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陶罐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wanfu 百科 94 0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正视自己身上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同时也要最终别人,不能因对方此时的不如意就看轻对方。

《陶罐和铁罐》主要讲述的是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最后因为铁罐的骄傲在最后竟然因生锈而消失,谦虚的陶罐成了文物。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百度知道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查看全部13个回答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我来答
纳姐
和孩子一起学习各科功课 2019-03-15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较。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对他人要宽容。
查看全部13个回答
搜狗小说免费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平台...

关注搜狗小说的人也在看
玄幻/修真/都市/校园/言情,你找的小说在这里!0流量免费...
k.sogou.com广告
鬼谷子免费阅读-免费试读-尽在腾讯...
最近18分钟前有人下载
鬼谷子免费阅读全文阅读,看免费小说就来「 *** 阅读」追书无压力,还不快来。
reader.qq.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果体现了什么
陶罐还在,铁罐没了。说明了不论怎样漂亮,但在于本质,本质不同,最后的结局也不同。
11 浏览1482016-01-03
《陶罐和铁罐》是个什么故事,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启示我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97 浏览16932017-11-29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什么故事,有什么启示
是一则寓言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也跟着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釉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在什么年代便氧化了。人们只发现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而且不能断定那是否是铁罐的残余。 道理:用自己的强点去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的作者是黄瑞云,1933 年生于湖南。是湖北师范学院的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人民教师奖章”。现在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协理事、湖北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作协名誉主席。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余进行文艺创作,其中《黄瑞言寓言》曾获中国寓言“金骆驼”奖一等奖、湖北省文艺创作“屈原奖”一等奖。  扩展资料: 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 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如果一个故事既不能合理地读成历史,也不能读成寓言,它就是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怪异的、误入歧途和颠覆性的。这就是许多小说叙事的命运,因为它们不能在官方文化符码中得到理解。这样,我们触及了“幻想”这一问题,它意味着对文本和阅读过程的一种不确定态度。 寓言大抵是讽刺的,但也是歌颂的。寓言讽刺黑暗,就是歌颂光明;讽刺邪恶,就是歌颂善良;讽刺虚伪,就是歌颂真诚。所以,寓言不仅要深恶痛绝地抨击和揭露伪、恶、丑,而且要热情地赞扬和歌颂真、善、美。寓言作者应该大胆追求、勇敢探索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创造出崭新的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寓言。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造父御马”则描绘出造父是专政制度更佳辩护的人物形象;“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 *** 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15 浏览3222019-10-04
《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我最喜欢谁,因为它什么从中我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中,我最喜欢陶罐。   因为陶罐十分谦虚,铁罐十分傲慢。   从它们身上我明白了: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得道理。
133 浏览5962017-12-16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什么故事
71 浏览125772020-01-07
14评论
热心网友19
写的很好
热心网友13
👏
热心网友13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评论两句14363
下一条回答
被赞175次
精彩推荐
三年级下册 ,掌门少儿假期特惠...

三年级下册 ,幼小思维开发,假期特惠5.6折起,0元试听...
m.zhangmenkid.com广告
12星座谁最丑?
热议38回答
宇宙中没有氧气,那为什么太阳会燃烧出火焰呢?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太阳是真空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氧气,那么为何太阳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一直发光发热几十亿年
3万浏览134回答
一周跑一次步可减少早死风险?别让“跑步膝”伤了你
据英国媒体11月5日报道,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跑步一次,每次不超过50分钟,速度低于8公里/小时,对健康即有显著好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男女,平时跑步比不跑步的人死亡风险都降
5448浏览10赞
诺基亚为什么还是世界500强?
因为他是军工企业,手机只是其中一个业务而已。就好比三星电子一样,大部分国人都以为他就是个韩国卖手机的
3485浏览40回答
晚上肚子饿了应不应该吃东西?真相是这样的……
相信小伙伴们都遇见过这样的时刻:
已经晚上9点、10点了
肚子突然咕咕叫
这个时候,到底吃还是不吃呢?
吃的话,
怕会消化不良、会发胖
不吃的话,
离睡觉还有时间,很难熬啊!
今天小编
1.1万浏览72赞
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这些洗碗误区,很多家庭中招了
这个世上,有人喜欢烹饪,有人热爱美食,但对于饱餐过后满池的碗筷,应该没有人偏爱……
不想洗碗的理由千变万化,不想洗碗的心却一如既往,能拖则拖……但是,一则关于“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的传闻,让众多的
9493浏览65赞
为什么聪明人都买小户型而不选择大户型?
因为现在房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小户型更便宜,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大户型因为总价高,相反买的人会比较少
3.3万浏览270回答
为什么都说孙俪适合演电视剧而非电影?
孙俪已是“娘娘”的代名词,在古装宫廷剧中总是娘娘的角色,《甄嬛传》中的她聪慧沉稳,后宫
1749浏览38回答
“托梦”是真实存在的吗?
托梦,在道教与民间信仰中,鬼神如有意思表示,可在人的梦中出现而嘱咐交代,或以各种情景示人,预知吉凶祸福。如枉死鬼魂,欲托付他人,以明案情;或是天仙神佛,欲警示檀越善信。如吕纯阳祖师庙,多半有禅房供檀越
24.3万浏览2.6万赞
窦靖童之一次演电影便获得更佳女配角,对此你怎么看?
窦靖童凭借《第十一回》电影获得了更佳女配角奖项,我认为是实至名归。她在电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是
1940浏览97回答
国企劳务派遣工可以转正吗
先下结论:直截了当和你说,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同,国企性质上属于企业,不需要通过统考取得编制才能进去
1.2万浏览18回答
为什么恒河水那么脏,印度人喝了却没生病?
为什么恒河水那么脏,印度人喝了却没事?
4.4万浏览649回答
地球自转了45亿年,能量来自哪里?为何一直停不下来?
地球自转了45亿年,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能量来自哪里?
首先我们说下能量来自哪里
这里说的能量肯定指的是动能或角动量,那么最初的角动量哪里来的?我们都知道在银河系中有很多活跃的恒星形成区域。而
2.5万浏览117赞
月球撞向地球会发生什么?
百度知道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查看全部13个回答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我来答
纳姐
和孩子一起学习各科功课 2019-03-15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较。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对他人要宽容。
查看全部13个回答
搜狗小说免费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平台...

