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后期有多惨 马皇后最后有多惨
1、马皇后是孝慈高皇后,1352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秀英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婚后,马秀英与朱元璋的感情很好,她陪着朱元璋一起吃苦,一起平定天下,为朱元璋的事业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朱元璋登基后,封马秀英为马皇后,做了皇后的马秀英也依旧勤俭,作风朴实。即使成为了皇帝,朱元璋依旧敬重和感激马秀英,在某些政事上也会听取马秀英的意见。
2、马皇后最后是因病去世,她在某一次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病,朱元璋当时要请太医来为其治疗,群臣请求祈祷祭祀。马秀英拒绝了这些要求,她觉得生死有命,祭祀是不能救活人命的,只是白费力气。病情加重时,马秀英的愿望还是希望朱元璋能选贤与能,处理政事。后来马皇后还是去世了,朱元璋从此再也没有立皇后。
3、其实马皇后的一生还是很幸福的,没有很悲惨,丈夫也很爱她,与她相互敬重,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有,甚至还是一个明事理的好皇后,不包庇不袒护。
马皇后后期有多惨怎么死的?
马皇后后期有多惨?
马皇后是因病去世的。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之一: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帝封马公徐王,郑媪为王夫人,修墓置庙焉。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马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
马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马皇后常常痛哭流涕。
1382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马皇后在1382年农历八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其实从正史上看,马皇后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惨了,算是善终的一个人。
马皇后简介马皇后安徽宿州人,汉族,“有智鉴,好书史”,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
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
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
1382年五十二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历史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孝慈高皇后马氏结局
马皇后后期是被病痛折磨致死的。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更爱的一个妃子,在前半生享受非常高的待遇,但是在最后死亡的那一刻场景却是非常的惨烈。因为病重的原因,她拒绝任何治疗,最后是活活的被病痛折磨致死,一生荣耀最终却以这种的方式去世,实在让许多人扼腕叹息。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马皇后身世背景
马氏的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由于乐善好施,所以家业日渐贫困。母亲郑媪,在1332年生下马氏不久就去世了。马公没有儿子,视马氏为掌上明珠。马氏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性格也颇倔强。
马氏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郑媪早卒,其后马公也客死外地,郭子兴越发可怜此女孤苦,收为养女。郭子兴教她文化知识,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十几岁的马氏聪明无比,凡事一经指导,马上知晓。
年近二十的马氏,模样端庄,神情秀越,还有一种温婉的态度,无论何等急事,她总举止从容,并没有疾言厉色,所以郭子兴夫妇很是钟爱马氏,一直想给她找一个好夫婿,使她终身有托,不辜负马公遗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马皇后下葬当天,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一个和尚说了什么话,救了大家?
朱元璋四十岁开国,六十岁的时候痛失爱妻马皇后。大部分皇帝在皇后或死或废后,都会很快选出新的皇后,但是朱元璋正妻死后,他一生都没有再封过皇后,可见二人之情有多深。这位皇后死的时候已经51岁,要说还很好看,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她跟着丈夫征战多年,她之所以能让朱元璋如此不舍,还是二人共同走过这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深厚情谊。
马皇后死后下葬的时候,因为天降大雨不止,他便狂性大发,凶狠地冲随行大臣说:如果大雨再不停,我就把你们都杀了给皇后陪葬!众人听了以后害怕,但是他们只是人,哪里能左右得了下雨雨停的事情?眼看着这雨停不下来,大家心里觉得哇凉哇凉的。就在这要命的时候,突然站出来一个和尚,这和尚很有才学,上来就吟诗一首,这诗里的大概意思就是:下雨是老天在哭泣,雷鸣是苍天在哀叹,这场雨下得好,这是诸天神佛在送皇后最后一程!
