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北京科兴疫苗?
在支付宝里面查,1、打开支付宝进入“首页”。
2、在上方搜索框中输入“健康码”并点击进入。
3、选择所在的城市,点击“立即查看”。
4、点击“疫苗接种记录”即可查询
北京科兴疫苗什么时候赔偿
北京科兴疫苗没有公布赔偿方案。该企业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都是附条件上市的,并无存在贿赂现象,也不存在赔偿。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经费中安排。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科兴厂房遭人为断电,疫苗损失超千万元,北京高院终审判决来了!
一场始于2018年4月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两家股东争夺控股权的纠纷近日迎来了一个“插曲”。11月5日,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医药”,002581.SZ)发布公告称,北京市高院出具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四中院的判决,对于未名医药方面因为拉电闸给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兴生物”)造成的疫苗产品损失,赔偿1540.4万元。
人为断电致科兴疫苗损失
“拉闸”一方被判赔1540万元
11月5日,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未名”)11月2日收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21)京民终34号《民事判决书》。
公告称,2018年4月17日,北京科兴生物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39号的办公楼及厂房的电源,被通过位于同一地址的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配电室的总控开关人为切断,造成北京科兴生物当天在产品(疫苗)和断电前已结束生产但需于2018年4月17日在线生产的产品(疫苗)损失,共计市场价值1540.4万元。
于是北京科兴生物的另一股东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简称“香港科兴”)于2018年5月11日把未名医药、厦门未名、厦门未名委派到北京科兴生物担任董事长的潘爱华都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从公告中可以看出双方在控股权的争夺上极其激烈。
2020年9月17日,北京四中院认为,事件起因是未名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厦门未名”)与香港科兴关于北京科兴生物控制权存在争议。拉闸断电给北京科兴生物造成损失,判决厦门未名、潘爱华向北京科兴生物连带赔偿损失人民币1540.4万元,支持了香港科兴的部分诉讼请求。
厦门未名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市高院2022年10月31日依法作出判决,驳回厦门未名的全部上诉请求,支持香港科兴的部分上诉请求。
北京市高院对北京市四中院查明的全部事实予以确认,认定厦门未名关于2018年4月17日断电事故责任人是北大未名集团的上诉意见与事实相悖,厦门未名为了达到进入北京科兴生物、控制北京科兴生物的目的,采用了要求北大未名集团断电的方式进入北京科兴生物,造成北京科兴生物疫苗损失,主观过错明显,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北京市高院认为,虽然侵权行为发生时未名医药没有参与,不是共同侵权人,但厦门未名的唯一股东是未名医药,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厦门未名在二审中提供的财务审计报表不能证明自己的财务独立于未名医药,于是法院判决未名医药对1540.4万元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CO.,LTD.)是由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Hong Kong) Ltd.以下简称“香港科兴”)、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香港科兴的控股方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兴生物。
未名医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持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6.91%股权,未持有美国上市公司科兴生物股权。
未享受到北京科兴生物红利,却先赔了一笔钱,对于业绩不佳的未名医药并不是好消息。
未名医药的三季报披露,从营收到净利到现金流,全部下滑。2022年前三个季度营收近2.76亿,同比降12.75%;扣非净利6000余万,同比降82.36%。
所以未名医药在公告中称,连带赔偿预计将对公司当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争斗近5年未名医药方面索赔2亿
并要求解散北京科兴生物
那场始于2018年关于北京科兴生物控股权的纠纷,未名医药曾在2021年报中披露。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公司,中方股东为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即厦门未名),外方股东为第三人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科兴”),北京科兴生物的公司更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
2003年中外股东签署《备忘录》约定保持中方股东在北京科兴生物董事会的控制地位。至2018年2月26日之前,北京科兴生物始终按照备忘录确定的公司治理机制运行。
2018年2月27日,外方股东在中方股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更换董事,破坏北京科兴生物董事的委派规则,致使公司的运行机制失灵,公司陷入僵局。中方股东游离于北京科兴生物之外,不能基于其投资享有公司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股东权利,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害,中外股东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中维”)系香港科兴的子公司,其设立的目的仅系作为医药研发企业。
但随着新冠疫情爆发,香港科兴、尹卫东、科兴中维在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将北京科兴生物的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不断输送至科兴中维,并且通过变更科兴中维经营范围、将新冠疫苗车间建设项目建设主体由北京科兴生物变更为科兴中维等方式,使科兴中维变成与北京科兴生物经营范围基本一致的集人用疫苗科研、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医药企业,以获取新冠疫苗销售利润。
2020年10月20日,尹卫东创办科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科鼎”),作为其从科兴中维获取利益的平台。2021年2月5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国内附条件上市,但申请方仅为科兴中维,北京科兴生物被完全排除在外。
未名医药在其2021年年报中表示,根据公开渠道公示的数据推算,仅2021年上半年科兴中维因新冠疫苗盈利即已超500亿元。香港科兴、尹卫东、 科兴中维、香港科鼎的侵权行为,已造成北京科兴生物的巨额经济损失。
为此,厦门未名作为主体起诉香港科兴方面(香港科兴、尹卫东、香港科鼎与科兴中维)索赔人民币2亿元并要求解散北京科兴生物。
北京科兴中维2021年靠新冠疫苗盈利900亿元,这是什么水平?



北京科兴中维2021年靠新冠疫苗盈利900亿元,这是一个极高的水平,同时也为其联营公司中国生物制药贡献了将近60亿元的利润。
中国生物制药集团今年年报上披露了,拥有15%科新中维的股份,同时将该股份在去年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做了整合,最终盈利竟然将近60亿元,按照中国生物制药集团的披露信息,这也就意味着科兴中维在2021年靠着新冠疫苗盈利接近900亿元。根据媒体报道,科兴生物在去年上半年的利润为5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5亿元,经过测算后的下半年盈利为549亿元人民币,这一总额与中国生物制药集团披露的文件几乎一致。所以说,盈利900亿元这个数字是实打实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生物制药公司的顶尖水平,毕竟投资了科兴的中国生物制药集团利润都没有这么多。
这是一个生物制药公司的顶尖水平
科兴中维能够靠着新冠疫苗盈利900亿元属于生物制药公司的顶尖水平,就连其投资人中国生物制药集团去年的利润也不过才几百亿而已,科兴中维轻轻松松就超越了这个数量,这证明新冠疫苗在全球的盈利空间还是很大的。科兴中维在去年上半年向全球提供了约27亿支新冠疫苗,而下半年则是提供了17亿支新冠疫苗,尽管现在一只新冠疫苗的单只利润仅为27元人民币,但这依然让科兴集团赚得个盆满钵满。然而科兴中维的单支利润已经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普遍以及众多疫苗公司的出现已经有所下降,相信这种降价速度能够让科兴有一个合适的转型时间。
科兴高水平盈利的背后:全球疫苗需求的推动
科兴能够保持这么高水平的盈利是因为全球疫苗需求的推动,在新冠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科兴中维当时的单支利润为50元,而那一年科兴中标的新冠疫苗单价为200元每支。随着全球疫情的普遍和更多制造新冠疫苗公司的出现,科兴目前在新冠疫苗的单只利润已经有所下降,而需求量也出现了疲惫状态,相信未来科兴中维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赚钱的了,同时科兴中维也会寻求转型发展之路。
2针武汉生物疫苗 1针北京科兴疫苗 可以入境澳洲吗?
可以开的。因不同厂家相同类型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混打。也就是说,第1剂打北京生物所或武汉生物所新冠病毒疫苗,第2剂打北京科兴的是没问题的,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型的疫苗,都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反之亦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