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恐怖主义跟恐怖主义有区别吗
还有就是民族革命跟民族恐怖主义的区别。 急! 谢谢大家!1、民族恐怖主义相比起恐怖主义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单一民族为主体,为该民族的目标而服务。有的恐怖主义本身没有单一主体,比如绿色恐怖主义等。
2、民族恐怖主义和民族革命本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近代,规范化战争被重视,攻击行为被认为应该针对武装部队,加入对平民发动攻击,那就被视为恐怖主义了。
举几个恐怖主义事件例子
下面是美国18年来遭到的重大恐怖主义袭击的大事记。2000年10月12日,美国“科尔”号在也门亚登港口加油时遭 *** 袭击,17名美国海员丧身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门前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224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6年6月25日,沙特 *** 东部宰赫兰发生卡车爆炸事件,造成19名美国军人死亡,另有数百名不同国籍的人受伤。
1995年9月13日,一只由小型火箭驱动的手榴弹钻进了美国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大使馆,但是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1995年11月13日,美国驻沙特 *** 首都利雅得的军方总部遭到一起汽车炸弹的袭击,5名美军人员身亡。
1995年4月19日上午9点02分,美国位于俄克拉荷马市的爱法特穆阿联邦大楼发生了爆炸,造成168人死亡,500人丧生。经过调查,是美国士兵蒂姆锡·麦克维制造了此次爆炸事件。2001年处,他已经被处死。
1993年2月26日,在美国纽约市中心的世界贸易中心楼下的停车场发生了一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6人死亡,1000人受伤。该爆炸是由6名 *** 武装分子制造的。事后,他们被判处了终身监禁。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一架自伦敦飞往纽约的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造成了包括小镇上居民在内的一共270人丧生。
1986年9月5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一架装载了358名乘客的巨型客机遭到劫持,美国安全部门在进行解救时造成了20人死亡。
1985年10月8日,巴勒斯坦军方劫持意大利油轮阿基里斯·劳拉号时,美国公民里昂被害。
1985年6月14日,什叶派教徒持枪劫持了一架波音727飞机,强迫其在黎巴嫩贝鲁特降落。劫机者要求以色列释放700名 *** 人。劫机者杀害了一名美国海军潜水员,另有39名美国人直到7月1日才被释放。
1984年9月20日,美国驻黎巴嫩使馆附属机构发生汽车爆炸事件,16人死亡,大使受伤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行李口了我怎样做好〈反恐怖主义法〉
行李口了我怎样做好〈反恐怖主义法〉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入中国人大网(npc.gov.)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4年12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
目录
之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安全防范
第四章 情报资讯与调查
第五章 应对处置
第六章 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第七章 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
第八章 保障与监督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之一章 总则
之一条 为了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反对和禁止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任何人宣扬、煽动、教唆、帮助、实施恐怖主义,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任何国家机关不向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政治妥协或者让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提供资金支援。
第三条 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宣传、科技、外交、军事等手段,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严密防范和严厉惩治恐怖活动,查处取缔一切恐怖活动组织,坚决反对和禁止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想,更大限度预防、降低和消除恐怖主义危险和危害。
第四条 国家设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实行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动员所有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个人共同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
各职能部门在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协调下,建立联动配合机制,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依法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报告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以及人员。
公安机关、中国人民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履行反恐怖主义职责的紧急需要,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依法惩治恐怖活动,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第七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坚持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重在防范恐怖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恐怖活动组织的形成和扩大,力争将恐怖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和行动之前。
第八条 任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恐怖活动犯罪,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构成恐怖活动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其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在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本地区反恐怖主义工作。
县级人民 *** 应当制定反恐怖主义工作方案、措施,必要时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定职责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根据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部署,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
第十三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反恐怖主义工作。
《反恐怖主义法》中,恐怖主义有哪些性质
《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里面的就是,摘录如下:
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本法所称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一)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二)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四)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资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援、协助、便利的;
(五)其他恐怖活动。
《反恐怖主义法》的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 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既是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的国际责任。反恐怖主义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我国反恐怖工作的机制体制责任、手段措施,是反恐怖工作的基本法。它将为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与保障。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人员,是指什么
根据《反恐法》第三条 之一款 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什么
