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刘传健结过几次婚
刘传健只结过一次婚,没有离过婚。
刘传健能够成为众人口中的“英雄机长”,除了28年的飞行经验、强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有就是来自家人的支持。
尤其是妻子邹函,刘传健几乎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飞行事业上,为了保证每一次飞行能够安全降落,对待工作,他丝毫不敢松懈和怠慢。
在妻子邹函眼中刘传健是一个对工作十分认真严谨的人,甚至可以说到了苛刻的地步,工作中他绝对百分之百的付出,此外丈夫也是一个遇事特别镇定的人,和他一起生活过年,从来没见他慌乱过,这次能成功处理紧急状况,也和他平常的努力分不开。
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因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07:46,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15日晚上9点30分,邹函刚刚抵达四川航空公司,看到前来迎接的丈夫,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出来里。没等车子停稳,邹函便开门冲了出去。她扑进丈夫的怀抱,双手抓住丈夫的衣服,半天说不出话来。
英雄机长刘传健是谁?
刘传健,男,1972年11月出生,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人,1991年入伍,2006年从部队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曾任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部重庆分公司飞行分部责任机长,B类教员、公司检查员。现任四川省四川航空公司飞行训练管理部副总经理。2018年6月8日下午3点,中国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 *** 决定授予刘传健同志“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 2018年8月8日,北京博纳影业备案拍摄的《中国机长》改编自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故事。2018年5月14日,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往 *** 的途中,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最后紧急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2018年10月,入选中央宣传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共同开展的“最美退役军人”20名候选人之一。2018年11月10日,获颁“最美退役军人”证书。2018年12月,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决定授予刘传健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扩展资料
英雄机长刘传健将参与“神鸟”真机试飞:1月22日,被称为“神鸟”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开始真机试飞。据《四川日报》今日消息,为做好此次试飞,四川航空派出了6名机长组成的超豪华阵容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四川航空副总飞行师刘传健将作为机组成员之一登上首飞飞机。记者注意到,这是刘传健首次以四川航空副总飞行师的身份出现在官方报道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传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请分析特内里费空难原因和刘传健机长成功迫降的原因?
刘传健机场我不太清楚,个人认为就是凭借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特内里费空难就很清楚了,事件概括:拉斯帕尔马斯国际机场大厅的花店发生爆炸,警察对机场进行搜查,航管单位只得将前往此处的国际班机全部转降到隔邻的特内里费岛北端之洛司罗迪欧机场,一架荷兰皇家航空的4805班机(执飞机型747-200)也将在了这,挤在由机场主停机坪与主滑行道(7号滑行道)所构成的暂时停机区内,等待拉斯帕尔马斯机场重新开场。荷兰皇家航空有一项规定,严格限制一次飞行任务中机组人员的执勤时间。如果超时,会遭受严厉处分,并需要更换一组机组人员执飞航班。因为这次转降,4805号班机上的机组人员十分接近时间上限,机长凡·赞顿因此十分焦躁。为了节省一些时间,他决定在等待时将飞机加满油,以便在余下的航程中不再需要加油。另一架是美国泛美航空1736号班机(执飞机型波音747-100)
