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土著人叫什么
古利人。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亚大陆。他们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绝,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十八世纪时,欧洲人来到这里,强迫土著人离开他们的领土。现在,许多土著在白人社会里感到孤立,但他们仍努力维护他们部族的个性。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500多个部落,人数达七十五万之多。
最早的土著居民在最近的—次冰期时来到澳大利亚,当时的海平面较低,故他们能够通过大陆桥和小片的水域来到这里。随着冰川消融,海平面再次上升,该大陆被完全隔离。最初,人们沿海岸和河流而定居。后来逐渐移居到大陆各地。欧洲人来到这里时,澳大利亚约有500个不同的部落。 从1787年起,欧洲人大批量向澳大利亚移民,由于土地与生活资源的冲突,而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至少有2万土著人死于土地的冲突,许多土著人轮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1933年,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怎样来的?
“澳大利亚土著”——KOORIS(古利人) 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澳大利亚大陆。他们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完全隔绝,以打猎和采集为生。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占领澳大利亚之前,共有 500 多个部落,人数达七十五万之多。最早的土著居民在最近的—次冰期时来到澳大利亚,当时的海平面较低,故他们能够通过大陆桥和小片的水域来到这里。随着冰川消融,海平面再次上升,该大陆被完全隔离。最初,人们沿海岸和河流而定居.后来逐渐移居到大陆各地。土著的人种归属在哪里呢?大洋洲诸岛和东南亚一带的尼格利陀人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了其他人种的基因,包括高加索暗色人种、斯里兰卡的唯达人、日本的阿伊努人、印度的托达人,甚至中国的苗族也融入其中。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澳大利亚港口及主要城市,中英文,谢谢!~
越详细越好,中英文都要。能不能再多一点,比如一些不知名的港口、城市。
以下是澳大利亚的一些港口和主要城市:
阿德莱德(澳大利亚)---ADELAIDE,AUSTRALIA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Bri *** ane,AUSTRALIA
贝尔湾(澳大利亚)---BELLBAY,AUSTRALIA
弗里曼特尔(澳大利亚)---FREMANTLE,AUSTRALIA
墨尔本(澳大利亚)---MELBOURNE,AUSTRALIA
纽卡斯尔(澳大利亚)---NEWCASTLE,AUSTRALIA
悉尼(澳大利亚)---SYDNEY,AUSTRALIA
汤斯维尔(澳大利亚)---TOWNSVILLE,AUSTRALIA
珀斯(澳大利亚)——Perth,Australia
急关于19世纪澳大利亚种族歧视的原因 追加高分
关于19世纪澳大利亚种族歧视的原因 更好是英文的有相关澳大利亚种族歧视资料也行
英国殖民者限制有色人种移居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政策。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发现金矿,许多非英国移民包括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淘金。维多利亚殖民当局限定每条船登陆的中国人人数,重课人头税。1860年初,新南威尔士的伯兰贡发现金矿,在淘金中发生暴力排华事件。1881年新南威尔士总理H.帕克斯召开澳大利亚各殖民地联合会议,讨论中国移民问题,除西澳大利亚外均同意实行限制政策。19世纪90年代,限制的范围扩及包括太平洋岛屿的其他有色人种。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 *** 制定《限制移民入境法案》,规定凡入境者必须通过欧洲语言测验。作为限制有色人种入境的一种手段,从法律上确认“白人澳大利亚”政策。1921年颁布航海法,禁止澳大利亚沿海船只雇用有色人种。自1945年起澳官方文件中已不再使用“白澳政策”一词。1958年颁布新移民法,废除“语言测验”。1975年10月公布种族歧视法,在法律上保证全体澳大利亚人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一律平等。
澳大利亚移民史话
翻开澳大利亚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兴衰同移民密不可分。这也是澳大利亚的特色之一。自从1788年1月26日菲利普船长率领之一批欧洲白人来到澳大利亚开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遥远的大陆。
在英国人占据这块大陆初期,澳大利亚不过是帝国一个流放犯人的囚禁地和羊毛供应地。除了那些因生活所迫犯有盗窃罪的犯人、穷困潦倒的人和遭警方通缉追捕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把去澳洲视为不光彩的事。上流社会人士更觉得去那里与那些相貌极度丑陋、野蛮愚昧的土著人和从英国本土去的社会渣滓一起生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就是那些被帝国 *** 委以重任,来这块殖民地管教犯人、拓荒垦殖的人,也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那些冒险家们。他们为寻求 *** ,或为获得帝国荣誉勋章,纷纷去那里探险、寻宝,甚至不惜用生命作赌注,希望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英雄、百万富翁而流芳百世。
然而,直到19世纪初,白人自由移民才开始移居澳洲。英国当局从1820年开始把新南威尔士作为有钱人移入的最合适的定居地,鼓励那些有资金、出身良好、品行高尚的本土人去澳洲开辟新天地。这时,一些英格兰乡下佬、苏格兰佃农和爱尔兰农民也开始成移居澳洲,很快便成为当地拥有土地的绅士。早期自由移民多居住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悉尼、墨尔本以及范迪门地区(今塔斯马尼亚岛)。
黑色战争
欧洲白人到澳大利亚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当时叫范迪门地区)生活着众多土著居民。他们分成若干部落,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群居式的原始生活。白人的到来打破了土著人平静的生活。白人凭借物质文明,开荒种植,建立居民点,强占了土著人赖以生存的猎场、良田,大量捕杀袋鼠。他们把土著人赶出家园,逼到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不仅如此,一些白人移民还拿土著人作为取笑、嘲弄的对象。他们拿酒给好奇的土著人喝,挑拨喝醉酒的土著持械格斗、互相残杀,而他们却在一旁哈哈大笑。他们还经常绑架和滥杀无辜。土著人出于无奈开始采取报复行动。他们对这些陌生的白人由排斥变为仇视,视之为恶魔。他们潜入白人居住区,袭击单个或小批白人移民, *** 因此而频繁发生。