反恐怖主义法对于恐怖事件的定义(第三条第五款):
本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中国为什么出台《反恐怖主义法》
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反恐怖主义法》。
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
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
答: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我国的《反恐怖主义法》中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什么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反恐怖主义法追求什么恐怖活动的责任
根据《反恐法》第二条的规定,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联系中国实际,谈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
更好联系社会某一方面的实际来谈~~理论联系实际~(一)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恐怖主义由来已久。最早的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而我国则早有荆轲刺秦王的记载。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美苏对峙、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风起云涌般的世界各国争取民族解放运动告一段落,但仍有许多民族问题未得到解决。此外,许多西方国家受极“左”思潮影响与控制的各种组织也日趋活跃。1968年至1969年,出现了暗杀、爆炸、绑架、劫机、炸机等恐怖活动的 *** 。此后,类似的恐怖活动更是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恐怖主义继续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并最终导致“9•11”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杀伤力和震撼力。
恐怖主义向全球蔓延,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受不同程度的威胁。恐怖主义得以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从经济方面上分析,贫富分化的加剧是恐怖主义赖以滋生的经济根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质更加突出,经济落后的弱势群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贫富悬殊的扩大,极大地 *** 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增长,为恐怖主义泛滥提供了某种社会基础。
其次,从政治方面上讲,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政治诱因。霸权主义者干涉他国内政、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的行为所招致的广泛不满,客观上为极端民族主义者进行恐怖活动提供了便利。 *** 可利用本民族对外来干涉的反抗情绪,辅之宗教手段展开恐怖犯罪活动,并使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具有了某种反西方强权的色彩。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行径越发遭到国际社会的反感和憎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因此,美国成为世界恐怖主义的主要矛头绝非偶然。
再次,从文化方面上看,现代恐怖活动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冲突”的特点,这与西方国家强行推行西方价值观,在热点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从而激发了 *** 世界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情绪有直接联系。
第四,从科技方面上讲,随着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知识时代的来临,恐怖主义赢得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许多现代化的高技术手段在恐怖活动中得以运用,其造成的破坏力也更加严重。
此外,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根源。两极格局解体后,许多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迅速得到释放。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得不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宗教极端势力便活跃起来,并且以实现民族独立或高度自治为目标,以复兴宗教原初教义为旗号,以恐怖主义的暴力手段开展活动。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有近30%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是由极端民族主义者组成的;有大约25%的恐怖主义活动起源于宗教目的。[1]可见,虽然民族和宗教问题与恐怖主义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在二者间划等号,但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极易结合在一起,并且发展为暴力恐怖主义。
(二)恐怖主义的特征
就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目的的政治性。例如,具有强烈的反美色彩的恐怖主义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 *** 的重点打击目标,1990--1997年,全球发生反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1182起,占同期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37%。2001年,针对美国的恐怖攻击事件直线上升,达到219起,占全球恐怖活动的61.7%。在一系列恐怖主义事件中,美国的曼哈顿摩天大楼、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都相继发生了爆炸案,“9•11”事件则是国际 *** 针对美国 *** 频繁制造的恐怖活动中规模和影响更大的一起事件。究其原因,美国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四处插手地区事务及他国内政的霸权主义行为,处理国际事务中美国利益至上的外交准则,以及美国不公正的中东政策,都是导致反美情绪增长、激化民族宗教矛盾的重要因素。二是目标的不确定性。 *** 袭击目标广泛,且滥杀无辜,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常常选择人群聚集地和公共设施采取行动,致使大量平民百姓成为恐怖活动的受害者。三是手段的多样性。除了使用传统的绑架、暗杀、劫机、爆炸、劫持人质等暴力手段以外,还利用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科学技术采取非暴力手段作案,如网络恐怖主义、金融恐怖主义等。四是行为主体的组织严密性。恐怖主义活动的行为主体往往是非国家集团或秘密组织,其组织纪律严格,行动策划严密,活动隐蔽,行踪不定,跨越国界作案,形成较大的政治影响。
(三)“9•11”事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之一,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多极化不断发展。“9•11”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稳定与繁荣的命运紧密相连。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斗争,既打击了全球各地的恐怖主义势力,缓和了前一段时期因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而受到损害的大国关系,也加强了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多边磋商和协作,无形中使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的新安全观得到强化。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借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之名,行谋求政治、军事、安全优势之实,而且运用武力扩大势力范围的倾向也有所发展,但确立以多样性的民族国家和国民经济为基础的、有规则的国际新秩序、确保世界安定和各国的共存共荣已是大势所趋。“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形成的新的凝聚力促进了国际间合作趋势的发展,而各种大小力量竞相发挥作用对有效解决恐怖主义这一全球性问题具有独特和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弥合民族、宗教、文化和地域隔阂,增强共识与谅解,促使共同发展和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演进,进而为最终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与环境铺平道路。
