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多少人)

wanfu 麦克百科 69 0

什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的开端

诺贝尔奖是当代文化的风景线,覆盖了人类文明很多领域,是这些领域中或大或小的里程碑。最初设立的奖项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后来加上经济学奖。

诺贝尔(Alfred Nobel)是瑞典化学家和实业家,也是一个大富翁。他为什么要设立诺贝尔奖?

我们先看诺贝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曾经对自己有个描述(笔者翻译):

“我不喜与人交往却十足地慈善,有好几方面不正常,却是个超理想主义者,我消化哲学比消化食物更有效。”

可见,诺贝尔是个富有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的人。

瑞典科学院历史科学中心主任认为,正是诺贝尔的理想主义驱使他将自己的财富留给通过科学、文学和推进和平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签署了遗嘱,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的设立。

次年12月10日,诺贝尔去世。2016年的颁奖日正好是他去世120周年。

诺贝尔奖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步

正当诺贝尔签署遗嘱时,德国维尔茨堡(Würzburg)的威廉•伦琴(Wilhelm Röntgen)正在确认他于11月8日的偶然发现:漆黑的房间里的被黑纸包裹的阴极射线管使荧光屏发光。

伦琴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发现。仔细核实7周后,伦琴确认了他的发现:X射线。

12月22日,他用X射线拍下夫人的手骨。12月28日发表文章。

1901年,历史上之一个诺贝尔奖,也是之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伦琴。

x射线的发现打开了现代物理大门,并旋即应用于医学、材料检测。但是,它来源于伦琴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诺贝尔奖恰好设立于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开端,陪伴了现代物理学和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

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授予对拓扑相变与物质拓扑相作出理论发现的三位科学家,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以及引力波的观测作出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之一次和最近两次的物理诺奖成就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由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所驱动的。

诺贝尔科学奖的崇高地位

诺贝尔奖自从设立以来一直是,目前仍然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自然科学的更高地位的奖项。

目前,已经有不少其他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奖,比如中国香港的邵逸夫奖、Yuri Milner等国际富豪所设的突破奖、卡夫里基金会的卡夫里奖,中国的未来科学奖等等。有些奖,比如突破奖,奖金已经超过诺贝尔奖。但是这些奖的地位还是不能与诺贝尔奖相比。

我想,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诺贝尔奖有辉煌的历史。诺贝尔奖正好设立于现代科学革命的开端,陪伴了二十世纪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那些伟大的名字,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名字,多半也出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名单里。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就有幸与他们排列在一起。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是无上的光荣。

第二,诺贝尔奖的评奖比较慎重公正,尽量评选出在过去对本门学科做出最重要的贡献的科学家。虽然也有失误,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绝大多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是实至名归的。

第三,奖金还是可观的,特别在过去相当长一段历史内,奖金数目是巨大的。

第四,诺贝尔奖委员会管理有方。他们能够设法使诺贝尔奖持续下去。事实上,他们也做投资,保证资金充足。

第五,瑞典这个国家一直以来对诺贝尔奖工作的高度重视。诺贝尔奖是瑞典的国家名片,每年都由瑞典国王授奖,颁奖典礼非常隆重。瑞典全国欢度盛大的诺贝尔节和诺贝尔周!。

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多少人

截止至2018年,总计908个次、27次授予团体荣获。

其中有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联合国难民署)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个团体(红十字会)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 *** 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主要设置有以下6个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中,前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第六个奖项是1969年首次颁发)。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之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的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讲了哪些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讲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主体讲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答:芯片这个称呼给人狭义的感觉,以为只是处理器,其实称呼集成电路更靠谱,发明者正是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工程师——杰克·基尔比。




没错!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科学家,而是工程师,是大名鼎鼎的德州仪器的工程师,从事的正是集成电路的研究。 和半导体相关诺贝尔奖很多,但无疑集成电路的发明,是最耀眼的。

1947年,杰克·基尔比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并在一家生产电器元件的公司上班,同时对电子技术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杰克·基尔比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完成他的硕士学业。 待学业完成后,杰克·基尔比转职于德州仪器工作,在这里,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他的爱好,并产生天才的想法——把电子设备的所有元器件放在一块材料上制造,并相互连接形成电路。

这就是集成电路的最初想法。



杰克·基尔比一点没耽误,立马着手研究,当天就把整个构想勾勒出来,并选用硅作为材料。

当他把想法告诉他的主管后,受到了高度重视;1958年,杰克·基尔比便申请了此项专利,从此,电子技术进入集成电路时代。

而CPU,代表着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巅峰之作,其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公司手里。



四十二年后的2000年,七十七岁的杰克·基尔比,因发明集成电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5年后,杰克·基尔比去世。

欧美发达国家的芯片技术有没有可能被中国超越?芯片是谁发明的?

