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是什么?烟锁池塘柳最标准下联?

wanfu 百科 842 0

纪晓岚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是什么?

炮镇海城楼。

这个下联是流传最广的下联,收录在清徐珂《清稗类钞》一书中,作者未知,一说是纪晓岚所对。

纪晓岚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是什么?烟锁池塘柳最标准下联? -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纪晓岚对联集锦:

上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下联: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联:牛皮拧鞭鞭打牛。

下联:苇草织席席盖苇。

上联: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上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

下联: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烟锁池塘柳最标准下联?

上联:烟锁池塘柳

下联:灯铺江堤桥

“灯”对“烟”,动词“铺”对“锁”,“江堤”对“池塘”,“桥”对“柳”,火金水土木一一对应。

上联含义:早上雾汽弥漫笼罩池塘边柳树,

下联含义:晚上灯火铺满照亮江堤上桥梁。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烟锁池塘柳"下联(要很多个答案,很多赏分啊!我不介意你在网上抄)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烟锁池塘柳寻根

[日期:2005-9-16] 来源: *** 作者:梁羽生 [字体:大 中 小]

在各式各样的对联中,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所谓“绝对”了。绝对有两个特点:一、它是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对得出,有的还未对得出。而“对得出”了也并不等于是“对得好”。二、它的难度很高,凡是可以称得为“绝对”的,总有一些特别的条件限制。

举一个许多人知道的例,“烟锁池塘柳”就是属于有特别限制的上联。这五个字的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也应该有“五行”才对得上。这个上联,长期在民间流传,不知有多少人动过脑筋来想下联,但对得好的绝少。

有人对以“灰堆镇海楼”(镇梅楼在广州),在形式(都有五行)方面是可以对仗,但却毫无意义。而且“烟锁池塘柳”是一句清丽的五言诗句,“灰堆镇海楼”只是“解得通”而已。两者之间的雅俗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后来有人把“灰”字改成“炮”字,变成了“炮堆镇海楼”。

“炮堆”比“灰堆”好得多了,但仍然不够好。因为“堆”字的气势太弱,把许多炮“堆”在镇海楼中,作什么用?如说是用以轰击敌人,这个“堆”字是十分差劲的。

又有人对以“炮架镇江城”,镇江与古瓜州隔江相对,形势险要,冠以“炮架”二字,颇有气势。但仍有瑕疵。因“锁”字和“架”宇都是仄声,“塘”字和“江”字都是平声,在五个字中有两个字不合平仄,这也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对句了。

其实,“烟锁池塘柳”乃是前人诗句,见晚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陈子升用以作“烟锁池塘柳”的对句的且共有四个之多。

陈子升(1614至1692年,广东南海人)是明末著名忠臣陈子壮(其传记见《明史·二七八》)之弟,字乔生,在明代官礼科给事中,入清不仕。我最近在友人处得见此一诗集,始知这一所谓“绝对”,流传最少已达300多年了。300年来,不知曾有多少人为了想“对得通”它而苦思下联,却不知他的出处,亦奇事也。

《中洲草堂遗集》卷十六有《柳波曲》并序云“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

其一云: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

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其二云:

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塘柳。

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

“灯垂锦槛波”句下附注云“垂”一作“填”。想是作者因难以决定这两字孰优孰劣,故并列。

陈于升以“灯垂锦槛汾对“烟锁池塘柳”;甚具诗意,“灯垂”是“写实”;若易为“灯填”则是“虚写”。“灯”指灯光,灯光铺盖波光,用“填”字益见其“重”;这是类似现代文学所谓的象征手法。不过,若依“正路”,则仍以“垂”字为佳。

这一对句——灯垂锦槛波——虽然亦具“五行”,不过, 陈子升仍未满意,因为“灯”对“烟”,两个字都是从“火”,他觉得欠工。这是古人要求自己的严格处。于是又有《续作锁柳销鸿之曲》云:

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

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

用“烽销极塞鸿”来对“烟锁池塘柳”,意境甚高,不过 因陈子升自我要求太严,“烽”“烟”也还都是“火”字旁,他不能满意,又作《烟锁沉灯引》云:

