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有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 有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做法
1、首先准备蜡烛和火柴,以及一个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2、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用火烤,观察蜡烛很快溶解,说明蜡烛的熔点低,用手指划,有痕迹,说明蜡烛的硬度小,取少量蜡烛放在水里,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没有融化,说明蜡烛不溶于水;
3、点燃时把一个小木条平稳放入火焰1到2秒,观察木条分层变黑,说明火焰分为3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观察到木条的中间不是很黑,越往外面越黑,说明外焰的温度更高,次之的是内焰,焰心温度更低上面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把水杯拿下马上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由上试验,可以知道并证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4、熄灭后马上点白烟,发现蜡烛复燃。说明蜡烛在燃烧时先由固体变成液态,再变成气体而燃烧。
蜡烛燃烧实验怎么做?
①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H2O②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CO2 (或收集一瓶燃烧产生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CO2)
(选自百度知道)那是完全燃烧的情况
然而据我所知,有时还会生成CO和碳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
二十二烷完全燃烧方程式:2C22H46+67O2=44CO2+46H2O
二十八烷完全燃烧方程式:2C28H58+85O2=56CO2+58H2O
两种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都能生成CO和C
二十二烷生成碳:2C22H46+66O2=43CO2+46H2O+C
二十二烷生成一氧化碳:C22H46+33O2=21CO2+23H2O+CO
二十八烷生成碳:2C28H56+84O2=55CO2+58H2O+C
二十八烷生成一氧化碳:C28H58+42O2=27CO2+29H2O+CO
看到火焰上方的玻璃片上有黑色物质说明有碳,一氧化碳的话可以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用新鲜的鸭血检验
(选自百度百科)仅供参考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蜡烛燃烧和熄灭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物理变化的现象?急急急!!
蜡烛燃烧和熄灭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物理变化的现象?哪些现象表明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回答在详细一些,我会在追加20分
蜡烛芯中的绳子和蜡油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由固体的变成液体的是物理变化
1、视觉:光,黑烟,流泪。。。
2、感觉:热
3、用干燥的玻璃杯罩上,玻璃杯中的现象。。。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 *** :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更高,焰心更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80677.html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是干燥
因为蜡烛燃烧实验中要验证反应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而水的产生则是依靠瓶内壁有小水珠产生来判断的,所以开始时瓶子是要干燥的,蜡烛燃烧的过程(科学)
老师有科学作业:题目:
蜡烛,我们都用过,但你知道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仔细观察一支蜡烛,然后点燃它,观察并记录你所看到的一切。
记录:(字数在200字以上)
帮忙下吧!~
蜡烛芯中的绳子和蜡油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由固体的变成液体的是物理变化
1、视觉:光,黑烟,流泪。。。
2、感觉:热
3、用干燥的玻璃杯罩上,玻璃杯中的现象。。。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 *** :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更高,焰心更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806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