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更大的虾是什么啊
龙虾是虾家族中更大的一种,其中的绵绣龙虾是龙虾中的更大类。龙虾戴盔穿甲,“盔甲”非常坚硬,头胸上生有许多棘刺,两条长长的带刺的触角,还有十条粗壮的脚。龙虾除了头胸部有棘刺外,再没有其他武器,行动缓慢,又笨拙,比较容易捕捉到。龙虾生活在温暖的海洋中,它栖息海底,白天隐匿在礁石缝,夜晚才出来觅食。在1934年,北美沿海捕捉到一只大龙虾,全身长1.22米,重达19公斤,触须有好几尺长,眼睛和眼柄比大拇指还粗身体象一条狗那么大。到现在保持更大龙虾的记录,可以说目前是更大的龙虾。
世界上更大的虾叫什么?
世界上更大的虾,龙虾是虾之家族中更大的一种,锦绣虾就是龙虾中更大的虾。1934年人们在北美沿海捕捉到一只大龙虾,它的全身长1.22米,重达19千克,触须有几尺长,眼睛和眼柄比人的大拇指还粗:身体像一条狗那么大,是目前发现的更大的龙虾.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世界上最罕见的十大新物种:狮子鱼可承受700公斤压力
人类科学界一直没有停下追逐世界上还未被发现的新物种的脚步,到现今为止,据有关资料统计科学界发现的新物种大约有一万八千种,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整理带来世界上最罕见的十大新物种,保证你从来没见过,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大家赶紧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罕见的十大新物种
1、马里亚纳狮子鱼
2、异养寄生花
3、森林古树
4、 洞穴甲虫
5、袋狮
6、白色长发火山菌
7、 塔巴努里猩猩
8、克罗瑙尔虫
9、单细胞原生生物
10、端足钟楼怪虾
一、马里亚纳狮子鱼
英文名:Pseudoliparis swirei
分布区域:西太平洋
简介:马里亚纳狮子鱼主要生活在7000~8000米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底,这是世界上海洋最黑暗的地方,所以人类很少涉足,因此马里亚纳狮子鱼也是地球新发现的10大物种之一,中国科考队曾于2017年雅浦海沟深渊区捕获过这种狮子鱼,生活在7000多米的海底相当于它们要承受700多个大气压力,想想都觉得可怕。外表跟蝌蚪极为相似,体长为112毫米。马里亚纳狮子鱼的生活环境非常极端,一般的鱼类根本不能生存下去。
二、异养寄生花
英文名:Sciaphila sugimotoi
分布区域:日本石垣
简介:异养寄生花与其他植物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像大多数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是通从其他生物身上获取能量。异养寄生花早9月和10月会开出约10厘米高的小花,与一种真菌共同存在,不过这一新物种被认为是极度濒危的新植物,现今只在两个地方发现,共约50株,需要依靠较稳定的生态环境才可继续生存。
三、森林古树
英文名:Dinizia jueirana-facao
分布区域:巴西
简介:这一新物种的高度能够达到约40米,差不多重62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数量只有25颗,大部分位于巴西大西洋沿岸的原始森林中,森林古树所结的果实能够长到约45.72厘米长,森林古树的生存状态可谓是极度濒危,在大幅度逐渐减少。
四、洞穴甲虫
英文名:Xuedytes bellus
分布区域:中国
简介:这一新物种的发现是在中国广西省杜安市的一个山洞中,体长约为9毫米,生存环境十分黑暗,目前已经发现了130多个洞穴甲虫新物种。
五、袋狮
英文名:Wakaleo schouteni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
简介:袋狮从大约2300万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是澳大利亚更大食肉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昆士兰的森林中,科学家们是根据袋狮化石才发现了这一新物种,一般约重101-130公斤,与雌狮的体重相差无几,所以它也是目前已灭绝的咬合力最强的哺乳动物,据说一只体重为100公斤的袋狮咬合力几乎与250公斤的现代非洲狮相当。
六、白色长发火山菌
英文名:Thiolava veneris
分布区域:加纳利群岛
简介:一眼望去这张图片就像加那利岛水中真实的白色长发,这是在2011年的加纳利群岛附近海底的一座火山所遭到破坏后,时隔三年科学家们就在水下约130米的火山口发现了像头发一样的变形新菌类,大约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七、塔巴努里猩猩
英文名:Tapanuli orangutan
分布区域:印尼苏门答腊
简介:这一新物种是科学家们到2013年才确定的与其他猩猩种类不同的物种,目前世界上仅存活约有800只,也算得上是濒危动物。大部分分布在海拨约300~1300米的山丘和山地森林之中,其中雌性新物种高约1.21米,雄性新物种约为1.53米。
八、克罗瑙尔虫
英文名:Nymphister kronaueri
分布区域:哥斯达黎加
简介:这一新物种体长只有1.5毫米,它可不是一般的蚂蚁,与普通蚂蚁更大的区别在于是以游牧方式生存。一般都是跟随领导者集体行动觅食,每天都会捕食很多猎物,用两三周的时间转移,然后到某个地点再用两三周时间停留。
九、单细胞原生生物
英文名:Ancoracysta twista