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

心心红缕密,柳眼绿泼澄。

“钟沉台榭灯”与“烟锁池塘柳”,两边的“五行”无一相 重,可谓挖空心思。但论诗意则有点勉强,似不及“灯垂”、“烽销”二联之自然。

《清稗类钞》中也有一个前人对句,是在陈子升那四个对句(连“灯填”一句在内)之后的又一个对得较好的句子。对句是:

灯深村寺钟

“灯深”句意境甚佳,是“以虚带实”的写法。“深”(深远)既是形容村寺的所在处,也是对灯光的视觉感受。“钟”指钟声,“村寺钟”是听觉方面的描写。此句可解为“隐约可见灯光在深远的村寺钟声传来之处”。论意境似比陈于升的“灯垂锦槛波”更佳。但若依陈子升那样的严格要求,“灯”“烟”仍是重“火”字旁。不过我是觉得无须要求到字的“偏旁”也避免相重的。

对“烟锁池塘柳”的下联,解放后有新的发展,其中且有以新事物 *** 的,亦值一述。

60年代中,我在《羊城晚报》上见过的一个对句是:

茶烹凿壁泉

此一下联据说是北大一位姓阎的教授拟的,惜谈此联的作者忘其名。上联“烟锁池塘柳”的“五行”全在左旁,茶烹凿壁泉”的“五行”则全在字脚(烹字下面那四点象征火焰熊熊之貌,故在字典中此字属“火”部)。对仗可称铢两悉称。据说“凿壁泉”亦是实有其地,此一对句乃是用倒装句法,即以“凿壁泉”之水烹茶也。但若严格要求合乎对联艺术的话,“凿壁泉”是专有名词,用来对“池塘柳”(普通名词)还是有点勉强的。

去年香港有一位骆广彬先生仿“陈子升体”,也用诗联的形式来对“烟锁池塘柳”,颇具港穗风光特色,对句亦全合“规格”。其一题为《旋厅赏酌》,诗云:

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

旋厅添缘蚁,风物觅逍遥。

“旋厅”为香港台和中心(楼高60层的大厦)的旋转餐厅;“绿奴”是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作为酒的代称;“铁板烧”为日式食制的烧牛柳。“港城铁板烧”大有竹枝词味道,于“俚俗”中见妙趣。与“烟锁池塘柳”作对,亦是铢两悉称的(五行均在偏旁)。

其二题为《白天鹅酒店夜宴》诗云:

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

招邀珠海夜,觞角满高朋。

白天鹅酒店在广州沙面,“汀”,水边平地,沙面原是沙洲,填上始成今之沙面。作者有注云:“白天鹅酒店对鹅漳之右侧,园圃有人工开辟之小假山、石池塘,植有柳树。锦柱灯言灯柱装俯很美观,白天鹅酒店附近灯饰正是这样。”

骆广彬另外还有个对句是“港铺灯塔标”,亦具新意。

新意是有本地风光;盖香港海面船只如梭,而凡海港必设有灯塔标志,以防船只触礁也。

-------------

*** 扫描, 秋湖夏草 OCR

参考资料:oldrain/szlj/showx?id=1364&cid=15

上联:烟锁池塘柳,千古绝对求下联!!!!此乃出自乾隆,上联含有金木水火土.高手请坐~~~~~!

