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什么时候被灭,被谁灭?请问唐朝是被谁所灭?

wanfu 百科 64 0

唐朝在什么时候被灭,被谁灭?

唐朝于907年被节度使朱温所灭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极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衰,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请问唐朝是被谁所灭?

请问唐朝是被谁所灭?是怎么被灭的?请大家告诉一下.谢谢
唐朝曾经是我国最强盛的一个朝代,其中贞观、开元之际的繁华,历来为史家所称颂。然而这个当年不可一世的帝国最后仍然是灭亡了,其灭亡的导火索不在藏龙卧虎、群雄林立的中原,而在偏处于岭南一隅之地的桂林。
事情要从唐代后期的懿宗的咸通年间说起。当时云南有一个称为南诏的地方割据势力,趁李唐王朝对岭南的统治鞭长莫及之机大搞武力侵吞,使得与南诏相邻的岭南地区深受其害。为了平息南方的兵戈,徐州节度使孟球奉命在徐州一带招募两千人到南方充当驻军,其中有八百人就驻扎在桂林,担负守御城池的任务。
按照唐代军制的惯例,地方驻军一般是三年一换,这样,戍边的军卒们才不至于因为长戍边关而荒芜了家中的田园。但当时主管驻军换防事务的尹癸戈却严重失职,他由于没有筹集到有关的款项,最后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让部队进行换防。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尹癸戈居然下令驻守岭南的戍兵再延期一年。

徐州一带自西汉以来就一直是战乱之区,那里的人武风极盛,性格刚烈,驻扎在桂林城区的徐州戍卒们早就掰着指头计算回乡的日期。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他们在低级军官许佶、赵可立、王幼诚、刘景、傅寂、张实、王弘立、孟敬文、姚周九人的率领下,来找统军将领王仲甫理论,要求按期回转家乡。不想这个王仲甫却是个不近情理的人,摆出一副臭架子不理睬士兵们的合理要求。许佶等人一时按捺不住,与王仲甫及其亲兵冲突起来,双方大打出手,最后竟失手将王仲甫打死。
这一下祸可闯得大了,许佶等人商议,干脆找来了他们素所信服的粮料判官庞勋,并公推庞勋为首揭竿起事,准备以武力打回徐州老家去,就这样,一场始料未及的兵变在桂林发生了。庞勋带领他的徐州健儿,手执武器,反出桂州,一路北上,由于没有军饷供应,免不了要攻州夺县以取得粮草军需。与此同时,一些沿途的贫苦百姓也趁机加入,队伍居然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等到他们打到老家徐州一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

唐朝廷接到桂林兵变的消息,派遣大兵对庞勋等人进行围剿。唐徐州观察使崔彦曾首先受命统兵迎战,却被庞勋打得大败,连崔彦曾本人也死于战场。

庞勋的部队连战连胜,很快控制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流域广大地区。唐朝廷派遣名将康承训为主将,并以悍将王晏权、戴可师为南北两翼,三方并进,企图全歼庞勋于徐州城下。而庞勋则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暂不与康承训、王晏权的主力相碰,只集中局部优势兵力与戴可师决战。双方在淮河之畔的都梁山大战,结果是戴可师的羽林军不敌剽悍的徐州锐卒,最后连曾经不可一世的戴可师也命丧沙场。

唐军主将康承训接到败报,不敢以兵力与庞勋硬接,转而使用其它手段。他利用庞勋等人起兵的本意原先只不过回乡心切,因此内心深处总是存在着适当的时候让朝廷招抚而解甲归农心理,展开一系列的诱降活动。庞勋等人由于对朝廷存在幻想,往往坐失战机,渐渐的变主动为被动,形势日趋不利。庞勋在城池连失的情况下,率残兵南逃蕲州,途中被康承训追上,不幸战败阵亡。
庞勋的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唐朝的统治也因此而受了极大的创伤,各地人民起义像野火一样到处燃烧起来,其中以王仙芝、黄巢等人的兵势最为浩大。经过好几年的战斗,终于将唐朝廷拖到了灭亡的边缘。也就是由于这样的史实,宋代著名史学家宋祁在总结唐亡的原因时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中肯:“唐亡于黄巢而祸始于桂林!”
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唐朝最后一任皇帝是谁?他做了什么而使得大唐王朝被推翻!

  唐朝最后一任皇帝是唐哀帝李柷[zhù],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
  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佑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年仅17岁。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其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其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大唐王朝被推翻经过:
  朱氏自封
  然而,紧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白马之变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被迫让位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帝被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及其亲信的逼迫,把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李世民刑场救回谁,为唐灭了四个国家,被誉为唐朝之一名将?

他是谁?

李世民救回来的就是李靖。李靖是出身于官宦世家的一个隋朝的大将,他的祖父是北魏的刺史,而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太守。最重要的是,他的舅舅是隋朝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韩擒虎,是隋朝统一的那些战争中的大功臣。李靖十分有军事才能,不仅他的舅舅韩擒虎十分看好他,就连朝堂上的吏部尚书牛弘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建立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友好关系的渤海国,最终被谁所灭?

在中国东北部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国家:渤海国。历史上的渤海国是由靺鞨人所建,渤海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到了五代时期却被契丹灭亡。

靺鞨人的起源

今东北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住着靺鞨部落。他们有时称挹娄部落,有时称勿吉部落,有时称靺鞨部落,其实都是译音的转变。靺鞨人与中原的联系,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周武王、周成王时,肃慎来贡楛矢、石弩,肃慎人就是靺鞨人的祖先。

两千年来持续不断的与中原的这种经济、文化联系,对靺鞨族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南北朝时期,靺鞨人分成许多部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较大的部落有七个,一曰粟末部,二曰汨咄部,三曰安车骨部,四曰拂涅部,五曰号室部,六曰黑水部,七曰白山部。每个部落,“胜兵各数千”。

这七个部落,距离远者三四百里,近者二百里。唐以后,渤海国兴起,白山、汨咄、安车骨等部稍微弱,只有黑水部还强盛。黑水靺鞨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分为十六个部落,称南北黑水靺鞨。其酋长称“大莫拂瞒咄”,世代相承。黑水靺鞨人劲健,善步战射猎,贵壮贱老。俗尚结发为辫,缀以野猪牙,插雉尾为冠饰。其矢石镞长二寸,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还留滞在石器时代,实际上他们已经使用铁器了。无文字,牲畜多猪,无牛羊。有车、马,而用人力推车。种植粟、麦,耕作时两人并耕。“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如丘冢然。夏出随水草,冬入处。”其地盛产貂鼠、白兔、白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