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舞伎介绍 日本歌舞伎介绍简述
1、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剧、狂言一起保留至今。2、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阿国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入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日本的歌舞伎是什么 关于日本的歌舞伎的解释
1、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2、歌舞伎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轻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出募捐。她在京都闹市区搭戏棚,将表现宗教的《念佛舞》改编为富有生活情趣的《茶馆老板娘》,演出引起轰动。后来日本各地的 *** 纷纷效仿阿国竞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为争夺 *** 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厮杀。1629年,德川幕府以败坏风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1653年,才允许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称为“女形”,即旦角。1670年后,这种演出增多,而且有了剧本,内容情节和表演手法更臻成熟。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时期。以后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个性化和艺术化,表演程序也被固定下来。歌舞伎演员为世袭制。当时以江户(今东京)、大阪、京都三市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爱观赏的表演艺术。到19世纪明治时代,日本这门传统艺术成为一种越来越古典的戏剧。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神社、和服、歌舞伎(游日小记之5)
初到日本,到处看到大大小小的神社,以及身穿艳丽的和服的年轻女子,或三俩结伴,或坐着黄包车,面如春花,招摇过市。量了一下,黄包车的轮子有一米五,坐在上面有居高临下之感。中国早就没有了黄包车,说是苦力,对劳动人民不尊重。你看日本拉车的都是年轻小伙子,拉着车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拉着车上的美人,仿佛拉着自己的新娘,虽汗流浃背,心里却像抹了蜜。京都是日本三大古都之首 ,有一千多年历史,神社比比皆是。我的母校后面有个巷子叫“三步两桥”,这里应该叫“三步两庙”。
高桑领着我们去看最著名的一个神社。这里环境幽深,溪边樱花如烟,路上游人如织。小巷深处,青帘低垂,神秘莫测。有人悄声说:“不挂红灯的红灯区。”
不大的广场,人流熙攘,一双双新婚的伉俪,或牵手漫步,或亲吻拥抱,情意缱绻,吸人眼球。高桑说,日本98%的婚礼是在神社举行的。新娘婚纱如雪,新郎一身墨黒:黒西装,黑领带,黑皮鞋。中国人看了,啊,晦气,出殡办丧事哪!高桑哈哈大笑,说 ,“这个习俗是从中国学来的。”
怎么可能!中国人娶亲,新娘子凤冠霞帔,鬓插鲜花。大红杉裙,三寸弓鞋,有如红菱。一身的红,连两边粉腮也抹上红色的胭脂。传说南宋康王被金兵追赶,逃到长江北岸,江边泥马驮他过了江,一口气跑到宁波。金兵喊声震天,要活捉宋王。聪明的康王急中生智,见农家屋后有一马桶,遂蜷曲身子,藏入其中,避开大难。
康王逃到临安,建立了南宋小朝廷,感念浙东女子救驾之恩,赐大姑娘出嫁享皇家半付銮驾,新娘戴凤冠,着霞帔 ,一路鼓乐笙箫,宾相花轿鞭炮。眼前的日本婚礼,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派徐福去东海求仙丹。”高桑接着讲故事,“没料想徐福是潜入秦宫的日本奸细,此人正是日本之一任天皇。”
“皇上,海外寻宝需要很多的花费,”徐福对秦始皇奏道,“微臣愿领旨前往,刀山火海,在所不辞。愿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同辉!”
“猫问题,徐爱卿,国库里黄金白银,喜欢啥拿啥哈!”
秦始皇心花怒放,喜滋滋地对徐福说。
徐福立马行动,将珍宝细软,车装船载,运往日本。徐福点点数,称称重,心说秦始皇原来是个大傻瓜,于是二次上书,言海外求仙,尚缺三千童男童女。秦始皇诏令天下,限三日内,将三千稚童送到阿房宫,越漂亮越好!
恶人行恶举,心虚。徐福连夜潜逃,怕被秦始皇识破,上断头台,令手下黒衣黑裤,黒巾黑鞋,扮成出殡队伍。官兵盘查,徐福亡矣!
徐福骗钱有功,回日本当上了天皇。这等大智慧,大成功,实乃天大的喜事。既然是喜事,那么婚礼何不效而仿之!所以日本人办喜事仿照中国人办丧事。
“那和服又是怎么回事啊?”听得津津有味的“天朝来客”欲知“下回分解”。
高桑清清嗓子,打开了另一个话匣子。
“要说这和服之事,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日本女婿卖起了关子。
“说嘛,说嘛!”一车人催促。
“中国坏男人糟蹋日本女人,说你看,腰里系着床单,后头背只小枕头,“办事”方便啊!意思说日本女人 *** ,招徕男人,随地苟且。”高桑喝一口水,继续说,“日本连年战争,人口急剧下降,百姓苦不堪言。天皇下诏:女同胞们,你们辛苦啦!现在国难当头,需要你们为大和民族作出牺牲!国家为你们设计了一种“国服”,色彩鲜艳,款式新颖。你们穿上它,千人迷,万人爱,男人看见了,连路都走不动啦!生一个丫头奖八千,生一个儿子奖一万!于是,日本人口如潮水猛涨。
“孩子生下后,抱到神社起名。过来过来,在哪里怀上的?地头干活的时候,那就叫“田中”得了。下一个,下一个,在什么地方作的孽?井边打水时,那就叫“井上”吧!小泉的母亲长得丑,男人瞅都不瞅一眼,连狗都不让她进屋。这娘们不甘心,给男人送去纳豆。因为是在狗的监视下办的事,神社起名叫“小犬”。小犬长大后,嫌有点不雅,改成了“小泉”。
东京的浅草寺规模宏大,寺内供奉神位,信众人头攒动。寺左有一座神社,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寺右五层方塔,与无锡太湖广场日本朋友赠送的一模一样。赶巧,广场的舞台上正在演出,一看,正是日本的歌舞伎。
歌舞伎与京剧号称东方的姊妹艺术。说实在话,歌舞伎与京剧不在一个档次,前者民间草根味浓烈,后者高雅隽永,韵味无穷。
台上演的什么,中国人看不懂,但台下的日本观众却如醉如痴,红包像雨点一样扔向演员。
晚上看电视,说今天是日本老天皇退位,新天皇登基。二战以来,日本这个国家扮演了凶恶、贪婪的角色,致使中国人民乃至亚洲人们饱受苦难,但愿年轻的新天皇能逆转目前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皇只是个符号而已。
中国有京剧里的旦角,日本有歌舞伎,为什么都是男扮女装?除此之外还有没类似的艺术?
我记得是说古代女性不会去做这些……但是又有需要所以只有男的去了……采纳哦
日本民族戏曲里经常有一个“咦哟~~~”的声音。谁知道那个声音技巧在歌舞伎里的学名叫什么?
好像叫“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