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家里至少有几口人花木兰家里至少有几口人蚂蚁庄园
花木兰家里至少有5口人。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记载:“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句可以推测出,花木兰至少有父母、姐姐、弟弟4个亲人,再加上花木兰自己至少也有5口人。
人物简介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历史背景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木兰诗的记载花木兰家里应该有几口人?
5口人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就是5口人了。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更大精神力量源泉。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着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花木兰档案 1、生活年代: 2、性别: 3、年龄: 4、婚姻状况: 5、家庭成员: 6、家中排行:
花木兰档案1、生活年代:
2、性别:
3、年龄:
4、婚姻状况:
5、家庭成员:
6、家中排行:
7、特长:
8、最喜欢的生活:
9、优点:
花木兰档案
1、生活年代:南北朝
2、性别:女
3、年龄:成年
4、婚姻状况:未婚
5、家庭成员:父,母,阿姊,小弟
6、家中排行:第二
7、特长:织布,打仗
8、最喜欢的生活:安稳舒适的生活
9、优点:孝顺
花木兰是富家 *** 吗?
我个人的理解,花木兰肯定不是富家 *** ,如果真的是富家 *** 的话,他不可能可以到军营里去受一些苦难,能够坚持的下去。如果是富家 *** ,一般都是养在深闺房当中,不懂得去打仗电影《花木兰》,为何强调女性只有通过婚姻才能给家族带来荣耀?
在中国历史上能和花木兰相比的战场女英雄可谓寥寥无几,电影中,更是以超级英雄的形象对她进行了刻画和描写。
在《述异记》、《异志》,以及《黄陂县志》和《焦氏笔乘》等著作中都对花木兰的身世和姓氏做了出了自己的定论,但无论出身如何,家在何处,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因杀敌无数而名扬天下的基本内容都如出一撤,她的英勇与智慧令人叹服。
然而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必定少不了与他人相比之下的不同之处,比如花木兰从小就拥有和其他小孩不一样的开朗性格和敏捷身手。
电影中又为何要借花木兰的父母之口几次强调婚姻的重要性呢?
一、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汉书·惠帝纪》记曰:“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就是说,女孩子若不在法令规定年龄缔结婚姻,就要缴纳五倍的赋税作为处罚。
而有关花木兰的最早记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木兰诗》当中,那是一个少数民族入驻中原的统治时期,门第观念很强,适婚的年龄也有着严格规定。
比如北朝时的一封诏书中就说:“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悉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
即到了年龄的女子没有嫁出去的,隐瞒实情的父母会被处死,一般情况则由当地的 *** 部门做主进行强制官配,因而面对与众不同的花木兰,其父母也不得不对她的婚事更为焦虑。
1、隐其气,藏其功,饰必妆于淑女:
在电影的开场,随父母住在圆桶型土楼中年幼的木兰,正手持长木条追着从家中围篱飞逃而出的母鸡沿着楼道、屋檐上窜下跑,惹得周围的人纷纷怨声载道,小声带着担忧和抱怨说木兰如男孩一般顽皮,将来没人愿意娶之为妻,这将会给花家带来耻辱和不幸。
虽然最终木兰战胜了母鸡,将其赶回了篱中,同时也展露出了她优异的功夫,但没有人为她鼓掌,反而想要远离,她的母亲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愤怒。
于是,唯一支持她的父亲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劝诫木兰,从此不在人前显露自己的功夫,否则会被认作巫女而处决,她必须要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淑女。
正如《日出东南隅》中的:“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窈窕者,美好也,婀娜柔美;淑,心地善良,性格温柔。
2、纤其手,缓其步,言必表于端庄:
媒人,是古代十分重要的婚介职业人,任何男女之间想要缔结良缘都必须有媒人作为见证,否则婚礼将无法操办。
