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是户部的什么官?
户部侍郎是古代户部的第二大长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
所谓户部侍郎,即是户部负责人——户部尚书的助手。一般设有侍郎两人,分别是户部左侍郎和户部右侍郎。古代崇尚“左”,所以左侍郎相当于财政部之一副部长,右侍郎次之。
古代户部尚书工作量很大,配两个副手也是理所应当的。与工作量成正比的,是户部尚书的地位。古代的户部尚书,算是少数几个能参与国家决策的大臣,能与汉朝的九卿比肩。虽然户部尚书官位显赫,户部职责重要,但仍存在一个重大问题:户部和其他部门之间存在权力交叉的问题。
在行政效率低下的古代,部门之间权力有交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经常是一件事情你这部门能管,我也能管,这会造成内耗,会降低行政效率。这时就需要户部侍郎出面替户部尚书分忧,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户部简介
说到户部的起源,那可就悠久了,能追溯到周代的“地官”。到了隋朝,又改名为度支部和民部。直到唐贞观二十三年,户部才之一次出现在朝廷的行政体制划分中。不过户部的名字注定不“太平 ”,其后经历数次改变,直到神龙元年才又改回户部,之后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像“度支部”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其实和户部的下属部门有关系。
户部分为四个部门:度支、金部、仓部和户部,四个下属部门,各司其职。
户部侍郎和刺史哪个官大?
户部侍郎大户部侍郎;
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约当于今日的财政部次长。“户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试院及人事行政局、户部即财政部、礼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国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务部、工部即营建署)之一,即今之财政部。“侍郎”,相当于今日的副部长、次长。尚书是部长。一般而言户部尚书主要掌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则掌管稽核版籍、赋役征收征等会计、统计工作。
户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书事。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依功作,当工官之任。三国魏置左民尚书,掌财政。晋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时有右民尚书。东晋及宋、齐并置左民尚书,梁、陈并置左户尚书,并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后魏、北齐有度支尚书,亦左民、左户之任。后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称度支部,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改为户部,高宗显庆元年改为度支,龙朔二年改为司元,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光宅元年改为地官,神龙元年复故。后历代沿称。
唐代户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 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仓部主事三人。龙朔年间曾改户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仓部曰司庾。天宝十一载改金部曰司金,仓部曰司储。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例如清代户部总的执掌是管理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其机构按地区划分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14个清吏司,并设有八旗俸饷处、现审处、饭银处、捐纳处、内仓等机构,办理八旗俸饷、捐输等事。其部内的行政事务则由南、北档房、司务厅、督摧所、当月处、监印处分别管理。隶于户部的机构还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 *** 宣布“仿行 *** ”,进行官制改革,将户部改为度支部,并将财政部并入。户部遂废
刺史;
刺史的职务是不断的演变的.
刺史一职最早始于西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是监察官,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院长和反贪局局长.
到了东汉初期,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一级行政和军政长官,相当与市委书记,市长则是太守.
到了魏晋南北朝刺史的职权退化了,相当与从市委书记降到了市长.
到了隋唐,刺史的职权进一步的退化,连市长都算不上了,相当与一个局长级别的官职.
到的宋朝刺史已经成了专供武将迁转虚衔.
