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凝聚力凝聚力的产生
凝聚力是指物质因热辐射而产生的向心力。因为物质的热辐射具有持续性,所以物质的凝聚力也具有持续性。
凝聚力的原因:任何物质都存在热辐射,真空对热辐射的反作用力强,而物质对热辐射的反作用力弱,强反作用力与弱反作用力之间形成力差,力差即凝聚力。
决定凝聚力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质量和距离。
1.它们的质量越大,凝聚力越大。
例如:月球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凝聚力是地球表面的1/6;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约1/2,火星表面的凝聚力是地球表面的1/3。
2.它们的距离越远,相互之间的受力面积越小,凝聚力越小。
例如:行星距太阳的距离越远,其公转速度越慢,离心力越小,证明凝聚力越小。
【凝聚力定律】凝聚力主要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王静波2020)
凝聚力公式:F=GMm/r2
式中,G表示凝聚力系数,M和m分别表示质量,r表示距离。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许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扭秤仪测出G=6.67×10-11N㎡/kg2。
凝聚力实验1:把质量相等黑白两面的金属片放在天平上,一个黑面朝上,一个白面朝上,在光的照射下,天平会向黑色面方向倾斜。实验证明:热辐射越强,凝聚力越大。(王静波2020)
凝聚力实验2:将同一铁块分别在-180C、150C、3000C的温度条件下称重,其重量分别是93.3059克、93.2593克、93.2387克。实验证明:凝聚力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凝聚力越小。
凝聚力实验3:在空气稀薄的容器内,黑白两面的叶片在光的照射下,黑色面吸收光能后热辐射,热辐射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推动叶轮向白色面方向旋转。实验证明:热辐射产生反作用力。(英国克鲁克斯1875)
凝聚力实验4:在一个浅平的锡盘上放一个体积很小磁性很强的永久磁体,然后把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时,小磁铁离开锡盘表面悬浮不动。实验证明:磁体接近绝对零度时凝聚力消失。
凝聚力实验5:氦是自然界中最难液化的物质,氦在4.25K(-268.9℃)时变成液体,当液态氦的温度降到2.17K时,液体自动从0.01毫米的缝隙溢到瓶外,继而出现了喷泉现象。实验证明:氦接近绝对零度时凝聚力消失。
凝聚力实验6:在天平上的陀螺静止时重量是229.8192克,旋转时重量是229.8112克,重量差0.0080克。实验证明:陀螺旋转时,凝聚力会变小。(刘武青2020)
凝聚力实验7:两块磁体异极吸引时,重量是187.1799克;两块磁体同极排斥时,重量是187.1782克,重量相差0.0017克。实验证明:凝聚力与磁力有关。
太阳自转产生漩涡,漩涡推动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当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加快,离心力大于凝聚力;当行星远离太阳时,速度减慢,离心力小于凝聚力。所以,行星既不能靠近太阳,也不能远离太阳。
什么是凝聚力 凝聚力简介
1、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术语。原为物理学概念,指物质结构中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粘合在一起的某种内在力量。后引申为文化学、伦理学的概念,通常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一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由于存在凝聚力,社会共同体才保持着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一旦凝聚力消失,社会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2、表现:原为完形心理学家们所使用的术语,是指在大脑皮层中兴奋点之间彼此吸引的趋势。在社会心理学中,凝聚力亦称团体内聚力或团体的团结性,指团体内部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一种使成员留在团体内部的各种作用力的总和,是团体保持其成员亲近一致、协调融洽的一种心理力量。团体内聚力是一个多因素的心理现象,它主要包括团体中个人间的人际吸引力,团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团体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吸引力(即个体对团体的期望水平),团体威信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团体目标与课题解决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等等。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与团体成员的心理相容是团体凝聚力的主要调节因素。研究表明,除人际关系的满足与否会影响团体的凝聚力之外,也同团体提供成员的安全感、有无焦虑、团体的成熟度、团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的兴趣、需要、态度、价值观和目标等是否一致者或被认同等因素有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什么东西能形容一个人拥有凝聚力
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术语。原为物理学概念,指物质结构中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粘合在一起的某种内在力量。后引申为文化学、伦理学的概念,通常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一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由于存在凝聚力,社会共同体才保持着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一旦凝聚力消失,社会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文化学、伦理学术语。原为物理学概念,指物质结构中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粘合在一起的某种内在力量。
后引申为文化学、伦理学的概念,常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一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由于存在凝聚力,社会共同体才保持着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一旦凝聚力消失,社会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民族凝聚力或国家凝聚力是文化学、伦理学中更具代表性的凝聚力概念。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民族。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各兄弟民族产生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逐步产生的,本质上是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
表现
原为完形心理学家们所使用的术语,是指在大脑皮层中兴奋点之间彼此吸引的趋势。在社会心理学中,凝聚力亦称团体内聚力或团体的团结性,指团体内部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一种使成员留在团体内部的各种作用力的总和,是团体保持其成员亲近一致、协调融洽的一种心理力量。团体内聚力是一个多因素的心理现象,它主要包括团体中个人间的人际吸引力,团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团体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吸引力(即个体对团体的期望水平),团体威信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团体目标与课题解决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等等。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与团体成员的心理相容是团体凝聚力的主要调节因素。研究表明,除人际关系的满足与否会影响团体的凝聚力之外,也同团体提供成员的安全感、有无焦虑、团体的成熟度、团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的兴趣、需要、态度、价值观和目标等是否一致者或被认同等因素有关。
形成条件
在社会群体中,由具有共同的目标、需要、动机的人们形成的团结合作的社会心理力量。可以产生相互激励、提高行为效率的能量放大效应,和相互保护、排斥外界压力的自卫效应。形成条件主要是:群体目标明确、为成员所认同,人们的需要、动机、情感得到充分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由杰出人物形成中坚力量,起到调节、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组织、领导的作用。凝聚力的大小反映群体的整合协调程度,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在因素。可按与所属组织的目标的关系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
什么是团队精神?如何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团队精神指的是一种能够凝结团队力量的核心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把个人个性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来实现团队目标的力量。可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团队凝聚力
1.打造统一有建设性,可行的团队文化(统一团队目标、使命、愿景及理念)
2.建立健全团队规章制度.
3.加强员成沟通(上下级间、同级之间)
4.规范工作流程
5.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6.完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7.进行成员培训,成员拓展训练
是什么东西让企业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让他们基业长青
人的价值;共有价值观;社会价值。是什么东西让企业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让他们基业常青?
答案:人的价值;共有价值观;社会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