毫不夸张地说,芯片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芯片的本质是集成电路,全世界之一个发明现代集成电路的科学家就是美国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做杰克·基尔比。但是,这位科学家的发明时间是1958年,最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间,却是42年之后的2020年。

实际上,同时期研发出近代实用集成电路人,还有另一位名叫罗伯特·诺伊斯的科学家,只不过他早在1990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客观来说,目前我国的芯片技术还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因为台积电断供而变得举步维艰,至于未来能不能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交给时间了。

杰克·基尔比这个人有多厉害?

杰克·基尔比出生于1923年11月8号,1947年的时候,也就是他才24岁左右的时候,便已经拿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学士学位,而专业就是电子工程学。距离杰克·基尔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相关硕士学位才短短8年时间,这个厉害的任务就研制出了全世界之一块集成电路。

大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脑和移动 *** 等设备,其实都离不开芯片的应用,只不过杰克·基尔比这个后来改变全人类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大的轰动,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在时间过去四十多年之后才颁给他。
不过,迟来的褒奖刚好印证了杰克·基尔比对如今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家早已习惯的数字生活、乃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诞生。而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前,真空管不仅笨重,而且还很不稳定,电路系统扩张还会带来元件变得更大等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成本越来越大,实际应用的时候也遭遇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小小芯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就连华为都被限制?

芯片也有不同的分类,而且分类的方式还不止一种,比如,倘若按照点数属于数字活模拟来进行区分,那么集成电路就可以被划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当然,不同的集成电路功能也存在差异,正如数字集成电路能够涵盖所有东西,而模拟集成电路则主要是完成混频、滤波、解调和放大等功能

总有信口开河地说,如今我国实力强大,小小芯片怎么可能制造不出来?然而,芯片制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所有半导体元件产品加起来被统称为芯片,之所以集成电路的性能更高,这与其自身尺寸小路径更短有关。

集成电路也就开发出个半个世纪左右,但如今的应用方向却很广泛,涵盖了制造、交流、计算和交通系统,包括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互联网也对集成电路有绝对性的依赖。芯片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还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光刻工艺。

麒麟9000芯片为什么可能成为华为旗下该手机的最后一带芯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自主进行该芯片的制造,谁叫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最薄弱的一个环保局便是芯片制造呢,这个领域的高 科技 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

而且,芯片行业一直以来的主流趋势本就是分工合作,华为海思也的确拥有比较好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有人利用芯片制造能力作为攻击点,原本稳定的芯片行业格局也因此而打乱。

如今,我们也在为芯片国产化而努力,华为也表示会落地造芯计划,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芯片人才陆续加入华为,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大同芯片产业链涉及到的多有关键要素,把关键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再受制于他人。

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是将具有单个运算能力的晶体管组合连接、形成具备强大处理能力的微电子组合固件。芯片的出现,揭开了二十世纪信息革命的序幕,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

发明芯片有两位科学家,一位是美国德州公司的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另一位是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诺伊斯。

杰克·基尔比1958年9月12日集成了人类之一块芯片雏形。就是把一个双极性晶体管、三个电阻、一个电容器等二十余个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很小的平板上,用纯手工焊接方式把这些极细的导线予以连接,将半导体元件构成微型固体组合件,并命名为集成电路(芯片),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发明专利。

基尔比这项发明是伟大的,奠定了今天半导体产业、信息技术基础,构成了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数字生活。电脑、手机等等3C产品可以说皆源于基尔比的发明。

2000年10月10日,已经77岁的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53年后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2005年6月20日,基尔比去世,终年82岁。

同时发明芯片的还有一位是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诺伊斯博士,也是英特尔主要创始人。

