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的程序是什么(中美贸易谈判结果是破裂还是继续?)

wanfu 麦克百科 68 0

中美贸易谈判的程序是什么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指确定谈判方案,进行资料信息和物质方面的准备以及重大谈判的事先分析准备会等。

(2)确立议程阶段。议程往往能够反映出谈判者的意图、目标和在谈判中的地位及态势,故我方应尽量摸清对方的目标及可能的让步程度。

(3)报价阶段。在报价时我方应考虑对方可能接受的范围,不能过高或过低。

(4)调整阶段。当双方条件相差较远,谈判陷入僵局时,应对目标和条款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双方都可以接受。

(5)还价阶段。在进行调整后,交易的大框架已经建立起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细节的讨价还价。

(6)收场阶段。当谈判取得了主要方面和条款的基本一致时,就进入了拍板阶段。

(7)签约阶段。签约是以书面形式将成交的内容固定下来。协议应明确具体且符合双方国家的法律。

印度不给美国面子!退出IPEF贸易谈判


印度不给美国面子!退出IPEF贸易谈判,质疑印太科技联盟
美国企图构建印太经济框架,全力打造印太地区的科技供应链联盟,从而实现延缓中国崛起的势头,而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美国必须在亚洲寻找可以平衡中国力量的重要抓手,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美国在印度身上所花的功夫,美国对印度的种种作为也不可谓不低调。
比如印度在俄乌冲突之后大量采购俄罗斯的石油,美国表示理解;比如印度针对美国的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采取保护主义行为,征收高额关税,美国低调处理;再比如印度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之下,对印度内部的 *** 团队的打压,各种美国过去所无法容忍的行为,美国表示不吭声。
但是在中印边境发生摩擦的时候,美国使出吃奶的力气力挺印度,甚至还和印度搞起了联合演习;美国在印度非法打压中国科技公司的时候,美国一边倒的站队印度,而无视印度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打压举动;美国在印度参加四方对话以及IPEF启动谈判的时候,大肆鼓吹印度就是未来的中国,印度经济奇迹印度神话等等尽是溢美之词。
其实上述种种乱想的背后,只是一个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美国在疯狂地鼓吹印度站队美国,希望印度成为一个有份量的平衡中国力量的筹码,这样美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美国这个小伎俩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美国的伎俩能够得逞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印度的想法,以及最基本的印度的国家利益来说事;其实印度和美国之间有一点是共同利益的,那就是印度也希望成为一个有力量的重要国家,但是问题在于印度本身并不愿意被人当枪使,更不会原因成为搞乱亚洲,消耗中国发展崛起的力量,这一点和美国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于是我们看到9月8日,根据中印双方第十六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中印两军为加南达坂一线部队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这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同时我们看到最近,由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太经济框架”(IPEF)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首轮线下部长级会谈。不过,作为框架“关键一环”的印度却在会后以“暂时看不到好处”为由,宣布暂时退出该框架四大支柱之一贸易领域的谈判,成为唯一一个不参加全部领域谈判的成员国。
我想印度的种种表现,必然会让美国大感失望,对于一个自诩为全球玩家的大国,对于一个GDP超过英国,人口近14亿的大国,美国竟然认为可以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个想法本身其实也挺奇葩的,不知道美国人看清楚了没有。
印度方面的解释也很直接,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对媒体直言,印度目前在这方面看不到什么好处。也就是这个框架的轮廓,特别是在环境、劳工、数字贸易和公共采购方面所需的任何承诺,是各国尚未达成更广泛共识,简单的说只是在陪美国演戏,而看不到真正的好处。甚至印度方面认为,该机制在环境等方面可能在歧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
印度方面还不断强调,自己正在数字经济和数据隐私领域确定自己的规则和条例,言下之意,这些只有规范没有好处的事情,印度自己在做,何必要让美国来指手画脚呢,拒绝的态度相当的诚恳直接。
印度《金融快报》指出,IPEF在贸易方面要求成员国做出的承诺对于印度而言较为“敏感”,而且印度 *** 近期从议会撤回了一项个人数据保护法案,以引入一个“更全面的法律框架”,因此新德里很难在会谈中就这些问题做出任何有约束力的承诺,特别是在任何此类框架的细节仍然很粗略的情况下。
言下之意,既然美国要带头来搞事情,那就请你自己想好了再来谈。美国方面也在尽量挽回印度,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则表示,美国将继续与印度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其实这也是印度特色,就像印度的武器库一样,所有的组织都有印度的参与,但是到最后临门一脚关键的时候,往往就会掉链子。
印度此前也曾出于保护国内工农业等因素,选择在最后关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印度在这中间的行事风格,和此刻的做法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亚太应该成为和平发展的高地,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决斗场,企图把亚太阵营化、北约化、冷战化的各种阴谋都不可能得逞。试图拿一个什么框架来孤立中国,最后只会孤立自己。
所以美国搞这么一个组织,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更不是为了什么全球化合作,而是要搞地区集团对抗,只不过是以经济和科技的名义而已。这也就难怪印度会马上发现不对劲,表现出上述的消极态度了。
相对于美国拉拢小圈圈,搞集团对抗的冷战思维不同,中国则是着力推进全球化合作,实现发展和互利共赢,典型代表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9月7日刊登文章,文章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器和工业化的激励器,它进一步增加了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经济走廊、大规模工业化以及消除贫穷等方面的机会。
我想巴媒的这些报道,都是胜于雄辩的事实,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美两国在全球所推行的政策,究竟是为了发展共赢,还是为了搞对抗消耗,世人也已经看的非常清楚。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98:0,美国全票通过戴琦提名,出任贸易谈判代表,曾在中国教过书