关注搜狗小说的人也在看
玄幻/修真/都市/校园/言情,你找的小说在这里!0流量免费...
k.sogou.com广告
鬼谷子免费阅读-免费试读-尽在腾讯...
最近18分钟前有人下载
鬼谷子免费阅读全文阅读,看免费小说就来「 *** 阅读」追书无压力,还不快来。
reader.qq.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果体现了什么
陶罐还在,铁罐没了。说明了不论怎样漂亮,但在于本质,本质不同,最后的结局也不同。
11 浏览1482016-01-03
《陶罐和铁罐》是个什么故事,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启示我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97 浏览16932017-11-29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什么故事,有什么启示
是一则寓言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也跟着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釉黑锃亮。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在什么年代便氧化了。人们只发现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而且不能断定那是否是铁罐的残余。 道理:用自己的强点去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的作者是黄瑞云,1933 年生于湖南。是湖北师范学院的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人民教师奖章”。现在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协理事、湖北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作协名誉主席。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余进行文艺创作,其中《黄瑞言寓言》曾获中国寓言“金骆驼”奖一等奖、湖北省文艺创作“屈原奖”一等奖。  扩展资料: 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 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如果一个故事既不能合理地读成历史,也不能读成寓言,它就是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怪异的、误入歧途和颠覆性的。这就是许多小说叙事的命运,因为它们不能在官方文化符码中得到理解。这样,我们触及了“幻想”这一问题,它意味着对文本和阅读过程的一种不确定态度。 寓言大抵是讽刺的,但也是歌颂的。寓言讽刺黑暗,就是歌颂光明;讽刺邪恶,就是歌颂善良;讽刺虚伪,就是歌颂真诚。所以,寓言不仅要深恶痛绝地抨击和揭露伪、恶、丑,而且要热情地赞扬和歌颂真、善、美。寓言作者应该大胆追求、勇敢探索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创造出崭新的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寓言。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造父御马”则描绘出造父是专政制度更佳辩护的人物形象;“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 *** 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15 浏览3222019-10-04
《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我最喜欢谁,因为它什么从中我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中,我最喜欢陶罐。   因为陶罐十分谦虚,铁罐十分傲慢。   从它们身上我明白了: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得道理。
133 浏览5962017-12-16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什么故事
71 浏览125772020-01-07
14评论
热心网友19
写的很好
热心网友13
👏
热心网友13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评论两句14363
下一条回答
被赞175次
精彩推荐
三年级下册 ,掌门少儿假期特惠...

