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种菜?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种菜,哈哈哈,这个是不是最近听说了好多新闻然后才提出的问题,比如在国外好多留学生的家长,租住在大学里面,然后看到大学前面一堆空地,就觉得更好浪费哦,于是就突发奇想把这块地开垦为菜地,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蔬菜,然后其它的家长看到了种菜的好处与意义,就也跟着后面去学习种菜,久而久之,大学里面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菜地,数目众多,成为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最近也曝出了一些新闻,说一些大妈直接在小区里把小区的绿化带开垦为菜地,把草都给拔了然后开启了美滋滋的种菜生活,当然这一举动被小区物业给叫停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爱吃饭?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爱吃饭?中国人请客吃饭的理由、主题可谓数不胜数。
例如:公司开张、会议闭幕、迎接宾朋、招待领导,周年纪念,诸如此类绝对是不可不吃的。即使你是寻常百姓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升迁调动、老的做寿、小的过生日。那个不请,谁家不吃呢?刚来的要“接风”,离开的要“饯行”;升学叫状元酒,谢师宴;搬迁叫定居宴;同学叫同窗宴,当兵的叫战友宴,邻里没事要聚聚,朋友常常得搓磋,兄弟之间喝两盅亦是免不了的。请的要费心安排,吃的要留心回请的不能太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由此看来,咱们中国人的确是世界上更爱请客吃饭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任何习惯都是有文化基因的。你听,中国人最有特色的问候语恐怕就是那句风靡全球的:“吃了吗?”前些天,一位南方的朋友打来 *** ,一张嘴不是那句“喂,你好!”,而是“喝汤了吗?”
想来这一定不是什么个例。看来“吃”的确在中华文化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记得有位前辈说过,西方文化是男欢女爱,爱出来的中华文化是饕餮美食吃出来的。如此看来,中国人爱请客吃饭也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但仔细想想,其内涵也就不止这些了。
按照很不一般的思路与规律,请客吃饭,不是有好处就是有求于人。没有好处,没有利益,有事没事,天天请客吃饭,调戏人民币,那不是缺心眼吗!所以,中国的饭桌是很奇怪的,中国人被束缚被教化了上千年,含蓄、内敛、或者是虚伪已经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借钱时一定要装作和对方关系超铁,嘘寒问暖、家里家外、兄弟朋友的交流一番。然后唉声叹气、皱眉摇头开始诉苦手头如何的紧,情况如何的悲苦,对方识相的便主动说“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说话间就掏钱当然更好,不然这借钱的主儿,一定坚守到最后一秒才摊牌、露底。
其实不止是借钱,谈生意、交朋友、求朋友,都讲一个含蓄、一个风度!想想也是,假如你要和对方谈生意,总不能台上台下都是会议室里的一本正经,一次性水杯里放点茶叶就完事儿?!这样这生意就太没人情味不说!弄不好一使性子这生意或许就砸了。
如果是换到饭桌上那就大不一样了。环境变了,会议室是工作,饭桌是生活。生活和工作这人事和感情自然就融合的恰到好处!既然是生活,环境与氛围变了,就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羁绊。没有了公文和业务的冰冷。便是所谓的“筷儿尖尖,碟儿圆圆,酒杯一端,一切放宽!” 生活和工作这人事和感情自然就融合的恰到好处!所以,在中国,大多事情的眉目是要在饭桌上吃出来的,这也许也该算是中国特色吧!
要说这饭桌上办事可是悠久的古往今来的,不止是百姓们要用,就连帝王将相也是要用上一用的。想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便用过一次。成为了千年经典。太祖皇帝这皇帝当的就不正,是兄弟们“黄袍加身”给推上去的。于是乎,在太祖皇帝真正当上皇帝之时,便担心属下们故技重施,再把他给拱下去。便在酒桌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酒过三巡,大伙都好说话,纷纷交出兵权。一顿饭一杯酒,就解决了个帝位巩固的大问题,不能不说那是一席多么经典的饭桌。
不过,如果认为在中国请客吃饭就只有拉拉扯扯,行贿受贿,那就大错特错啦!请客吃饭在一般时刻更多的是一种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怎么个交流法?交流感情你总不能和兄弟们脸对脸的在一间屋子干啦吧?既没了情绪也没了感情。可是一到了饭桌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几双筷子往一个盘子里夹,那才是心贴心的说啥是啥的“全在酒里啦!”
在中国人看来,请人吃饭,是一种很深厚的友谊;而接受他人吃请,则是受了很大的尊重,给了很大的面子,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个义气。当然这种义气的尊重并不难回报。我吃你一顿,我还你一桌就是了。一来一往,有事没事,这关节有了,脸面也就熟了,感情也就勾搭出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被请的很少有不回请的。而且往往是回请之后,还要以回请的回请再请。总之是循环往复,没完没了。让友谊长存吗,倒是便宜了开酒店赚钱的老板。
当然,也有不必回请的 ,那就是被请的级别很高,资格很老,他能来吃你顿饭已是天大的面子了,涵待还有求于人家之处,哪能还指望人家回请你,这也就是一锤子或两锤子的买卖。
可不管便宜了谁,是不是一锤子买卖,反正大家在一起吃饭了,交流了,说明了。
一起吃饭,这个契机既简单又方便是很好满足的。民以食为天嘛,吃饭是天天要吃的。约你吃饭一不耽误时间,不妨日程,合情合理,很难拒绝。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请什么打猎、飙车、泡吧、玩牌之类的成功率不如吃饭高的原因了。我们知道中国人吃饭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宴请宾朋,都是集体共食:筷子、勺子统一目标。你夹着我等着,你嚼着我给夹着,大伙边吃边品着,点什么菜商量着,热热闹闹的唱着,悄声细语的唠着。在吃饭的同时,便完成了一种最完整、最自然的感情交流。而这种交流正是其它交流的催化剂,有了这和谐的交流就有了更多交流的和谐。可别小看这种形式的交流。比如说“啊!刘总啊!您看今天这顿饭还说得过去吧?,没吃好喝好我接着整”,有了这之一句便能演绎出 “您看这工程是不是包给我们啊?!”的正题喽。显然这种交流在会议室、在西方国家的分餐制下是无法完成的。
另外饭桌上也提供了交流的时间,你在公司过道、学校教室总不能和同事朋友一交流就是个把小时吧!而饭桌上就行,菜还没上总不能干瞪眼吃桌子吧!交流便开始啦!其实现在的中国请客吃法就是交流感情的一种代言而已。要说也是,咱们中国人总不能用“嗨,亲爱的,今晚想和你谈谈心!”来代替那亲切而随意的“哎!哥们走,今晚我做东!”吧!
