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计算相对生产率公式:d=G/n。生产率一般指单位设备(如一台机床或一条自动生产线)或设备的单位容量(如高炉的每立方米容积),在单位时间(如一小时、一昼夜)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如果指每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则称为劳动生产率,它是衡量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组织的合理性和工人劳动的积极性的指标之一。
积极性又称积极主动性,从来源上讲它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
积极主动性是士气的表现,士气是积极主动性的实质。
月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月劳动生产率=月工业增加值/月职工平均人数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如何理解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注: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解释: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则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例如: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远大于生产一支圆珠笔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一辆汽车的价值量远远大于一支圆珠笔的价值量。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如:生产一辆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一辆汽车的价值量就变小了,表现为一辆汽车的价格下降。(理解这一问题,还必须搞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 *** 。)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解释:首先要注意此问题的“个别”这一关键词(是“个别”而不是“社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例如: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甲企业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100个小时,乙企业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200个小时,而绝大多数企业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60个小时,那么一辆汽车的价值量就由绝大多数企业耗费的劳动时间160个小时来确定。
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了,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随之而来发生变化的是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根据上述道理,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如上例,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了,而绝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改变。此时,发生变化的只是甲、乙企业生产汽车的个别劳动时间。所以,一辆汽车的价值量仍然是就由绝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每辆汽车耗费的劳动时间160个小时来确定。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解释:正如你说,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短,说明其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在一定的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而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此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这一公式,用数学 *** 来帮助我们理解。
例如: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160小时/一辆汽车,某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由原来的160小时/一辆汽车提高到80小时/一辆汽车,也就是说在同样的160个小时里生产了两辆汽车;假定一辆汽车售价是10万元。根据“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公式得到两个数值:一是某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前的商品的价值总量=1×10=10万元;二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商品的价值总量=2×10=20万元。从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商品的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越短,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关系。
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解释: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带来了单位商品价值量的相应变化;但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关于这一点,仍然可以用数学 *** 来帮助我们理解。还是上例,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社会劳动生产率由原来的160小时/一辆汽车提高到80小时/一辆汽车;这里,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变化了,所以,一辆汽车的价值量也就会发生变化。上例中假定一辆汽车售价是10万元,由于此时生产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数学计算为10÷2=5万元,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一辆汽车的价值量是5万元了。又由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公式得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前的汽车的价值总量=1×10=10万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汽车的价值总量=2×5=10万元。前后的价值总量都是10万元,因此,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请问各位老师注塑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应如何计算???公式如何????
请问各位老师注塑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应如何计算???公式如何????生产率=生产时间/24 这是一天的生产率
工作效率=一天的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设备利用率=设备开始就时间/24 这是一天的设备利用率,跟之一个相同,意思相同
工时利用率,我 不大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总生产成本指数 产量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 都怎么算 什么公式 劳动生产率总指数怎么算
单位成本总指数Ip=∑p1q1/∑p0q1
产量总指数Iq=∑p0q1/∑p0q0
总成本总指数Ipq=∑p1q1/∑p0q0
劳动生产率=∑v1t1/v0t0 (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 *** 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