分布区域: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简介:这一新物种是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一家热带水族馆的大脑珊瑚中所发现的,目前无法确定这种单细胞原生生物的发源地,对于它的详细了解还不全面。只知道这是一种掠夺性鞭毛虫,需要利用鞭状鞭毛来不断使之前进。
十、端足钟楼怪虾
英文名:Epimeria quasimodo
分布区域:南冰洋
简介:一听这一新物种的名字是不是觉得很耳熟,可能会想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小说汇总的钟楼怪人,这种体长50毫米的虾和怪人也同样都是驼着的,主要生活在南冰洋,其艳丽的颜色和独特的刺尖就能一眼记住。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世界上最罕见的十大新物种,相信大家都对这十大人类科学界发现的十大新物种有所了解吧!
世界上最毒,最小,更大的水母以及他们的习性……
急需,那些废话,空话和不对题的回答都不算!最毒的水母:箱水母
箱水母又叫海黄蜂,属腔肠动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经常漂浮在昆士兰海岸的浅海水域,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对人类毒性最强的生物。成年后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身体近乎透明。一个成年箱水母的触须上有几十亿个毒囊和毒针。曾经,一位澳大利亚优秀的海洋生物研究员和同伴一起在海中研究箱水母,无意中被此种水母在脚上蜇了一下,结果顷刻间身中剧毒,还没来得及被同伴拉回小艇就身亡了。据悉,1950-1980年间,全世界共有70人遭箱水母袭击后死亡。
最小的水母: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水螅体不发达,高仅2毫米,无触手,属刺胞动物门,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身体仅由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一腔,为消化吸收食物之处,相当于其他动物的肠,属于腔肠动物。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有口无 *** 。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更大的水母:霞水母
更大的霞水母是分布在大西洋里的北极霞水母,它的伞盖直径可达2`5米,伞该下缘由八组触手,每组有一百五十根左右。每根触手伸长达四十多米,而且能在一秒中内收缩到只有原来长度的十分之一。触手上有刺细胞,能翻出刺丝放射毒素当所有的触手伸展开时,就象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网罩面积可达五百平方米,任何凶猛的动物一旦投入罗网,必将束手就擒。
霞水母的罗网纵然厉害,但对小小的牧鱼却奈何不得。牧鱼体长不过七厘米,能在霞水母的触手中间穿梭自如,把它当成了很好的避难所。牧鱼常把一些不大的食肉动物诱到主人布下的罗网中,自己则巧妙地避过毒丝,钻入巨伞下,逃脱攻击。与此同时,霞水母乘机收网捕鱼,美餐一顿,而牧鱼也因引诱敌有功而得到主人的赏赐,吃一些琐碎食物。
霞水母和牧鱼一起生活,互惠互利。水母保护了牧鱼的生命安全,而牧鱼则帮它诱敌,并为它清除身上的微生物。
内伞有8束纵辐位“U”字形排列的触手,并有环肌束。共有7种。生活于温带和热带海洋,尤以山东半岛沿岸较为普遍。北极霞水母是世界上更大的水母,伞径达2米以上,触手长30米。中国沿海常见的霞水母直径常达50厘米。此种水母除大量捕食具有经济价值的幼鱼、虾、蟹、软体动物的幼虫之外,还常在8~9月期间,成群漂浮于沿海海面和港湾中,致使拖网困难,定置网具损坏,严重影响鱼的捕获量。成群的霞水母还会驱散鱼群,为渔业的一害。
十大最古老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可怕的海洋生物有哪些(皱鳃鲨居首位)
海洋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神秘且恐怖的存在,更有研究曾表明,生命的起源便是从海洋中开始的。海洋中的一些生物也成为了人们研究古老物种的凭据,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十大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看一看它们都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海洋生物又是什么。
之一个:皱鳃鲨
皱鳃鲨,皱鳃鲨科皱鳃鲨属的一种鲨鱼。皱鳃鲨又名拟鳗鲛,是鲨鱼中最原始的一种,无亚种分化,有“活化石”之称。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皱鳃鲨鳃裂之所以比其他鲨鱼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大多栖息于深海环境,而深海环境的氧气浓度比较低,因此需要比较多的鳃裂来进行气体交换。因为其长相恐怖,所以也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可怕海洋生物。
第二个:蝌蚪虾
