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1、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含十一大景点,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有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2、七贤民俗村:
七贤民俗村位于焦作云台山修武县七贤镇向西800米处,七贤民俗村是一处以民俗小吃、河南非遗、室内温泉、星级住宿、休闲娱乐、拓展培训、KTV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七贤民俗村为游客提供各具特色、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
3、红石峡景区:
红石峡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上八里镇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是云台山旅游景点的精华,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
4、青龙峡
青龙峡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青龙峡气候独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原始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是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的自然山水型景区。
焦作的旅游景点是哪些

焦作自然类景区: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青龙峡风景区、峰林峡风景区
人文类景区:焦作影视城、陈家沟、怪坡园
比较值得一去的是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和焦作影视城
云台山,国家5A级景区,作为山水景观,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更大的瀑布云台瀑布,门票150元,景区交通费60元,学生有优惠价
票便宜,带你领略身边的风景!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焦作附近,哪里有适合带老人去的旅游景点,老人腿脚不好,推着轮椅去,看哪个景点可以推车去

开封清明上河园见挺多老人坐轮椅在旅游
向读者介绍河南的旅游景点 介绍一个河南著名景点作文
河南5A景区,吴承恩在此隐居,而且它是《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
吴承恩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由于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吴承恩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 社会 现实的认识,于是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西游记》是吴承恩先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与一般的古代小说不同,它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是在小说中融合了佛。
《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 历史 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 社会 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由于《西游记》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学影响,引发读者深思。因此,它被 *** 成不同版本的电影,动漫,电视剧。
对于《西游记》的这些不同版本的电影,动漫,电视剧,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会想到六小龄童83版本的《西游记》。其中,在河南,有这么一个5A景区,吴承恩在此隐居,而且它是《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 这个地方,它的名字叫_岈山。并且,_岈山主要由南山门区、南山、北山、六峰山、天磨湖、琵琶湖六大景区组成。而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石头,则是属于_岈山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之一。
据资料记载,唐玄奘(也就是唐僧)在多次向唐太宗请求去印度留学未果后,曾在_岈山一带诵经修行,并收下道全、道一为徒(都是_岈山人)。后来,醉心于《西游记》创作的明代淮安才子吴承恩为避祸远行,途经_岈山,从_岈山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白龙马、定海神针、老君花园、黑风洞、高老庄、流沙河等景观中得到创作灵感,创作了巨著《西游记》。
_岈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属于国家级5A级 旅游 景点。是央视版《西游记》续集《泪洒隐雾山》的取景拍摄地。它的门票价格为70元,开放时间:08: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景区内山势嵯峨、怪石林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奇特秀丽的风光画卷,享有“中华盆景”、“中州独秀”、“江北石林”、“伏牛奇观”之美誉。
山体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所形成,显得光滑圆润。虽然说中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很多,但是位于河南的_岈山绝对属于特立独行的存在之一。山就是大石头,大石头就是山,而且山中有水,山又被湖水所环绕。这座山是无法登顶的,只能从山脊穿越,山脊处海拔300米左右。_岈山随处可见奇峰怪石,一年四季风光如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游山后更是亲书“别是洞天”。
游览路线: 从南门进去往里走一段路就能看到景区大门。进景区大门,往前走就是西游记师徒四人的雕像,右手边就是水车,特别漂亮,很适合凹造型。 穿过雕像再往里走200米左右,就是一个分岔口。这里就有两条游览路线。 1.分岔口向右,奇石观光路线:南山门 西游文化广场 秀蜜湖 蜜蜡山 包公庙 动物世界 五龙宫 千孔柏 百步梯 石猴院 一线天 飞来石 凤凰台 崖壁滑道 冒险谷观光车站。
2.分叉口向左, 峡谷精品线路:南山门 西游文化广场 天磨湖 天磨峰 巨龙回首 万佛岭 鹰愁涧 大幕崖 碧波潭 琵琶湖 风水岭 地质科普园 冒险谷观光车站。如果大家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的话,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出发。带着她(他),或者亲朋好友一起,好好地拥抱和感受一下,_岈山风景区所带给大家的这些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西游记忆吧。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 “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
小题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1: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1:示例:我想到洛阳龙门、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铁塔、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焦作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安阳殷墟、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旅游(开放题,只要谈出自己的暑假旅游设想即可,2分)。旅游景点介绍:跨越千山万水,我来到了素有“帝乡”之称的南阳,登上卧龙岗,美景如诗如画,拜谒武侯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是一道归纳评价类试题,这类题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提炼主题或形成自己的评价,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读懂所给材料,然后再归纳概括。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描述画面应该扣住题意,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等来叙述。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介绍旅游景点或讲名人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流畅、生动。
洛阳栾川最美的地方?
