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全文
具体,全面的海正化工算是台州知名企业了。
2010年9月4~5日,海正化工 “十二五”发展规划论证会在杭州浙江宾馆举行。浙江省经信委组织中国工程院、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工信部、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沈阳化工研究院、上海农药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农药检定所等单位专家对《海正化工“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认真评审,在提出多项修改意见后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台州市经委领导,公司董事长白骅以及海正化工各位董事也参加了论证会。
海正化工“十二五”规划立足企业实际,结合国内外农药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期间企业的发展定位:以农化为主营业务,拓展医药产业领域,着力培育以生物酶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化工企业。与会专家认为,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规划”提出总体发展思路:以“酶化工”为特色,创海正绿色农化产品品牌,同心多元化发展。与会专家认为应充分发挥海正集团在生物合成技术、酶催化技术与化学合成技术有机结合的特色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和重点,把企业做强做大。
“规划”论证的同时,专家们认为,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基于公司总部所在地规划功能的调整,支持在外沙区块调整建设农药制剂中心,着眼于盘活存量,集团产业协同,南京基地发展定位于医药等绿色产品的生产,规划提出尽快落实农药原药和中间体新的生产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公司将根据专家意见,不断完善规划编制,还就规划进行逐一的细化落实,并贯彻到发展战略中,使规划更加切合实际,更加贴近未来发展主题。
硕士待遇肯定很优厚。 羡慕啊。。
台州的经济在浙江算是前5的。楼主放心去吧。
十八大全文和十二五规划
十八大在京开幕胡 *** 作报告(全文)
【编者按】
2012
年
11
月
8
日, *** 中央总书记胡 *** 代表十七
届中央委员会向 *** 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
涛在会上宣读了报告的要点。
以下为报告全文: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 ***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 *** 理论、“ ***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
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
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
富强的新中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对党和人民确
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
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
更加奋发
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
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 以来的五年,
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的五年,
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的五年。
中国 ***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简介十八大报告十八大观后感十八大思想汇报党代会制度
*** 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
为贯彻 *** 精神,
中央先后召开七
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
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五年来,
我们
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
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二
O
一一年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
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
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
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
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
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
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
城乡就业持续
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
改善,
城乡更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弄寻扶贫标准发福提升,
企业退休人
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实行城乡按
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基层民主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形成,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
爱国统一战线巩固
壮大。行政体系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文
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产
业加速发展,
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
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成效显著,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
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
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
全面加强,
军事斗争准备不
断深化,
履行新世界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
出色完成一系列
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
合作提高到新水平。
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
实现两岸全面双向
“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
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
法人在海
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
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
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
党
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
干部队伍建设
取得重要进展,
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深入进行,
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
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
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
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
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
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
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
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
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
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 、官僚主
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工作,
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
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
我们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战胜
一系列重大挑战,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进
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
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过程
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
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
OO
八年以后,国际金
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和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
一系列重大举措,
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
积累了有效应对外
部经济风险冲击、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
我们成功举办
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
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
然灾害和在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
妥善处臵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在
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
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
巩固和发展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彰显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
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社会生
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
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
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人们公认,
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
定的时期。我们能去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
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 *** 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戈民主党派、各
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
澳门特别行政区
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
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
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
“ *** ”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
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
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
问题,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
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
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
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
风会风,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 *** 、官僚主
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支持工会、共青团、
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更好反映群众呼声,
维护群
众合法权益。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
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
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 *** 利保障制度,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
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
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
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
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
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
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强化
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
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完善地方
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
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
委会议、
党代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
增强党内生活原
则性和透明度。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
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
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
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
能、才尽其用。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
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
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完善干部考核评
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
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
度。
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
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
部,
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
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
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
部力度,
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
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
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
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
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
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
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积极引
进和用好海外人才。
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建立国
家荣誉制度,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
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
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落实党的任务的战
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
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各领域基
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
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
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
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
队伍结构。
(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 *** 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
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
至 ***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
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
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
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
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
项报告制度,
既严于利己,
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
束,绝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
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健全反
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
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
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坚决查处大案要案,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
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
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
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
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
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
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 *** ,
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
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要坚决维
护中央权威,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贯
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均不允许“上有政
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监督检查,严
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
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
切实
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
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寄
托着无数仁人志士、
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
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付出了更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
史诗,
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
积贫积弱的悲惨命
运,
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
进军,
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
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
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
全党必须增
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
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
增强宗旨意识,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更高位臵;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 *** 人的政治
本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
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
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
支持青年创业。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
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投身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
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
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
巩固全国各族人
民大团结,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
民大团结。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
央周围,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十五规划是指的哪几年?
“十五”计划,是指我国从2001年到200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之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求《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全文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 ***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之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 *** 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之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之一生产力和人才之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 职能加快转变, *** 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 *** 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 *** 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 *** 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11)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2)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14)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 *** 业和生活 *** 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 *** 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7)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 ***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医疗器械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
A.100%以上B.90%以上C.80%以上D.70%以上... A.100%以上B.90%以上
C.80%以上
D.70%以上
【答案】:B
本题考查败逗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迹裤规划指标。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指标:①全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医疗器械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②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生产的仿制药中,国家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药品生产100%符合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察州卖规范》要求;无菌和植人性医疗器械生产100%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④药品经营100%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⑤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故本题答案应选B。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