上联:烟锁池塘柳,千古绝对求下联!!!!此乃出自乾隆,上联含有金木水火土.高手请坐~~~~~!
烟锁池塘柳;
下联: 炮镇海城楼。
出处和典故:此联为乾隆一次临江南科考,两名举子不分上下,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一见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只好悻悻而去。乾隆于是御点先走的为之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确实此联可称绝对,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一个幽静的池塘,周围绿柳环绕,一层层烟雾将其深深的笼罩,这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若干年后,终于有人对了下联:“炮镇海城楼。”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以五行为偏旁的,但意境与上联却差得太远了,只是勉为其对罢了。后来还有人前赴后继的续对:灯深村寺钟。茶烹凿壁泉。这两副下联,意境稍好,但五行偏旁的位置又不吻合。还待有识之士来续对。
烟锁池塘柳;
至明代,吴下张令夷在《迂仙别记》中,让迂公对曰:
冀粟陈献忠。
此五字中含东西南北中五方,是以五方对五行。
又陈子升在其《中洲草堂遗集》中,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诗中。皆以五行对五行。其一为:
灯垂锦槛波。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说,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可见 “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灯垂,亦作“灯填”。其二为:
烽销极塞鸿。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续作锁柳销鸿之曲》)其三为:
钟沉台榭灯。
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烟锁沉引》)
《巧对续录》载有一文土和武士的两个对句。文句云:
秋唫涧壑松。
武句云:
炮镇海城楼。
二百多年来,武土这个对句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又《小豆棚》言,山西景芝荣,幼时即有才名。三岁时姊嫁归宁,父命其作诗,应声曰:“前日于归去,今朝反面来。愁容何易改,顿觉笑颜开。”父命其对“烟锁池塘柳”一联,又对道:
浪暖锦堤桃。
暖,即暖之异体字,为取“火”旁而用之。
又《南楼随笔》谓江苏地方有一对句,曰:
炮架镇江城。
又《清稗类钞》所收对句为:
灯深村寺钟。
近人也有不少对句。《名联趣谈》说,二十年前北京大学某教授就有一个为:
茶烹凿壁泉。
该书中,梁羽生先生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联友的对句。陈敬之有两句。其一是:
烽销漠塞榆。
其二是:
桃熛锦浪堤。
熛,本指火红之炭,此指红色。
骆广彬也有两句,而且也是寓于诗中的。一是:
港城铁板烧。
铁板烧,是一种菜的吃法。先将铁板烧热,旋即在上面放置鲜肉和蔬菜,盖一下就吃。此句所在之诗为《旋厅赏酌》:“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旋厅添绿蚁,风物览逍遥。”其二是:
汀培锦柱灯。
汀,水中小洲。培,培土而植灯柱也。此句出自《白天鹅酒店夜宴》:“烟锁池塘柳,汀培锦柱灯。招邀珠海夜,觞角满高明。”
陈正龙有一句,曰:
灯铭水墨楼。
铭,记也。
张耀君的对句是:
灯销深圳桥。
此外,尚有人对作:
灰堆镇海楼。
慕羽先生以“燕衔泥垒巢”,“燕”下四点,又可解作“火”,“五行”齐备,又可解作五言诗之一句,意境也不错,惜“巢”字不属“木”部。
(以上出自旧文《精品雷联赏析》)
95也有“霜凝灯塔铃”和“秋铺满地枫”之句但总是对上功夫,少有考虑联意之隔,因知对雷联不易。

看到两个对子,高手对上下联:烟锁池塘柳,第二个:烟沿檐淹眼

没看到下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注:这两联中的字的偏旁都有“金木水火土”,而且上下联的顺序一样)

烟沿艳檐烟燕眼
典故出自清朝末年。相传一人在门前生火,灶间柴烟沿那艳丽的屋檐氤氲地涌入了燕子窝中,大燕子飞出巢去,小燕子在窝中被熏的叽喳乱叫。有人以此为题写出一副上联;七字同音、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以此索对。
此联的难度不仅仅是七字同音;辘轳格的形成让这句上联变得难上加难!
在天下绝联的标示区域内,“它”至今依然无对!
近年来人们也有一些试对。但是,联友们对续联的“规范”存在着质疑。
续连如下:

1·霖临邻林霖麟鳞
2·霉昧媚楣霉妹眉
3·媛怨鸳园源远缘
4·影映英楹影鹦缨
5·笑消宵晓笑枭啸
6·鱼遇余雨鱼欲愚
7·渔遇雨欲与鱼语
8·垢够篝沟垢狗勾
9·贩范番藩贩犯幡
10·犁立篱里犁砾粒
11·余遇玉鱼余欲渔
12·酒就九韭酒舅旧
13·雾舞骛坞雾吾屋
14·树输数暑树书塾
15·雨淤渝屿雨渔鱼艅
16·雾捂乌屋雾物无
17·雨浴玉宇雨渔鱼

本人认为,以上第16、17联各有千秋,但如果把第17联作如下修正,意境更佳:
雨娱玉宇雨余舆
(雨快乐了整个宇宙淋了我的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