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约法三章都有哪些内容 刘邦的约法三章的介绍
1、杀人者要处死。2、伤人者要抵罪。
3、盗窃者也要判罪。
4、汉太祖高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人,是汉代文化的伟大先驱之一,是汉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杰出的战略家、指挥家,为中国的发展和汉民族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上来源于汉代《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虽然只有十个字、三条法规。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所有统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时候颁布的所有法律中更好的法律。
5、其约法三章的内容简单明了,却影响很大。首先体恤民众,顺应民意,废除了秦朝原有的残酷刑罚制度,制定了公平合理的法规;其次给予百姓权利,限制犯罪分子和英雄豪杰起义。刘邦约法之一条是杀人者偿命,其主要对象是平民百姓,因为秦朝时期,实行商鞅变法,采取杀人连坐制度,刑罚也极其残忍。
刘邦约法三章是假的吗?
刘邦进入关中后,先是大肆享乐了一翻,他本人就住进秦皇宫中体验了一下当皇帝的快乐;后来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约束军纪,争取民心。当时天下大乱,关中盗贼猖獗,秦法不被执行已经很多年了,刘邦急中生智想出了三条简略的法令,并立即颁布实施,稳定了咸阳的局势,争取了秦人的民心。
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约法三章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推行时间短,但是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约法三章的内容为:一、杀人者死;二、伤人者抵罪;三、盗窃者抵罪。这三条法令在具体实施中活动空间太大,不足以用来治国理民,但是在当时的战乱环境下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后也烧杀抢掠,张良认为这样做不利于争取秦人民心,于是怂恿樊哙去秦宫找到刘邦,要求约束军纪,发榜安民。刘邦反应快,外有强敌项羽,内有汹汹秦民,那他就会玩完,于是他及时下令军队出城驻扎,并发布了三条简单可行的命令来约束军队,安定民心。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秦二世、刘邦、项羽是秦民的三大害虫,相比之下刘邦的危害是最轻的,故秦人最终选择了追随刘邦!秦二世暴虐残民,不仅屠杀了秦国公室子弟、帝国功勋,还逼迫百姓修秦陵,秦国上下死于秦二世之手的人不可计数。项羽进入咸阳后,掠夺财物妇女、烧杀咸阳百姓、发掘秦国王陵,真是无恶不作丧尽天量!相比之下刘邦就要温和仁义得多了。
萧何进入咸阳后,他直奔秦国王室档案处,将秦国的藏书、档案全部搬走,这为以后汉朝治国留下了保贵的资料。秦法浩瀚繁多,号称“事无臣细,皆有法式”,上至军政大事,下至百姓作息都有详细的规定,可操作性极强,虽然严酷却也公正。
刘邦当汉王期间,全面恢复了秦法,作为战时法令,秦法的威力是不可想像的。刘邦多次败于项羽之手,但是总能东山再起,这跟他牢牢控制住了老秦国是密不可分的!萧何作为后方总管,当起了李斯的角色,这位大汉丞相将秦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协助刘邦再次统一了天下。
汉朝建立后,刘邦跟萧何对秦法进行了修正,大体是全面继承了秦法,只是将一些酷刑作了损益,将战时秦法修正成了平时秦法。汉承秦制,是全方位的继承,所谓约法三章是无法用来治国的,仅仅起到了一个约束军队,安定民心的作用。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根据这个,这场战争中刘邦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急。约法三章,去除的秦法的残暴,秦法连坐制一人犯法同宗连坐,而约法三章只规定了犯法者需要获罪其他人不需要连坐所以获得了秦人的拥戴。刘邦有三杰,项羽有范增,刘邦的知人善用,知道自己用智不如张良,识人不如萧何,用兵不如韩信所以放手让他们三个帮他分别帮他出谋划策,征伐天下。项羽虽是无敌将军,并尊范增为亚父却不能真正听取他人意见,坑杀四十万秦国降兵,毒杀义王失去了人心也没人能帮他弥补他的不足所以他才失败。
汉高祖刘邦在入主关中之后为什么要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汉高祖刘邦在入主关中之后主要是为了能够巩固地位借机拉拢人心能够让百姓共同反抗项羽即将进入关中之后的暴行。这一举措也让刘邦成为双雄争霸的最终赢家。
秦朝末年,全国一片混乱,反秦义军奋起,横越中原。根据当时反秦义军的约定,先入关中灭秦者,关中王。割蛇的裴公刘邦率领军队进攻关中咸阳。秦王子婴将国玺献给刘邦,结束了秦朝。
根据协议,刘邦成为关中地区的更高统治者,拥有皇帝的权力。刘邦也称自己为“关中王”。当他看到秦朝宏伟的宫殿时,不禁有些恋恋不舍,决定先住在那里,好好享受一下。
乡亲们,你们长期受到秦朝的严厉惩罚。那些诽谤者被消灭,那些聚集在市中心发言的人被处死。我和起义军商量,谁先进入杭古关西,谁就做关中王,现在我就是关中王了。
现在,我和各位老人约定,执行法律三章:杀人要处死,伤人要处罚,盗窃要处罚。秦的其他条例都被废除了。官员和人民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总之,我来这里的目的,只是为了人民,不会对老百姓造成什么伤害,请大家不要害怕,至于我驻扎在巴,只是为了等待反秦军队的领导们来,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安排。
为了赢得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刘邦叫所有的人县关中,郑重宣布:“秦的严厉的惩罚和严厉的法律带来了如此多的苦难的人,他们都应该被废除。现在,我和你们所有人达成一个协议,不管你们是谁,有三条法律。这三个人是:之一个杀人要付出生命,第二个伤人要受到惩罚,第三个小偷也要受到惩罚!”所有的村民都表示支持这三条规则。
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项羽刘邦从并力攻秦,终于开始刀兵相向
一、不恋珍宝美女,还军霸上汉元年十月,刘邦大军抵达咸阳,秦王子婴封印玺符节,自缚出降。
刘邦手下的将领劝说诛杀掉秦王,刘邦说道,当初楚怀王之所以派他领兵西进,正是因为能宽容待人,况且秦王已经投降了,再把他给杀了,不吉利。
相比之下,项羽则是坑杀了已经投降的秦军二十万,两相对比,可知两人性情。
刘邦入主秦宫,面对珍宝、财物、美女无数,心里乐开了花,想着当晚就要住在秦王宫里面。当时手下大将樊哙劝谏道:
樊哙问刘邦,你是想要取天下当皇帝呢?还是只是想当个富家翁?