到了明清时期刺史则成了知州的的雅称.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刘禹锡
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宫女犹传洞箫赋,国人先咏衮衣诗。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明朝初年的户部侍郎郭恒贪腐案有多严重?明朝又是怎样防止贪污舞弊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看到因为二十多年的战乱所造成的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决心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说句老实话,中国人民是世界最勤劳的民族,只要给他们一个和平的环境,不要剥削的太厉害,他们是知道要挣钱工作养家。所以没过几年时间,明朝初年的民生就好转了很多。
“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百万石外,府县仓禀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发粟赈贷,然后以闻”。
这样一件贪污案
看来似乎整个事态都朝着平稳的局面发展,大明朝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然而,历史就像一个三流编剧一样,看似一片形势大好的表面,却暗浪汹涌。
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恒(相当于现在财政部副部长)联通各省的官吏,将官仓里的粮食私自倒卖,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影响特别恶劣。
此案一出,朱元璋一下子就爆了。熟悉明史的人都清楚,朱元璋此人寡薄少恩,为人凉薄,那些一起和他打江山的人,他都不放过,何况这些人。
于是朱元璋一怒之下,就把中央六部中侍郎以下的官员全部处死,各省负责官仓的官吏全部处死。因为此案最后导致全国官吏太多,涉及面太广,使得全国对此案的处理都大为不满,为了平息民愤,朱元璋又将审判此案的官员等人处死。就因为一件经济案件,让大明副部长级别以下的在京官员全部处死,地方上也是官不聊生,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谓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
这件案子其实只要把涉案人员绳之以法就行了,可是为什么却打击面如此广泛,甚至有一种屠杀的感觉!明朝可以说的上,是中国历史上防腐力度更大的封建王朝,其防腐的惨烈甚至规模,都堪称空前的,为何明朝对于腐败的力度和决心如此之大呢?
朱元璋!我就是腐败的受害者
在中国的所有帝王中,朱元璋可以说是创业中最不容易的一个,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出生的背景。朱元璋出身社会更底层,幼年因为家贫和遇到灾荒,家里人基本上都饿死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
底层出生的他,看尽人间的冷眼,受尽世态的炎凉。可以这样说,在他遭受着一切苦难的时侯,朱元璋一家没有受到 *** 的一点帮助,哪怕是灾荒爆发,他所遇到的官吏,也是过来收税的。
民间的疾苦,在这些官吏眼中仿佛不存在,该盘剥还是依旧的盘剥。因此朱元璋的内心,很早就有对官府有很大的仇恨心里。在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之后,就下定决心给民众一个清平的世界。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在《明通鉴》中,就记载朱元璋回忆对于早年他所看到的官员的腐败模样。“我以前还在民间的时侯,就发现很多的地方官吏,很多都是酒色之徒,经常出入烟花繁柳之地,而对于民间的疾苦,却就当看不见,我心里恨透了这群人。如今就要制定法律,对于官吏坑害百姓的,要严惩不贷。“
童年的不幸遭遇,少年时期的苦难,以及青年后的反抗,使得朱元璋的内心,始终对于官吏有着一种天然的排斥和警惕。而朱元璋早年的经历也多少说明了朱元璋的内心真实想法,他非常痛恨 *** 的官吏。
穷山之珍,竭水之错
明朝初年,天下初定,已经开始发生像郭恒这样的全国性的贪腐大案,在朱元璋的雷厉风行的防腐下,贪腐的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明朝的贪腐就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有句话很好了描写了贪腐官吏的嘴脸。
“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富有小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家之产不能办也。”
这里说下,蛎房就是现在的牡蛎,而鳆炙就是现在大家都很熟悉食物海鲜鲍鱼。
对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明朝更大的奸臣就是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藩。据记载,严嵩被判抄家之后,依据统一的数据分析,抄得黄金三千二百九十六万两,抄的白银二十万五千五百万两,其余得珠宝首饰,则更是数不胜数。
“未入流”的吏和“入流”的官
明朝建国之后,要统一这样大的国家,必须要大量的官员来代替皇上进统行治,和维护整套 *** 的操作流程。每年科考的考试人数都在增加,但是依然远远的达不到实际需要的人数。毕竟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就那么几百个人,还有一部分都在京城,所以能到地方上为官的是少之又少。
再说明一下,一个县衙,难道就一个县长能管理整个县了?他还需要县丞,衙役,师爷和主薄和典使,皂班,民壮。因此说一个十几人编制衙门,吏的人数达到四分之三。要治理一个地方,需要一个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机构,一个通过四书五经获得功名的进士就想管理好,这恐怕很难。
所以也就需要很多有专业技能的小吏。吏的来援很繁杂,有从军户,民户中来,有的从犯了错误的罚充吏来,甚至有生员长期学无成效,自愿为吏的。
虽然吏是代表 *** 最接近老百姓的,但是明朝的 *** 于这些吏的质量和来源并不是很在意,甚至在朝廷的眼里,就自我默认吏就不是好东西。
“凡民间俊秀子弟,皆得预选。惟吏胥心术已坏,不许应试!”
