,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围歼张灵甫整编74师战斗中,1纵主力从整编25师与74师的结合部向南猛插,抢占了天马山、蛤蟆崮、界碑等要点,割裂了敌两个师之间的联系。战后粟裕说:“在各纵队的配合上,第1纵队最吃力,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就算之一功。”
——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之一阶段,黄百韬兵团所属 *** 整编63军窑湾渡河计划落空后固守待援。1纵不给敌以喘息机会,在行进间分别由东、北、东南三面将整编63军包围,急促勇猛发起攻击,全歼 *** 63军,创造了以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的战例,为在碾庄歼全歼黄百韬兵团奠定了基础。
……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穿插、分割、包围作战著称的部队,在异国他乡极度陌生的地方穿插,在环境异常恶劣条件下穿插,20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内作战,地域广阔,可以大范围地运动,可朝鲜北部的地形多是高山峻岭,山峰高过千米,甚至达到两千米,悬崖绝壁,而且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树茂林密,我军的运输车辆无法通行,火炮,粮食装备运不上来,部队行动受地形狭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机动速度
从朝鲜的边境到长津湖,最近的也有二三百公里,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只能选择最难走的山路,昼伏夜出,连续急行军,秘密开进。部队遇到的问题首先是没吃的。由于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封锁,志愿军的装备给养几乎无法送到前线官兵手中,战士所带的口粮吃完了;又因隐蔽和防空,无法生火做饭,煮熟食物,每天只能吃两个冻土豆,渴了就抓一团雪塞在嘴里,收集被炸死的骡马肉吃。第二个问题就是奇冷。在战役展开前的20多天里,零下20多摄氏度是家常便饭,来自江南水乡的战士中很多人生平之一次看见雪,没有御寒经验,没有保暖的棉衣,就把草裹在身上御寒。每日上报的冻伤数字不断增加,有的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冻死。
穿插难,新历者回忆往事心情无一不沉重
穿插难,究竟有多难?还是听听那场战争的新历者如何说吧。以下的回忆选择于这些亲历者的著述、访谈和书信——
时任58师172团1营排长王学东回忆:在进入北朝鲜的之一个星期,我们遇到了一些想不到的困难。首先,后勤保障没有跟上我们的战斗部队。战士们不得不自己背着所需的弹药和用品。当时我们团没有食物,我们不得不拿我们的毛毯、毛巾,甚至药品,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换大米和蔬菜。其次,寒冷的冬天也给我们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对北朝鲜的冬天会有多么寒冷没有一点概念。当部队进入朝鲜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我们部队的战士大多是来自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的华东地区。我们师在之一个星期就有700名士兵因为严寒掉队了。第三,运输成为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隐藏10多万人的行踪,9兵团的两个军在没有卡车的情况下,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师部炮兵营中有些马匹不肯在覆盖着积雪的、沿着悬崖的羊肠小路上走。这样走实在是太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办法,将羊毛围巾盖在悬崖边的冰雪上,用这 *** 使马匹安全地通过了小路。
时任59师176团2营教导员马文考回忆:部队仓促入朝导致种种困境,除了装备和补给,还缺少向导和翻译。9兵团使用的地图是日伪时期的,找不到向导给作战徒增了很多困难,一些部队就是因为走错了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抗美援朝初期,美军有“三大件”:飞机、大炮、坦克。“三大件”都是志愿军没有的。美国空军占有绝对制空权,肆无忌惮地轰炸扫射。美军飞机发现部队后,马上低空扫射,接着开始轰炸。部队还可以钻进森林隐蔽,火车可以进隧道,刚卸下的物资只能挨炸,大米、面粉被炸得精光。看着四处飞溅的面粉心中充满愤恨,战士们刚进朝鲜就要饿肚子了。
时任60师178团1机炮连指导员张钦寿回忆:我们是穿着江南的棉衣来到零下几十度寒冷的朝鲜,一下子的寒冷使南方过来的部队难以适应。加上入朝时仓促,领到御寒装备有限,只能几个人就共用被子和大衣,宿营时几个人挤在一起相互温暖。朝鲜战场山高道路崎岖,行军打仗每个人还要背负武器和几天干粮,机炮连每班仅有一匹骡马,遇到高山道路崎岖骡马进不去,为保证连队82迫击炮和重机枪武器的数量,所有装备就要靠人背到阵地。一个班一挺重机枪要6个人背,分背枪身、枪架,枪机还有其他人一人背一箱200发子弹(入朝时重机枪还主要是马克芯重机枪和日式92重机枪枪身笨重;迫击炮的炮身、炮架、炮底架需要6个人轮流背;四个弹药手,一个人只能背一箱两发炮弹,班长背瞄准镜等其他武器。打仗挖工事洋锹、洋镐是战士“第二生命”也是战士们必带武器。在快速前进或转移撤退时,我们不得不减重扔掉个人衣物,保证行军速度。
