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大使馆死了多少人?南斯拉夫大使馆位置?

wanfu 星座 72 0

南斯拉夫大使馆死了多少人?

1999年5月8日凌晨6时,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飞机轰炸。

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投出的五枚精确制导武器,毫无偏差地击中了位于新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以及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3人当场遇难,伤者数十人。

南斯拉夫大使馆位置?

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南斯拉夫战役经过:德军八天就攻陷贝尔格莱德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计划(Strafgericht)。

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一是Ju87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进行攻击,俯冲轰炸机孤立了南斯拉夫的防空力量,而中型轰炸机主要包括道尼尔-17轰炸机及德国JU-88轰炸机则轰炸市区,之一轮的3波轰炸每次中间有15分钟间断,而最后一波则有20分钟,因此,整座城市在接近个半小时时间内便被炸毁,德军集中轰炸市中心的 *** 建筑物。中型轰炸机战斗群在整天继续轰炸,而俯冲轰炸机则转而轰炸机场。

在轰炸期间,超过17,000名平民被炸死,轰炸破坏了南斯拉夫高层与军队之间的通讯系统,虽然一部分高阶将领能避开第1轮轰炸,但对军队之间的配合及控制已不可以做到。

摧毁了敌人的神经中枢后,德国空 *** 而攻击其他目标如敌人机场、通讯系统及军队集中地,和对陆军之行动作出空中支援。南斯拉夫空军及不足够的防空炮火非常快就被消灭,这容许德军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空横行。

当德军开始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皇家空军拥有64架德国制的DO-17轰炸机(其中的30架在德国生产,其他则全部由南斯拉夫自个制造),它们是南斯拉夫在1940年秋季时购入,这个唯一的轰炸力量是属于第3轰炸航空团,包括2个轰炸大队;第63轰炸大队驻扎在斯科普里附近的彼得罗瓦茨机场和第64轰炸大队驻扎在普里士提纳附近的米莱舍沃。

战斗中,在克拉列沃的飞机厂又赶制了三架此型轰炸机,其中两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军手中,还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

德国空军在最初的轰炸中炸毁了26架此型飞机,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共有4架在空中被击落及有45架被击毁在地上。

在4月14、15日这两天,幸存的七架Do-17轰炸机飞到了尼卡斯克机场,将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和 *** 官员,全部撤往希腊,国家的黄金储备亦由这7架飞机运往希腊。这壹次任务后,五架飞机毁于义大利空军对希腊波罗蜜机场的空袭,另两架则撤往埃及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序列。4月15日下午4时,第4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航空兵上将收到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命令停止轰炸及将大部分轰炸力量调往支援在希腊的军事行动

三方进军

3支不同的入侵部队从不同方向向贝尔格莱德进击,它们进军路线如下:

第1装甲集团 (第12军团)

4月8日早上,德军第1装甲集团从索菲亚西北出发,在皮罗特附近突破防线,其中德军第14装甲军由德军第11装甲师为前导,跟着德军第5装甲师、德军第294步兵师及德军第4山地师向西北面的尼什开进,虽然天气恶劣、众多道路障碍物及南斯拉夫第5军团的抵抗,第11装甲师在强大炮火及空军支援下,在战事开始的第1天,已突破了敌人防线,南斯拉夫军方司令对德军这个行动的成功大感震惊及命令在摩拉维亚一带的军队撤退,但撤退行动不可以在4月9日之前准时实行,德军的坦克开入尼什及立即开向贝尔格莱德,在尼什西北面,对德军很有利,因为装甲部队能沿摩拉维亚河谷向南斯拉夫首都前进。

在帕拉钦以南及克拉古耶瓦茨西南的南斯拉夫第5军团阻止德军进攻,但非常快就被击溃,超过5,000人被俘。

同时,第5装甲师在皮罗特附近因恶劣的路面而暂时受阻,当此装甲师再次发起进攻时,它被命令向南越过尼什及在莱斯科瓦茨附近切断敌人,当在尼什前线的敌人崩溃时,它被转入德国第12军团的建制下及加入第50装甲军参加希腊战役。