近日,我从旅游部门获悉:“河南十大最美的地方”经过激烈角逐,于5月8日24时产生。我市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居首位,龙门石窟、栾川养子沟旅游度假区、嵩县天池山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
从今年4月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牵头组织了“中国最美的地方”大型评选活动,全国数万家景区参选。河南“赛区”此次评选出10个“河南最美的地方”,前5名将参加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总评选。按照有关约定,我市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栾川养子沟旅游度假区将参加全国评选。
这次评选活动是经过读者来信推荐及网上投票、手机短信投票、旅游专家评选而产生的,其中游客打分因素占很大比重。省旅游局在“五一”黄金周对参评景区进行了监测,发现所有参评景区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黄金”业绩。我市龙门石窟景区黄金周接待人数突破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养子沟、天池山景区黄金周接待人数均是去年同期的4倍。
据悉,除了我市4家景区外,其他6家“河南最美的地方”分别是: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嵩山少林寺、 岈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万仙山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我近日拨通了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陈相社的 *** ,他高兴地说:自从参加“河南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以来,来白云山的游客大增,最后以黄金周总接待量39.94万人次的成绩在全省景区力拔头筹,以“最美的姿态”占据河南旅游的重要位置。他说,从现在起,景区将在硬件建设上下工夫,并加大宣传,争取在10月份“中国最美的地方”评比中占领一席之地
简介郑州以及河南的的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2007-05-05 21:06:34)
标签:道情 分类:魅力河南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原有古装传统戏160多个,现代戏60多个,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太康道情戏自形成之日起,经历了数次的沉浮于1957年才得以正名。
“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道情戏。”在豫东和皖北等地区,太康道情曾经以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千万观众,太康县成立了新中国之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一个道情专业剧团———太康县道情剧团,赢得“天下之一团”的美誉。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小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道”不尽的过去事
阳春三月,慕名来到道情之乡——太康县。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进入黉(hong)学街北一条无名小胡同,前行十多米后停了下来。当地人指着挂牌为太康县黉学研究所院内的一幢三层小楼说:“这里就是道情剧团。”
木字招牌字体斑驳,木牌上的漆已经脱落。三层楼里,一楼是仓库,里面堆满道具和乐器;二楼是排练厅,仅有一张桌子和十来把木椅;三楼是演员的住室,眼下的情景已经说明了现今剧团的生存状况。
春季是演出旺季,剧团去漯河演出,家里关门落锁,听说来访道情戏,当地人还是热情地把曾经名噪一时道情戏演员朱锡梅请了来,14岁就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的她,因为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受到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她主演过《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道情戏的代表剧目,多次到郑州、豫东、安徽等地演出,并灌制了唱片。
《王金豆借粮》剧照
朱锡梅拿出她的定妆照,回忆起当年演出时的盛况,脸上浮现别样神采:“我们在安徽界首公演时,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买不到戏票的群众,要求将演出实况用大喇叭传播出去,深更半夜大街上仍有上百人围坐在广播下面听,演员在街上行走,行人指点相告。我们吃饭、照相、洗澡、理发,群众毕恭毕敬,拒不收钱。剧团离开界首时,卖包子的小贩,担着包子撵到演员乘坐的汽车前,硬往演员手里塞包子。”
“当年我在郑州大石桥露天大舞台演出的时候,和常香玉、申凤梅这些大师唱‘对台戏’,这些不同剧种的主演谁也不敢休息,十场八场都不换人,要不观众不答应啊,当时大家都夸道情好听,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里拴宝唱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其实就是移植我们道情的唱腔。”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如今的道情剧团每年的麦收前南征北战,演出400多场,而绝大部分演出是在农村,演出曲目大多是他们自编自演的题材,豫、皖、鲁农村的群众又给道情剧团送了个名字:“庄稼农户的剧团”。
扯不断的戏曲“情”
从太康返回郑州途中拐道道情剧团正在演出的漯河。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说起道情戏就打开了话匣:“春天是整个演出的旺季,秋收以后和冬天也都会到各地演出,今年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到各地表演,合同一直签到了农历四月十五。演出的地方很多,安徽临泉,河南项城、漯河、舞阳、禹州、许昌、开封、郑州,以及黄河北边的几个地方。我们每年都要排新戏,今年就排了《出宫恨》、《五世同堂》等。全团出来表演的共有60个人,更大的54岁,最小的14岁。全年能表演400多场,在河南省剧团当中首屈一指,总收入在30万~40万元之间。”
可是,和其他稀有剧种一样,道情发展并不景气。道情剧团面临着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经济困难的问题,生存时刻受到威胁。
“演员每年外出演出的时间,多集中在过完年的三四个月,而此后的夏收秋种,许多农民出身的演员还必须回到家中种田,两头挂念,其间没有工资,这种窘境迫使许多艺人离开戏曲舞台,下海经商。”经了解,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眼看着就要茁壮成长起来,可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去郑州唱戏剧茶座,有的外出打工。
“观众听戏就是看‘角’,现在演员太随意,啥剧都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如果让老演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新生力量,再加上 *** 对少数剧种给予相关扶持,太康道情肯定有观众。”已经66岁的朱锡梅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道情情结。