1958年,诺伊斯创始的美国仙童公司于德州仪器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后亦发明了集成电路,即将电路所有元件嵌入单片半导体中,并申请了更为复杂的硅集成电路专利,成为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

1959年1月,诺伊斯写出集成电路方案,开始研发利用一氧化膜作为半导体绝缘层 *** 铝条连线,使导线和元件连成一体。其研发的二氧化硅扩散技术和PN结隔离技术,创造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平面 *** 工艺和半导体器件的连线结构工艺,为工业大批量集成电路生产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世界微电子 历史 。

1966年,基尔比和诺伊斯同时被富兰克林学会授予巴兰丁奖章,奖词称基尔比为“集成电路发明家”,而诺伊斯被称为“提出适合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

集财富、成就、威望三位一体的科学家诺伊斯,1990年6月3日因心脏病英年早逝,享年62岁。而其提出的“负阻二极管”概念和集成电路芯片二次与诺奖擦肩而过、令人扼腕。

前阵子中兴公司被美国制裁,芯片成了热门关键词,什么是芯片?芯片是谁发明的?

简单来说,芯片指的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比如酷睿的i9系列就是其中一种。最简单的单个电路是晶体管,可以执行0和1的逻辑运算,集成电路就是将许多具有简单运算能力的单个晶体管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强大处理能力的中枢。

现在的晶体管已经在CPU中以纳米大小的量级存在,比如酷睿i5-3337U中就含有14亿个晶体管,那么小的芯片居然集成了那么多的处理单元,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芯片的发明者有两个人,一个美国 德州的仪器工程师 杰克·基尔比,另一位是美国物理学博士 罗伯特·诺伊斯,两人将电路中的基本原件都组合到半导体 硅片中,运算处理性能超群,可以大量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是 共同研发改良了集成电路(芯片),但由于 罗伯特英年早逝,所以他没能跟 杰克基尔比 共享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芯片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芯片那么难制造?

芯片的重要程度超乎大家的想象,军事领域中的导弹防御系统和导弹还有雷达中都运用到了芯片,芯片能够提高雷达扫描精度识别敌方战机,还能够提高导弹准心实现精准打击,这一切都是在小小的芯片中进行运算的,芯片可以关乎到一个国家的命脉。

芯片之所以难制造是因为它集成了人类科学和 科技 水平的精华,芯片要提高运算处理能力就需要集成更多的处理单元,现在一块芯片中基本都有10亿个以上纳米级的晶体管,人类用肉眼都无法直接看到,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粒沙的100万分之1大小的纳米晶体管, 工艺的精度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不仅如此,芯片对于材料纯度的要求也高到恐怖,大多数都是在99.99999%以上,精度 越高的 芯片运算能力强因此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热能,高纯度的硅材料可以避免材料因过热而膨胀导致芯片损坏。

芯片在光学和机械处理上也是非常恐怖的,目前已经发展到了6纳米的精度,芯片内部的线路导向明确无毛糙杂边,对于光学仪器和制造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可见制造芯片已经不仅仅是芯片本身那么简单了,制造芯片的设备也是技术上的门槛。再加上国外对于芯片重要性的超前的认识,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已经把芯片做到了极致。

芯片是两个人发明的,但只有一个人拿到了诺奖。

在 历史 上有两个人分别获得了芯片的专利, 但只有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获奖者是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他发明的芯片在1964年获得专利,这项成就让他在2000年获得诺奖,基尔比在2005年去世。由于基尔比获得了诺奖,因此他也就获得了 芯片之父 的名声。


那为什么罗伯特·诺伊斯没有获得诺奖呢?

这个嘛,到没有啥狗血故事,因为诺伊斯死得太早,在1990年就去世了,而诺奖的惯例是不会发给已经去世的科学家或者工程师。但是,罗伯特·诺伊斯的一生并不缺这个诺奖。因为他有另一个名誉头衔,那就是 硅谷之父或硅谷市长(the Mayor of Silicon Valley) 。 罗伯特·诺伊斯是英特尔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1968年8月,罗伯特·诺伊斯与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辞职创业,他们一起开创了英特尔(Integrated Electronics)王朝,直到今天英特尔依然是芯片业霸主。并且,也是诺伊斯搞出了大办公室的新职场风格,没有墙壁只有隔间。1971年11月,英特尔之一款芯片:Intel 4004问世,也是人类 社会 之一款商业芯片问世。


