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长子是哪年死的?
1953年,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赴美求学于哈佛大学,由于家庭无力提供读书费用,三年以后,已负债7000余元。杜聿明妻子曹秀清登门求蒋介石借款3000元,蒋只批借1000元且分两年支付。杜致仁汇来拿着500元支票深感绝望,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
杜聿明是怎怎死的 杜聿明个人简介
1、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2、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3、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之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一·二八事变)。
4、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48年,任徐州“剿总”副司令。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杜聿明和宋希濂
谈杜聿明,不能不提另一位黄埔一期生宋希濂。至少三次关键职位的选择上,杜、宋是最终候选人,但胜利者是杜。之一次:1941年选择远征军之一路军副司令长官,杜、宋角逐,杜胜。宋希濂成为第二次远征的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次:1945年选择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熊式辉=杜聿明组合与张治中=宋希濂组合角逐,熊杜胜,张宋发配新疆去了。还有一个组合是何柱国=汤恩伯,先出局了。关麟征一开始就是备胎,参看李宗黄回忆录便明白。
第三次:1948年选择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宋角逐,杜胜。宋希濂去华中剿总当副总司令,最后两人都成了阶下囚。
(宋希濂比杜聿明帅多了)
为什么总是杜聿明中选?人事因素比重很大。
国军讲派系、论人情,空降的司令长官要想将各派系部队指挥如臂,需要和部队长们有良好互动。毫无历史关系又不讲人情,谁给你卖命?李宗仁在回忆录台儿庄那一段写的很到位了。杜聿明正胜在这一点。
之一次远征,核心主力定为第5军,副长官自然是杜军长的,虽然这职位除了背黑锅意义不大。如果是第71军先到云南做远征主力,副长官就是宋了。可惜山西比广西离缅甸远。
接收东北,首批出关的是第13军(第4师、第89师)、第52军(第2师、第25师、第195师),其中第25师是从第4师扩编出来的,杜聿明正是出身第4师又到第25师的,他的副手郑洞国则是第2师元老,自然比宋希濂更合适。如果是后来也去东北的第54军(其核心第36师是宋希濂的起家部队)、第71军(宋希濂的基本班底)先出关,那长官就是宋了,可惜云南比广西离东北远。
徐州剿总的道理一样。刺儿头邱清泉独服杜聿明一人(邱的政治部主任吴思珩语),杜在豫东会战对黄百韬有救命之恩,和孙元良好歹无冤无仇。宋希濂和邱、黄毫无历史关系,和孙元良是几十年都没解开的冤家死对头。用谁不用谁一目了然。
当然,杜聿明在人事因素上得分高,不代表他在作战上不行。题主关于昆仑关、之一次远征的问题,
顺着往下讲讲徐州剿总副长官的选择。
蒋介石及国军决策层的长官们,都是在一战前完成军事教育的,脑子里全是决定性会战的思路,到处寻求主力决战(孟良崮就是一例),这次又明摆着要打决战,自然倾向于打赢过主力决战(包括收拾过主力决战残局)的指挥官。
这方面,从国军角度,杜聿明的成绩单是:
1.1946年第二次四平会战,指挥国军击破共军追击至松花江。(说这仗是白崇禧指挥的同志,烦请查查白是哪天到东北哪天走的)
2.1947年第三次四平会战,指导国军解四平之围。(杜在病房里策定方案,郑洞国负责前线指挥。连熊式辉都跑到杜的病房参加会议)
3.1948年豫东会战第三阶段,指挥邱清泉救出黄百韬、驱逐共军过黄河、收复开封。
还有辽沈会战最后阶段在锦西指挥撤退、收拾残局。
而宋希濂及其他同资历的将领(除杜的助手郑洞国外)拿不出同等的表现。即使战将如薛岳,国共战争初期从苏中辛辛苦苦推进到鲁南,却在几次中型败仗后被解职,也与没打成(不是没打赢)主力会战的评价有关。所以,杜聿明从资历、从成绩上看,被委以重任都不足为奇。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换谁也无法扭转乾坤了。
*** 十大将领: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张灵甫,王耀武的详细下场?
详细的说明他们有什么战绩,最后是怎么死的.详细说明他们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投靠了 *** ,担任了新中国什么职位,国家有没有给他们功名?