那个年代里,老百姓是非常相信神佛的,而老朱恰好就是一个老百姓,而且他还曾经做过和尚,算是神佛的弟子,听人这么说,心中的悲哀竟然化作了满腔欣慰:原来皇后之死,不只是我悲伤,连苍天都忍不住落泪!于是他知道这雨不是和他作对,不是不让皇后下葬,于是这才转怒为喜,周围的臣子这才侥幸避免陪葬的命运。
那么马皇后之死,为何引得朱元璋这么生气呢?
原来朱元璋经历了悲惨的童年、青年,在庙里都遭人排挤,投军之后这才开始发迹。他个子高,又有一身蛮力,胆子极大,所以很快就因勇猛得到了郭子仪的倚重。后来他从一个小兵被提升为小将,后来甚至比郭子仪的几个儿子都要权大。郭子仪没有女儿,不过有一个昔日好友的女儿一直在他的家里,眼看自己帐下有如此壮士,他就把俩人安排到了一起,朱元璋的这位原配正妻,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马皇后生性简朴,不喜欢装腔作势,不但给老朱生了儿子,还一直默默地在后面支持着丈夫,还经常跟他出入战场。有一次朱元璋战场负伤,士兵们都逃散了,幸亏老婆冲进去背起他,这才救了他一命。所以俩人不但有寻常的夫妻之情,更有生死救命的情谊,皇后不但是他的正妻,更是他的救命恩人。但是即便他如何疼爱妻子,妻子却从未骄傲过。
公元1382年马皇后突然患病,此时的她还不算老,完全可以救治。但是她却拒绝了太医的救治,还拒绝了祈福祷告的活动。在她看来,人的生死是必然的,要死的话吃药是不管用的,那些祈祷更是浪费人力。于是她就在宫中静养,一直到病死。死前她还一直在嘱咐丈夫:千万要用忠臣,远离小人!
因为想到了爱妻的种种好处,朱元璋在她下葬那天,心情很差,多亏了那位机智的和尚,这才让众人免受处罚。
谁知道明成祖朱棣母亲是不是马皇后?
成祖的生母是谁,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朱棣出生之时,正值天下大乱, 群雄并起之际。朱元璋尚未建立明朝,而是忙于争夺天下,当时尚无朱棣生母的争论。等到 朱棣夺位以后,关于他的生母是谁的问题突然敏感起来。自永乐时期以来,各种官方史书和 野史上都对成祖生母问题有所记载和猜测。上个世纪以来,李晋华、傅斯年、朱希祖、吴晗 “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佛像等一批知名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翔实的研究,就连陈寅 恪这样的学术大家也对这个问题怀有兴趣,并给傅斯年提供相关史料。可见,成祖生母问题 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对于实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明朝来说,这关系到嫡庶问题, 并进而关系到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对于后世的人们而言,明白这个问题,也就多少会对明初 的政治情势有所了解。总起来看,关于成祖生母问题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马皇后说。明成祖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凤阳宿县(今安徽宿 县)人,濠州红巾军郭子兴养女。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兴将其许配给部将朱元璋。当年 朱元璋受到了郭子兴的猜忌,马氏多次从中调解周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册封她为皇后, 对她十分信赖,多次听从她的意见宽免大臣过错,因此有人将她与历史上的贤后唐代长孙皇 后相提并论。
《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都说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后来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 这种说法。
但是除朱棣外,马皇后亲生皇子都有谁,又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马皇后生懿文太 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朱棣在夺取皇位后,马上让人编了一部叫《奉天靖难记》的 书,为自己篡夺皇位辩解。该书开卷就标榜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今上皇帝(指成祖朱棣 ),太祖高皇帝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 ,次周王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马皇后只亲生燕王,周王,懿文太子、秦王、晋王都不是 马皇后亲生。其实仔细推敲起来就会发现,《太祖实录》为成祖朱棣所修(成祖为了抹杀自 己即位前的真实事实,曾两次改修《太祖实录》,删减篡改之处甚多),《太宗实录》为宣 宗所修北京觉生寺永乐大钟,其中自然也有粉饰的成分,当然宣称朱棣为马皇后的嫡子。