时任89师作战科书记李士瑜回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没有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有一个班长叫饶银昌,他的肚子冻坏了,走一路,血淌在雪上面,很清楚,结果他行动的时候,后面的巡逻队和指导员发现了,就赶快找这个 人,一看他出血了,想用刀把它割下来,处理都不好处理,一处理处皮就掉不来,很苦的,指导员动员他是不是到后方去,不要到前面去了。不行,我要到前面去,要打好这一仗。到卫生队六七华里路,找破布将膝盖包起来,爬着走,从晚上一直走到天亮才走到。
时任20军战地记者马真划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性难以想象,非常残酷 战斗打响之前,我在团指挥所里。团长要求每个班拿出一条被子,剪成一块一块的用来包头包脚,防止冻伤。可是枪声一响,战士们冲锋追杀敌人,那些棉布条条都甩掉了。战斗一停,绝大多数的战士的双脚便失去了知觉。我蹲在防炮洞里也冻伤了,双脚水肿,无法采访。我忍着痛爬进了山洞,听见哭声一阵一阵的,见医护人员正在给伤员包扎,有一个伤员鞋子脱不下来,整个大腿以下都冻得僵硬,整条腿皮肤都发紫,最后连皮带肉一起“脱”下了,伤员早就失去知觉了。不止他一个伤员,几乎被送进包扎所的所有冻伤的伤员,鞋袜都脱不下来。我被这个场景感动了,决定留下来采访。
时任60师179团副教导员杨石毅从朝鲜写给弟弟的信(摘要):为什么我们能取得这次战役的全胜呢?这里我想举一些艰苦的事实。1.没饭吃饿肚皮:入朝后的第5天,受到美国空军强盗摧残的朝鲜,经常以苞米黄豆作主要粮食,油是根本找不到一滴,口渴吃冷水,营养不足黄豆充饥,弄得大家上吐下泻,地蛋(番薯)救活了我们的生命。在无后方作战当中,仅仅搞到一些地蛋生吞熟剥的地度过了3天,地蛋光了,只有挨饿,或白雪充饥,两天没吃的,我想想实有说不出的难过,但是为了任务,我们始终咬紧牙关,战胜了困难完成了任务。2.冻得留下半条命:朝鲜的天气恐怕你是想像不到的,现在已经零下20多度(最冷时零下40多度),在冰天雪地中我们不但坚守了阵地,而且和美帝争夺了每一个阵地,展开了反复的冲杀。呼呼的西北风,几尺厚的白雪,不融化的冰冻,仅穿一件棉衣的我们,在这样酷寒的天气里,哪里不使人冻死与冻坏呢?身体瘦弱的少数同志,被酷寒的天气夺去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占部队三分之二的同志冻坏了手脚,甚至部分冻成了残废,锯了手脚。天气冷到这样的程度,冻得这样的惨状(冻起大泡、溃烂、皮肤细胞坏死、手脚枯干),这是我生平之一次所见到的。3.火海中与敌厮杀:我们仅以十八世纪的武器,战胜了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装备的美国部队,这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也说明了这次战役的艰苦残酷性。白天晚上数百架美机轮番不停地在我们头上扫射轰炸,各种口径的大炮轰炸不息,坦克 汽车 向我们阵地猛扑,自动武器在接敌之际横扫着我们。但是有气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但没有被这些所吓倒,相反战胜了敌人,缴获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第二天又请美国烂屎兵尝尝自己火器的辣货的味道。
穿插难,在英勇善战的20军面前再难也不怕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20军在滴水成冰的酷寒中,志愿军官兵们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惫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凭借着打败美国野心狼的万丈豪情,翻越积雪覆盖的崎岖山脉,向着目的地前进!这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部队依旧士气高昂,在缺乏地图的情况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隐没在朝鲜冰雪皑皑的群山中。
刚过鸭绿江到江界,朝鲜老百姓纷纷过来,看到志愿军连连摇头,说人民军的装备比你们好很多都没有打好,你们这个样子能打吗?60师政治部主任徐放徐放充满自信地告诉他们当中会汉语的:“我们打仗有名的嘛,怎么不能打啊,不在于装备好坏,根据你们说的情况,好像把美国打败有点困难。你们放心吧,我们有决心打败美军!”
89师是先头部队,其267团在行进途中和美陆战一师的第7团运输大队遭遇,出国穿插中的之一个遭遇战就打出了声威,打得美军丢下大批物资狼狈逃窜,这一仗缴获的3000条羊毛军毯,因不够一人一床,师政委王直指示全部剪成小块,分给每个战士用来包手包脚御寒,成为九兵团中非战斗减员最少的一个师,战后,王直因此受到宋时轮兵团司令员的表扬。89师各级指挥员在穿插途中,想了许多办法应对寒冷。有位营长秦书宝,灵机一动,命令战士们把棉被剪下两寸,自己缝制手套、耳套。这个营的战士手不冻,耳不肿。张翼翔军长得知后说:“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要表扬,要推广!”