三年级下册 ,幼小思维开发,假期特惠5.6折起,0元试听...
m.zhangmenkid.com广告
12星座谁最丑?
热议38回答
宇宙中没有氧气,那为什么太阳会燃烧出火焰呢?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太阳是真空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氧气,那么为何太阳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一直发光发热几十亿年
3万浏览134回答
一周跑一次步可减少早死风险?别让“跑步膝”伤了你
据英国媒体11月5日报道,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跑步一次,每次不超过50分钟,速度低于8公里/小时,对健康即有显著好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男女,平时跑步比不跑步的人死亡风险都降
5448浏览10赞
诺基亚为什么还是世界500强?
因为他是军工企业,手机只是其中一个业务而已。就好比三星电子一样,大部分国人都以为他就是个韩国卖手机的
3485浏览40回答
晚上肚子饿了应不应该吃东西?真相是这样的……
相信小伙伴们都遇见过这样的时刻:
已经晚上9点、10点了
肚子突然咕咕叫
这个时候,到底吃还是不吃呢?
吃的话,
怕会消化不良、会发胖
不吃的话,
离睡觉还有时间,很难熬啊!
今天小编
1.1万浏览72赞
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这些洗碗误区,很多家庭中招了
这个世上,有人喜欢烹饪,有人热爱美食,但对于饱餐过后满池的碗筷,应该没有人偏爱……
不想洗碗的理由千变万化,不想洗碗的心却一如既往,能拖则拖……但是,一则关于“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的传闻,让众多的
9493浏览65赞
为什么聪明人都买小户型而不选择大户型?
因为现在房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小户型更便宜,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大户型因为总价高,相反买的人会比较少
3.3万浏览270回答
为什么都说孙俪适合演电视剧而非电影?
孙俪已是“娘娘”的代名词,在古装宫廷剧中总是娘娘的角色,《甄嬛传》中的她聪慧沉稳,后宫
1749浏览38回答
“托梦”是真实存在的吗?
托梦,在道教与民间信仰中,鬼神如有意思表示,可在人的梦中出现而嘱咐交代,或以各种情景示人,预知吉凶祸福。如枉死鬼魂,欲托付他人,以明案情;或是天仙神佛,欲警示檀越善信。如吕纯阳祖师庙,多半有禅房供檀越
24.3万浏览2.6万赞
窦靖童之一次演电影便获得更佳女配角,对此你怎么看?
窦靖童凭借《第十一回》电影获得了更佳女配角奖项,我认为是实至名归。她在电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是
1940浏览97回答
国企劳务派遣工可以转正吗
先下结论:直截了当和你说,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同,国企性质上属于企业,不需要通过统考取得编制才能进去
1.2万浏览18回答
为什么恒河水那么脏,印度人喝了却没生病?
为什么恒河水那么脏,印度人喝了却没事?
4.4万浏览649回答
地球自转了45亿年,能量来自哪里?为何一直停不下来?
地球自转了45亿年,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能量来自哪里?
首先我们说下能量来自哪里
这里说的能量肯定指的是动能或角动量,那么最初的角动量哪里来的?我们都知道在银河系中有很多活跃的恒星形成区域。而
2.5万浏览117赞
月球撞向地球会发生什么?
百度知道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查看全部13个回答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陶罐和铁罐最后不同结局中,得到一个启示
我来答
纳姐
和孩子一起学习各科功课 2019-03-15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较。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对他人要宽容。
查看全部13个回答
搜狗小说免费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平台...

关注搜狗小说的人也在看
玄幻/修真/都市/校园/言情,你找的小说在这里!0流量免费...
k.sogou.com广告
鬼谷子免费阅读-免费试读-尽在腾讯...
最近18分钟前有人下载
鬼谷子免费阅读全文阅读,看免费小说就来「 *** 阅读」追书无压力,还不快来。
reader.qq.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果体现了什么
陶罐还在,铁罐没了。说明了不论怎样漂亮,但在于本质,本质不同,最后的结局也不同。
11 浏览1482016-01-03
《陶罐和铁罐》是个什么故事,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 #三年级# 导语】《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 :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 *** 。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

  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教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谦虚礼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情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非常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始了。

  三、品读课文

  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诉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

  生:不要骄傲,要学习陶罐一样谦虚……

  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奚落这个词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那我们就来逐个解决以上的问题。

  汇报: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对铁罐说了哪几句话?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

  3、铁罐奚落陶罐还有哪句呢?这时候又是什么态度呢?哪位同学带着轻蔑的样子来读读。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来给老师做旁白好吗?师范读

  4、再找找看还有哪些是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铁罐从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谁再来读读铁罐恼怒的句子。

  5、铁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经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写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谁来模仿狂妄自大的语气来读读。

  6、我们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态度又如何呢?学习前面的学习 *** ,抓住重点语句来读一读好吗?

  7、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告诉大家。生答。这一句能体现陶罐的什么态度呢?

  8、我确实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确实更能显出自己的态度。

  9、你认为陶罐懦弱吗?哪个词能证明它不懦弱。(争辩)现在请同桌互读对话,老师想请同学到台上来读。然后大家来给评评读得怎么样?

  10、这两只罐子的结果如何能,快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11、他们最终如何呢?

  四、总结

  1、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课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学会全面看问题。

  五、作业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 *** 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1)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3)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1)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24.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国王御厨里两个罐子---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