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啊?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桥兵变究竟怎么回事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1]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2]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篡夺了后周的帝位,原后周皇帝柴宗训的后人下落如何?他的后人有没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篡夺了后周的帝位,原后周皇帝柴宗训的后人下落如何?他的后人有没有过恢复周家江山的举动?后周终结时,后周皇族中唯一与郭威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只剩他的外甥李重进。他也是当时皇族中最年长的男人。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四月,后周老臣李筠发兵讨宋,却因父子意见不统一,长子李守节降宋、自己也策略失误而迅速失败丧命。李筠造反时,身在扬州领兵的李重进非常高兴,派亲信翟守珣赶往北方与李筠联络,想要对宋来个南北夹击。谁知他用错了人,翟守珣竟跑到汴京去向宋太祖投诚,并按照宋太祖的计策又返回扬州哄骗李重进,使他对李筠产生误解,平白放弃了与李筠同击宋军的战机。李筠被灭后,宋太祖便开始对付李重进,终于迫使其在同年九月起兵造反。由于势单力孤缺乏谋略,李重进起兵仅五十天便被宋军所败,不得不自杀身亡。
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结局也很悲惨。
除了周恭帝柴宗训,柴荣还有三个儿子: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
乾德二年十月,当时最多也不过就是六七岁年纪的柴熙谨不明原因地夭折。熙让和熙悔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不知其所终”。
现在,柴荣的儿子就剩柴宗训一人了。柴宗训(郭宗训)(953年—968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宋太祖,使他产生了做皇帝梦。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辽和北汉合兵南侵,其实这是宋太祖和其他将领编造的谎言。范质便命令宋太祖率领禁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宋太祖为帝。宋太祖回师开封,建立宋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亡。
不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今河北省北房县)居住。史称柴宗训为恭帝。
自宋王朝建立后,周恭帝被废为周郑王,他先是和继母小符氏一起幽居西宫。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刚九岁的柴宗训被贬居房州,那是一个贬放废帝废太子的好地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想当年唐中宗李显贬居房州,又成功地咸鱼翻生重登帝位。只是李显的经历没有在柴宗训身上重演。贬居房陵十一年后,即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三月,柴宗训死在了荒凉的居住地。离他的二十岁生日还差五个月。这个死亡年龄,就象他夭折的弟弟们那样,很难让人相信会是自然现象。更有可能是有人万万没想到,那个九岁的孩子竟会在那样艰难孤寂的环境里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按捺不住要终止他的生命。于是,柴宗训死得很是时候,刚刚成年,却还没来得及成婚,更没来得及为他英雄一世的父亲柴荣留下后代。当然也就为赵宋王朝免去了一个祸患。对比担惊受怕的贬废生涯,柴宗训死后的待遇却是超高标准。赵匡胤为这个儿时曾经喊过自己叔叔的少年穿孝发哀,辍朝十日,又派人专办丧事。还给他上了个“恭皇帝”的谥号。这些热闹生人眼目的事情,柴宗训是再也不会知道的了。当年十月,柴宗训归葬故里,长眠在父亲柴荣的身边,终于不再寂寞凄凉。
赵匡胤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符太后当了周太后,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史书上关于后周恭帝的记载非常少,民间传说倒是有一些,但都不足为信。他即位时只有7岁,当皇帝不过半年。传说他禅位后先居住在天清寺,然后被迁往房州,一直到20岁去世。有的传说认为他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这不太可能。因为赵匡胤死在开宝九年(976),柴宗训比他还早死三年,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赵光义绝对不敢擅作主张毒死柴宗训。而依赵匡胤的仁慈性格和一生的表现,是绝不会对柴宗训下毒手的。
赵匡胤生前,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后来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都离得很远,弄得很神秘。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宫门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纵览,不过是很简单的三条:一是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是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才那么吃香,活得很滋润。由此可见,赵匡胤保护柴宗训和柴家的心是很赤诚的,他怎么会加害柴宗训呢?
民间传说还有,柴宗训后来为了避祸,跑到了福建,子孙还改姓为“林”。柴宗训的墓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他当然不可能跑到福建去,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允许。可能是他的子孙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到了福建,改姓为“林”。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柴宗训一定是得了善终的。 直到嘉佑四年(公元1059),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儿女夭折得太多,五十岁的宋仁宗忽然想起了后周王朝的皇子们来,下令找来柴氏族谱,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但是这位柴氏后人,应该是柴荣兄弟们的后代,已经与柴荣没有什么关系了。
郭威和柴荣的女儿们还有谁在吗?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大概就只有郭威之女寿安公主了吧,她当初幸免于后汉的屠杀,是因为她已经出嫁并随夫离京。她的丈夫是与赵匡胤非常铁杆的张文德,入宋后仍然官运亨通,寿安公主在那时候会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自己孩子的父亲。
柴荣的女儿,史书上只记载了那个在父亲去世前夭折的无名皇女,其它的公主都不见记载。但在民间传说中倒还能找到柴公主的身影。记得从前看过一篇游记,作者写道:在山西孟县藏山,也就是两千多年前“赵氏孤儿”躲藏过的那个地方,有一座烈女祠,里面祭祀的就是柴荣的一个女儿。据说这位后周公主不甘做亡国妾妇,在皇权交替的混乱中逃出皇宫,打算投奔仍然忠于后周的大臣以图再起。她先是投奔在山西的李筠,李筠却失败了,于是柴公主隐居山西。当李重进的死讯也传来之时,。柴公主终于完全失望,便自尽于藏山。当地的百姓感念柴公主的刚烈,在她下葬之处建祠纪念。千年以来一直祭祀不绝。
郭威代后汉是因为后汉皇帝要杀他,诛后汉皇室更有妻儿血仇在前。赵匡胤代后周是为了什么?灭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周世宗柴荣后嗣又有何借口?对于这一点,即使是宋本朝臣子都忍不住要为后周皇室大声喊冤。欧阳修便在《新五代史》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周太祖举兵于魏,汉遣刘铢诛其家族于京师,酷毒备至;后太祖入立,遣人责铢,铢辞不屈,太祖虽深恨之,然以铢辞直,终不及其家也。及追封妻子之被杀者,其言深自隐痛之而已,不敢有非汉之辞焉,盖知其曲在己也。故略存其辞,以见周之有愧于其心者矣!”