刘邦当然回答说是想要取天下。
樊哙说,跟着你进了秦王宫,珠玉重宝不计其数,到了后宫,美人妇女数以千个,这些东西,都是秦朝灭亡的根源啊!希望刘邦能够速速还军霸上,别在宫中过夜。
樊哙的一席话,对于此时沉浸在珍宝美人温柔乡中的刘邦来说,没有起到任何警醒作用。
此时,张良又进一步劝谏道,说之所以我们能攻入咸阳,正是因为秦朝残暴无道!现在你刘邦刚入咸阳,就开始享乐,是“助桀为虐”之举,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还是采纳樊哙的建议吧!
听到张良也这么说,沉浸于胜利喜悦中的刘邦,才稍微清醒了点儿, 封藏了秦王宫的珍宝、府库,还军于霸上。
二、收拢民心,约法三章
刘邦还军霸上,召集咸阳周边的诸县父老豪杰,说道:
天下百姓苦于秦朝的法律重刑时间太久了,诽谤的人株连全族,路上俩个人站着说话,被发现了都要弃之于市。
此时,刘邦仍旧深信着,当初自己与楚怀王和各路诸侯相约,先入关中者可以封王,他刘邦先入咸阳,理所当然地是关中之王。作为未来的王,有必要为当地的百姓谋取福利。
于是刘邦将秦朝原来的刑罚全部废除,与诸县父老约法三章,即:
其一:犯下杀人罪行的,会被处死;
其二: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且并未致死的,按伤害程度大小而判罪;
其三:偷盗财物的,按所盗财物多少而量刑。
同时,让咸阳周边原有官员、吏士和原来一样,各尽其职。
听到这个消息后,秦人从地方官员到下层百姓,都很高兴,争先恐后地带着酒肉牛羊来犒劳刘邦的军队。刘邦又推辞不受,说军营中粮草充足,不想让别人破费。秦地百姓听到刘邦这样说,更加高兴了,唯恐刘邦不是秦王!
三、项羽军至,范增进言急击刘邦
秦朝已亡,有的人对刘邦说,秦地富饶,十倍于天下,且易守难攻,听说章邯已经投降了项羽,而项羽封他为雍王,所封之地,就是关中!现在他们正要过来,等他们来后,这里将不再属于你!
为今之计,是赶紧派兵把守住入关的函谷关,不让各路诸侯军队进来,同时在关中征兵,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图和诸侯军抗衡!
刘邦心心念着关中称王,便听从了这人的话,派兵去守函谷关。
汉元年十一月,项羽总提各路军马四十万,终于来到函谷关前,想要入关之时,才发现函谷关有刘邦的军队把守。
项羽在知道了刘邦先一步进入关中后,勃然大怒,当即派英布率军攻破了函谷关,大军继续进发,抵达戏西。
此时刘邦的军队还屯扎在霸上,并没有和项羽相见。
双方军力对比:项羽统领楚军和各路诸侯军共约四十万,对外号称为百万大军;而刘邦一路西行收兵征将,此时也已经十万人马,对外号称二十万。
刘邦手下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大怒,意欲攻打刘邦,为了给自己谋一条封侯之路,派人到项羽军中,对项羽说:
说刘邦想要称王于关中,让秦朝投降的子婴为丞相,秦宫的所有珍宝统统归自己所有。
项羽听后更是气愤,下令第二天就要喂饱士兵,攻打刘邦!
此时,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也进言于项羽,说刘邦先前为人贪恋财物,喜好美人,而现在进入咸阳,却变得不爱珍宝美人了,这是他有更大的志向啊!同时派方士观望刘邦所在地方的云气,都是五彩的龙虎之形,这是传说中的天子之气,还望项羽急速进兵,攻打刘邦,机不可失啊!
范增不知道的是,刘邦非为不再贪恋珍宝美人,而是身边有将士谋臣的极力劝阻。
最初的楚怀王约定,先入关中者王,而项羽后至,却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再把刘邦放在眼里,甚至于刘邦先其入关,都成了一种挑衅和罪过!
项羽恨秦,到得关中,然而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曹无伤又告密说刘邦想要让秦降王子婴为相,加之范增进言,此刻曾经并力攻秦的刘项二人,开始走向了对立面,楚汉之争的帷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