一段光荣的家史
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太康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依然兴趣盎然,随后,他缓缓讲述着道情的历史渊源和故事,就仿佛是在讲述自己的家事。
道情历史悠久,源于我国的道教,时奉老子为教祖,以《五千文》、《道德经》和《太平调极论》为主要道教论典,至东汉末年制定乐章(道曲音乐)诵诫新法,用诗、词、曲、歌等文学形式编写道教题材,诵唱道义、情理,合而为一,曰“道情”。
道情原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4类。
自民国初年,道情从曲艺演唱形式走上舞台,人们称之为“道情班”。解放前夕,戏班离散,销声匿迹,建国后复得挖掘振兴。道情擅长演唱儿女家庭故事,情节曲折,以唱制胜,具有浓厚的地方乡音民俗色彩。
其表演特技堪称一绝,早期道情演唱时,穿插加入一些“绕口令”,如“百家姓与三字经混唱”等。而演员在扮演鬼怪角色时,要佩戴外形像鸡蛋的铜铃假眼,眼珠会滚动,惊奇可怕,这也是其他剧种所少有的特技。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当时道情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流传着不少谚语,如“宁叫面发酸,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班”,“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
一段骄傲的经历
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道情的普及面之广令人赞叹。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之前,曾听人说,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张天印抱来的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奖杯证实了此言不虚,原来太康道情屡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
1992年,《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之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之一团”;2000年,道情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拿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睐。
被誉为“天下之一团”称号的太康道情属全国稀有剧种。太康道情被国务院定为首批非质物文化遗产。
郑州日报大型系列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
http// 2006-03-23 11:10:22 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视力保护色: _ _ _ _ _ _ _ _
本报讯 为提高广大读者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本报从3月上旬开始,派出主力记者深入全省各地现场采访。从今天开始,这组饱含着记者热情和心血的报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本版连续推出。
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
下来的、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不以物质形态展现的文化的统称,其中包括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手工艺和手工技术,此外还有传统节日、民俗等重要精神文化遗产。
我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居全国领先水平。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次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今年1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之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501项,我省上报的57项中,有20项荣列推荐名录。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已确定了之一批46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名录和首批24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并选出57个项目申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加大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力度,在国内率先举办了“河南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分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阶段从2009年至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当前他们正在进行5个方面的工作:在全省各地调查发现民间文学、美术、表演艺术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100名入选者将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并从中选出10名重要传承人由国家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辑工作,对民间口承文学进行抢救保护;开展河南十大民俗经典评选命名及编撰出版工作;对我省1949年以前创办的“老字号”进行全面普查,并予以记录;对我省民居民间建筑进行普查,对其中的经典予以合理开发利用。
河南省申报之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带“▲”的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民间文学/口头文学:5个
1.花木兰传说(商丘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驻马店汝南县)3.帝舜传说及文化空间(濮阳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焦作武陟县)▲民间美术:2个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开封县)▲
2.王桥农民画(驻马店市汝南县)民间音乐:9个
1.板头曲(南阳)▲2.中州筝派(省艺术研究院)3.筹(许昌)4.司马懿得胜鼓(焦作温县)5.超化吹歌(郑州新密市)6.唢呐(焦作沁阳市)▲7.铜器舞(平顶山市郏县)8.大铜器(驻马店西平县、遂平县)
9.武陟盘鼓(焦作武陟县)民间舞蹈:1个
1.官会响锣(周口项城市)戏曲:14个
1.豫剧(省艺术研究院)▲2.曲剧(省艺术研究院)▲3.越调(周口)▲
4.大弦戏(省艺术研究院、安阳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省艺术研究院、驻马店汝南县、开封通许县)
6.目连戏(濮阳南乐县)▲7.道情(周口太康县)▲8.宛梆(南阳内乡县)▲