十大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中的第二个就是蝌蚪虾,它的学名为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的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其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之后,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并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属于鳃足纲,鳃足亚纲,背甲目的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
第三个:腔棘鱼
腔棘鱼,腔棘目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某些分类系统中,腔棘鱼和扇鳍鱼均被认为隶属总鳍亚纲内之不同目。腔棘鱼最早出现于3.77亿年前衍化形成,当时在地球上极其丰富。腔棘鱼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末期(2.95亿年前)到白垩纪早期(1.44亿年前)。腔棘鱼属与其他同类鱼一样,骨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脱离早期淡水环境而转向海洋生活方式的一般趋向。腔棘鱼长期被认为约在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而1938年却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网捕到一条现生种类——矛尾鱼)。在悬赏征集之下,1952年在科摩罗群岛捕得第二尾。以后又在这一地区捕到另外几尾。后来发现,这类鱼已早为岛民所熟悉,其肉盐腌晒干后可吃,粗鳞用作研磨料。
第四个:精灵鲨
哥布林鲨一般指欧氏尖吻鲛,又称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加布林鲨,出没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于200米水深处。是剑吻鲨科的唯一成员。这种鲨鱼在水中会呈现黑色,让它们在深海中几乎隐形,避免被掠食,长鱼吻则有感应器,在看不到、听不到的海中可以找到猎物,强而有力的双颚用来迅速捕食猎物。
第五个:Martialis Heureka蚂蚁
这蚂蚁生产在120万年前,直到在2008年它在亚马逊丛林发现。是迄止发现的所有蚂蚁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作为蚂蚁的最后一个祖先,能活到现在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第六个: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头足纲、鹦鹉螺科的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贝壳更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大脐鹦鹉螺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
第七个:鲟鱼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大家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它是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世界上现存1目2科7属27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分别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水系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水系口。由于自然环境改变、水工设施修建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资源明显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第八个:七鳃鳗
七鳃鳗(学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鳗、七星子,小脆骨,是圆口纲、七鳃鳗目的一种古老动物,与鱼纲的鱼类动物并不属于一类,并不是鱼。一般所说的七鳃鳗指的是七鳃鳗目,下仅有七鳃鳗科,包括日本七鳃鳗、东北七鳃鳗、雷氏七鳃鳗等。
第九个:鲎
鲎,属于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第十个:海蜇
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主产于中国东南沿海。8~9月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捕捞时,先用长标刺穿其伞体,然后用网捕获。捕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渍。一般伞体部和口腕部分开加工,口腕部俗称“海蜇头”,伞部俗称“海蜇皮”。
看完以上我为大家整理的十大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很多朋友应该都会感到惊讶。因为这些生活了上亿年的生物经历了生存环境变迁等诸多考验,至今还存在于这个地球上,被人们成为“活化石”。而因为长相恐怖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可怕海洋生物的皱鳃鲨也只是为了适应深海的生存环境而对外型做出了进化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