4月10日,第54装甲军通过摩拉尔河河谷以追击向首都撤退的敌军,第2天德军进攻予头突然指向撤退中的南斯拉夫第6军团之南翼,4月12日晚上,第1装甲集团的坦克到达贝尔格莱德东南不到40英哩的地方,2个南斯拉夫军团由于误会而没有尝试切断由边境至此地长达125英哩的德军补给线。

第51装甲军 (独立部队)

当第54装甲军从东南开进时,第51装甲军通过巴纳特东南及进攻贝尔格莱德,这进攻由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大德意志摩托化旅为前锋,当越过芙厦斯北部,进攻部队于4月11日进入潘切沃,当前进到贝尔格莱德以北45英哩时,第51装甲军之主力于继续向敌人首都前进时才遇到较顽强之抵抗。

第56装甲军 (第2军团)

当纳粹德国空军在4月6日发起进攻时,德国第2军团开始将进攻部队部署在南斯拉夫北部边境,准备在4月10日发起进攻,为了完善进攻计划,部分单位在中间的时间沿边界发起一些有限目的的进攻,军队司令员要保持隐蔽以防止过早显露主要进攻方向,这会限制行动自由及减低行动风险。

军团司令决定占领在第56装甲军战斗区域内的一条重要桥梁,因此,早在4月1日,部队便占据了Bares附近的一条重要桥梁及在科普里夫尼察西北大约10英哩的一座铁路桥梁。

4月6日傍晚,由于抵抗微弱及局势显示南斯拉夫军在边界的防守没有协调一致,第56装甲军在穆尔河及德拉瓦河上建立桥头堡,军队对本地居民的攻击加剧了军队之间的互相不和,负责防守此地的南斯拉夫第4军团中的士兵大部分是克罗埃西亚人,克罗埃西亚士兵在德拉瓦河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发动叛乱及拒绝抵抗德国人,因为他们以为德国人是来将他们从塞尔维亚人手中解放出来,在4月10日早上当德军在Bares附近踏上德拉瓦河桥及突破桥头堡时,防守的南斯拉夫军队立即崩溃,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德军第8装甲师及之后的德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带领第56装甲军向西南面在德拉瓦河及萨瓦河之间的地区推进,向贝尔格莱德进攻,4月10日晚上,虽然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第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没有什么抵抗下到达Slating,德军加快收紧包围网,而这2个师通过奥西耶克向首都进发,而此地的道路状况更为恶劣。

因此,在杜尚·西莫维奇将军的以下广播下,困境的敌军决定孤注一掷:"所有军队必须攻击遇到的及排列在面前的敌军,不需期待任何直接命令,只需要根据你们的判断、主动性及道义心。"

4月11日,第8装甲师到达奥西耶克地区,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已超越纳希采,数座桥梁被破坏及道路状况恶劣令2个师的前进受阻,它们希望进攻面对第54装甲军的南斯拉夫军队侧翼,及与第1装甲集团建立接触。

4月12日凌晨,第8装甲师进入米切维察,该师继续前进,攻占贝尔格莱德以南20英哩的拉扎雷瓦茨。

4月12日早日,第56装甲军接到新的命令,第8装甲师继续向东进攻以攻占在贝尔格莱德以西在萨瓦河上的桥梁,下午6时30分,装甲师主力向东南面的瓦列沃开进与第1装甲集团之左翼在贝尔格莱德东南会合,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转向南面渡过萨瓦河及进攻兹沃尔尼克,因此这2个师从它的原本目标贝尔格莱德转而参加进攻萨拉热窝的行动。

同时间,国防军更高统帅部及第2军团司令部均等候攻占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行动,在3支部队中,第51装甲军是最后一支报告接近首都的部队,它当时已到达贝尔格莱德以东10英哩,在贝尔格莱德以南,第11装甲师正带领第1装甲集团逼近首都。