9.四平调(省艺术研究院、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省艺术研究院、濮阳县、安阳滑县)▲
11.道情皮影(三门峡灵宝市)12.罗山皮影(信阳罗山县)13.杠天神(驻马店新蔡县)
14.怀梆(焦作沁阳市)▲曲艺:5个
1.河洛大鼓(洛阳)2.河南坠子(省艺术研究院)▲3.王屋琴书(济源)4.灶书(信阳固始县)
5.丝弦道(驻马店平舆县)民间手工技艺:5个
1.杜康酒酿造工艺(洛阳)2.钧瓷(许昌禹州市)3.玉雕工艺(南阳镇平县)4.泥咕咕(鹤壁)▲
5.棠溪宝剑 *** 工艺(驻马店西平县)生产商贸习俗:1个
1.确山打铁花(驻马店)岁时节令:1个
1.九九重阳节(驻马店上蔡县)民间知识:5个
1.少林功夫(郑州少林寺)▲2.太极拳(焦作温县)▲3.八卦文化(省社会科学院)4.洛阳正骨(洛阳)
5.针灸铜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封)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9个
1.马街书会(平顶山)▲2.太昊陵人祖庙会(周口淮阳县)▲3.老子生日庙会(周口鹿邑县)4.浚县正月古庙会(鹤壁浚县)
5. *** 庙会(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南阳桐柏县、驻马店泌阳县)
6.百泉庙会(辉县市)7.大营社火(三门峡陕县)8.民间社火(鹤壁浚县)9.地坑院(三门峡)
小题1: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1: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1:示例:我想到洛阳龙门、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铁塔、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焦作云台山、青天河、青龙峡;安阳殷墟、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旅游(开放题,只要谈出自己的暑假旅游设想即可,2分)。旅游景点介绍:跨越千山万水,我来到了素有“帝乡”之称的南阳,登上卧龙岗,美景如诗如画,拜谒武侯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是一道归纳评价类试题,这类题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提炼主题或形成自己的评价,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读懂所给材料,然后再归纳概括。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描述画面应该扣住题意,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等来叙述。
小题1:这是一道图(表)文时事热点结合试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生活时事的关注、对语言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介绍旅游景点或讲名人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流畅、生动。
洛阳栾川最美的地方?
近日,我从旅游部门获悉:“河南十大最美的地方”经过激烈角逐,于5月8日24时产生。我市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居首位,龙门石窟、栾川养子沟旅游度假区、嵩县天池山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
从今年4月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牵头组织了“中国最美的地方”大型评选活动,全国数万家景区参选。河南“赛区”此次评选出10个“河南最美的地方”,前5名将参加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总评选。按照有关约定,我市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栾川养子沟旅游度假区将参加全国评选。
这次评选活动是经过读者来信推荐及网上投票、手机短信投票、旅游专家评选而产生的,其中游客打分因素占很大比重。省旅游局在“五一”黄金周对参评景区进行了监测,发现所有参评景区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黄金”业绩。我市龙门石窟景区黄金周接待人数突破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养子沟、天池山景区黄金周接待人数均是去年同期的4倍。
据悉,除了我市4家景区外,其他6家“河南最美的地方”分别是: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嵩山少林寺、 岈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万仙山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我近日拨通了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陈相社的 *** ,他高兴地说:自从参加“河南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以来,来白云山的游客大增,最后以黄金周总接待量39.94万人次的成绩在全省景区力拔头筹,以“最美的姿态”占据河南旅游的重要位置。他说,从现在起,景区将在硬件建设上下工夫,并加大宣传,争取在10月份“中国最美的地方”评比中占领一席之地
简介郑州以及河南的的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2007-05-05 21:06:34)
标签:道情 分类:魅力河南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原有古装传统戏160多个,现代戏60多个,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太康道情戏自形成之日起,经历了数次的沉浮于1957年才得以正名。
“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道情戏。”在豫东和皖北等地区,太康道情曾经以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千万观众,太康县成立了新中国之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一个道情专业剧团———太康县道情剧团,赢得“天下之一团”的美誉。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小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道”不尽的过去事
阳春三月,慕名来到道情之乡——太康县。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进入黉(hong)学街北一条无名小胡同,前行十多米后停了下来。当地人指着挂牌为太康县黉学研究所院内的一幢三层小楼说:“这里就是道情剧团。”
木字招牌字体斑驳,木牌上的漆已经脱落。三层楼里,一楼是仓库,里面堆满道具和乐器;二楼是排练厅,仅有一张桌子和十来把木椅;三楼是演员的住室,眼下的情景已经说明了现今剧团的生存状况。