这句话的意思,不用翻译,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就不解释了,但是这句话的确很让人大吃一惊,就连朝廷也认为吏胥心眼坏,所以不给他们科举考试的权力。
永乐皇帝在一次视察督察院的时侯,就抽查了二十八个御史的身份,这二十八人基本上不是进士就是监生出生。永乐皇帝很是开心,走的时侯还不忘提醒一句“自今勿复用吏。”
吏作为大明统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却不给参加科举,不能成为御史和监察官,地位和官形成了天壤之别。从此,吏成为了和戏子一样,不入流的下等职业了。
明代的吏地位低下,身份也随之 *** 起来,最为恐怖的是,无论自己表现得多好,也无法摆脱自己悲惨的社会地位,看不到前景。
再加上,朝廷因为看不起,所给待遇就非常低(明朝的官员收入也不高,一个县官一年也就十几两白银,由此可想这些吏有多少。)面对生活的困窘,以及朝廷对他们的待遇,这些吏们,自然而然就把手伸向了百姓。
儒家出生的官员,因为自幼就学习四书五经,同样也是家族的希望,因而对具体的实务操作和经事之学就非常陌生。只能把这些具体的事务比如收税,执行政策,以及鼓动群众的一类的事务交给吏来做,导致明朝中后期,吏胥成为了某个家族的世袭,掌管一个地方的实际权力。
某个官员被朝廷派到一个地方为官,如果不能和盘踞当地的吏胥搞好关系,就会无法坐稳官位。最后的结果就是官吏合伙欺压百姓,到了明朝的末年,几乎就是官于吏共天下的局面。
如何防止官吏的贪污舞弊
首先:明代选拔官吏的时侯,道德水平是很重要的考察因素之一,明朝的官员无论官位做到多大,只要双亲有一方去世,就必须守孝三年,否则就是不孝。
不孝的人,也不能指望这个人忠君爱国。与此同时,还将各种法律案例变成的普法书籍《大诰》送每个为官人手里,多看多学,还要组织考试这本书,目的就是告诉这些官吏,劝君莫贪,贪必被抓。
其次:监察系统的监督也非常重要,明朝在这一方面的做的相当不错。明朝设立督察院,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如果发现有 *** 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和有冤假错案,就会弹劾违法乱纪的官吏和将冤假错案上报督察院,并有权利参加怀疑案件的复审。
都察院是中央的督察机构,提刑按察司是省级别的监察机构,负责本省的督察职务。有“平狱讼,雪冤抑”的职责。六科给事中,这六科给事中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只向皇帝负责,负责督察六部的之事,独自办公,因为不属于任何单位,所以审查天下,无所不弹。
最后就是惩罚,中国自古就有重刑不重民的习惯,说白了就是刑事案件重视,民事案件,执行民不报,官不究的政策。
对于犯法官员的惩罚也是非常的重,比如诛灭九族,凌迟,枭首,腰斩。在朱元璋时期,贪污六十两白银,甚至有剥皮的刑法。
因为在古代的法律制定人眼里,官员有稳定丰厚的收入,拥有无与伦比的尊严,享有很少有人享受的特权。尽管这样还是要贪污和愚弄百姓,简直太贪心。所以你享受的多,出了事,自然惩罚就格外的厉害了,同时也是惩戒其它官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翰林院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哪一个职位高
后两个。一般认为是刑部尚书高。翰林院学士,最早是没有什么品级的。明朝的翰林院,学士是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是从五品。是四个里面更低的一个。
户部侍郎,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是比较高的。
左都御史,明代都察院设有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为正二品。清代以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其品级几经变化后定为从一品,不过还是有些时期是正二品,还有的时期分满人和 *** ,满人从一品 *** 正二品。
刑部尚书,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品级和左都御史差不多,但是能担任六部尚书,基本就相当于入相了,御史则不一定。而且尚书的品级比较稳定,不像清朝时御史的品级还有掉下去一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