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哪一年呢?辛亥革命后是哪一年?

wanfu 麦克百科 162 0

辛亥革命是哪一年呢?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之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 ***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之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 *** 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 *** 独立[1][1][2][3]。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175]。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后是哪一年?

辛亥革命是1911年至1912年1月。后面一年是1912年2月2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在辛亥革命之前,资产阶级还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发生在那一年的什么事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两

在辛亥革命之前,资产阶级还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发生在那一年的什么事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两位?
1895年5月,康有为联合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200多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要求迁都、拒和、变法。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上海、天津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变法维新运动在全国逐渐高涨起来。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时局更加危急。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颁发了一系列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方面推行新政的谕旨。维新派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在中国推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创办了哪些报刊和书籍

1、《中国日报》

  它是兴中会创办的之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 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早期宣传内容集中在:(1)揭露和声讨请 *** 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车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会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仿日本报纸采用短行排印,这对传统的竖行长行版来说是一项业务革新。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报,其更大特点是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紧密结合在一志。

  2、《开智录》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之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的机关刊物。1900年11月 日在横滨创刊出版。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郑贯公主编。

  《开智录》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印刷、发行要依附《清主报》,内容和《清主报》相似。

  3、《译书汇编》

  由我国之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成员创办的刊物。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

  该刊“专以编译区美法政名著可宗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4、《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由宋教仁、田桐等主办,程家柽任总编辑。

  该刊为大型时事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主”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其宣传内容主要有:(1)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2)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3)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此外,它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

  5、《清议报》

  保皇派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两份报刊。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创办的之一份报刊,后来成为保皇会的之一个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

  该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其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该报于1901年12月21日因火灾而停刊。

  6、《新民丛报》

  它是一份保皇派报刊,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由梁启超主编。

  该报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其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科技文明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同靡报界和文坛。

  7、《时报》

  戍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之一份报纸,也是改良派在国内重点创建的舆论阵地。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狄平子、罗普分任经理与主笔。

  该报从创刊始,就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因此,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我大影响,而是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的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8、《大公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由英华创办,自任社长,总揽经营和编务。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由莫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2)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成为一张在 *** 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9、《京话日报》

  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

  1904年8月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

  该报政治上主张保皇立宪,从一创刊就宣传它是中国人办的报纸,“作报人的心是中国的”,极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反映人民的疾苦,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热心为读者服务,因而保受读者信任和赞许,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官僚和权贵。

  10、《东方杂志》

  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期刊。1904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刊。先后有孟森、胡愈之等人负责编辑工作。

  该报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对外主张联日抗俄,对内提倡君主立宪,教育救国。内容除自己的社论外,还经常选录多种报刊的时论、记事、要闻、奏折等,资料性较强,类似文摘性刊物。1911年改革后,逐渐采取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兼容包的编辑方针,仍坚持改良主义,但它宣传欧美,也译载有关社会主义的内容。新文化的运动后,保守反动。五四运动后又进行改革,社会科学论著增多,科技文章减少,介绍时政。1948年停刊。

  11、《大江报》

  文学社机关报。1911年1月3日创刊,其前身是《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宫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12、《中华民国公报》

  中国历史上之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机关报。1911年10月16日创刊于武昌。由牟鸿勋出任之一任社长。

  该报主要内容是刊载军 *** 和下属各部门以及各革命团体的公告,报道有关武昌起义及各省光复消息,评论革命形势和军 *** 的政策法令等,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逐成为黎元洪控制下的舆论工具。

  13、“竖三民”

  报名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主编人

  《民呼日报》 1909.5.15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吁日报》 1909.10.3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立报》 1910.10.11 上海租界 于右任

  《民呼日报》是在《神州日报》被焚后,由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的,后因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逐出租界,报馆被封,该报只办了92天。《民呼日报》被封20余天后,他又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后存在48天被查封,一年后,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创办了《民立报》。

  “竖三民”的创办发行,深刻地揭露了清 *** 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五四爱国、辛亥革命、遵义会议哪一个是中国 *** ,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

没有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要论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话,就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34年的事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