张自忠:
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在对日反包围战斗中身中7弹
李宗仁:
曾参加北伐战争。
抗日时期,指挥徐海会战,其中就有台儿庄。后参加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
1969年 1月30日 因肺炎在北京逝世。(关于他的死有争议,在他死之前涉入“梅花党案”,他被迫交出所谓“名单”,后他的秘书著书称他是被“革命群众”毒死。
杜聿明:
抗日期间指挥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
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孙立人:
1937年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参加淞沪抗战,重创日军
参加入缅作战,打赢仁安羌之战
1945年1月27日,他率领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终年90岁
薛岳:
参加淞沪会战
指挥兰封会战,重创日军土肥原师团
薛岳指挥部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敌106师团
指导第九战区各部进行反扫荡作战,先后取得陈山船埠、九岭、奉新等战役的胜利,收复通城、武宁等县城。
指挥上高会战。参加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
1998年5月3日,薛岳去逝,享年102岁
卫立煌:
指挥忻口战役并取得大捷
1944年滇西大反攻,在腾冲击败日军
1960年1月17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病世
傅作义:
领导绥远抗战
平型关大捷
1940年,奇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三战役
1974年 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医院病逝
戴安澜:
参加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昆仑关战役
入缅作战中,参加东瓜保卫战。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并歼敌5000余人
1941年4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
张灵甫:
参加淞沪保卫战,打死打伤日军800余人
1938年,反击日寇,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取得德安大捷
解放战争:1947年5月16日,74师全线崩溃。张灵甫饮弹自尽。
王耀武:
参加第二次北伐
参加八·一三上海抗战,重创日军
参加南京保卫战
参加之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3万余人
上高会战中,指挥74军消灭了锦河南岸的日军
参加浙赣会战
参加鄂西战役
亲自指挥湘西雪峰山战役
在解放战争受重创
1968年7月,病逝于北京
被特赦后,溥仪与杜聿明首次下江南,为何一路上流泪不止呢?
答:的确如此,溥仪被特赦后,与杜聿明等人首次下江南时,流了不少泪。
但这些泪水,实在是五味杂陈,有感恩,有欣喜,有伤感,有羞愧,有悔恨,有内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年,溥仪在“下江南”这段时间的日记里,记载有很多感想、表态,尽管看起来不像私人日记,而像随时接受检阅的思想汇报,但透过这些文字,以及当时陪同人员的回忆讲述,还是可以窥探出一些他的内心世界的。
溥仪是在1959年12月底被特赦,游江南的时间是1964年春天,是由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的旅游参观活动,主要参观江苏等地。
旅游团的团员以特赦人员为主,有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王耀武、沈醉、康泽等,以及他们的家属,共40人。
溥仪的家属是和他结婚两年的妻子李淑贤,还有他的弟弟溥杰、弟媳嵯峨浩。
沈醉虽是特务出身,但喜欢舞文弄墨,后来他在回忆录中称旅游团为“帝王将相参观团”。
这个“帝王将相参观团”当然不能跟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参观团”相比,但他们的行程也是得到了严密安排、严格保护的。
他们参观的之一站是南京。
负责接待他们一行的在是江苏省政协工作的吴钟祺。
吴钟祺原为黄埔军校第18期学员,解放前为江阴炮台台长,在渡江战役中率部起义。
吴钟祺后来回忆说,溥仪他们参观的景点,会临时闭园,他们居住的饭店,整个一层都给包下来,陌生人不得入内。
吴钟祺老人说,当年到火车站接他们时,他是亲眼看到了流泪的溥仪。
溥仪一下火车,就和列车长握手,抹着眼泪,嘴里嘟嚷着说:“我是之一次下江南。”
又说:“一直没有出来过,现在是真正解放了。”
就这,真的值得哭得这么五道八叉吗?杜聿明有点理解不了。
溥仪就解释说,“过去日本人带着我走,要我到哪里就到哪里,都是闷着走,什么也看不到,现在是什么都看到了。以前过的是蝙蝠式的生活,不见阳光不见人,现在做中国人真正自由。”
……
所以说,溥仪“流泪”下江南的事儿,是真的。
溥仪他们在南京一共逗留了五天。
吴钟祺老人清楚地记得,是从3月11日到3月15日。
他们参观的地点除了明孝陵、梅花山、灵谷寺、夫子庙、中山陵、雨花台和总统府各大景点,还有南京的不少公司,如当时的南京化工公司、友谊服装厂、艺新丝织厂等。
吴钟祺老人特别提到一个细节。3月12日,参观团去中山陵游览时,才爬到陵墓入口的花岗石牌坊,溥仪妻子李淑贤心脏不好,身体虚弱,走不动,就对溥仪说,我在这里休息,你们先上去吧,我等你们下来。溥仪体谅妻子,就说那我也不去。
幸好,这时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这几个人来提醒说:“老溥,你不能不去,因为……”
溥仪瞬间明白了什么,赶紧搀扶夫人缓步登顶,和大家向孙中山坐像鞠躬。
在中山陵的接待厅吃饭时,溥仪喃喃自语地说:“我过去做皇帝也做了不少坏事,我对自己,对别人都这样说,过去的溥仪死掉了、烂掉了,现在是新生的溥仪……这次政协花了这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我们出来参观游览,也是对我们的改造。”
后来参观雨花台,溥仪流泪了,他说:“到这里心里很难过,我们真是罪孽深重,这么多人牺牲在这里,太惨了……应该想想自己过去对 *** 对人民怎样,今天 *** 对自己又是怎样。应该考虑今后如何改造自己,洗清罪过,为人民工作。”
3月16日,旅游团前往无锡,游太湖饭,逛锡惠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