图示:Intel4004的结构,它内有2,300个晶体管,制程10微米,每秒最快运算速度9万次,成本低于100美元。


这可是1971年的100美元,按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的600美元,而Intel最新CPU售价算,600美元能买到什么级别的CPU,我查了一下最贵的Intel Core i9-9900K @ 3.60GHz,制程14纳米(1微米=1000纳米,这意味着缩小了接近1000倍,因此也就能容纳更多晶体管),据说能超频到5G,并且拥有八个物理核心,也不到500美元,至于性能上则把Intel4004不知抛下了多远。这就是芯片技术恐怖的进步速度。

欢迎指正

另外AMD粉就别喷了

我也是用AMD的 (^_^)

这里的“芯片”说的不对,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集成电路”——而所谓的集成电路的意思就是把好多个简单的电路集成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从而让一块小小的芯片获得可怕的计算能力。

一,最简单的电路——晶体管。

有人可能实在不能理解晶体管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一些性质把开关做的很小——这就是晶体管。而对于那些对计算机稍微了解一点儿的人也很容易知道,开关实际上就表示0和1,所以晶体管就是计算机的基础。

发明晶体管的人叫威廉·肖克利,这个人大概可以说是芯片业的祖师爷,于1956年因为发明了晶体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我们经常看到的晶体管

二,把晶体管变小、集成到一起。



之一台晶体管计算机(800个晶体管)

但是光有晶体管还不行,因为晶体管的体积还是太大了,那么如何把晶体管的体积做小成为了科学家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个时候有两个科学家站了出来,提出了把晶体管缩小、变成集成电路的看法,这两个人就是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

把无数个晶体管缩小的集成电路

其中杰克·基尔比是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而罗伯特·诺伊斯则比较传奇,他曾经于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创办的公司任职,但是因为不满于肖克利对公司的经营水平,最终与其他七个小伙伴跳槽、成立了大名鼎鼎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而诺伊斯本人就是“八叛逆”中的其中一个。

三,集成电路中的那些破事儿。

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两个人和集成电路之间的事情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首先,杰克·基尔比这个人提出集成电路的概念更早一些,但是他首先提出的制造方案不是很现实;诺伊斯虽然提出集成电路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因为路子对了,所以他获得集成电路专利的时间要更加早一些。

这还不算完,因为诺伊斯早在1990年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所以在200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给集成电路的发明者颁发诺贝尔物理奖的时候,只有更长寿的基尔比获得了这项无上的荣誉。


三位芯片发明者

所以,威廉·肖克利、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都可以算作是芯片的发明者,除了诺伊斯因为英年早逝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之外,剩下的两人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也算是 历史 上的趣话了。

杰克 基尔比—— 集成电路之父 ,(集成电路和芯片只是两种称呼而已,一回事,别去纠结)。

并且杰克 基尔比于 200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奖励他对电子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影响。虽然这距离他发明集成电路已经过去42年之久。

杰克 基尔比因为对电子技术非常感兴趣,所以大学时候选修了电子管方面的课程,不过比较悲催,在他毕业的后一年,晶体管问世了,这让他在大学学的电子管技术都白费了。

这一过就是十年,1958年,他在德州仪器公司参加工作,可能是轻松的工作制度,让他灵感突现:能否将电容、晶体管等等电子元件都安装到一块半导体上呢?这样整个电路体积将会大大缩减!说干就干,在 1958年9月12日,世界上之一块集成电路成功问世 。我们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从1958到2000年,因为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杰克 基尔比获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说是科学家但其实算不上是科学家,具体的来说应该是一位工程师!至于诺贝尔奖,则是迟到了整整四十二年才到 ,并且,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仅仅五年后,这位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就去世了。

杰克·基尔比 ,出生于1923年11月8日,并于2005年6月20日逝世,在他的一生中对电子技术的研究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研究,为了方便研究,杰克·基尔比与妻子在取得硕士学位后搬去了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并且工作于一家仪器公司,只因为这家公司能够提供给他适宜的实验室和实验器具,并允许他进行自己的实验研究,从那以后,不论严寒或酷暑,杰克·基尔比总会独自一人坐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在同行的怀疑下,他最终成功设计出一个全新的领域–世界上之一块集成电路。

