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郎朗与李云迪(傅聪评价郎朗和李云迪?)

wanfu 百科 96 0

如何评价郎朗与李云迪

演奏范围:郎朗涉猎的作品范围是很广的,从最近这些年出的专辑就可以看到,包括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老柴,拉赫,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德奥正统到民族乐派,郎朗这些年在拓宽自己演奏领域上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他弹琴经常用力过猛,对很多作品都采取同样的方式处理,配上他的面部表情,确实会让人对他产生不了好感)。

李云迪的话,真心不想吐槽他,拿了肖邦金奖之后,感觉他真的很不上进,这些年录制的专辑绝大部分都是老样子,一直都是肖邦,李斯特,舒曼,听他最近的专辑,明显感觉到他练琴有懈怠,感觉上反而不如刚出道时。不过还是需要肯定他在肖邦上的功力的,至少郎朗在处理肖邦作品是和他是有差距的。

演奏技巧:对于郎朗,技巧上没有任何的问题,无论多难的曲子,他都能轻松的拿下,拉二弹得轻轻松松,郎朗现在需要加强的是他对作品的理解,减少华丽的炫技曲,好好钻研下贝多芬,能否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弹好也是他将来能否成为真正的钢琴大师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很多早期弹肖邦出家的钢琴家最后都会走向贝多芬,比如齐默尔曼,波利尼)。

李云迪,看他能炫钟和鬼火,技巧上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至少对付贝多芬,舒伯特没什么问题了)。他真的应该好好跟前辈阿格里奇,齐默尔曼好好学习一下,总是弹肖邦是不行的啊!!!

知名度与商业价值:郎朗现在应该是年轻钢琴家中知名度和商业价值更高的,打开电视,看看有多少他的广告,就施坦威,劳力士,万宝龙三支广告就把李云迪比下去了,10年与拉特合作参与了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其他领域,郎朗都可称得上是风云人物。

傅聪评价郎朗和李云迪?

在世时曾谈及李云迪和郎朗,他称赞郎朗“是很有天才的,他的成名不奇怪”。

被提问以郎朗李云迪能否成为21世纪的钢琴大师,傅聪没有正面回应,他娓娓道来:“钢琴这门学问,一方面是技术,一方面是精神。”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李云迪,朗朗,马克西姆谁更厉害

谁更有名
你们更喜欢谁,为什么

马克西姆更厉害。“三人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马克西姆,他之前用流行打入市场非常成功,现在转回古典了。谁更厉害我觉得没办法比较,毕竟更看重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如何评价郎朗与李云迪(傅聪评价郎朗和李云迪?)-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要是比演奏,郎朗和李云迪是古典的,马克西姆是流行的,他三没法放一块比。要是比台风,这个很好区分,马克西姆和李云迪是帅哥,前者台风华丽后者台风儒雅。郎朗就长得比较抱歉了台风也是公认的比较癫狂。


如何评价郎朗与李云迪(傅聪评价郎朗和李云迪?)-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要是比技术,虽说比这个很无聊,因为职业演奏家的技术基本都很好,就像歌唱家没人比谁高音谁厉害,有的流行歌手就算能彪海豚音也不代表ta歌唱的好。


如何评价郎朗与李云迪(傅聪评价郎朗和李云迪?)-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扩展资料

马克西姆演艺经历:1984年,开始学习钢琴。1999年,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冠军。2000年,转到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深造。

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同年发行专辑《手势》。2002年,与EMI签约,推出了专辑《钢琴玩家》,凭借该专辑拿下了柏林音乐颁奖典礼上的4项大奖。2003年,在伦敦举行演奏会。

2004年,为奥运演奏的乐曲《奥林匹克之梦》被收录在《心连心》雅典奥运指定专辑中。2012年,马克西姆受邀登上鲁豫有约当特约嘉宾。2016年,为中国乐迷带来总共26场音乐会,刷新了在华巡演的年度场次记录。

你们爱音乐吗?你知道有关钢琴的东西吗,你们觉得[李云迪]牛,还是[郎朗]呢,具体说下呵呵

哪个更帅
现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云迪和郎朗的支持者都有点水火不容,呵呵,这种情况看自己咯,就好像有人天生喜欢绚烂的技巧,而有的人注重音乐的实质。
客观说郎朗技巧在李云迪之上,这是肯定的,但有次看了他弹霍洛维茨改编的狂2,觉得他太注重炫技了,而少了些音乐的本身,我自己相对来说喜欢李云迪一点,至少他比郎朗要严谨咯

为什么现在李云迪基本消失在大众视线里,朗朗却是如日中天了。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更正你一下,如果在两人都是20岁的时候可能技术是差不多,现在的话论技术郎朗绝对不是李云迪对手,李云迪的琴声是精益求精的,他是真正追求艺术的艺术家,钢琴家,朗朗充其量就是一个艺人,如果你看过两个人的自传(李云迪是别人写的,更加客观)就知道,朗朗从小就是为了追求之一名而弹琴的,现在他比较红的原因就是频繁的参加演出,和那些明星一样,曝光率相当高,奥运会开幕式更是让他家喻户晓,可是真是由于频繁的演出,仿佛杂耍般的赶场,没有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将他的钢琴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果你关心美国专业乐评人士的报道的话,他们对朗朗的评价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下降。
  李云迪在一开始拿到肖邦比赛金奖后的确和朗朗走的路有些相似,频繁的演出,商业包装,可是之后他意识到这样他的艺术得不到进一步提升,于是选择减少演出,而是继续去德国汉诺威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高度。
  李云迪关注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会赞助商所惧怕并鼓噪着要湮没的。李云迪以诠释浪漫派作曲家萧邦(Chopin)和李斯特(Liszt)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极富诗意。这从他为DG录制的倍受赞誉的唱片,还有他最近于10月11日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都可见一斑。当晚,李云迪演奏了萧邦的《降E大调夜曲》和《马祖卡舞曲》,在他的手下,琴键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联想到一个温馨和令人留恋的舞蹈世界。这种演奏所表达的情感,是郎朗那种技艺粗糙而装腔作势的钢琴家所不可企及的。当然,我没有资格去评判郎朗或是其他人弹的多么不好,可我从内心里还是对郎朗那种浮躁的演出极为反感,但很明显,郎朗的事业如今可谓蒸蒸日上,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现,更让他家喻户晓,郎朗在开幕式上演奏了一曲民谣,虽然艺术上浅薄鄙俗,但技巧还算娴熟。这位从小就追求之一名的“艺人”(很抱歉我只能这么称他),在他自传中描述着自己争夺“之一名”的历程,可他没有意识到之一名只有在竞技体育或者集权 *** 里才有意义,在艺术世界里,只有不同的音乐见解,没有永恒的之一名。

  精湛的艺术能否和当前备受追捧的浮华、空洞表演共存?商人追求回速回报、利益更大化没有错;艺术家追求的是自身品牌和技艺的长期投资,任何技术和艺术或科学上的东西,都需要时间和不受干扰的环境去潜心静研,跟商界的追求的轰动效应本身就存在一定冲突。更好的却不是大众的,这种现象不仅存在在音乐领域。“就算送我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我也不要……”的确,现在的古典音乐市场已经被流行音乐挤兑的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你可以选择不喜欢,但请不要诋毁他们。假以时日,相信那些坚持自我,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的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会绽放他们的光芒。

  现状很难改变,谁还能守护艺术这片净土?今年北京新年音乐会时李云迪弹奏完最后一首肖邦夜曲之后,留下了一滴晶莹的泪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如此令人动容的演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