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标准
在中国,我觉得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应该是,有舒适的足够大的房子,有中上的汽车,有充足的经济能力可以提供国内外的家庭旅游!2017中国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
中产阶级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一阶级标准按照城市档次来分:1、在一档城市生活,家庭每月支出至少30K以上才能达到中产线。
2、在二档城市生活,家庭每月支出至少24K以上才能达到中产线。
3、在三档城市生活,家庭每月支出至少15K以上才能达到中产线。
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学历和品味
据最新的新中产资产配置分析报告数据,新中产中依靠自己理财的占比大,但是赚钱的不多。所以这里就需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因为新中产平时时间忙,对于理财这块就不是很专业。薛掌柜是这次会议唯一入选案例。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中国的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小康阶层的顺序
先后顺序为:富裕,中产阶级,小资,小康。富裕阶层:
指的是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约63万元人民币)至100万美元(约6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这部分人群中很大一部分被通俗地称为“高级白领”。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个人持有的投资性房产等。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也称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小资:
小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名词,原本为“小资产阶级”的简称,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小资情调应该是一种追求生活品味的人。小资一般为都市白领,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又与“中产阶级”相差一定距离——主要在经济方面。
小康:
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饱暖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小康标准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明显进展的社会标准。
它于1979年12月6日由同志提出,共有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指标。
1979年12月6日,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中,当大平正芳提出“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时,沉思片刻后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从此,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提出小康目标,既是对20世纪中国发展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对此前“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设想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对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深化的结果。
扎心,又被中产了,中国有三亿中产阶级,有你吗
2018年之一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据保守测算,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3亿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又拖后腿了?等一等,先不要妄自菲薄,你可能就在这3亿人之中。
在中国,到底有多少钱才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标准
年收入2.5万元~25万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之间,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7的保守汇率计算,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为2.5万~25万元人民币。
以2016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说明:按全国居民五等份(人数各占20%)收入分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
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
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
显然,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合计40%的人口落入了世界银行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即使在高收入组内部把25万元以上群体扩大到10%,所剩下的10%的人口加上中高收入组的20%人口,合计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也达到30%。
标准不一样
中等收入群体数据天差地别
除了世界银行的标准外,许多组织和机构都给出过中等收入群体的计算标准,得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
1月7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法学部发布《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选择》报告。根据报告,按总人口计算,中国大约有4.5亿多人口属于中等收入家庭。
作为一个中国人,包括所有房产、股票、存款等,只要你的个人财富在17万-176万元之间,你就是中国庞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根据这个标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数量高达1.09亿人,总数高居全球之一,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9200万人、6200万人。
虽然两份报告发布时间相差两年多,但1.09亿与4.5亿天差地别的数据说明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
理解中等收入者的焦虑
当然,计算中等收入群体还有一个感性的 *** ,而这可能更符合普通人的感受。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曾对中等收入群体提了三个问题:
之一,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第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有任何一个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体。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对这三个问题轻松地说否呢?
正如有网友感叹,从社会底层跨入中产很难,但要从中产滑入底层却非常简单,只需要你失业、单位效益下降,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就可以了!
这也是许多人虽然收入早已迈进中等收入群体,却普遍缺乏身份认同的重要原因。
中产阶级都开什么车?宝马5系、奔驰C级E级、捷豹XF、路虎、凯迪拉克SRX、奥迪A6、Q7的吗?
首先你的中产阶级是什么概念?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福布斯的中国中产阶级标准:
生活在城里,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
据某调查公司编制的《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及消费形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中产群体判别有十大标准,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认定为中产群体。
1.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50万以上;
2.个人总体年收入水平20万以上;
3.拥有私人轿车,价值在20万以上;
4.拥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
5.拥有企业规模(企业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0万以上)或员工15人以上;
6.在上市公司、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地方知名品牌企业、中国企业规模排行榜前500上榜企业或跨国公司代表处、三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单位中担任董事、董事长、监事长、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或总裁的人士;
7.担任地级市以上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或其他类似组织领导的委员;
8.是EMBA(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班就读学员;
9.拥有私人服务人员(私人医生、律师和保健护士);
10.名牌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博导、学科带头人。知名的、有成功历史的自由职业者或专业人士。
因此我认为,国内的中产阶级开的车应该距离你提到的那些车还差的很远,应该还是以20、30万的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