不畏艰辛并且敢想敢做,这种精神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拥有了,德州仪器公司也就是大力支持 杰克·基尔比进行研究的公司曾经说过:

假若没有他,可能现在的手机或电脑还处于巨型状态,这个发明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必备部件之一,芯片,就相当于一个电子产品的心脏,是人类在 科技 路上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芯片”用在这里还是不过恰当的,因为芯片的发明不是一个人能做出来的,是靠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科研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的。 确切的术语应该是“集成电路”-所谓的集成电路是指许多简单的电路都集成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因此可以让一个小的芯片得到 强大的计算能力。 一,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晶体管

某些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晶体管是什么,但实际上非常简单-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某些特性来减小开关的体积-它是晶体管。 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的人来说,很容易知道开关实际上代表0和1,因此晶体管是计算机的基础。

晶体管的发明者是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可以说这个人是芯片之父了。 1956年,他因晶体管的发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集成电路

FPGA芯片与集成电路

之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光有晶体管还不行,因为晶体管的体积还是太大了,那么如何把晶体管的体积做小成为了科学家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个时候有两个科学家站了出来,提出了把晶体管缩小、变成集成电路的看法,这两个人就是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

其中杰克·基尔比是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而罗伯特·诺伊斯则比较传奇,他曾经于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创办的公司任职,但是因为不满于肖克利对公司的经营水平,最终与其他七个小伙伴跳槽、成立了大名鼎鼎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而诺伊斯本人就是“八叛逆”中的其中一个。

三,科学家的那些事。

杰克·基尔早些提出集成电路的概念,但是他首先提出的制造方案不是很现实;诺伊斯虽然提出集成电路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因为路子对了,所以他获得集成电路专利的时间要更加早一些。

这还没有结束,因为诺伊斯早在1990年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所以在200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给集成电路的发明者颁发诺贝尔物理奖的时候,只有更长寿的基尔比获得了这项无上的荣誉。

所以,威廉·肖克利、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都可以算作是芯片的发明者,除了诺伊斯因为英年早逝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之外,剩下的两人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

曾经没有,后来有,首先你要了解一下诺贝尔奖的初衷就不难了解他有没有资格获得,

实事证明,集成电路给世界人类的 科技 进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与速度,所以他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1901-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名录,要求写出几几年,谁,获奖时国籍,获奖原因

1、1901年12月10日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frisch)和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dingbergen)因其计量经济学的创立和运用动态模型分析经济活动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1902年12月10日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是通过疟蚊进入人体而获得第二个诺贝尔奖。

3、1905年12月10日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其细菌学的发展而获得第五个诺贝尔奖。

4、1906年12月10日

第六届诺贝尔奖授予意大利科学家高尔基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表彰他们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5、1907年12月10日

第七届诺贝尔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发现了疟原虫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1908年12月10日

第八届诺贝尔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厄里希,表彰他发明了“606”,俄罗斯科学家梅奇尼科夫,表彰他对免疫的研究。

7、1909年12月10日

第九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士科学家科尔,表彰他对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的研究。

8、1910年12月10日

第十届诺贝尔奖授予俄罗斯科学家科塞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对细胞化学蛋白质和核物质的研究。

9、1911年12月10日

第11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朗,表彰他在眼科方面的研究。

10、1912年12月10日

第12届诺贝尔奖授予法国医生卡莱尔,授予他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1、1913年12月10日

第13届诺贝尔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里赫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对过敏的研究。

12、1914年12月10日

第14届诺贝尔奖授予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宁,表彰他对前庭器官的研究。

13、1915年12月10日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henrybragg)和威廉·劳伦斯·布拉格(wilhelmlawrencebragg)因其对晶体结构的x射线分析而获得第15届诺贝尔奖。

14、1919年12月10日

第19届诺贝尔奖授予比利时科学家博德,因为他发现了免疫力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诊断 *** 。

15、1920年12月10日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6、1922年12月10日

第22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希尔,表彰他发现肌肉发热,德国科学家迈克尔霍夫(michaelhoff)对肌肉耗氧量和乳酸代谢的研究。

17、1923年12月10日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和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第23届诺贝尔奖。