贝尔格莱德陷落

因为3支进攻部队向贝尔格莱德方向趋于会合,国防军更高统帅部未能立即决定那一支部队首先开入贝尔格莱德,但4月12日早上,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弗立茨·克林根伯格上校发现德拉瓦河上的桥梁被炸毁,带领一队巡逻队乘坐一艘橡皮艇淑河,巡逻队没有遇到抵抗便进入首都,在下午5时在德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升起一面有纳粹党党徽的旗旌,2小时后,贝尔格莱德的主要官员将首都移交给克林根伯格上校。

在第2军团总部,没有任何有关第8装甲师的讯息,24小时前它还报告在贝尔格莱德西郊,最后,在4月13日早上11时52分,装甲师有关人员通过收音机发报以下资讯:昨天晚上第8装甲师开入贝尔格莱德、占领市中心及升起纳粹党旗。

不过,因为第2军团及第1装甲集团之间有较佳的通讯渠道,在第8装甲师之讯息到达前,它们收到以下讯息:

冯·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已从南面夺取贝尔格莱德,大德意志摩托化旅已从北面进入贝尔格莱德,在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领导下,第11装甲师在清晨6时32分进入首都。

因此,为夺取贝尔格莱德的竞赛在3支进攻部队会合下结束,之后第1装甲集团被从第12军团转入第2军团的建制下,而第56装甲军则在第1装甲集团指挥下参加战役之下一部分:追击及澈底消灭南斯拉夫军队。

在北约轰炸前南斯拉夫的时候美国的f117怎么被击落的

在北约轰炸前南斯拉夫的时候美国
的f117怎么被击落的
F117在科索沃战争中被击落恐怕已经是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例了,但是F117究竟是如何被击落的,坊间又有各种传说,靠谱的不靠谱的。。。有中国援助秘密武器的(然后作为报复,恼羞成怒的美帝炸了大使馆,于是自圆其说),有瞎猫碰见了死耗子的,(当时南联盟发射导弹是想攻击旁边的F16,结果却鬼使神差地撞上了无辜的F117),一时间F117成了公众之靶,时不时就要拉出来抽一顿鞭子,各种阴谋论,隐身机无用论,反雷达秘密武器,各种杀手锏,各种地摊杂志,热闹不已。

  但是,F117究竟是如何被击落的呢?

  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权威公开的说法,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所以今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科学的,客观的,当然也是经典的防空战例。

  好了,先介绍一下故事的两个主角: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和SA-3中近程防空导弹

  F117大家都知道了,是世界上之一款投入使用的隐身战机,属于之一代隐身战机,战功卓著,主要使命就是潜入敌军防空网,使用制导炸弹攻击敌军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比如指挥中心,通讯大楼等等),由于任务时间多在夜间,所以绰号夜鹰。格林纳达战争中夜鹰初次登场,战绩不错,随后1991年海湾战争F117大放异彩,F117整个战争期间出动1270余次,只占联军总出动架次的2.5%,却成功摧毁40%的伊拉克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大部分处于严密设防的首都巴格达,F117和战斧巡航导弹是当时唯一两种可以攻击巴格达的武器。而F117整场战争下来,毫发未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进攻武器,标志着隐身时代的到来。

  F117标准证件照

  SA-3,则是前苏联开发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一种中近程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作战半径约5~25公里,主要作为师团级野战防空使用,作战时,首先使用P-15或者P-18远程搜索雷达和PRV-11测高雷达获取目标的大致方位高度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营指挥方舱,再由SNR-125制导雷达精确跟踪目标,最后发射导弹并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这是一种比较经典的苏制防空系统,几种雷达分工协同,但是到了90年代末,SA-3已经非常落后,射程短,抗干扰能力差,很难威胁高机动的战斗机目标。但是当时的前南防空部队的主力武器,就是SA-3和射程更短的SA-6防空导弹。如何用这些老旧装备对抗强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SA-3,属于前苏联第二代防空导弹

