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时间和情况?
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
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5次5级以上的余震
火山:新燃岳火山4月18日再次爆发
日本3月11大地震的具体时间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日本地震感人事迹
1、在一间疗养房里,一位身体瘫痪的老人和一位照看他的陪护人员.地震开始,房屋晃动,墙上挂着的相片不断掉落.年轻人完全有机会自己逃离,但是他没有,他紧紧护住不能动弹的老人。2、地震之后,日本三得利公司宣布所有贩卖机将免费供应,只要按键即出饮料!日本的711和全家全部免费提供食品和饮水。(社会责任感)
3、东京昨晚地铁通宵运作,上千人等待的地铁内没有一点混乱。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秩序、态度)
4、数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 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居然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环保、态度)
5、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由于地震影响,无法工作.然而,路口的通行状况非常有序,车辆自觉慢行,互相礼让.(态度)
6、NHK毫不顾忌地播出了一些看起来损坏日本形象的镜头,比如在一家超市,地面一片狼藉,由于有人哄抢必需品,许多玻璃包装的饮品掉落,满地是碎片. NHK国际台这样的坦诚,让我肃然起敬.(态度)
中国更大的地震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日
起止时间2008年5月12日,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更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
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扩展资料:
影响范围
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江西、 *** 、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5.12震中
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汶川地震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
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
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
9度区的面积约7738平方千米,同样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汶川县。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其中,10度和9度区的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邡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5·12汶川地震
日本国什么季节地震,海啸,灾难多?
日本国夏季和秋季的时候自然灾害比较多。夏季秋季日本台风多,而地震一般都伴随的海啸是没有固定时间的。
日本在夏季和秋季也会遇上多个台风,每年平均会有十个台风接近日本,其中三、四个会登陆,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破坏。
11月底左右,西伯利亚大陆的冷空气集结成高气压,趋向太平洋北部的低气压。结果导致寒风从西面吹向日本,途径日本海时吸收上空大量的湿气,为面向日本海的“里日本”带来严寒与暴雪。
扩展资料:
日本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日本地处四个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十分活跃。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大小地震中,有约10%都是在日本附近发生。1996年到2005年期间,世界上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中,有20%都是发生在日本。
20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大地震有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这场地震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是日本史上死者最多地震。地震给日本首都东京带来毁灭性打击)。
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此次地震都之后都市的地震对策和建筑基准法的修订及防灾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和2011年的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地震所带来的海啸给东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带来重大灾害,其引发的核电站事故带来的严重影响至今仍未消除)。
而在沿海地区,地震之后引发的海啸常带来远超过地震的影响,英语中的海啸(Tsunami)一词就是来自于日语。
1896年发生的明治三陆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更高达38米,超过22,000人遇难或失踪。2011年发生的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引发的海啸更高浪高达40.5米,约2万人遇难或失踪。
除了地震和海啸之外,火山引发的灾害在日本也不少见。1708年富士山宝永大喷发时,江户市内也堆积了大量火山灰。
1986年伊豆大岛三原山喷发,岛上所有居民都被迫离岛避难。1991年发生在长崎县的云仙普贤岳喷发也导致43人遇难。
而近年日本较为活跃的火山有有珠山、浅间山、三宅岛、阿苏山和樱岛等。日本其他的主要自然灾害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台风、雪灾和低温灾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