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啊!

wanfu 百科 67 0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80年代中期,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运动后期,在“求富”口号下,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之一批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试题分析:本题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二是对洋务的评价。洋务运动的时间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以“自强”为口号,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之一批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创办的军用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啊!

 中国清 *** 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 *** 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清 *** 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决定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为此,它开始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对外国侵略者妥协退让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加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需要,1861年清 *** 成立了以奕?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办理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
  发展工业 洋务运动兴起之初,其直接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因此,一开始就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该所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而购买西方近代军事武器较早而又较多、创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规模较大而又较早者,是李鸿章及其统率的淮军。清 *** 创办的近代军用企业早期规模更大的有4家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建成,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②金陵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南京建成,主要为“剿捻”制造枪支弹药。③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专造兵、商各轮船。④天津机器制造局。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办,主要制造华北地区用来“剿捻”的军事装备。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军工厂

  19世纪70年代初,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破坏了1860年建立起来的“中外和好”的局面。为了适应当时的内外形势,清 *** 在军事上大力建设海军、增强海防,编练区别于湘淮军的新式陆军的练军;在经济上,除继续在各省设立兵工厂和扩大原有的军用工业之外,主要着重于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和经营,以期与洋商竞争。1873年创设的轮船招商局,是由军用工业为主向民用工业企业为主转变的标志。由于洋务运动的任务和内容有了某些改变,洋务派在原有官僚集团之外,又加了一些买办商人和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为了建立新式海军,清 *** 除设厂制造兵船外,还以重金向外国购买军舰。清 *** 先后向英、德等国订购舰只,建立了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中法战争中,福建以及南洋水师受挫。1885年(光绪十一年)后,重点建设北洋海军。又成立海军衙门以统一事权,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庆郡王奕劻、直隶(约今河北)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会办。此后陆续向外国订购的定远、镇远、济远等铁甲舰和其他比较先进的舰只,均投入北洋海军舰队。1888年北洋舰队初步成军,舰队编制基本采自英国。与海军建设相适应,沿海各重要海口还设置了炮台等防御工事。这些军事设施,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虽然起了一定的抵御外侮的作用,但因清朝统治的腐败而终于惨败崩溃。

  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依赖。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4项:轮船航运;开采煤矿和采掘、冶炼其他金属矿藏;电报;纺织业。洋务派办的民用工业企业,除少数为 *** 出资的官办者之外,大多为官督商办。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在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上虽有差别,但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培养人才 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在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为培养翻译人员,清 *** 于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设立了同文馆,随后又设立了上海、广州广方言馆。以后,洋务派又在实践中认识到,要真正办好洋务,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中国必须有通晓洋务的人才。为培养这样的新式人才,一是派遣人员出国留学,二是开办学堂。派遣学生出国始于1872年的幼童留美。此事由容闳倡议,丁日昌支持,曾国藩、李鸿章会奏促成。在派遣留学生的过程中,清 *** 逐渐认为,出国留学人员应以经过外语训练的成年人为宜。当时具备这个条件的主要是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所以自70年代中期以后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以福州船政局者居多,均赴英、法学习制造和驾驶。此外,还有派赴德国学习陆军和张之洞派赴欧美学习冶炼钢铁的一些留学人员。80年代清 *** 还在国内创办了许多专门性的学堂。
  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具有倾向资本主义的早期改良主义社会思潮,认为君主立宪的民主制最适合于中国,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的要求。然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正是由于洋务运动本身既不可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可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因此也就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1894年(光绪二十年)清 *** 在中日战争中战败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简略描述洋务运动,越简略越好

背景
内容
失败原因及意义
背景:第二次 *** 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意义:最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 *** 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发展了中国的资本主义。

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概括?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一些标志性的事件。

之一是兴办实业,洋务运动采用西方技术进行设备生产,在洋务运动开展时期,一大批实业兴起,如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开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第二便是开办报刊,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国人自己开办了20多种近代报刊,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报刊主要是《申报》和《万国公报》。

第三便是开办新式学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这个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第四是洋务运动时期选派了不少幼童留学海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内也有不少知识分子翻译了很多外国的文献,这些文献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便是修建铁路。自从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铁路之后,铁路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于是各国纷纷效仿,都开始大力建造铁路。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观察到这一新生事物后,也深深地被它吸引。他们积极上书,要求建立铁路,虽然多次被驳回,但是他们的建议推动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

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还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废除科举制是在1905年,排除④。选C。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