春季是演出旺季,剧团去漯河演出,家里关门落锁,听说来访道情戏,当地人还是热情地把曾经名噪一时道情戏演员朱锡梅请了来,14岁就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的她,因为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受到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她主演过《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道情戏的代表剧目,多次到郑州、豫东、安徽等地演出,并灌制了唱片。
《王金豆借粮》剧照
朱锡梅拿出她的定妆照,回忆起当年演出时的盛况,脸上浮现别样神采:“我们在安徽界首公演时,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买不到戏票的群众,要求将演出实况用大喇叭传播出去,深更半夜大街上仍有上百人围坐在广播下面听,演员在街上行走,行人指点相告。我们吃饭、照相、洗澡、理发,群众毕恭毕敬,拒不收钱。剧团离开界首时,卖包子的小贩,担着包子撵到演员乘坐的汽车前,硬往演员手里塞包子。”
“当年我在郑州大石桥露天大舞台演出的时候,和常香玉、申凤梅这些大师唱‘对台戏’,这些不同剧种的主演谁也不敢休息,十场八场都不换人,要不观众不答应啊,当时大家都夸道情好听,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里拴宝唱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其实就是移植我们道情的唱腔。”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如今的道情剧团每年的麦收前南征北战,演出400多场,而绝大部分演出是在农村,演出曲目大多是他们自编自演的题材,豫、皖、鲁农村的群众又给道情剧团送了个名字:“庄稼农户的剧团”。
扯不断的戏曲“情”
从太康返回郑州途中拐道道情剧团正在演出的漯河。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说起道情戏就打开了话匣:“春天是整个演出的旺季,秋收以后和冬天也都会到各地演出,今年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到各地表演,合同一直签到了农历四月十五。演出的地方很多,安徽临泉,河南项城、漯河、舞阳、禹州、许昌、开封、郑州,以及黄河北边的几个地方。我们每年都要排新戏,今年就排了《出宫恨》、《五世同堂》等。全团出来表演的共有60个人,更大的54岁,最小的14岁。全年能表演400多场,在河南省剧团当中首屈一指,总收入在30万~40万元之间。”
可是,和其他稀有剧种一样,道情发展并不景气。道情剧团面临着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经济困难的问题,生存时刻受到威胁。
“演员每年外出演出的时间,多集中在过完年的三四个月,而此后的夏收秋种,许多农民出身的演员还必须回到家中种田,两头挂念,其间没有工资,这种窘境迫使许多艺人离开戏曲舞台,下海经商。”经了解,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眼看着就要茁壮成长起来,可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去郑州唱戏剧茶座,有的外出打工。
“观众听戏就是看‘角’,现在演员太随意,啥剧都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如果让老演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新生力量,再加上 *** 对少数剧种给予相关扶持,太康道情肯定有观众。”已经66岁的朱锡梅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道情情结。
一段光荣的家史
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太康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依然兴趣盎然,随后,他缓缓讲述着道情的历史渊源和故事,就仿佛是在讲述自己的家事。
道情历史悠久,源于我国的道教,时奉老子为教祖,以《五千文》、《道德经》和《太平调极论》为主要道教论典,至东汉末年制定乐章(道曲音乐)诵诫新法,用诗、词、曲、歌等文学形式编写道教题材,诵唱道义、情理,合而为一,曰“道情”。
道情原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4类。
自民国初年,道情从曲艺演唱形式走上舞台,人们称之为“道情班”。解放前夕,戏班离散,销声匿迹,建国后复得挖掘振兴。道情擅长演唱儿女家庭故事,情节曲折,以唱制胜,具有浓厚的地方乡音民俗色彩。
其表演特技堪称一绝,早期道情演唱时,穿插加入一些“绕口令”,如“百家姓与三字经混唱”等。而演员在扮演鬼怪角色时,要佩戴外形像鸡蛋的铜铃假眼,眼珠会滚动,惊奇可怕,这也是其他剧种所少有的特技。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当时道情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流传着不少谚语,如“宁叫面发酸,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班”,“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
一段骄傲的经历
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道情的普及面之广令人赞叹。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之前,曾听人说,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张天印抱来的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奖杯证实了此言不虚,原来太康道情屡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
1992年,《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之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之一团”;2000年,道情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拿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睐。
被誉为“天下之一团”称号的太康道情属全国稀有剧种。太康道情被国务院定为首批非质物文化遗产。
郑州日报大型系列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
http// 2006-03-23 11:10:22 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视力保护色: _ _ _ _ _ _ _ _
本报讯 为提高广大读者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本报从3月上旬开始,派出主力记者深入全省各地现场采访。从今天开始,这组饱含着记者热情和心血的报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本版连续推出。
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
下来的、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不以物质形态展现的文化的统称,其中包括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手工艺和手工技术,此外还有传统节日、民俗等重要精神文化遗产。