请客吃饭的奥秘还有一个便是前面提到的共食。中国人看重的不是吃,而是一起吃。主客共食必须吃一种东西,甚至用一种餐具。所谓兄弟不就是在一起吃喝不分吗?常说衣食父母,你请我一起吃东西。兄弟姐妹的感情气味还是有的吧!所以不论你我是否相识只要一起吃了饭就是熟人了!这便是为何大家有时在一起时常常说:“哦!记起来来啦!那天那天在那那一起吃过饭喝过酒的啊!自己人自己人。”一起吃过饭说明共食过,有过感情交流。所谓酒肉朋友恐怕就是如此吧!
熟人这个词有意思,多煮就熟啦。多吃就多煮,就更熟了。熟了就好说话。如果有事拒绝了,就相当于把煮熟的东西搞生了。在中国,做人切不可如此的。生的可以煮熟,可熟的变生就麻烦啦!煮吧!煮不烂!吃吧!吃不下!所以,吃熟了就好办啦!
中国人请客吃饭很有趣。中华饭桌比中华的版图还要大,中华的吃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这个东西我看是永远也吃不完的,中华文化在一天便要吃一天。今天是满山跑马说到那是那。消遣之作。希望大伙能够一直吃下去,吃出内容,吃出精彩。大伙有事没事的多请着吃两回啊!
(晋阳老头网络收集整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中国春节为何能够成为国际性节日?
曾几何时,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在国内盛行,而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渐感乏味时,令不少人惊呼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2017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你怎么看?中国是一个历史十分久远的国家,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万年的文化历史。中国社会的延续性是一个世界奇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生存下来的古文化民族。中国民族的伟大在于自己的文化历史,特别是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任何国家都尊重中国这个古老民族,因为我们的生命力真的十分顽强,超出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
中国人爱好和平,所以中国的节日里面就可以显示出来,中国人十分好客,爱惜家人,这些优秀的品质也在中国的节日里面体现出来。春节就是我国最能体现中国这些优良品质的节日,也是一个中国文化蕴含最多的节日。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真的十分重大,自然历史的文化就会沉淀最多。
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跟世界的接轨也越来越多,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被世界接受,也通过中国经济和中国文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被全世界所熟悉,当春节浓郁的年味出现在世界人的眼中的时候,全世界终于被吸引了,原来春节是这样的有魅力,是这样的有文化底蕴。
现在很多世界各个国家开始研究中国春节,有的外国人喜欢的是出国的春联,有的外国人喜欢的是中国的春节剪纸,还有人喜欢中国春节的戏曲。无论什么样的春节习俗,现在都有外国人参与进来,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春节自然而然的传遍全世界,中国的春节年味最吸引大家的就是文化气息。
今年中国的春节掀起世界的红色旋风,这是因为中国人的经济在发展,中国这个国家在不断的强大。中国人春节的时候走出国门,开始在国外旅游,这些都是吸引外国人注意春节的原因。中国春节的红色旋风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估计全世界都会喜欢过春节,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中国旋风。
一年吃掉七亿头猪,为何中国人对肉的需求如此高?
先说结论:中国对猪肉的需求很大,生猪养殖能占到全球的60%,中国肉类销售,猪肉占比60-70%;人均猪肉消费40k,及年出栏为人口的一半,和欧盟持平,比美国多20~30%;
至于未来,不知道是多远的未来,以目前来看,中国人对于食物的诉求,形式可以多变,肉类最终还是要以玉米,豆粕为基础的猪肉。其他肉类,牛肉和羊肉,鱼肉等等,很难满足基本都在很缓慢的增长,牛羊肉的预计在2020年,也不会有很高提高空间。都会在10%以内;而禽肉,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我觉得会有所下降。故,短期来看,中国人对肉的诉求不会有剧烈的变化。猪肉的统治地位不会变,而且依然是玉米,豆粕为主的商品瘦肉猪占主导地位。至于土猪肉,肥猪等特色猪肉,市场份额在万亿级别的养殖板块来看,微不足道。会有一些品牌出来,但是根本和大众食品无法抗衡。
为何中国特别爱追捧“西方菜”?
我们中国是世界之一的美食大国,中国的美食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味道迥异。可能有的美食你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但是在中国也是有着很多的西方餐馆儿的。这些西方餐馆在中国有着很多的顾客。有些中国人特别喜欢追捧西方菜,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菜的特点是色香味美,口感佳。我们中国的饮食强调食物要色香味儿俱全。中国人对食物更大的追求就是要好吃。西方人讲究的是食物的营养优先,口味儿反而在其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