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98:0全票通过的结果,确认了美国总统拜登提名的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对于中美民众来说,戴琦是一张新面孔,如今她即将出任美国新 *** 中贸易代表一职。

戴琦2007年至2014年期间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中国事务的高级律师,在世界贸易组织就美国对华争端提起过诉讼。贸易代表是美国 *** 中在贸易领域的关键角色,对总统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

戴琦是一名美籍华裔,现在45岁。她在美国出生,其父母都出生在中国。她曾在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曾在广州中山大学教过两年英语。她的华裔身份并不能说明什么,从其以往的履历,只能看出她是一名法学知识丰富,且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有过深度介入的知华派技术性专家。从她在参议院的听证会的言论,才能进一步解读出她对中国贸易策略的政治倾向。

在听证会上,戴琦称:“中国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也是一个巨大的参与者,我们也需要与中国合作来应对某些全球性挑战。”她还说:“中国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国家能像指挥管弦乐队一样指挥经济。与此同时,美国却信任自由市场上‘看不见的手’“

戴琦首先肯定了中国是竞争对手,这没什么问题。公平的竞争一向是中国所倡导的,倒是美国从 *** 层面欺凌外国公司,甚至逐出美国市场的行为就完全谈不上什么公平竞争了。把中国视为合作伙伴,意识到需与中国合作来应对全球性挑战,说明戴琦对中国还是有着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以及表现出一种对全球性事务负责的态度,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当被问及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时,戴琦称:“关税是贸易工具箱中的合法工具“。人们对此的解读大多是她会继承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打压政策,而不再单纯依靠那只”看不见的手“。

特朗普时期,中美正常贸易遭到很大的破坏。特朗普奉行单边主义政策,无视国际贸易规则,一再挥舞关税制裁大棒,来应对中美贸易间的逆差。作为新 *** 的贸易代表,戴琦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不易撼动的一面,表现出继续与中国合作的愿望,这无疑会对未来的中美贸易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其仍视关税为合法工具的表态以及她关于“ *** 必须有美国盟友的统一战线“的言论,说明在整体上,她仍服会屈从于拜登 *** 遏制中国、围堵中国的宏观立场与对华政策。

而我国前不久制定了十四五期间发展纲要及2035远景目标,相信中国会按照既定战略稳步向前发展。中国希望拜登 *** 在贸易关系上能重回正轨,与中国相向而行。但也绝不会屈从于无理的打压和讹诈。

以经济全球化有关理论谈谈中美贸易战

注意!经济全球化角度!就是一道政治题目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中美贸易战的必要性

1、打不打的主动权不在我方。美方主动挑起争端,步步紧逼,极限施压和讹诈,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蛮横无理。打不打贸易战,显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

面对直奔而来的制裁大棒,中国只有两条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的霸凌,从此忍辱负重;要么进行反抗,树立应有的大国形象,让对方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2、就贸易战的性质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贸易战不同不局限于贸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略博弈。我国历来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贫穷落后时不妥协,现在发展起来了,更没有理由妥协。

3、就特朗普这样一个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

他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谈判看成是一笔“大生意”。

4、美国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强。美国历来欺软怕硬,“拣软柿子捏”是美国的历来做法,“不撞南墙不回头”是美国的习惯性思维。

当美国与中国发生进出口商品方面的贸易摩擦,双方谈判未果,该到哪个国际组织投诉?

当美国与中国发生进出口商品方面的贸易摩擦,双方谈判未果,该到哪个国际组织投诉?
WTO,世界贸易组织。中美两国都是世贸成员国,出现贸易争端首先应到该组织起诉对方,并服从判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