  1999年3月24日,战斧导弹一声响,科索沃战争拉开序幕,战争开始之一天,面对强大的北约空军,前南空军毫无悬念的迅速扑街,精锐米格29机队尽没,剩余机队被迫分散转移,把领空拱手相让。由于空军扑街,保卫国土领空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肩上了,其中就有我们的主角——第250防空旅。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北约空军就展示出一手高超的打击地面防空火力的本领,就是“SEAD”压制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还有“DEAD”摧毁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这一套起源于越战,后来在北卡谷地由以色列空军完美演绎,最后到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让萨达姆花巨资构建的现代化防空体系瞬间扑街。。。具体做法就是,战前频繁使用各种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和地面监听站试探、侦查对方雷达、通讯电磁频率,开战后立刻进行有针对性的凶狠电磁压制,同时战斧、F117等武器潜入纵深攻击大型雷达站、指挥通信中心等关键目标,极大削弱对方防空探测和指挥能力。之后SEAD机群打头,后面跟进攻击机群,旁边还有战术电子战飞机提供伴随电磁掩护,一旦地面防空雷达开机,SEAD“野鼬鼠”战机或者电子战飞机上的探测器即能识别并定位雷达波,随后野鼬鼠战机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追踪雷达波攻击雷达天线,摧毁敌军雷达或者逼迫雷达关机转移,保证攻击机群安全。在摧毁雷达天线之后,后续的DEAD机群再俯冲下去使用集束炸弹或者激光制导炸弹攻击雷达阵地,彻底摧毁敌人防空部队。

  反雷达神器——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和其载机F16CJ“野鼬鼠”战机

  这几板斧轮下来,基本没人可以顶住,防空雷达和导弹发射车不是被摧毁,就是雷达关机被迫转进,无论在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这套打法都十分犀利,有效地打击压制了敌军防空力量,使得空中力量可以肆无忌惮地把对方炸回石器时代。。。

  当然,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的,这取决于你怎么去做。。。

  就像当年 *** 防空部队守着三套SA-2导弹,无奈之下用导弹打起游击战,又像后来抗美援越时期使用雷达交替开机、突然关机、甩天线等等手段戏耍美帝百舌鸟导弹,对抗先进武器从来都是有办法的,坐以待毙与无关能力,只与态度有关。

  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态度就很端正,面对强敌他们没有鲁莽出击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250防空旅就总结了“2+20”的战术准则,也就是一部雷达车在同一地点,不许连续开机2次,每次开机时间不得超过20秒,关机之后立即转移,否则就会被美军电子战飞机定位,招来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同时,防空部队始终在不停机动,一半占领阵地,另一半就必须机动。这是一种无奈的战术,一部防空雷达在一个地区总计开机时间还不到一分钟,防空成了一句空话,敌机依然是自由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瞅准时机碰碰运气,看看能否在40秒内把敌机打下来,这种战术的确取得了一些偶尔的战果,但却无法扭转战场的态势。

  毕竟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苏联60年代的防空水平面对90年代北约现代空军的打击,完全不堪一击,也正因为如此,北约也开始麻痹大意了,也许认为前南防空力量太弱,所以北约战机开始有点肆无忌惮,把作战当成了旅游,由于科索沃和南联盟地区地形崎岖,可供进出战区的线路不多,所以北约战机进出航线显得固定单一,连时间规律也逐渐被前南防空部队掌握,这样一来,前南防空部队开始有针对性的在固定线路上打埋伏,而且专挑扔完炸弹正在返航的北约机群打,这时候北约飞行员精神放松,弹药油料也不多,这种目标是相对好打的,所以也给对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就这么猫戏鼠的游戏持续到了27号,好戏要开场了。。。

