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经典探险故事
徐霞客的经典探险故事,急~~~~~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1.5)出生在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问奇名山大川。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奥如掘至宝。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庐。崇祯元年(1628)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三年,再南游漳州。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 *** 无所碍。
徐霞客故事有哪些
1、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2、徐霞客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登天都峰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
先说结论,登天都峰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以下三个困难。登天珠峰是徐霞客游记当中的重要篇目,主要描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在攀登黄山的险峰,天都峰死后发生的那种艰难的事情,表现了徐霞客大无畏的探险精神。徐霞客帮助朋友穿鞋子。
徐霞客之前人们认为长江的源头是?
在徐霞客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长江的源头应该是在岷山南麓的黑水河流域,因为黑水河水势汹涌,河道险峻,被当时的地理学家称为“长江之祖”。
不过,在徐霞客的探险中,他发现四川理县境内有一个叫做“石人山”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小溪叫做“金沙江”,这条小溪南下至绵阳,然后转向东流,经过川西南的高山峡谷和滇、黔交界,流经云南怒江,最后与岷江汇合形成长江。徐霞客依据自己的观察和调查,认定金沙江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
经过后来的考证和科学探讨,徐霞客的判断被证实是准确的,现代对长江的起源和流向有了更深入更准确的了解。
徐霞客游记白话文?
有徐霞客游记的白话文版本。徐霞客的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包括了他所经过的地方的山水人情和历史文化。但是其原文采用的是文言文写成,难以理解和阅读。因此,有了许多学者或翻译将其翻译成白话文版本,让更多人可以读懂其中的精华和内涵。除了徐霞客游记,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采用的是文言文写成,难以理解和阅读。有很多学者或翻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其翻译成白话文版本,让更多人可以理解和欣赏。因此,读者在接触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不需要因为语言障碍而错过精彩的故事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