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武大郎死于哪一天?
历史上武大郎确有其人,于1424年农历四月初三,在山东阳谷县任县令期间病故。其妻潘氏金莲,他们二人确实是夫妻,不过历史上的两人形象,却与《水浒传》中的形象截然不同。潘金莲不仅没有与西门庆私通,她和武大郎还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然而,施耐庵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将一个误传的故事当作真相,写入了小说中,虽然人物在历史上有原型,只可惜却虚构夸张了整个故事,更导致了世事黑白被颠倒歪曲。
武大郎原型乃是河北清河县武植,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天资聪慧,少年时期就已经考中了进士,朝廷令他担任山东阳谷县县令一职。并娶了武家那村潘家的千金金莲为妻,夫妻二人和睦恩爱,一共生育了4个孩子。
除了夫妻恩爱以外,武大郎还是一个清廉公明的好官,他造福一方的事迹,至今都在阳谷县流传,乡民对他敬爱有加。他的妻子潘氏,更是一位知书达理、贤良爱民的县令夫人,并非是施耐庵下的美女 *** 。
因为施耐庵对于武大郎的描写,现代社会人们总是用“武大郎”一词代指那些身材矮小,外貌丑陋之人,这个称谓都已经计划成了一种侮辱性称呼。
然而在1946年,武植的墓地被发掘,从出土的尸骨推测,真正的武大郎应该是一位实际身高超过1.78米的男子,他压根不是文人笔下的“矬子”。为何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都会被后世所恶化呢?这其中另有故事。
早些年武植家中贫寒,他有一位名为孔二的同窗好友,曾经资助过他。家境贫寒的武植这才得以进士及第,最后还做到了县令一职。然而当他当官以后,他的这位同窗好友家中遭遇大火,导致家道中落。
无奈之下,孔二只能前来投靠武植,想着从他这里获取一些资助。当时武植公务繁忙,半个多月他的这位同窗好友仅见了他一面。孔二心中气不过,他觉得武植是故意不想见他。所以他在返乡的路上,一路上编排武植和潘氏的坏话,结果当他回到家中,却发现武植早已经派人来给他修房子了。
孔二知道此事以后后悔不已,结果他散播出去的流言蜚语,已经扩散开来。最后武植被兄弟诽谤的这个故事,被施耐庵写入了小说中,不仅让武氏夫妇蒙受冤屈,还导致清河县当地的武潘两家从此以后再也不通婚。
正是因为《水浒传》这部小说,才给武潘两家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即便施耐庵的后人曾经专程赶赴清河为了此事专程向两家致歉,然而,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于事无补。
武大郎死于那一年,那一天?
农历一一一三年
武大郎死于5月21日至22日,潘金莲先烧了一大锅汤,“听那更鼓时,却正好打三更”(《金瓶梅》第五回)接着她就把砒霜喂了武大郎,药死武大郎,收拾干净正好“次日五更”。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这是武大郎死的具体时间。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七月初七是武大郎被毒死的日子吗
七夕节不是武大郎死的日子。
其实武大郎是明·施耐庵《水浒传》里的虚构人物,是根据元朝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描写的行者武松和武松打虎的故事进行衍生编撰出的新人物,《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大郎死后,武松杀西门庆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前后往回,恰好将及两个月,去时新春天气,回来三月初头”。
武大郎死于春节正月到三月之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五回讲述潘金莲在三更天给武大郎喂毒药,到了五更天,王婆和西门庆处理武大郎尸首,天亮后就请何九叔来入殓,五更天是早上4点48分左右,入殓时间是正月二十二日,大概可以看出,武大郎的死亡日期是正月二十一日。
武大郎冒死娶潘金莲,真的是因为美貌?
武大郎娶潘金莲,不仅仅是贪图她的美貌,也是贪图一些钱财,这主要还是武大郎没有认清自己和潘金莲的差距,所以这才导致他为此丧命。武大郎大家都知道,他是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兄弟两人感情非常好,可是偏偏两人样貌上相差特别多。武松高大威猛,长相英俊,而且还武艺高强,可是武大郎不仅个子特别矮,样貌也是十分丑陋,再加上就只会卖炊饼,挣的钱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武松和哥哥武大郎的死有什么关系,小说中有什么暗示?
武大郎之死,武松有责任吗?
有的人说有,因为武松当年要是从了潘金莲,武大郎就不会死,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