  前面说到了,由于轻敌,北约机群进出战场的路线和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F117也不例外,经过几天的观察,前南防空部队已经基本掌握了F117的夜间活动规律(也就是19时左右吃过晚饭后,F117从意大利起飞,到晚上21时左右到达贝尔格莱德,攻击完成后即返航)。而且凑巧的是,接到潜伏在意大利基地的情报人员回报,27日当天天气不好,所以平常都会起飞进行电磁掩护开辟空中走廊的EA-6“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和“野鼬鼠”战机当晚不会出动,所以F117今天晚上会在没有电磁掩护的情况下单独行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不出所料,当晚4架F117在晚上19:05分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直奔贝尔格莱德。

  19点50分,前南250导弹旅的SA-3导弹营开启了P-18远程搜索雷达,P-18属于相当老旧的对空雷达,在VHF波段(也就是常说的长波雷达或者米波雷达),VHF波段的雷达体积大,功率和耗电量大,而且对空探测精度很差,无法准确提供目标位置,所以在90年代,VHF波段的防空雷达已经非常罕见,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18实在太落后了,以至于它的雷达频段都不在“哈姆”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范围内,甚至北约当时战机的雷达告警器对P18的雷达信号都做出反应。所以P-18雷达在战争初期是可以放心的开机(但随后北约开始针对性打击P-18,就玩不转了),虽然探测精度很差,但至少不会担心被北约定位攻击。

  P-18远程搜索雷达,雷达屏幕上显示更大探测距离为180KM

  而且更凑巧的是,F117这种之一代隐身战机,主要针对当时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最常用的UHF波段(也就是厘米波)进行隐身设计和优化,对VHF这种米波雷达隐身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比较容易暴露在P-18的雷达波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中俄等国纷纷重新开发新一代VHF波段对空雷达的原因,针对VHF精度差,仅能用来预警而不能直接用来锁定目标的问题,办法是在同一套系统中集成多种波段的雷达,作战时相互配合,目前这也是对抗隐身战机的一个基本办法。

  到晚上20时40分,P-18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微弱的雷达信号,这就是82-0806号和其他3架F117“夜鹰”,此时发现距离在23公里,实际上,P-18远程雷达更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80公里,但是面对F117其发现距离依然被压缩到只有23公里,这还是对隐身机探测效果较好的米波雷达,可见隐身设计的确可以极大压缩对手的发现距离,具有极大的战术价值。

  此时,前南防空部队的ANICIC中校和DANI上校正紧盯着屏幕上的目标一点一点向阵地接近,而F117对此浑然不觉,很快接近到了大约14公里,已经进入了SA-3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了,此时DANI上校命令制导雷达开机,操作员紧张地操作天线对准目标,但是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在屏幕上忽闪忽现,极不稳定,十几秒时间过去了,战术控制长依然没有截获目标,开机时间已经太长了,随时可能暴露目标,ANICIC中校果断命令制导雷达关机,过了一会儿,DANI上校再次下令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到82-0806号F117,此时F117上的雷达告警器已经告警,飞行员已经意识到有人正在试图攻击它,于是开始机动摆脱,目标再次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还没等操作员重新找回目标,开机时间再次接近20秒,ANICIC只能再次命令关掉雷达。。。

  可以看出,即使P-18远程雷达成功发现了F117,但要实际攻击依然非常困难,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是极不稳定的,在雷达屏幕上难以稳定截获,一旦F117意识到攻击的存在,用机动摆脱,雷达信号就很容易丢失。

  此时已经开过两次机,按照战前定下的交战规则,同一个雷达不能在同一个地点连续开机两次,这时前南防空部队必须终止攻击了。但是DANI上校很明白,这一次攻击行动F117是孤身而来,没有电子战飞机掩护的,所以多开几次机也不担心会暴露,所以他果断下令,再次制导雷达开机!于是那架倒霉的82-0806号夜鹰再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这一次它再次拼命机动想摆脱攻击,但很不幸的是,作为之一代隐身战机,其机动性惨不忍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摆脱雷达跟踪。这时,前南雷达操作员疯狂的操作雷达,终于紧紧咬住了目标,“跟踪稳定,目标继续接近,距离13千米”,DANI上校果断下令导弹发射,之一枚SA-3导弹呼啸而出,5秒之后,第二枚导弹跟随而去,两枚导弹一前一后直奔目标。

