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为什么是它们?
“岁寒三友”是松柏、竹子和梅花这三种植物。
因为这三种植物的生命力顽强。首先是松柏,这种植物在哪里都可以生存,不分地区。在沙质土或者是火山灰都能够存活,而且抗旱性还非常好,只要在地里扎了根就会一直生长,像平时的树木遇到暴让扮源风或者是大暴雨就会枝干断掉,但是松柏却不会,所以古人也会用它来作为标榜,向松柏学习它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岁寒三友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人们常说的松竹梅,很多人只知道岁寒三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岁寒三友名字的由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岁寒三友 画画 自信 苏轼
就是“胸有成竹”.【典 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最后再说明一下,竹是“岁寒三友”之一.
有帮助请点手机右上角的采纳或者电脑上的好评~
马到成功!
在花卉学中,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香草四雅,园林三宝,分别指的是哪些花卉
十大传统名花:万花之王—牡丹、花中皇后—月季、寒秋之魂—菊花、群花之魁—梅花、花中西施—杜鹃、花中君子—兰花、花中珍品—山茶、水中芙蓉—荷花
寒冬仙女—水仙、花中月老(金秋骄子)—桂花
岁寒三友:竹、松、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花中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迎寒而开、傲霜斗雪)
兰:空谷幽香,与世无争(色淡香清、象征谦谦君子)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修长挺拔、清雅高格的)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不与群芳争艳,金秋绽放、恬然自处)
香草四雅:水仙、菖蒲、兰花、菊滑
园林三宝:树中银杏,花中牡丹,草中兰花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 松树/竹子/梅花(与北宋诗人苏轼有关)
我们经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却不知道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它分别是指松树、竹子和梅花这三种植物,因为这三种植物在冬天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本色,不畏寒冬,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松树、竹子、梅花
知道了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但是许多人还不知道岁寒三友的来历,它其实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有关。我们知道苏轼为人性和刚正不阿,不愿与人同流合污,所以在北宋官场很不受待见,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到当朝权臣的陷害而被捕,后经人营救才脱险,不过因此被贬到黄州。
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心情很是郁闷,后来在朋友家眷的来访劝说下,心情才渐渐平复,因为收入减少,所以他就在黄州府衙附近开垦了数十亩的荒地种植,以此改善生活。
苏轼在荒地上栽种水稻、小麦等作物以外,还种植了松树、竹子、梅花等花木,又在荒地周围围起篱笆,搭建了一个房屋,取名为“雪堂”,在墙壁上又画上了松树、竹子、梅花,以此来展现自己坚韧不拔、不惧艰险的高尚品格。
后来他的朋友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看到屋里屋外的情景之后,就觉得太冷清、单调了,苏轼大笑地说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自此以后,松竹梅就成了岁寒三友。后人也因为松树具有坚韧品质。竹子是君子、雅致的化身,梅花有冰清玉洁的精神,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