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

wanfu 麦克百科 180 0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123号航班?我听过这黑匣子,当时应该没有配备降落伞,飞行员从飞机失控以后就没有放弃过操作,直到撞山的最后一刻,这让我很感动,但是如果123号航班在羽田机场降落而不是选择飞回东京可能空难就不会发生

520人遇难,1985年的日本大空难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4张图片-万福百科

1985年的日本大空难被称为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为史上单机死亡人数最多。乘客共有509人,机组人员15人,死亡人数520人,仅生还四名女性。

失事飞机机型为波音747-100SR,航班为JAL123。原计划是从东京飞往大阪,下午18点起飞,18点56分抵达机场。但飞机于18点24分发生事故,56分坠毁于群马县高天原山并引发大火。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5张图片-万福百科

据事后调查,事故起因可追溯到1978年,该飞机降落时损伤到机尾。替换受损面板时,理应用一整块板连接两块面板,并用三排铆钉固定。但波音公司的维修人员并未严格遵循操作,用两块结合板而非一块,且一个上面有一排铆钉,另一个有两排。这些导致此处所受的应力明显增大,金属疲劳累积,超过一定的飞行次数后容易爆裂。

而在JAL123出事的时候,其正处于爬升阶段。曾受损的面板无法承受气压差,发生破裂,高压空气冲入机尾,吹落垂直尾翼,从而扯断液压管线,导致飞机失控。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6张图片-万福百科

在高度紧张的情形下,机组人员持续与飞机抗争,尝试避开山地。但由于人并不能像机器那样精准到每个决定,途中也出现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差错。比如选择返回羽田机场,而非前往最近的名古屋迫降,而且由于太过紧张对塔台呼叫反应迟缓。这些都加速了惨剧的发生。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尽力了,据生还者描述,事故发生后机舱内并未混乱,空服员一直在协助乘客。而且飞行员与工程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仍然飞行了半个小时,事后模拟没有一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7张图片-万福百科

然而,造成伤亡如此惨烈的并不仅仅是78年的那次失误。据报道,更先发现飞机坠毁地点的为驻日美军,并提出率先救援,但此提议遭到日本自卫队拒绝。等自卫队到达现场的时候为19时47分,由于能见度低以及持续的大火,他们得出了不可能有幸存者的结论,选择第二天再上山搜救。

据生还者所述,这一决定导致了许多原本能生还的乘客,由于烧伤、失血过多等原因在苦苦等待中死去。

JAL123航班事故是一件从一开始就可避免的悲剧。从源头来讲,它纯粹由机械故障导致,被形容为“是一个永不应产生的严重错误”。这也提醒着世人永远不能在小错误上掉以轻心,不然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日本波音747坠毁原因

1985年8月12日,日本一架波音747客机在日本境内撞山坠毁,导致520人死亡
你说的就是日航123航班空难。下面是这个空难的几个时间点。
18时12分:日航123号(JA8119)从羽田机场的18号停机坪驶至16L跑道后滑行起飞。
18时24分:起飞12分钟后,在相模湾爬升时(23900ft),突然发生巨响,垂直尾翼有一大半损毁脱离,液压系统也故障。机长决定回航至羽田机场(也预备迫降到美军横田空军基地)。其后航机因液压油渗漏而引致操纵面无法控制。
18时56分:经过机长、副驾驶及飞航工程师的努力,仍无法让飞机安全降落。飞机在(8400ft)高天原山坠毁,前半部撞山起火燃烧,后半部滑落山腰。
可以看到垂直尾翼撕裂致使飞机失控是导致空难的主要原因。而事后调查得到:
1.1978年6月2日,该飞机在大阪的伊丹机场曾损伤到机尾。
2.机尾受损后,波音公司没有妥善修补,正常需要二排铆钉,但维修人员只是将损伤的部分补了一排铆钉,所以增加了接合点附近金属蒙皮所承受的剪力,使该处累积了金属疲劳的现象。
3.该处的压力壁在损坏后,造成四组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泄漏),导致机师无法正常操控飞机。

日本歌手谷村新司的歌

日本歌手谷村新司的歌曲有:《星(昴)》《风姿花传》《浪漫铁道》《花》《最後のILOVE YOU(最后的我爱你)》《睡莲(睡莲)》等。

一、《星(昴)》

谷村的歌曲《星(昴)》最为人所熟悉,并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亦被改编成不同的语言版本,成为不朽的经典。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8张图片-万福百科

二、《风姿花传》

《风姿花传》是日本动画《三国志》中的主题曲,由日本音乐家谷村新司演唱。动画片《三国志》是以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为中心展开的。所谓花之下,实指桃花之下,也就是桃园之中。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9张图片-万福百科

三、《浪漫铁道》

《浪漫铁道》是日本著名音乐人谷村新司的歌,发行于1985年,有两个版本,一为《蹉跌编》,一为《途上编》。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10张图片-万福百科

四、《花》

《花》是日本歌手谷村新司作词作曲演唱一手包办的经典歌曲,后来被香港歌手翻唱为《共同度过》。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11张图片-万福百科

五、《最後のI Love You(最后的我爱你)》

谷村新司《最後のI Love You》现场版这首歌收录在谷村新司1991年发行的专辑《君を忘れない》中,同时也是《夏日倾情》的日文原版。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12张图片-万福百科

六、《睡莲(睡莲)》

《睡莲》是由日本音乐家、歌手谷村新司演唱,2007年4月18日发行的一首歌曲。

日本1985年空难为什么没有人跳伞?-第13张图片-万福百科

广场协议对日本的影响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 *** 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 *** 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更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