  此时82-0806号夜鹰上,飞行员Zelko已经浑身大汗了,他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手,但是他却万万想不到这时座舱里会响起尖锐的导弹告警音。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摆脱攻击却最终失败。他亲眼看到地面两枚腾空而起的导弹正朝自己呼啸而来,但F117机动性太差,他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之一枚导弹没有击中他,从他眼前掠过,没有爆炸,但导弹的气流让F117剧烈颠簸起来,几秒钟之后,第二枚导弹结结实实的击中了F117的腹部并爆炸,F117立即起火并失去控制,在空中翻转,巨大的亮光甚至连在波斯尼亚上空飞行的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机组成员都看到了。

  前南防空导弹阵地上一片欢腾,他们竟然击落了一架从未被击落过的F117,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战列,实在太漂亮了,足以被写入所有国家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F117被击落的残骸,目前被收藏在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

  

  于此同时,美国空军上尉Zelko正在座舱里挣扎,剧烈的过载让他难以动弹,他用上浑身力气,终于调整好姿态拉起了弹射拉锁,降落伞成功打开,他暂时活了下来,还在空中的时候,他就打开了身上的信号发射器,因为在空中,信号可以传播的更远,很快,那架在波斯尼亚上空目睹爆炸亮光的KC-135机组和他取得了联系,随后他的坐标被报到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组织起空中营救。Zelko最后在一片农田上着陆,并躲在了一条水沟里,当晚前南联盟军警和当地村民对附近区域进行了大搜捕,但没有发现Zelko。第二天清晨,Zelko被美军搜救队救走。