(往下看图1,如果照片放在这排版就乱了,所以我把照片放在了最下面)
红色圆点为两机撞击处。 当天下午4时左右,洛司罗迪欧的塔台收到拉斯帕尔马斯方面的讯息,后者即将重新开场,因此各班机的组员也开始准备再次起飞的工作,但也在这同时,机场渐渐被大雾笼罩视线逐渐变差。由于PA1736班机上的乘客原本就没有下机而是在原地等待,因此当目的机场重开时,他们理应拥有先起飞离场的优先顺位。但是,就在飞机滑行到一半想要进入通往12号跑道的滑行道时,泛美的飞行员发现他们被体积巨大的KL4805挡住去路,在剩余路宽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被迫得等待乘客都下机在机场中休息的KL4805重新进行登机手续准备妥当并离开等候区后,再尾随升空。
KL4805在16:56时呼叫塔台请求滑行的允许,塔台照准,除了KL4805外,塔台方面也准许PA1736离开等候区,跟随着前面的荷航客机在主跑道上滑行,并且指示他们在主跑道左边第3个出口处转弯离开主跑道。而此时PA1736号班机已经滑行至C1(一号出口)和C2(二号出口)之间,泛美航班机组通过查看机场地图得知C3(三号出口)是一个向左的135°弯,而这对波音747这种大型飞机来说要在如此小型的机场转135°的弯是很困难的。通过事后对PA1736班机黑匣子的录音分析得知,当时机组成员试图联系塔台,确认是否确实是C3出口。塔台强调了确实是“左边第三个出口”。机组成员困惑不已,但没有向塔台详细报告C3出口的转弯困难。经过一些分析后,他们认为塔台在之一次发出转弯路径的指示时,他们已经过了C1出口,塔台方面所说的“左边第三个出口”应当指的是再往前数三个的C4(四号出口),因为以泛美班机的滑行方向而言C4出口与主跑道间的转向角只有45°,这条路径显得比较合理。最终机组人员没有向塔台报告,自行决定继续前进至C4出口后再转弯离开跑道。
另外一方KL4805在快滑行到30号跑道起点附近的等待区过程中曾和塔台联络,当时塔台给予的指令是“好的,请在跑道末端180度回转,并且回报准备已就绪,等待航空交通管制许可事发当时该机场的雾非常重,能见度只有300米,无论是机场塔台还是泛美与荷航的飞行员,三方之间都无法看见对方的动态,而且上该机场的跑道中央灯故障,缺乏地面雷达无法显示飞机位置(见图二)
事发当日无线电通讯记录,来自事发当日荷航班机黑匣子的原始纪录。 KL4805在抵达30号跑道的起跑点后不久,机长便松开刹车推动油门杆准备起飞,但副机长立即以并未收到塔台的起飞航管许可为由及时制止,然后向塔台请求起飞。塔台发出一个关于起飞后航线的航管许可(ATC clearance for certain route after take-off),但并没有发布起飞的航管许可(ATC clearance for take-off)。荷航机长却误以为他们已被授权起飞。当荷航开始起飞前加速时,副机长曾用无线电通知塔台他们正在起飞,当时塔台人员没听清楚副机长浓厚的荷兰口音英文到底是说“我们在起飞点”(We are at take off)还是“我们正在起飞”(We are taking off),因此回答“好的,待命起飞,我们会通知你!”(OK .... Standby for takeoff .... We will call you!)却不料无线电讯的后半段正好被泛美机长回报“我们还在跑道上滑行!”(We are still taxiing down the runway!)的讯号给盖台,结果荷航机组人员只听到塔台说的“OK”却没听到后半段的对话。虽然荷航的飞航工程师曾质疑过这是否是塔台方面已经授权起飞,但机长知道如果再不起飞,必将超过执勤时限,且早已因好几个小时的延误而弄得非常焦躁,便武断作出肯定答复。当时有大雾笼罩,能见度仅有300米,机组并不知道PA1736正在跑道滑行,因而强行加油起飞。
17:03时泛美的机长最后一次与塔台回报他们正在跑道上滑行后不久,在他们经过三号出口正打算弯进四号滑行道前往起飞等候区的瞬间,副机长突然注意到跑道远方有荷航客机的降落灯。起初他们以为那时荷航正在静止状态等候起飞,但仔细一看却发现降落灯正在晃动并离他们越来越近,KL4805其实在奔驰状态。此时距碰撞发生只有9秒钟,泛美的副机长大声呼叫机长将飞机驶离主跑道,机长也立刻全速推进让飞机冲进跑道旁的草皮上,但毕竟为时已晚。同一时间,荷航的机组仍未发现泛美客机,于是副机长呼叫机长做出起飞动作:“V1”。到了相撞前4秒,荷航机组终于发现在跑道上拚命躲避的泛美客机。但是,很不幸,最终他们还是撞上了。
图一
图二
所以,特内里费空难就是因为人员的疏忽,自然条件的艰难,等等诸多巧合酿成了这场惨烈的空难
为什么川航3U8633事故中,机长刘传健能够获奖500万 ?
