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明朝大太监汪直是好是坏?

wanfu 麦克百科 118 0

明朝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明朝大太监汪直是好是坏?

大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大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汪直,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人,瑶族。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招讨南蛮,汪直被俘获,带至京师,经 *** 后分赠王候。汪直初为宪宗宠妃万贵妃身边的小内侍,后被委派伺察刺事而受到信任。

成化十二年,京城出“妖狐夜出”案,人心惶惶,宪宗命汪直便衣出宫查探。汪直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年幼最得宠”。汪直外出“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外,人皆不之重”,“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探以闻”,宪宗大悦。

成化十三年,汪直得到明宪宗的宠信领新设特务机构西厂,权势远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上,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按古代标准符合这个条件的,再以入宫时间推算,应该是提督西厂时候只有十五六岁,被贬南京时候二十出头。

成化十四年,三月,建州女真犯边,汪直欲前去招抚,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所阻。五月,汪直奏请开设武举,设科乡试、会试、殿试,欲悉如进士恩例,诏命试行数年,俟有成效。六月,宪宗令汪直领通事百户王英往辽东处置边务,并赐汪直敕曰遇事可便宜行事。

成化十五年,宪宗又诏令汪直训边,得以监管指挥九边兵马。而与万贵妃垄断朝纲,时人戏称“天下只识汪太监”。成化十六年,鞑靼派军进入河套,宪宗令汪直监军,兵部尚书王越提督军务,保国公朱永为总兵前去御虏。

成化十八年,宪宗任命汪直为大同镇守太监,而召还京营官兵。成化十九年,五月,汪直上奏,左参将卢钦、右监丞杨雄等人不能御虏,以致敌寇多次入境杀掠人畜,又隐匿不报,论法当究问,并自劾不能节制之罪。

诏命将卢钦、杨雄一起执来京师,汪直误事,暂记其罪。鞑靼大 *** 瞬即至,恐会败事,于是宪宗调汪直于南京御马监。九月,右都御史李裕等奏,汪直获罪,犹有未满者,希望把被汪直排挤的官员们官复原职并赐召还。宪宗以事已处分,李裕等烦扰,而且有的人不是汪直诬陷的为由,命锦衣卫把领头的御史下狱拘问,并停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裕、右副都御史屠滽俸禄半年。

汪直揽政期间,独掌西厂,爪牙遍布全国,任意罗织罪名,屡兴大狱,肆意横行,士大夫“益俯首事直,无敢与抗者”,“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内阁首辅商辂陈汪直十一罪,并说服内阁大臣万安、刘珝、刘吉等内阁重臣,加上九卿项忠等亦弹劾汪直,兼之宪宗在太监阿丑做一场《醉酒》戏突显汪直权大,宪宗知其意,当日罢黜西厂。

虽然汪直不再掌管西厂,但仍然受宠,遂诬陷商辂收授指挥杨晔贿赂,而御史戴缙再次歌颂汪直功劳,请恢复西厂,商辂于是力求离去。商辂既去,士大夫更加俯首侍奉汪直,没有再敢与之抗者了。其后,明宪宗对他渐渐疏远,让汪直外出镇守大同、宣府,正史后续无提及汪直结局。

明朝太监汪直介绍 明朝太监汪直资料

1、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2、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3、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明宪宗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为人狡猾聪明,明宪宗于是令他改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秘密出去侦察。人们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汪直将所见所闻,全部报告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明朝西厂创始人,汪直到底有多厉害

汪直是南方造反瑶民后代,但是英雄不问出处,出身并不影响汪直成为整个大明能够排得上号的大英雄!汪直十多岁就任御马监大太监,级别已经相当于外朝尚书了;任西厂厂公权倾天下时,普遍认为他不超过十五岁;不过英雄不在年高,年少立下盖世功业,更显难能可贵,好比霍去病。

身列明朝四大权宦,年仅二十岁就睥睨天下,汪直为何还能善终?

自古太监无好下场,汪直为何例外?

因为汪直并非十恶不赦,做过一些好事。

说起权倾天下,明朝有名的四大权宦: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除了汪直,其余三人的下场皆是十分悲惨,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但汪直十六岁提督西厂,二十岁权倾天下,二十三岁被贬,之后却没有被清算,终究得了善终,这恐怕还是和汪直并非十恶不赦的大恶人有关,即使汪直年少气盛贬手握大权,也利用权势谋取一些私利,但他并非是个忠奸不分的恶臣,也没有扰乱国政,他在权臣道路上曾经做过这么几件事。

明朝汪直和春华在一起?他跟万贵妃什么关系?

汪直是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汪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生卒年无明确记载,掌权时还年少。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宪宗令汪直建立西厂,钦定校尉人数一倍于东厂。二月,已故少保杨荣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与其父杨泰暴横乡里,戕害人命,被仇家所奏,遂入京行贿,为汪直所发,下西厂狱严刑拷问,并牵连多位大臣,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五月,内阁首辅商辂等人上疏,言西厂“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并联合六部九卿请罢西厂。宪宗无奈同意,令汪直回御马监。

同年商辂弹劾西厂奏章中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止凭韦瑛等主使”,在外监军时期怀恩评价“直年少喜功”,按古代标准符合这个条件的,再以入宫时间推算,应该是提督西厂时候只有十五六岁,被贬南京时候二十出头。

汪直的生平其实还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无疑就是一个宦官为地位名利步步高升的故事,但是要说到汪直和春华,可能大家都会感兴趣了。在古代的皇宫里,宦官是不全之人,而宫女是常年深藏宫中的,两种人都是寂寞孤独冷,于是久而久之宦官和宫女就出现了互相慰藉关爱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对食”。当时汪直跟春华的关系就是对食关系,两人想夫妻、家人一样互相慰藉、关爱来打发宫中寂寞孤苦的日子。

至于万贵妃跟汪直就是主子跟奴才的关系,毕竟汪直是个太监,不算是真正的男人,在古代身体不全的人身份是非常卑微的,作为一位被皇帝宠爱的妃子,万贵妃是不可能作践自己跟一个身份卑微的奴才有什么不干不净的关系的。要说两人背地里不可告人的关系,那就是互相利用,互相勾结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各取所需。

汪直掌管西厂的时候权倾朝野,也做了不少坏事,后来因为领兵失败,宪宗皇帝大怒罢黜他的职位,直接发配到哪里南京御马监,最后汪直因病死于南京。现代关于汪直的评价和影视作品非常多,而且演绎的人物都有差异,而且对于历史上真正的汪直,人们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的。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多看点关于他的电视电影你差不多就应该知道这个人事怎样的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