我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居全国领先水平。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次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今年1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之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501项,我省上报的57项中,有20项荣列推荐名录。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已确定了之一批46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名录和首批24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并选出57个项目申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加大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力度,在国内率先举办了“河南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分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阶段从2009年至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当前他们正在进行5个方面的工作:在全省各地调查发现民间文学、美术、表演艺术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100名入选者将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并从中选出10名重要传承人由国家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辑工作,对民间口承文学进行抢救保护;开展河南十大民俗经典评选命名及编撰出版工作;对我省1949年以前创办的“老字号”进行全面普查,并予以记录;对我省民居民间建筑进行普查,对其中的经典予以合理开发利用。
河南省申报之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带“▲”的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民间文学/口头文学:5个
1.花木兰传说(商丘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驻马店汝南县)3.帝舜传说及文化空间(濮阳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焦作武陟县)▲民间美术:2个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开封县)▲
2.王桥农民画(驻马店市汝南县)民间音乐:9个
1.板头曲(南阳)▲2.中州筝派(省艺术研究院)3.筹(许昌)4.司马懿得胜鼓(焦作温县)5.超化吹歌(郑州新密市)6.唢呐(焦作沁阳市)▲7.铜器舞(平顶山市郏县)8.大铜器(驻马店西平县、遂平县)
9.武陟盘鼓(焦作武陟县)民间舞蹈:1个
1.官会响锣(周口项城市)戏曲:14个
1.豫剧(省艺术研究院)▲2.曲剧(省艺术研究院)▲3.越调(周口)▲
4.大弦戏(省艺术研究院、安阳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省艺术研究院、驻马店汝南县、开封通许县)
6.目连戏(濮阳南乐县)▲7.道情(周口太康县)▲8.宛梆(南阳内乡县)▲
9.四平调(省艺术研究院、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省艺术研究院、濮阳县、安阳滑县)▲
11.道情皮影(三门峡灵宝市)12.罗山皮影(信阳罗山县)13.杠天神(驻马店新蔡县)
14.怀梆(焦作沁阳市)▲曲艺:5个
1.河洛大鼓(洛阳)2.河南坠子(省艺术研究院)▲3.王屋琴书(济源)4.灶书(信阳固始县)
5.丝弦道(驻马店平舆县)民间手工技艺:5个
1.杜康酒酿造工艺(洛阳)2.钧瓷(许昌禹州市)3.玉雕工艺(南阳镇平县)4.泥咕咕(鹤壁)▲
5.棠溪宝剑 *** 工艺(驻马店西平县)生产商贸习俗:1个
1.确山打铁花(驻马店)岁时节令:1个
1.九九重阳节(驻马店上蔡县)民间知识:5个
1.少林功夫(郑州少林寺)▲2.太极拳(焦作温县)▲3.八卦文化(省社会科学院)4.洛阳正骨(洛阳)
5.针灸铜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封)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9个
1.马街书会(平顶山)▲2.太昊陵人祖庙会(周口淮阳县)▲3.老子生日庙会(周口鹿邑县)4.浚县正月古庙会(鹤壁浚县)
5. *** 庙会(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南阳桐柏县、驻马店泌阳县)
6.百泉庙会(辉县市)7.大营社火(三门峡陕县)8.民间社火(鹤壁浚县)9.地坑院(三门峡)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2007-05-05 21:06:34)
标签:道情 分类:魅力河南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太康县)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原有古装传统戏160多个,现代戏60多个,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太康道情戏自形成之日起,经历了数次的沉浮于1957年才得以正名。
“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道情戏。”在豫东和皖北等地区,太康道情曾经以独具特色的魅力征服了千万观众,太康县成立了新中国之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一个道情专业剧团———太康县道情剧团,赢得“天下之一团”的美誉。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地方小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道”不尽的过去事
阳春三月,慕名来到道情之乡——太康县。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进入黉(hong)学街北一条无名小胡同,前行十多米后停了下来。当地人指着挂牌为太康县黉学研究所院内的一幢三层小楼说:“这里就是道情剧团。”
木字招牌字体斑驳,木牌上的漆已经脱落。三层楼里,一楼是仓库,里面堆满道具和乐器;二楼是排练厅,仅有一张桌子和十来把木椅;三楼是演员的住室,眼下的情景已经说明了现今剧团的生存状况。
春季是演出旺季,剧团去漯河演出,家里关门落锁,听说来访道情戏,当地人还是热情地把曾经名噪一时道情戏演员朱锡梅请了来,14岁就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的她,因为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受到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她主演过《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道情戏的代表剧目,多次到郑州、豫东、安徽等地演出,并灌制了唱片。
《王金豆借粮》剧照
朱锡梅拿出她的定妆照,回忆起当年演出时的盛况,脸上浮现别样神采:“我们在安徽界首公演时,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买不到戏票的群众,要求将演出实况用大喇叭传播出去,深更半夜大街上仍有上百人围坐在广播下面听,演员在街上行走,行人指点相告。我们吃饭、照相、洗澡、理发,群众毕恭毕敬,拒不收钱。剧团离开界首时,卖包子的小贩,担着包子撵到演员乘坐的汽车前,硬往演员手里塞包子。”