另外还有人认为马皇后根本就没有皇子,这几个都不是她亲生的,只不过是抱过来抚养成人 而已。
妃说。成祖为马皇后所生的说法到了明中后期就受到了质疑,而妃说浮出水面。有人认为妃 是高丽人,也有人称她是元顺帝的妃子,抑或是高丽人而成了元顺帝妃子,不得而知。
这种说法的直接证据是《太常寺志》。太常寺是明朝管理祭祀礼乐的机构,皇家宗庙的祭祀 就由其负责。《太常寺志》对孝陵(即太祖朱元璋的陵寝)神位的记载如下:
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
太常寺是皇家机构,这样严肃的问题不应该胡乱记载,可惜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明代文人 对这种资料将信将疑,但还是觉得有合理的地方,万历时期的文人何乔远就持这种观点,“ 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明成祖)为妃所生,而玉牒则为高后第四子。玉牒出当日 史臣所纂,既无可疑。南(京)太常职掌相沿,又未知其据。臣谨备载之,以俟后人博考” 。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和李清见到这样的记载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钱谦益当时是南明弘光朝的 礼部尚书,李清曾任大理寺左丞,二人利用职务之便,于弘光元年元旦利用祭祀孝陵的时机 ,悄然打开孝陵寝殿,“入视果然,乃信”。
还有一个证据。朱棣在即位之后,在南京天禧寺的旧址上翻盖新寺,取名大报恩寺,是为了 报答马皇后的养育之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寺中正殿的大门经常紧闭,外人无法看见里面 元顺帝像的情况,有传闻里面供奉的其实是成祖生母妃。
还有的学者考证当年建文帝之所以先削周王,是因为周王与朱棣是同母所生,故削周王而去 燕王羽翼。周王与朱棣的母亲不是马皇后,而有可能就是妃。
元主妃洪吉喇氏说。社会上更加流行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即成祖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 洪吉喇氏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是太师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儿。元顺帝败,朱元璋入大都( 今北京)见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边。然而她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 棣,所以朱棣即元顺帝的遗腹子。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徐达攻陷大都是至正二十八 年(1368),而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两者相差达8年之久。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朱 元璋刑罚过严、朱棣杀戮过重,从而导致民情激愤,因而编造谣言以发泄胸中的不满情绪, 以至于以讹传讹。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说成祖是达妃所生,或元主妃不是洪吉喇氏而是翁氏,等等,但都 影响不大。实际上,争论的焦点是成祖到底是嫡出还是庶出?以上看法都可以归纳到这个问 题上来。朱棣非马皇后亲生而生母为妃的说法,经过明史专家李晋华、吴晗等人的精细考证 ,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在这里,可以提供一条可以佐证成祖庶出说的史料。成祖即位以 后,禁止一切有关其夺位的史料,但他左右不了国外的史籍,而这条史料恰恰出自邻国朝鲜 ,其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洪武二十二年,朝鲜使臣权近一行曾在北平拜谒燕王,权氏著有 《奉使录》记其事,其中有诗题云:
到燕台驿,进见燕府。先诣典仪所。所官入启,以是日先太后忌日,不受礼。命奉嗣叶鸿伴 接到馆。七月十五日也。
永乐剔红漆茶花纹圆盒
此处“先太后”当是从汉制之称诸侯王母,显然指燕王自己的生母。诗题中明言太后忌日在 七月十五日,而高皇后马氏的忌日在八月初十,显然不合。洪武二十二年,还不存在嫡庶之 差别问题,故燕王即使对外国人也不遮掩其真实生母身份。所以,成祖非马氏所出无可怀疑 。朱棣为何一再强调自己是嫡出呢?这是因为明朝的皇位继承制为嫡长子继承制,只 有嫡子继承皇位才是深孚人心的,否则会危及皇权的稳定。特别是是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将 建文帝赶下台后取而代之,更恐难以服众。他担心后人说他篡权,所以才千方百计强调自己 嫡出的身份。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伎俩,是不足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