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朝歌是怎样
朝歌,为中国商朝末代行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两朝故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淇县淇县隶属于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河、卫河川流而过,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北纬35°30′05″至35°48′26″和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西枕太行山脉与林州市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
截止至2014年,淇县下辖5个乡镇及4个街道。总人口26.9万(2013年),2013年GDP170亿元,人均GDP10365美元。
淇县北距首都北京48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95公里,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高铁、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城区而过。
淇县,古称朝歌、沬(mei ),是中国商朝后期首都、周朝更大诸侯国卫国首都[1] 。林姓、卫姓、康姓、殷姓以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2] ,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1]
著名景点有:云梦山、灵山、摘心台、朝阳寺、商纣王陵等。也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荆轲的故乡。
纣王的朝歌是现在的哪里
朝歌位于今河南鹤壁市市区南部淇河边。是中国商王朝国都,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盘庚时期,将商的国都迁到了沬邑,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沬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将沬改为朝歌。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朝歌东有淇河为险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这道城垣南至淇县的常屯村,北至淇县的淇水关,南北五十余里。第二道城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县工业路东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县南关一带。第三道城即宫城,位于今淇县三海村和西坛村一带。
如今的朝歌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有很多人前去游玩,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前几年大火的《封神榜》也提到过朝歌,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让朝歌的名气大了许多。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请问朝歌和西岐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和上海吗
朝歌,古地名,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淇县。商朝武乙、帝乙 、帝辛四代殷王在此建都,改称朝歌。周灭商后,封康叔在朝歌建立卫国,都于此403年。汉代置朝歌县,元代置淇州,明代改为淇县。商周时期古地名,今陕西省岐山县。
岐山是周王朝发祥之地,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
“朝歌”和“确凿”的“凿”现在标准的正确读音应该是什么?
看新版“封神榜”,觉得应该是“chao ge”和"que zuo"朝歌(zhāogē):商都朝歌,故卫国都城,在今河南淇县,另一说在河南汤阴县。
“朝歌”读zhāogē,淇县关永江先生认为“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水经注》九卷曰:‘山海经有朝歌之山,当是以此得名,非乐也。’也有纣坐朝歌,朝歌暮舞,新声靡乐,号邑朝歌之说。”后还有“朝歌夕舞”、“朝歌夜弦”等词语。因《封神榜》电影误读为“cháogē”,使其谬误流传,很多外地游客也误读为“cháogē”,甚至我们鹤壁的一些人也跟着读“cháogē”,并坚持认为电影的读音不会错而将错就错,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缺乏认错的勇气。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quezuo这个读音在以前是正确的,好比“呆板”读作aiban。但是现在新的字典里边把这两个读音都去掉了。所以虽然quezuo,quezao两种都能念,正规的还是quezao。
商朝都城朝歌在现在什么地方以及他的发展史???
记得小时候看封神榜武王打进了朝歌朝歌(zhāo gē,注音参见《辞源》),古地名,位于河南省北部鹤壁的淇县。殷商末期纣王在此建行都,改称朝歌。周灭商后,三分其地。朝歌北边是邶,东边是鄘,南边是卫。封康叔建立卫国,都于此403年。汉代置朝歌县,元代置淇州,明代改为淇县。
“朝歌”读zhāogē,淇县关永江先生认为“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水经注》九卷曰:‘山海经有朝歌之山,当是以此得名,非乐也。’也有纣坐朝歌,朝歌暮舞,新声靡乐,号邑朝歌之说。”后还有“朝歌夕舞”、“朝歌夜弦”等词语。因《封神榜》电影误读为“cháogē”,使其谬误流传,很多外地游客也误读为“cháogē”
虽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质属于行都(或辅都),商朝首都还是安阳殷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