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迁象群回归栖息地,这些象群以后还有可能北迁吗?

wanfu 麦克百科 60 0

现如今哪些北迁象群怎么样了?它们走到哪里了?

据云南省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消息,截至6月9日17时,象群总体朝西南方向迁移3.7公里,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独象离群4天,于6月8日18时30分进入昆明安宁,在八街街道西南方的密林里活动,距离象群约12公里,人象平安。不难看出,象群已经离开昆明,进入玉溪境内,原先诱导象群方向的 *** 开始奏效。

野象群40余天路程达400公里,仍持续北迁

野象群40余天路程达400公里,仍持续北迁

  5月30日,云南15头亚洲野象仍在向北迁徙,40余天的路程已长达400公里。亚洲象群为何出现这一罕见行为?目前,象群向北迁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长期从事亚洲象的观察研究工作的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称“但有一个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状况。”

  野象群40余天路程达400公里,仍持续北迁1

  5月30日,云南15头亚洲野象仍在向北迁徙,40余天的路程已长达400公里。

  它们原生活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自4月16日起,17头野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其中2头返回墨江,其余15头继续从元江行至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并于24日抵达玉溪市峨山县。

  据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消息,30日上午,在峨山县逗留6日后,野象群已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北迁”的日子里,它们白天寻找一个无人打扰的'林间、空地休息,夜晚开始穿越村庄、农田徒步,也曾闯入县城和当地居民的家中“肇事”,吃掉不少玉米和禾苗,还踩死了一村民家的两只鸡。

  数据显示,野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这些数字还在动态增长中。

  野象群40余天路程达400公里,仍持续北迁2

  象群为何罕见向北迁徙?专家分析

  去年12月至今年5月,长期栖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名为“断鼻家族”的亚洲象群不断向北迁徙。亚洲象群为何出现这一罕见行为?目前,象群向北迁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长期从事亚洲象的观察研究工作的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称“但有一个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迷路状况。”陈明勇告诉记者,在象群一路迁徙过程中,已经有三头成年大象按照原路往南回返,并找到了其它象群。

  在亚洲象出没的地区从事生产活动及出行比较危险,极易造成人身伤害。请密切关注监测员提供的亚洲象活动信息并听从监测员的统一指挥,合理安排劳作、出行时间,避免与亚洲象正面冲突。

  了解亚洲象生活习性、防象、护象、避象等基本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人象和谐共生良好环境。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世界环境日之际北迁象群有感

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说实话现在环境真的在逐渐变好。

环境好了,保护区动物胆子开始大了,所以全国多地出现大型食肉动物!

除了最近大热的北迁野象群外,近一段时间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也出现在全国多个地方,他们的出现说明我国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这些大型食肉动物都是生态系统类的顶级捕食者。

像“山西沁园花坡风景区游人遇华北豹带娃出游,遇人淡定高冷”、“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妈带娃巡视领地”、“云南大象集体旅游北迁”、“甘肃省张掖市黑崖沟区红外相机记录到14只豺共同活动的场景”。

不得不说,国家之前实行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成效,动物栖息地增加,族群数量增多,大型食肉动物食物来源增多。

保护区的面积不确定能否维持大量的顶级捕食者生存,所以出现这么多顶级捕食者的踪迹。顶级捕食者数量是食物链系统的稳定性指标。

人类与保护区距离太近,还总有人靠近去寻找保护动物,或为观赏或为偷猎,所以总能在保护区周边看到护林护山护湖的人的身影。他们是生态环境管理的更大贡献者,像最近的电视剧秦昊主演“猎狼者”,就讲了这样一个两代护林员与盗猎者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传奇故事。

高质量的保护区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保护区的连续与完整,怎样避免人类的干扰,减少保护区人与动物间的矛盾冲突?这是需要持久探究的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是全球共同的目标,保护双方的安全是人类的责任,我们当代青年责无旁贷。

云南北迁野象,公象不断离群之谜

初三教学,已到了最后的阶段,忙得和外界似乎隔离了起来,昨晚和远在昆明的女儿视频,女儿说北迁野象群,从西双版纳徒步500公里,到了昆明近郊。

妻子插嘴说坐公交去看看,把我吓了一跳,妻子把野象当成公园里让人坐的大象了。果不其然,女儿给妻子科普了一下野象的知识,说野象很凶残,踩死人的事时有发生。还说西双版纳的公路经常堵车,是为了躲避漫游的大象,野象是不敢围观的,因为它是陆地上更大的生物。

今早上课的间隙,同事小贾刷抖音看到了云南北迁的野象群,他让我看了小象嬉戏的画面,大象取食的画面。让我感慨人们爱心的同时,也被大象家庭温馨的生活场景感染了——大象们怕小象乱跑,将小象围在中间睡觉。

小贾也感慨良多,他说:“这一天把人累的。当个大象多好。吃的有人管,四处溜达到处跑。”

我听罢笑了,对他说:“你要做大象,不能做公象,要做母象。”办公室的女同事闻之都笑了起来。

我解释道:“公象很辛苦的。它不能像母象和小象一样躺着睡觉。它站着睡觉,在高处为象群站岗放哨。象群迁徙时,公象还要负责开路和断后。公象付出很多,却没有什么地位,因为大象是母系家族群居,头象是年长的母象。”

于是大家都打开手机,观看云南野象群逛吃之旅。有的看大象雨中玩泥巴,有的看小象掉入水渠,被大象用脚抬起。有的算起了加减法:大象家族原有16头象,路上又生了一个小宝宝,成了17头。两头大象喝酒醉倒,后返回西双版纳,成了15头,现在一头小公象离家出走,象群成了14头。

“掉队的大象都是公象,”我说,“4月份离群的大象是主动出走的,并不是喝醉了。它们不属于这个家族,只是相亲失败而已。至于近期又掉队一个小公象,它是被母象赶走的,因为它长大了,该到其它象群寻找配偶,当上门女婿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马的家族是父系家族,小母马长大了,就会被它的父亲撕咬踢打赶走,赶往其它的族群。这也是为了自己的族群更好的发展,马的故事我是从《狼图腾》中看来的。

真的希望大象家族能重新返回西双版纳,不要再四处流浪了。

云南一个由15头野象组成的野象群一路北迁引发关注,它们究竟要向何处去?

目前还不知道它们究竟要去向何处,我个人猜测它们应该是在寻找栖身之所。

大象为什么要走这么远?

这个象群其实是一个亚洲象群,在西双版纳生活了很久。这个象群有一个小象的鼻子,曾经受过伤,所以叫“断鼻族”。之前一共是12头大象,这次迁徙了18头。2020年12月,这群大象成为之一只访问普洱市墨江县的亚洲象,2021年4月,它们北上玉溪市沅江县寻找食物。2021年5月16日,它们在红河州石屏县继续向北出现。5月25日,它们进入玉溪市峨山县。这种大象北移的现象是百年来之一次,非常罕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