  以上,就是F117在南联盟被击落的全部过程,没有秘密武器,也没有阴谋论,有的只是科学和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隐身机不是万能的,它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击落,从来没有所谓“隐身神话”,但是隐身技术给防守一方造成的压力是空前的,极大的压缩发现距离,信号极难稳定截获,再加上电子战飞机掩护,如何对抗隐身战机,需要防御方不断探索总结,开发新的装备,用好老的装备。而对美国人来说,F117的击落并不意味着“隐身神话的终结”,反而我们看到即使面对之一代隐身机,前南防空部队依然困难重重,有了好的装备,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相反,必须有相应的战术配合,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上永远不能心存侥幸,就是因为心存侥幸,F117在没有电子战飞机起飞掩护的情况下独自深入敌境,就是因为心存侥幸,才会以固定线路和时间进出战场,无数看似无关紧要的疏忽,最终造成F117被击落的事实,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对前南防空部队而言,他们面对强敌,依然顽强作战,利用手中落后的装备,发挥了武器更大的潜能,虽然最终输掉了战争,但他们仍然值得尊敬。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战争过程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计划(Strafgericht)。
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一是Ju87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进行攻击,俯冲轰炸机孤立了南斯拉夫的防空力量,而中型轰炸机主要包括道尼尔-17轰炸机及德国JU-88轰炸机则轰炸市区,之一轮的3波轰炸每次中间有15分钟间断,而最后一波则有20分钟,因此,整座城市在接近个半小时时间内便被炸毁,德军集中轰炸市中心的 *** 建筑物。中型轰炸机战斗群在整天继续轰炸,而俯冲轰炸机则转而轰炸机场。
在轰炸期间,超过17,000名平民被炸死,轰炸破坏了南斯拉夫高层与军队之间的通讯系统,虽然一部分高级将领能避开第1轮轰炸,但对军队之间的配合及控制已经不能做到。
摧毁了敌人的神经中枢后,德国空 *** 而攻击其他目标如敌人机场、通讯系统及军队集中地,和对陆军之行动作出空中支援。南斯拉夫空军及不足够的防空炮火很快就被消灭,这容许德军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空横行。
当德军开始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皇家空军拥有64架德国制的DO-17轰炸机(其中的30架在德国生产,其他则全部由南斯拉夫自己制造),它们是南斯拉夫在1940年秋季时购入,这个唯一的轰炸力量是属于第3轰炸航空团,包括2个轰炸大队;第63轰炸大队驻扎在斯科普里附近的彼得罗瓦茨机场和第64轰炸大队驻扎在普里士提纳附近的米莱舍沃。
战斗中,在克拉列沃的飞机厂又赶制了三架此型轰炸机,其中两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军手中,还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
德国空军在最初的轰炸中炸毁了26架此型飞机,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共有4架在空中被击落及有45架被击毁在地上。
在4月14、15日这两天,幸存的七架Do-17轰炸机飞到了尼卡斯克机场,将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和 *** 官员,全部撤往希腊,国家的黄金储备亦由这7架飞机运往希腊。这次任务后,五架飞机毁于意大利空军对希腊波罗蜜机场的空袭,另两架则撤往埃及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序列。4月15日下午4时,第4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航空兵上将收到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命令停止轰炸及将大部分轰炸力量调往支援在希腊的军事行动 3支不同的入侵部队从不同方向向贝尔格莱德进击,它们进军路线如下:
第1装甲集团 (第12军团)
4月8日早上,德军第1装甲集团从索菲亚西北出发,在皮罗特附近突破防线,其中德军第14装甲军由德军第11装甲师为前导,跟着德军第5装甲师、德军第294步兵师及德军第4山地师向西北面的尼什开进,虽然天气恶劣、众多道路障碍物及南斯拉夫第5军团的抵抗,第11装甲师在强大炮火及空军支援下,在战事开始的第1天,已经突破了敌人防线,南斯拉夫军方司令对德军这个行动的成功大感震惊及命令在摩拉维亚一带的军队撤退,但撤退行动不能在4月9日之前准时实行,德军的坦克开入尼什及立即开向贝尔格莱德,在尼什西北面,对德军非常有利,因为装甲部队能沿摩拉维亚河谷向南斯拉夫首都前进。
在帕拉钦以南及克拉古耶瓦茨西南的南斯拉夫第5军团阻止德军进攻,但很快就被击溃,超过5,000人被俘。
同时,第5装甲师在皮罗特附近因恶劣的路面而暂时受阻,当此装甲师再次发起进攻时,它被命令向南越过尼什及在莱斯科瓦茨附近切断敌人,当在尼什前线的敌人崩溃时,它被转入德国第12军团的建制下及加入第50装甲军参加希腊战役。
