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李叔同 它的原文(李叔同 送别 原词)

wanfu 麦克百科 63 0

送别 李叔同 它的原文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 送别 原词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李舒同的“送别”是谁谱的曲子?

  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蜀酒尽馀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歌曲简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此歌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截止到出家那年,李叔同共作学堂乐歌五十余首。

  这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著名校园歌曲《送别》,系五四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于1910年前后所作,是根据美国人j.p.奥特威所作的曲调填以新词而成的新歌。
  李叔同,就是1918年在杭州虎跑泉出家为僧的弘一法师。
  这首《送别》歌,在解放前的知识界几乎无人不知,在江南一代更是家喻户晓,数十年中,成千上万的大、中、专学生,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母校、老师,走向社会的。正因为如此,它先后为不少中外影片所引用,有的还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比如《早春二月》,日本影片《啊,野麦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际金鹰大奖的《城南旧事》,就是用李叔同的这首《送别》作为主题歌的,它使《城南旧事》影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李叔同《送别》全文、简评及作者生平分别是什么?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意思(李叔同送别意思解释)

1、李叔同送别意思解释。

2、李叔同送别的意思。

3、李叔同送别词意。

4、送别李叔同送别谁。

1.《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

2.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3.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4.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