18、1924年12月10日

第24届诺贝尔奖授予荷兰科学家艾因霍夫,因为他发现了心电图的机制,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926年12月10日

第26届诺贝尔奖授予丹麦医生菲比·格里芬,表彰他对癌症的研究。

20、1927年12月10日

第27届诺贝尔奖授予奥地利医生姚磊,表彰他在精神病学和麻痹性痴呆治疗方面的研究。

21、1928年12月10日

第28届诺贝尔奖授予法国科学家尼科尔,表彰他对斑疹伤寒的研究。

第32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阿德里安,表彰他发现了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舍林顿发现了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

22、1933年12月10日

第33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摩根,他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1934年12月10日

在第34届诺贝尔奖上,美国科学家米诺特、墨菲和惠普尔因发现了治疗贫血的肝脏制剂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1935年12月10日

第35届诺贝尔奖授予德国科学家 *** ,因为他发现了胚胎的组织效应,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1936年12月10日

第36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戴尔和德国科学家列维,他们发现了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26、1937年12月10日

第37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霍华德,表彰他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研究;瑞士科学家卡勒,表彰他对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的研究;匈牙利科学家索恩特·哲尔吉,表彰他们对维生素C的发现。

27、1938年12月10日

第38届诺贝尔奖授予比利时科学家赫尔曼,因为他发现了颈动脉和主动脉窦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28、1939年12月10日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由于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29、1940年至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断。

30、第43届诺贝尔奖于1943年12月10日颁发。

丹麦科学家戴姆因发现维生素k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多伊斯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获诺贝尔医学奖。

31、1944年12月10日

第44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尔朗和加塞特,因为他们发现了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功能分化。

32、1945年12月10日

第45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表彰他们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用途,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3、1946年12月10日

在第46届诺贝尔奖上,美国科学家 *** 因发现x射线照射引起的变异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4、1947年12月10日

第47届诺贝尔奖授予何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对垂体激素对动物代谢影响的研究。

35、1948年12月10日

第48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士科学家米勒,他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6、1949年12月10日

第49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士的赫斯,因为他发现中脑具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功能;授予葡萄牙的莫尼兹,因为他发现了白细胞切除术治疗精神病的功效。

37、1950年12月10日

第50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亨利克,表彰他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现可的松,美国科学家肯德尔和瑞士科学家莱斯特坦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38、1951年12月10日

第51届诺贝尔奖授予南非蒂勒博士,表彰他对黄热病及其防治的研究。

39、1952年12月10日

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而获得第52届诺贝尔奖。

40、1953年12月10日

第53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李普曼,表彰他发现了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授予英国科学家克里布斯,表彰他阐明了用于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41、1954年12月10日

第54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恩德斯、韦勒和罗宾斯,表彰他们成功培育脊髓灰质炎病毒。

42、1955年12月10日

第五十五名诺贝尔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泰勒尔,因为他发现了氧化酶的性质和功能。

43、1956年12月10日

第56届诺贝尔奖授予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和库南德,表彰他们发明了心脏导管和循环改变。

44、1959年12月10日

在第59届诺贝尔奖上,美国科学家奥乔亚和科伦伯格因其合成的核酸和发现其生理功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5、1960年12月10日

第60届诺贝尔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伯内特和英国科学家梅达沃,表彰他们发现并证实了动物抗体获得的免疫耐受性。

46、1961年12月10日

第61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贝卡西,表彰他对耳蜗感觉物理机制的研究。

47、1962年12月10日

第62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威尔金斯和美国科学家沃森,他们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8、1963年12月10日

第63届诺贝尔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埃克尔斯、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和赫胥黎,表彰他们对神经脉冲和神经纤维传输的研究。

49、1964年12月10日

第64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和德国科学家鲁南,表彰他们在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方面的发现。

50、1965年12月10日

第65届诺贝尔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利沃夫和毛罗,他们发现了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1966年12月10日

第66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哈金斯和劳斯,他们对癌症治疗的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研究。

52、1967年12月10日

第67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哈特兰,表彰他对视觉和视网膜生理功能的研究;美国科学家沃尔德,表彰他对视觉心理学,特别是视觉色素的研究;瑞典科学家格兰特,表彰他们对视网膜抑制过程的发现。