——“我之所以要写下这段话,就是要留给那些见后周二字而问心有愧的人来看!”
文人的愤慨虽然令人感动,可惜那大约也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身处其间的原故吧。天下至高的皇权就是一个漩涡,如果控制不住欲望,就只能选择你死我活的结果,谁也没法逃脱。
显德七年正月,下诏禅位于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同日,赵匡胤即皇帝位,封周帝为郑王,迁居房州,以奉周祀,行周正朔,车骑服色一如旧制。宋开宝六年暴病不治,薨。年仅二十岁。谥“恭皇帝”,陵曰顺陵。仁宗嘉佑四年,封内殿崇班、相州兵马都监柴咏为崇义公,世袭,以奉周祀,为宋三恪。靖康之难时,崇义公亡于战乱。宋高宗于绍兴五年,访得周后柴叔夏,命其袭封崇义公。崇义公爵位传至宋末。
陈桥兵变疑点之北方军情是真实情况吗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如何对待貌美如花的先帝遗孀符太后?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如何对待貌美如花的先帝遗孀符太后?事实惊人!965年,赵匡胤灭掉后蜀,将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纳入后宫;975年,赵匡胤灭掉后唐,却对李煜的小周后不感兴趣。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又是怎么对待貌美如花的小符皇后呢?
符氏姐妹花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牛人符彦卿,他有六个女儿,其中三个成了皇后。史称大符皇后,小符皇后和小小符皇后。大符皇后生于931年,初婚嫁给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后来李守贞联合三镇叛乱,后汉派兵平叛,一直解决不了,后来刘承祐派出了郭威,郭威用一年的时间诓骗式的打败了李守贞,李家兵败后预备自焚,李崇训把弟弟妹妹都杀了,又去找大符,结果大符藏了起来,李崇训自杀,郭威军进入李家,大符说出自己的父亲是魏王符彦卿,得郭威护送回家并收为义女。
后来郭威举兵反叛,刘承祐下令诛杀郭威和柴荣留在京师的妻儿老小。郭威建立后周后,撮合柴荣和大符成婚。大符皇后沉着冷静,善解人意,很得柴荣的宠爱,954年柴荣继位,955年,大符皇后去世,时年26岁。柴荣很是悲痛,大符去世前要求妹妹小符进宫照顾柴荣和柴荣的儿子。于是932年出生的小符进宫,成为柴荣的妃子,其实,小符就是大符的替代品,小符的一生因为进宫而完全改变了,959年,小符成为皇后,十天后柴荣去世,28岁的小符皇后和7岁的柴宗训惊慌仓促的接过了后周的政权。
那么赵匡胤会怎么对待28岁的貌美如花的符太后呢?香艳的只是野史,残酷的才是政治。赵匡胤封给她名号周太后,迁居西宫了,后来又随着柴宗训去了偏远的房州,973年,柴宗训去世,符太后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无牵挂了。在赵光义继位不久后出家,号玉清仙师,于993年去世,赵光义按照皇后礼将其葬在懿陵。时年62岁,也算是高寿了。那么为什么赵匡胤没有将符太后纳入后宫呢?绝不是因为符太后不够貌美,也不是因为赵匡胤不好色,毕竟,他灭了后蜀后,孟昶带着花蕊夫人等迁往京城,仅仅过了几天,孟昶就死了,而花蕊夫人就成了赵匡胤的妃子,还成了贵妃,也曾宠冠一时,如果不是犯了赵光义的忌讳,然后被杀,说不定花蕊夫人还能成为皇后。
其实赵匡胤对符太后的态度是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的。??柴荣在位期间对赵匡胤不错,赵匡胤夺了老东家的江山,本就理亏,再抢夺老东家的妻室,确实不是个好皇帝能干出来的,所以赵匡胤不愿意那样做。??赵匡胤黄袍加身,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后周势力依然为赵匡胤忌惮。所以继位之初,他要拉拢旧臣,稳定局势,所以他必须要优待柴氏母子,至少表面上要让旧臣们信服。
符太后的父亲符彦卿也算是势力庞大,又是一镇节度使,赵匡胤没必要得罪符彦卿,引发叛乱,失去民心。符太后的六妹小小符是赵光义的继室,夫妻很恩爱,就为此,赵匡胤也不会对符太后无理。在江山和女人之间,赵匡胤选择了江山。毕竟美女如云,总不会缺的。至于后唐灭亡后,李煜带着小周后等迁往京师,赵匡胤却没有将小周后纳入后宫,我只能认为是赵匡胤怜惜李煜在文学上的才华,才放过了小周后,要不,还能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