“当年我在郑州大石桥露天大舞台演出的时候,和常香玉、申凤梅这些大师唱‘对台戏’,这些不同剧种的主演谁也不敢休息,十场八场都不换人,要不观众不答应啊,当时大家都夸道情好听,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里拴宝唱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其实就是移植我们道情的唱腔。”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如今的道情剧团每年的麦收前南征北战,演出400多场,而绝大部分演出是在农村,演出曲目大多是他们自编自演的题材,豫、皖、鲁农村的群众又给道情剧团送了个名字:“庄稼农户的剧团”。
扯不断的戏曲“情”
从太康返回郑州途中拐道道情剧团正在演出的漯河。太康县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说起道情戏就打开了话匣:“春天是整个演出的旺季,秋收以后和冬天也都会到各地演出,今年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到各地表演,合同一直签到了农历四月十五。演出的地方很多,安徽临泉,河南项城、漯河、舞阳、禹州、许昌、开封、郑州,以及黄河北边的几个地方。我们每年都要排新戏,今年就排了《出宫恨》、《五世同堂》等。全团出来表演的共有60个人,更大的54岁,最小的14岁。全年能表演400多场,在河南省剧团当中首屈一指,总收入在30万~40万元之间。”
可是,和其他稀有剧种一样,道情发展并不景气。道情剧团面临着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经济困难的问题,生存时刻受到威胁。
“演员每年外出演出的时间,多集中在过完年的三四个月,而此后的夏收秋种,许多农民出身的演员还必须回到家中种田,两头挂念,其间没有工资,这种窘境迫使许多艺人离开戏曲舞台,下海经商。”经了解,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眼看着就要茁壮成长起来,可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去郑州唱戏剧茶座,有的外出打工。
“观众听戏就是看‘角’,现在演员太随意,啥剧都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如果让老演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新生力量,再加上 *** 对少数剧种给予相关扶持,太康道情肯定有观众。”已经66岁的朱锡梅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道情情结。
一段光荣的家史
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太康道情剧团团长张天印依然兴趣盎然,随后,他缓缓讲述着道情的历史渊源和故事,就仿佛是在讲述自己的家事。
道情历史悠久,源于我国的道教,时奉老子为教祖,以《五千文》、《道德经》和《太平调极论》为主要道教论典,至东汉末年制定乐章(道曲音乐)诵诫新法,用诗、词、曲、歌等文学形式编写道教题材,诵唱道义、情理,合而为一,曰“道情”。
道情原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4类。
自民国初年,道情从曲艺演唱形式走上舞台,人们称之为“道情班”。解放前夕,戏班离散,销声匿迹,建国后复得挖掘振兴。道情擅长演唱儿女家庭故事,情节曲折,以唱制胜,具有浓厚的地方乡音民俗色彩。
其表演特技堪称一绝,早期道情演唱时,穿插加入一些“绕口令”,如“百家姓与三字经混唱”等。而演员在扮演鬼怪角色时,要佩戴外形像鸡蛋的铜铃假眼,眼珠会滚动,惊奇可怕,这也是其他剧种所少有的特技。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当时道情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流传着不少谚语,如“宁叫面发酸,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班”,“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
一段骄傲的经历
在豫东和皖北等地的乡村,随意拉个30岁以上的人,他或许就能大胆地哼段道情戏,道情的普及面之广令人赞叹。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道情戏《前进路上》,就曾唱遍大河上下,国内亿万观众因此知道了“太康还有这么好的道情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名戏更是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之前,曾听人说,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张天印抱来的一大摞荣誉证书和奖杯证实了此言不虚,原来太康道情屡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总是载誉而归。
1992年,《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之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之一团”;2000年,道情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拿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睐。
被誉为“天下之一团”称号的太康道情属全国稀有剧种。太康道情被国务院定为首批非质物文化遗产。
郑州日报大型系列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
http// 2006-03-23 11:10:22 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视力保护色: _ _ _ _ _ _ _ _
本报讯 为提高广大读者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本报从3月上旬开始,派出主力记者深入全省各地现场采访。从今天开始,这组饱含着记者热情和心血的报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行”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本版连续推出。
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
下来的、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不以物质形态展现的文化的统称,其中包括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手工艺和手工技术,此外还有传统节日、民俗等重要精神文化遗产。