第二,打击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关系调整的重要契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亟须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支持,而各大国出于借反恐实现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与美关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很快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合作的新领域,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与对抗暂时得到缓解。
俄罗斯在事件发生后,主动拉近与美国的关系,积极支持与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美国则以承诺减少对俄罗斯车臣问题的指责和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回报。欧盟大多数国家则希望利用反恐行动,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政治、军事关系,显示欧盟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特别是英国,欲借强化美英关系巩固大国地位的意图十分明显。日本在事件发生后,对参与反恐行动特别走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日本自卫队不但向美国提供了后勤与情报支援,并为此推动国会紧急立法为自卫队赴海外参加军事行动奠定法律基础。日本在进一步巩固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借船出海”,将自卫队的角色从本土防御、保卫周边地区向海外派兵参战转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自卫队首次突破宪法限制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海外作战行动,从而为日本扩充军备和提升国际地位带来了有利条件。
中美关系在“9•11”事件发生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中国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严正立场,对建立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框架、推进两国关系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双方对“反恐合作”的期待不同,中国期望借此来改善双边关系,美国是希望通过缓解双边关系来拉中国联合反恐。中美关系因受台湾、 *** 和人权等问题制约,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双方在反恐基础上重新加固的战略框架不会受到动摇。未来两国关系前景将是利益与分歧共存,希望与挑战同在,双方将在磨合、碰撞与妥协交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与适应对方,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并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9•11”事件也引发了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角关系的明显变化。美国在针对阿富汗 *** 的反恐战争中,发现了巴基斯坦因与阿富汗直接接壤和与 *** 的传统关系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缘战略意义,大幅回调美巴关系。而巴基斯坦 *** 为了摆脱与恐怖主义的干系,缓解严峻的经济形势,获取国际社会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认可,不顾国内反荚情绪高涨,决定同美国全面合作。而印度虽做出迅速反应,但由于其在地缘战略意义上远逊于巴基斯坦,并未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这使得冷战后呈急剧升温之势的美印关系遇到挫折。印巴关系的紧张之势使美国处于两难境地,美国尚未找到有效平衡印巴矛盾的良策。从近期来看,美国将高度重视巴基斯坦的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国仍将看重印度在南亚、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更大范围内的作用。
(四)中国的反恐立场与主张
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 *** 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和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 *** 》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一切行动应有利于维护世界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应证据确凿,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不能任意扩大打击范围,不能对打击恐怖主义采取双重标准,不能借反对恐怖主义推行别的影响世界和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政治意图。打击恐怖主义是和平与暴力的较量,不是民族、宗教或文明的冲突,应承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发展模式;各种社会制度和文明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 *** 同发展。无论恐怖主义发生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国际社会都应共同努力,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中国 *** 不仅在政策主张上明确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而且在实际行动上做出了广泛的努力。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中亚国家在新安全观方面的具体实践,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为当前国际反恐合作做出了独 *** 献。
为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我国应根据国际反恐领域新动向,不断制定新的应对方案和措施,积极投入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同时要站在战略高度,洞察和把握国际反恐领域形势的变化对整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趋利避害,有所作为,主动抓住机遇,推动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我国和国际社会更大安全利益的方向发展。
恐怖主义的旗号,目的,手段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一)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恐怖主义由来已久。最早的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而我国则早有荆轲刺秦王的记载。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美苏对峙、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风起云涌般的世界各国争取民族解放运动告一段落,但仍有许多民族问题未得到解决。此外,许多西方国家受极“左”思潮影响与控制的各种组织也日趋活跃。1968年至1969年,出现了暗杀、爆炸、绑架、劫机、炸机等恐怖活动的 *** 。此后,类似的恐怖活动更是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恐怖主义继续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并最终导致“9•11”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杀伤力和震撼力。
恐怖主义向全球蔓延,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受不同程度的威胁。恐怖主义得以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从经济方面上分析,贫富分化的加剧是恐怖主义赖以滋生的经济根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性质更加突出,经济落后的弱势群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贫富悬殊的扩大,极大地 *** 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增长,为恐怖主义泛滥提供了某种社会基础。
其次,从政治方面上讲,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国际恐怖主义蔓延的政治诱因。霸权主义者干涉他国内政、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的行为所招致的广泛不满,客观上为极端民族主义者进行恐怖活动提供了便利。 *** 可利用本民族对外来干涉的反抗情绪,辅之宗教手段展开恐怖犯罪活动,并使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具有了某种反西方强权的色彩。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行径越发遭到国际社会的反感和憎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因此,美国成为世界恐怖主义的主要矛头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