1804年5月的一天,在范迪门地区的一个土著居住区附近,一群欧洲白人士兵向正在丛林里狩猎的土著人开枪射击,引起土著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战争。1830年秋天,范迪门地区总督阿瑟下令将该地区所有的土著人驱赶到这个岛屿东南部的丛林中一网打尽。于是数以千计的白人士兵及移民组成一道“黑线”,试图包围土著人,将其赶尽杀绝。这就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著名的“黑色战争”。但阿瑟的计划没有得逞。土著人凭借丛林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白人周旋;甚至出其不意地抢夺白人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个土著妇女和一个土著儿童被白人抓住。黑色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澳大利亚整个殖民区外来移民同土生居民之间的仇恨,使本来由麦夸里总督倡导的、旨在使土著人接受欧洲文明的努力前功尽弃。
黄金的诱惑
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以前,各殖民区的人口很少。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领之一批欧洲人来这里时,只有1000多人。到1820年时,也不过2万人。而且这些人多数是从英伦三岛流放来的犯人。他们用出卖劳动力作抵押。在1830年以前,英国 *** 往这里流放了6.3万名犯人,而从英国来的自由移民只有1.4万人。1850年时,上述两类移民比例发生变化,自由移民首次超过流放犯,而且不仅来自英国,也来自其他国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前夕,整个殖民区总共有人口501520人(土著居民除外)。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的消息轰动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寻宝人、移民蜂拥而至。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们争先恐后地预购前往澳大利亚殖民区的船票。甚至连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也纷纷来到澳大利亚。移民范围已不再仅仅局限英伦三岛,而扩展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太平洋岛屿。移民的成份也同以往大不相同,他们当中有投机者、商人、官吏,也有冒险者、乞丐和平民百姓。不管他们的地位、身份有多么不同,但他们来澳大利亚的目的却非常一致:到澳洲淘金去,发财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原有的优裕的生活条件,远渡重洋,举家来到这陌生的土地上。
1851年至1861年这10年间,全澳人口由50多万猛增至1168149人。大批移民的涌入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社会结构,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促使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并为后来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1年联邦成立时,澳大利亚总人口为380万人,其中英格兰人占53%,爱尔兰人占23%,苏格兰人占13%,其余是其他民族的移民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
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引来大批海外移民,是产生这一种族歧视政策的历史原因,而直接原因是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移民涌入。尽管中国移民干的是最艰苦、最没人愿意干的活计,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德令欧洲白人惊讶,并引起一些白人嫉恨和不满。于是殖民当局便开始限制中国人入境,并对已来澳的华工百般刁难与限制,甚至用暴力手段迫害华工。殖民当局最初采取限制海船搭载华人数量的办法,接着对在澳从事采金业的华工课以重税,剥夺其劳动所得。一些白人甚至组织力量到华工居住区大打出手,而当局却视而不见。
在1896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的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对有色人种移民进行限制的《纳格尔法》,一些种族歧视者进一步提出:“澳大利亚人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纯粹的、白种人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应保持白澳大利亚的高尚思想——一个像雪一样洁白的澳大利亚。”
当时,昆士兰殖民区的一家报刊《布里斯班工人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澳大利亚一定要免于有色人种的祸害,要消除 *** ,获得没有穷人、没有贫民救济院的声誉,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体。不然的话,澳大利亚将要变成一个杂种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受摧残,……澳大利亚打算让全世界自开天辟地以来之一次看到在一面旗帜、一个民族、一个 *** 下的一个完整的大陆。”这就是白澳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联邦成立以前,各殖民区均有歧视有色人种的法规。1901年联邦成立时制定的之一部移民法规,就对有色人种实行严格限制。此外联邦 *** 还规定,凡代表联邦 *** 签订的关于运输邮包合同或协议,只许雇拥白人;任何澳大利亚、亚洲、太平洋岛屿(新西兰除外)的土著居民,其姓名不得列入选民册;养老金条例禁止上述几种人领取残废抚恤金;禁止中国人与白人居民共同住;禁止有色人、土著人、混血人加入澳大利亚的工会组织,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亚洲出现了众多新独立的国家,它们与澳大利亚有密切关系,如果继续执行白澳政策对澳不利。国际舆论亦认为,白澳政策违背联合国 *** ,种族歧视色彩甚浓,这对澳在国际上的影响不好。因此国内外要求改变白澳政策的呼声日高,联邦 *** 遂于1958年宣布废止白澳政策。但澳 *** 对有色人种移民问题仍持谨慎态度,为不引起社会不满, *** 曾向澳民众解释说,有一部分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而这部分人与澳大利亚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是有限的,他们虽然比以前多了,但保持澳大利亚居民的同一种族还是我们的基本目标。可见澳 *** 和相当一部分白人对废止白澳政策是有保留的。1972年,惠特拉姆领导的工党 *** 上台后宣布,澳大利亚在移民问题上将实行无种族、肤色、信仰之歧视的政策。自此白澳政策基本上销声匿迹。但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白人为主体民族的移民国家,要彻底根除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和歧视尚需时日。
如果中国在明朝时候发现澳大利亚,对当时国内形势有影响吗?
中国在明朝时候发现澳洲,也只是私人船只抵达澳洲。根据澳大利益的报道说澳洲东南海岸发现保存较好的红木船骸,根据碳14分析距今约600年左右,当时世界上只有明朝有这个实力造出红木船。
但这也是个人船只,无官方船只抵达欧洲,所以这种说法本身也是有错误。个人船只抵达澳大利亚,对当时中国国内形势是没有任何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