4月10日,第54装甲军通过摩拉尔河河谷以追击向首都撤退的敌军,第2天德军进攻予头突然指向撤退中的南斯拉夫第6军团之南翼,4月12日晚上,第1装甲集团的坦克到达贝尔格莱德东南不到40英哩的地方,2个南斯拉夫军团由于误会而没有尝试切断由边境至此地长达125英哩的德军补给线。
第51装甲军 (独立部队)
当第54装甲军从东南开进时,第51装甲军通过巴纳特东南及进攻贝尔格莱德,这进攻由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大德意志摩托化旅为前锋,当越过芙厦斯北部,进攻部队于4月11日进入潘切沃,当前进到贝尔格莱德以北45英哩时,第51装甲军之主力于继续向敌人首都前进时才遇到较顽强之抵抗。
第56装甲军 (第2军团)
当纳粹德国空军在4月6日发起进攻时,德国第2军团开始将进攻部队部署在南斯拉夫北部边境,准备在4月10日发起进攻,为了完善进攻计划,部分单位在中间的时间沿边界发起一些有限目的的进攻,军队司令员要保持隐蔽以防止过早显露主要进攻方向,这会限制行动自由及减低行动风险。
军团司令决定占领在第56装甲军战斗区域内的一条重要桥梁,因此,早在4月1日,部队便占据了Bares附近的一条重要桥梁及在科普里夫尼察西北大约10英哩的一座铁路桥梁。
4月6日傍晚,由于抵抗微弱及局势显示南斯拉夫军在边界的防守没有协调一致,第56装甲军在穆尔河及德拉瓦河上建立桥头堡,军队对本地居民的攻击加剧了军队之间的互相不和,负责防守此地的南斯拉夫第4军团中的士兵大部分是克罗地亚人,克罗地亚士兵在德拉瓦河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发动叛乱及拒绝抵抗德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德国人是来将他们从塞尔维亚人手中解放出来,在4月10日早上当德军在Bares附近踏上德拉瓦河桥及突破桥头堡时,防守的南斯拉夫军队立即崩溃,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德军第8装甲师及之后的德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带领第56装甲军向西南面在德拉瓦河及萨瓦河之间的地区推进,向贝尔格莱德进攻,4月10日晚上,虽然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第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没有什么抵抗下到达Slating,德军加快收紧包围网,而这2个师通过奥西耶克向首都进发,而此地的道路状况更为恶劣。
因此,在杜尚·西莫维奇将军的以下广播下,困境的敌军决定孤注一掷:所有军队必须攻击遇到的及排列在面前的敌军,不需等待任何直接命令,只需要根据你们的判断、主动性及道义心。
4月11日,第8装甲师到达奥西耶克地区,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已超越纳希采,数座桥梁被破坏及道路状况恶劣令2个师的前进受阻,它们希望进攻面对第54装甲军的南斯拉夫军队侧翼,及与第1装甲集团建立接触。
4月12日凌晨,第8装甲师进入米切维察,该师继续前进,攻占贝尔格莱德以南20英哩的拉扎雷瓦茨。
4月12日早日,第56装甲军接到新的命令,第8装甲师继续向东进攻以攻占在贝尔格莱德以西在萨瓦河上的桥梁,下午6时30分,装甲师主力向东南面的瓦列沃开进与第1装甲集团之左翼在贝尔格莱德东南会合,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转向南面渡过萨瓦河及进攻兹沃尔尼克,因此这2个师从它的原本目标贝尔格莱德转而参加进攻萨拉热窝的行动。
同时间,国防军更高统帅部及第2军团司令部均等候攻占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行动,在3支部队中,第51装甲军是最后一支报告接近首都的部队,它当时已到达贝尔格莱德以东10英哩,在贝尔格莱德以南,第11装甲师正带领第1装甲集团逼近首都。 因为3支进攻部队向贝尔格莱德方向趋于会合,国防军更高统帅部未能立即决定那一支部队首先开入贝尔格莱德,但4月12日早上,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弗立茨·克林根伯格上校发现德拉瓦河上的桥梁被炸毁,带领一队巡逻队乘坐一艘橡皮艇淑河,巡逻队没有遇到抵抗便进入首都,在下午5时在德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升起一面有纳粹党党徽的旗旌,2小时后,贝尔格莱德的主要官员将首都移交给克林根伯格上校。
在第2军团总部,没有任何有关第8装甲师的消息,24小时前它还报告在贝尔格莱德西郊,最后,在4月13日早上11时52分,装甲师有关人员通过收音机发报以下信息:昨晚第8装甲师开入贝尔格莱德、占领市中心及升起纳粹党旗。
不过,因为第2军团及第1装甲集团之间有较佳的通讯渠道,在第8装甲师之讯息到达前,它们收到以下消息:
冯·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已从南面夺取贝尔格莱德,大德意志摩托化旅已从北面进入贝尔格莱德,在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领导下,第11装甲师在清晨6时32分进入首都。
因此,为夺取贝尔格莱德的竞赛在3支进攻部队会合下结束,之后第1装甲集团被从第12军团转入第2军团的建制下,而第56装甲军则在第1装甲集团指挥下参加战役之下一部分:追击及澈底消灭南斯拉夫军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