59师进入朝鲜接到赶到长津的作战命令后,必须于11月11日翻越牙得岭。可是戴克林师长拉到前卫团报告,过牙得岭没有路,派侦察科长带人侦察同样没有路。牙得岭海拔2125米,积雪深厚,悬崖峭壁,从地图上的双虚线看是有路的,原来是旧日军用地图的问题,询问当地大爷得知,原来的路已被日本人改成用电缆上下牵引运输矿石的小铁轨了。可是这儿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绕道要绕很大圈子,“任务紧迫,不能耽误时间,不能影响战斗任务!”戴克林命令,除炮兵团和后勤大车无法绕道外,大部分人马就在这儿翻越牙得岭,“爬也爬过去!”晚7点开始行动,此时漫天飞雪,山体冰冻,坡陡溜滑,他们顶着严寒,手攀脚踩枕木,像爬云梯一样一格一格往上爬;骡马的驮架由几个人轮流向上扛,骡马则由前面的人拉后面的人推,攀援而行。有位机 *** 因扛着轻机枪,一脚未踩上枕木,即刻滑下山坡,掉进山谷,再也没有回来。就这样,11月12日,59师全部翻过了牙得岭,继而以5天强行军,按时完成了战役集结。
58师174团特务连副连长张成阁的任务是,带领侦察兵在前方侦察敌情,为全团开路。因为20军担任9兵团的前卫,他们得来的敌情要通报给师、军和兵团,为上级首长判断情况、定下决心提供之一手资料。张成阁带着侦察分队,翻山越岭,边侦察边前进。途中冻伤的人不断增加,有的人爬着爬着倒下去,直至被冻死,但是队伍依然不停。
11月26日,大雪纷飞。58师进入大清里,积雪把山坡、沟壑、屋顶、树木连成白茫茫的一片,面前被东白山挡住了,又是过去日本军用地图的问题!从地图上的虚虚点点看是有小路的,师侦察科向村民调查得知,早年有人曾上山打过柴。于是派出172团一个连开通道路。可东白山山险林密,加上齐腰深积雪,根本没有道路。可是26日下午4点就要发起攻击。在师副政委朱启祥的建议下,黄朝天师长决定让172团参谋长刘锡文带2营绕道仓里、三岱坪、水铁里约70公里,这可不是平地70公里,也不是正常气温的70公里,而是大雪覆盖的70公里山路。刘锡文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虽然2营一口气奔袭50公里后,接到延迟一天发起进攻的命令。但刘锡文和2营在军令面前表现的是一往无前的。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20军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昼伏夜行,忍受着饥饿与疲劳,奔袭在齐腰深的大雪中,创造了连续行军10多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终于悄无声息地进入到预先埋伏位置。
此时,美国第10军所属的美陆战第1师占领长津湖地区的古土里、下碣隅里、柳潭里一线,摆成一字长蛇阵。11月23日,美第10军制定了总攻作战计划:陆战1师担负主攻,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打通武坪里之后,便可取道鸭绿江边,然后向江界继续挺进;第7步兵师助攻,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以掩护陆战1师的右翼;韩军第3步兵师负责掩护陆战1师的左翼,并保护后方地区,进攻的时间是27日。
26日这天,北朝鲜北部一片冰雪,白天气温已是零下20多度,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却登上了直升机“摸情况”。为了能把地面上的情况再看清楚些,史密斯打开了舱门,猛烈的寒风立即穿透他厚厚的皮夹克刀子一般刺入了他的骨髓中,极度的寒冷!史密斯看了挂在舱门边的温度计,是零下40 !史密斯前些天怀疑北进遇到不测,对于阿尔蒙德军长的命令一直软磨硬抗,部队停滞不前。此时,看到,他想是自己过虑了。于是27日下达了继续进攻命令。
精明的史密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9兵团已有7个师11万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穿插,神不知鬼不觉地出隐藏于他们的眼皮底下。20军的参战部队在冰雪荒原中,已经潜伏了整整6昼夜。等待着27日总攻的命令。(一山根据有关史料、著述、纪实作品综合整理)
89师领导1950年9月入朝前于山东兖州与20军军长张翼翔(中)合影。政治部主任罗代周(左一)、副师长陈玉才(左二)、政委王直(左四)、师长余光茂(左五)
作者简介: 一山,资深媒体人,20军退役军人。
七绝 长津湖战役七十一年祭
文/扈国英题记:发生于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最重要的经典战役,是役,我英勇的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十五万将士,在完全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不利态势下,以单一的陆军兵种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进行了殊死的较量和搏杀,打得美军节节败退,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的不利局面,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从此,美军再无力踏过朝鲜三八线半步,是中国人民 *** 作战史上最辉煌、最悲壮的一次伟大胜利。
(新韵 五微 仄起首句入韵)
《长津湖》全景还原史诗战役,演员在剧中的演技如何?
《长津湖》这个电影的首映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夸赞,通过网友们在网络上的一些描述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演员在这个电影当中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个电影全景还原了史诗战役,很多网友都通过这个电影看到了以前所发生过的事情,所以说现场的观众受到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为演员的演技都过关了,所以说才能够给大家带来如此震撼的效果,因此在国庆期间这档电影是值得观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