为什么川航3U8633事故中,机长刘传健能够获奖500万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创造了民航界的奇迹。网友都非常好奇,“英雄机组”被奖励了多少钱?刘传健奖励500万,第2机长奖励200万,副驾驶奖励100万,其余6名机组人员均奖励100万人民币。除此之外,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之长”称号!
整个机组挽救了100多条人命,金钱的奖励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也是给他们更好的褒奖!机长刘传健在回顾这件事情时,依然非常忐忑,但他并没有说自己是多么的艰难,而是讲述了二级长当时是拉着乘务长的手被推进来的(电影《中国机长》的也真实的还原了这一幕)。
相对于机长和副驾驶,第二机长其实面临的危险更大,因为在危机发生时,整个座舱的人都系上了安全带,第二机长并不知道驾驶室的情况到底如何,没有系上安全带的他,很有可能被高空的风吸出去。
高空的风到底有多大呢?其实看副驾驶在系了脚部安全带以及腰部安全带的情况下,上半身直接被吹到机舱外就知道了!但是第2机长没有犹豫,在乘客和乘务员的推动下,顺利地进入了驾驶室,紧接着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第二机长梁鹏也曾经回顾这件事情,他进入驾驶室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拍了拍刘传健的肩膀,确认机长没事再去看副驾驶。接着想帮刘传健戴上氧气面罩,可是由于超高的气压,刘传健的整个身子趴在操纵台上的,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于是梁鹏赶紧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再和队友进行“无声”的沟通。
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超大的气压将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已经完全撕裂,只能听到狂风怒吼,第二机长通过手势和他们进行交流,做一些辅助的工作,终于拿到了刘传健的话筒,接着也摘掉了自己的氧气面罩,尝试和地面人员建立联系。
当成都区管中心联系不上8633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指挥航路上的其他飞机赶快避让,同时不停的呼叫3U8633,希望尽快获得联系。8633风挡破裂的12分钟后,飞机终于飞出了危险的山区,并且成功的将高度下降到了6千米,此时8633和成都区管中心也已取得联系,双向配合,最终惊险地完成了降落!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旦面临如此严峻的高空缺氧条件,不到几分钟意识变模糊了,但是四川航空8633的机组人员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持到飞机降落!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四川3U8633在备降过程中,一共有36次犯错的机会,随便一次都能直接影响飞机的成功将军,而中国机长一次未犯!
四川3U8633的成功备降,不仅仅是中国民航的奇迹,也是世界史诗级的奇迹,外媒点评:难以置信,向他致敬!后期再次看到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信息,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之一阶段的试飞,刘传健有幸参与,虽然这一次刘传健并不是“掌舵者”,但他笑着说:争取在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后,争取飞第1个航班。
英雄机长刘传健说,敬畏生命,敬畏职责, 他是怎样从自身来体现这一精神的?
在国庆上映的《中国机长》是一部真实改编的电影。就是根据这次被称为“民航史奇迹”的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那么这部电影里体现出了什么样的一种临危不乱的精神,他们是怎样从自身来体现这一精神的?敬畏生命
一张张懵懂的眼神,从心底透露出我想活着。人们渴望生命,希冀温暖,憧憬价值,在极限境遇中,这些被压缩成干瘪而坚硬的内容——活着。敬畏生命。从电影里看,当生命陷入极限境遇,有些人一时间反而豁达放开,最真心的话、最想念的人、最该要的东西,一目了然,眼睛好像洗过,生命露出本真的纯色。敬畏职责
从电影看,飞行大概是一件无聊又严苛的事情。如同教科书一般的严谨流程,像复读机一样的重复规章手册,以至于唯一的亮色靠幼稚的调情作调剂,飞上天有地空人员安排指挥,飞行高度、航线轨道、气候变化、升降时间都能及时通报,飞行员按照操作即可。其实最有自律的规则也是保持安全的一个重点,驾驶飞机有了熟练而理性的操作方式、管理模式,也有应急预案,恰是如此,飞行员自由发挥随心飞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需要了。
敬畏规章制度
我所理解的规章,是出入与自由和限制之间。电影前段,空乘人员的技巧和能力,一丝不苟的流程操作深入内心,就是确保乘客安全。尽管如此,专业的人专业的流程在不理解的乘客眼中,他们可能就是个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