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释义
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是: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2、此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
3、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什么意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哪首诗
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意思是“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揭示杜甫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内心充满着一种孤寂又凄凉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哀伤,情景交融,动人心魄。2、杜甫内心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但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反映了他有造福人民的大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可一生追求却无成就,甚至只能四处飘零,他为此遗憾无穷。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白雪飘飘何所似原文?
咏雪联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
诗意: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较。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空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的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意象。
赏析: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的下句
“飘飘何所似”的下句是:天地一沙鸥。全诗为: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人称,描写性文字。200字
海天共色,天地之间廓然无藐。在天地间,竟然找不到一丝微弱的急躁。纵水拍岩石,海打金沙,也依然是那种静静灵动,那种天地间怡然自得的灵动。在这灵动之间,灵动之中,就算是碧海也轻轻的伴随着飘散的水声,跌宕起伏,这种灵动,让天地为之变色,自然为之沉默,水岸无声,唯有那蓝的如蓝宝石似的天空留存着一只静静盘旋的沙鸥。一切为之迷醉,沙鸥飘然,如沉浸在同样飘然的酒香之中,一切都是如此平静,几点腥黄渔火,只在远处沉静点缀这这份平静,悄然迷醉在飘然的酒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