53、1968年12月10日

在第68届诺贝尔奖上,美国科学家霍利、科拉纳和尼伦伯格因对基因密码的解释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4、1969年12月10日

第69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包括德尔布鲁赫、赫尔希和鲁里亚,他们因研究和发现病毒和病毒性疾病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5、1970年12月10日

第70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克塞尔罗德、英国科学家卡茨和瑞典科学家奥勒,表彰他们发现了神经传递的化学基础。

56、1971年12月10日

第71届诺贝尔奖授予英国科学家萨瑟兰,他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了激素作用的机制。

57、1972年12月10日

第72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德尔曼和英国科学家波特,表彰他们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

58、1973年12月10日

第73届诺贝尔奖授予奥地利科学家弗里希、洛伦兹和英国科学家廷伯格,表彰他们对动物习性分类的发现。

59、1974年12月10日

第74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克劳德,表彰他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比利时科学家德达夫,表彰他对溶酶体的发现;美国科学家帕拉德,表彰他对核糖 *** 白的发现。

60、1975年12月10日

第75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杜尔贝克、特敏和巴尔的摩,表彰他们对肿瘤病毒与遗传物质关系的研究。

61、1976年12月10日

第76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隆伯格和加达塞克,他们因研究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2、1977年12月10日

第七十七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杰洛(jerlow)建立放射免疫测定法,美国科学家吉尔曼(geerman)和萨利(sally)合成下丘脑释放因子。

63、1978年12月10日

第78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士科学家阿尔伯特、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和内森,表彰他们发现并应用脱氧核糖核酸限制性内切酶。

64、1979年12月10日

第79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科马克和英国科学家豪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发明了CT扫描,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5、1980年12月10日

第80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的贝纳齐尔·塞尔夫、创立移植免疫学和免疫遗传学的斯内尔、研究抗原和抗体在输血和组织器官移植中作用的法国多尔西。

66、1981年12月10日

第81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斯佩里(Sperry)对大脑半球功能的研究,瑞典科学家维塞尔(Wiesel)和美国科学家休伯(Huber)对视神经皮层功能结构的研究。

67、1982年12月10日

第82届诺贝尔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柏格斯特罗姆、萨梅尔森和英国科学家范恩,表彰他们对前列腺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

68、1983年12月10日

第83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麦克林托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对玉米遗传因素的研究。

69、1984年12月10日

丹麦科学家丹尼斯、德国科学家科勒和阿根廷科学家米尔斯泰因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原理,获得第84届诺贝尔奖。

70、1985年12月10日

第85届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朗和戈尔茨坦,表彰他们对胆固醇代谢的贡献,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1、1986年12月10日

第86届诺贝尔奖获得。美国科学家科恩因发现解释细胞发育和分裂过程的表皮生长因子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意大利科学家利维·蒙塔奇尼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而获得诺贝尔奖。

72、1987年12月10日

第87届诺贝尔奖获得。日本科学家川端康成(kawakamiligen)因阐明人体如何产生抗疾病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3、1988年12月10日

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获得了。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因制造治疗冠心病的β受体阻滞剂 *** 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艾利肖和希钦斯则因研发不损害正常人体细胞的抗癌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

74、2000年12月10日

第100届诺贝尔奖获得。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奥地利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在人脑神经元间信号传输方面的重要发现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75、2001年12月10日

第101届诺贝尔奖获得。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和保罗·纳斯斯因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76、2002年12月10日

第102届诺贝尔奖获得。英国科学家悉尼·布伦纳、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选择线虫作为一种新的实验生物模型,并找到一个细胞图来跟踪每一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77、2003年12月10日

第103届诺贝尔奖获得。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勒(paullautler)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4日宣布,哈拉尔德·丘尔·豪森、弗朗索瓦·巴尔·辛诺西(法国)和吕克·蒙塔尼(法国)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以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杰出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半身像,右边是出生和死亡年份(罗马数字),左下角是作者的签名“E.Lindberg1902”。

奖章背面是古希腊健康女神许贵雅,她正在岩石上采集泉水,以解渴生病的女孩。奖章上刻着一句拉丁语,大致翻译为:新发现让生活更美好。

190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首次颁发该奖项。颁奖典礼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举行。

2019年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因“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而获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