我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居全国领先水平。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次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今年1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之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501项,我省上报的57项中,有20项荣列推荐名录。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我省已确定了之一批46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保护名录和首批24个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并选出57个项目申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加大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力度,在国内率先举办了“河南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分三个阶段:之一阶段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阶段从2009年至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当前他们正在进行5个方面的工作:在全省各地调查发现民间文学、美术、表演艺术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100名入选者将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并从中选出10名重要传承人由国家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启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辑工作,对民间口承文学进行抢救保护;开展河南十大民俗经典评选命名及编撰出版工作;对我省1949年以前创办的“老字号”进行全面普查,并予以记录;对我省民居民间建筑进行普查,对其中的经典予以合理开发利用。
河南省申报之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带“▲”的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民间文学/口头文学:5个
1.花木兰传说(商丘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驻马店汝南县)3.帝舜传说及文化空间(濮阳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焦作武陟县)▲民间美术:2个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开封县)▲
2.王桥农民画(驻马店市汝南县)民间音乐:9个
1.板头曲(南阳)▲2.中州筝派(省艺术研究院)3.筹(许昌)4.司马懿得胜鼓(焦作温县)5.超化吹歌(郑州新密市)6.唢呐(焦作沁阳市)▲7.铜器舞(平顶山市郏县)8.大铜器(驻马店西平县、遂平县)
9.武陟盘鼓(焦作武陟县)民间舞蹈:1个
1.官会响锣(周口项城市)戏曲:14个
1.豫剧(省艺术研究院)▲2.曲剧(省艺术研究院)▲3.越调(周口)▲
4.大弦戏(省艺术研究院、安阳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省艺术研究院、驻马店汝南县、开封通许县)
6.目连戏(濮阳南乐县)▲7.道情(周口太康县)▲8.宛梆(南阳内乡县)▲
9.四平调(省艺术研究院、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省艺术研究院、濮阳县、安阳滑县)▲
11.道情皮影(三门峡灵宝市)12.罗山皮影(信阳罗山县)13.杠天神(驻马店新蔡县)
14.怀梆(焦作沁阳市)▲曲艺:5个
1.河洛大鼓(洛阳)2.河南坠子(省艺术研究院)▲3.王屋琴书(济源)4.灶书(信阳固始县)
5.丝弦道(驻马店平舆县)民间手工技艺:5个
1.杜康酒酿造工艺(洛阳)2.钧瓷(许昌禹州市)3.玉雕工艺(南阳镇平县)4.泥咕咕(鹤壁)▲
5.棠溪宝剑 *** 工艺(驻马店西平县)生产商贸习俗:1个
1.确山打铁花(驻马店)岁时节令:1个
1.九九重阳节(驻马店上蔡县)民间知识:5个
1.少林功夫(郑州少林寺)▲2.太极拳(焦作温县)▲3.八卦文化(省社会科学院)4.洛阳正骨(洛阳)
5.针灸铜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封)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9个
1.马街书会(平顶山)▲2.太昊陵人祖庙会(周口淮阳县)▲3.老子生日庙会(周口鹿邑县)4.浚县正月古庙会(鹤壁浚县)
5. *** 庙会(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南阳桐柏县、驻马店泌阳县)
6.百泉庙会(辉县市)7.大营社火(三门峡陕县)8.民间社火(鹤壁浚县)9.地坑院(三门峡)
求焦作附近的旅游景点!更好把门票及住宿的费用加上~!谢谢
跪求啊!速度!我开学就去的啊!求求你们了!小寨沟小寨沟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英雄刘武周和唐太宗李世民安营扎寨之地。总长约2公里,高山...
云台天瀑云台天瀑位于老潭沟尽头,系云台山一大特色标志景观,垂直落差314米。时值雨季,一...
青天河青天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20公里处,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
峰林峡焦作市峰林峡风景名胜区,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心园区,是以山水交融的翡翠湖为主...
神农山神农山是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
月山寺位于博爱县城西北6.5公里处的明月山上,“月山寺”就座落在这青松翠柏,层峦叠嶂,...
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
嘉应观嘉应观在武陟县东13公里的二铺营东。南距黄河4公里。清雍正初年,以黄、沁安澜奉敕...
神农坛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2平方...
子房湖子房湖是云台山风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面积10万平方米,两岸高山耸立,峰峦叠翠,素...
万仙山万仙山景区是个石头的世界,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
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
青龙峡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市北部25公里处的深山区,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韩愈陵园韩愈陵园位于焦作孟州市西郊6公里处韩庄村北的紫金山坡,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
赵庄遗址赵庄遗址位于武陟县西南30公里处的大封乡赵庄村南。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
朱载育墓朱载育墓位于沁阳县东北15公里处的山王庄乡张坡村东九峰山下。北依太行,南瞰怀川,...
赵张弓遗址赵张弓遗址位于焦作市待王乡赵张弓村西南50米处,村民称为"西岗地"。遗址呈长方形...
于国故城于国故城位于沁阳县西北15公里于邰村东。于国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时期,鄂侯南迁,...
影寺影寺风景区位于焦作市北部山区的修武县双庙乡,距市区40公里。影寺,原名净影寺,北...
圪垱坡遗址圪垱坡遗址位于沁阳县西南20公里崇义乡肖寺村,村下全为遗址。1965年,河南省博...
东石寺遗址东石寺遗址位于武陟县城北2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
慈胜寺慈胜寺位于温县西北23公里大吴村。创建于五代,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
门票不确定,大体上学生是可以优惠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