当木兰到了婚配年龄,其父母在没有问过她任何想法的前提下就直接告知,她已经进行了婚配,这是她作为女性唯一能为家族带来荣耀的选择,所以她没有拒绝的权利。
在一番梳妆打扮之后,木兰被带往村中的媒婆处接受检阅,从站、行到坐、言,以及斟茶等一系列姿态、动作都要一一展现,以表明她能够成为合格的贤妻良母,然而木兰的无心打翻茶碗之过却让媒婆大怒,并严厉指责她将成为花家的耻辱。
东汉时,作为《女四书》之首的《女戒》就分别以敬慎、妇行、专行、曲从等共七章内容明确了作为一个女子需要遵守的言行。
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为隐藏自己的天赋异禀,为了家人的安全利益,木兰只能一个人去山间田野中骑马、练功,有一天当两只兔子一齐在草丛中奔跑时,却令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无法分辨出他们的性别,而她满怀喜悦回家将自己的所见于家人分享时,却没有人表现出和她同样的兴致。
他们面色凝重,担忧着她未来的命运和她的不同可能给家族带来的不幸,毕竟对于古代的一个女人来说,婚姻是她人生唯一的出路。
但她的之一次却相亲以失败而告终,这为她后来选择替父上阵,以此为家族带来荣耀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也更能突出英雄路难的特点。
1、以身献国土,以命为荣誉的父亲:
花木兰身上的与众不同,以及家族对荣誉的重视主要来源于她的父亲花周。花周曾多年征战沙场,不仅有一块象征庇佑的凤凰腰牌,更是因为其战功赫赫而获得了一把刻有勇敢、忠诚和真实三种品德的御赐宝剑,所以名誉对他们个人和家族来说都胜过其它。
在历朝历代对于荣誉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但每个朝代,每个阶级的人都有他们必须守护的荣誉,比如《管子·心术上》中的:“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庄子·骈拇》中的:“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花木兰的父亲已经做到了作为一名士兵在战场以身殉国的担当和勇气,实现了对家、对国的荣誉守护,而花木兰作为一名女子。
虽然遗憾不能如男儿一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自由,但是她仍然要为家族的荣誉而努力,那就是按照父母的安排成功拥有一门婚姻,不让家人因为她的不婚而带来祸患。
2、半生忙细务,持家总担忧的母亲:
电影中花木兰的母亲在面对花木兰时,似乎总是十分不悦和担忧,因此母女之间的交流很少,每当木兰犯错时就会让自己的丈夫去教导木兰,但从整体上作为一个典型的妇道人家来看,她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和母亲。
首先,她的丈夫因战争而失去了左腿,家中的重活和日常劳动几乎都担在了她一个人肩上,但她从未因此有过埋怨,并尽力守护着花家的荣誉。
木兰的异常常遭到周围人的诟病,这会使她往后的人生遭受许多偏见,甚至误解,由此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幸,所以家中没有男孩的花家来说,维护家中的荣誉就落到了木兰和她的妹妹身上,这是她必须面对和无法推卸的责任。
3、温柔恬静,不作嬉戏玩闹的妹妹:
木兰和她的妹妹虽然出身于同一父母,但两人的脾性却是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她的妹妹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淑女,不仅经常为母亲分担做饭、洗衣、织布等家务,而且文静而懂事。
所以与木兰不同,她从来没有遭受过来自父母的责怪和行为上的劝诫,最终也成功相亲而没有给家族带来耻辱,相比之下,这大概也是木兰的父母总是跟木兰强调家族荣耀和婚姻重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三、总结
唐朝诗人杜牧曾为木兰作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对于木兰的详情,根据《商丘县志·列女》中所述:“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髦赢,弟妹皆稚呆。
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除替父从军之外,对她的生活则有更多的故事版本,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木兰作为女中豪杰,作为英雄生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这一事实。
电影中,她披甲上阵之前,却只是人群中的异类,她的天赋异禀只是她和家人的累赘,根据习俗和女子的标准,她只有成为谨言慎行,端庄大方的淑女才能顺利结下姻缘,从而为家族带来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