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贵妃醉酒饰演的角色(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全部唱词)

wanfu 百科 85 0

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贵妃醉酒饰演的角色

  梅兰芳贵妃醉酒饰演的角色属于旦。《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花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2002年,梅葆玖等根据梅兰芳原作《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改编成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始由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合作演出,以大布景、大 *** 闻名于市,是京剧改革的一个方向和尝试。

  剧情梗概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剧目赏析
  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格调低俗。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剧中,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梅兰芳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像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甚高,演来舒展自然,流贯着美的线条和韵律。

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全部唱词

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唱词
演唱:梅兰芳
[四平调]
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 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
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清清冷落在广寒宫
啊广寒宫
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
那鸳鸯来戏水
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啊,水面朝,
长空雁雁儿飞
哎呀雁儿呀
雁儿并飞腾
闻奴的声音落花荫
这景色撩人欲醉
不觉来到百花亭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高中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关于高中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一

  教学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从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学习京剧。

  2、如何通过了解京剧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京剧的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对京剧学习的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是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的地位,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地理解京剧。

  教材分析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将京剧上升到国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暗示。教材从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通过了解、学习、尝试,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京剧艺术的特征,了解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教材注重京剧学习中的欣赏,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了解京剧的唱腔。从而更多的学习了解京剧。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京剧缺乏兴趣,学生感到京剧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对梅兰芳还是比较熟悉,这样的课如果教师讲述,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如果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讲解自己了解的艺术家,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

  本课教学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习的自 *** 交给学生,将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是乐意的。

  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京剧学习通过了解梅兰芳、了解京剧,从而了解京剧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京剧的相关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京剧的行当、伴奏、京剧的四式,通过京剧的实践练习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设定小组学习目标,查阅、收寻相关资料。

  2、学生组织课堂问答,将本组的知识点融汇在设定的问答之中,给予同学相关的提示。

  3、教师准备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课件,音响资料。

  4、教师要关注各组学生自我查找的资料以及所要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更多的准备,给予学生更多的补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京剧的画面,音乐、将大家带入到京剧特定的情景之中,大屏幕上推出字幕——京剧

  二、汇报与交流

  学生分小组事先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甲组:介绍梅兰芳纪念馆以及大师的生平介绍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赞赏。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学生乙组:介绍梅兰芳及四大名旦

  学生介绍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梅居其首。展出四大名旦的演出剧照和生活照,引发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京剧的旦角是男拌女妆?

  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丙组:讲述梅兰芳的小故事

  故事一、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梅兰芳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早在五四时期,当二十一条国耻条约签订时,他激于义愤,编演了《木兰从军》,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他又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激励人们抗敌救国。

  八年抗战期间,梅兰芳身陷敌占领区,不顾威胁利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一名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故事二、梅兰芳和京剧艺术走向世界

  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1956年,三次访日,1930访美,1935年,1952年两次访苏,不仅在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中,起到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最早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学生们介绍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使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通过梅兰芳的不懈努力,终使京剧艺术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

  故事三、梅兰芳与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7月加入中国 ***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故事四、梅兰芳纪念馆

  1983年中宣部与国家计委批复将梅兰芳故居辟为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自1984年开放之日起,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窗口,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瞩目。纪念馆宣扬梅兰芳和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以及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辉业迹。在宣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欣赏与学习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梅兰芳京剧演唱片段

  四、京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四式

  京剧的伴奏及锣鼓经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京剧形成的时间,为何叫京剧,京剧的唱腔只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介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教师补充: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在中国的戏曲中,京剧被誉为国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京剧的行当

  多媒体播放,让同学们观看录像中有哪些人物,分别属于哪些行当,让学生自己来归类,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观看,能比较准确地划分出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个组的同学说出该组角色的特点。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

  旦行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

  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

  丑行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文丑、武丑。

  教师进行补充。

  3、京剧的四式:唱、念、做、打。 唱:唱腔。 念:台词、对白(韵白、京白)。做:京剧的表演也就是招式、做派(手、眼、身、法、步)。打:武打,虚拟表演。

  4、京剧的伴奏

  (1)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京剧的锣鼓点,京剧锣鼓经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

  (2)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经片段

  五、实践与练习

  京剧的锣鼓经:锣鼓经(片段)

  (1)学习锣鼓经的念法

  (2)学习锣鼓经并配合动作练习(手势,动作,亮相等)

  教师带领学生做旦角的兰花手势,云手,亮相。教师带领学生做生行的手势,拉山膀、亮相。京剧的手势,京剧的亮相。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表演。配合锣鼓经(口念)做动作许,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六、归纳与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中所了解的京剧的知识,了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引发下节课现代京剧的学习。让学生继续分组查询了解现代京剧以及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京剧一课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快乐。学生的喜爱更多地在于喜欢这种京剧学习的探索方式,对于自己了解到的点滴知识,学生们都由衷地兴奋、也格外地珍惜,在各个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讨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京剧是一种文化,几十年前梅兰芳大师把京剧带到世界,京剧在日本公演,万人空巷争看梅兰,京剧在美国演出,场场爆满掌声不断,京剧在苏联演出,受到隆重的欢迎,此时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是作为一种文化在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这些资料,这些演出的场景让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高中学生为之震撼,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学生们从情感上深刻地感受到,京剧无愧是我们民族的国宝。

  京剧也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对白,京剧的一招一式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与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小品、喜剧、流行的歌曲的距离。让现代的生活在都市的学生去喜欢京剧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作为文化现象去探讨和了解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当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再让学生来学一学、做一做就容易多了。

  通过对京剧的了解、学习,我感到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对京剧艺术增加了自己的理解。

  了解、认识、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种提高是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认可和对学习的认识,情感上的认可才能落实到行动之中。在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中,在学生们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中,在伊咿呀呀稚嫩唱腔的模仿之中,我们都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我们的快乐,透过这一切,更看到的京剧艺术的希望,京剧文化美好的明天。

  高中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等京剧选段,感受京剧,使学生接受京剧并能热爱我国的国粹艺术。

  2、通过“唱”、“念”、“做”、“打”让学生体验和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3、了解梅兰芳的京剧贡献。

  【教学准备】

  一件戏服(带水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京剧?说说你印象中的京剧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同学们回答的不是很全面。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她的中文名叫“京剧”,英文名叫“Beijing Opera”(板书)。京剧形成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因为形成于北京,所以叫“京剧”。现在有很多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京剧,甚至学的如痴如醉。我想这正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感染了他们,以及灿烂的历史文化熏陶了他们。提到京剧,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梅兰芳。梅兰芳先生一生致力于京剧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改革上,对京剧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以问题开始,给学生留有悬念并使学生产生思考。引出老师对京剧的简单介绍。

  一、唱京剧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体味一下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首先要欣赏的是梅派著名唱段《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大家有没有知道《贵妃醉酒》故事情节的?

  生:(如果有学生知道故事情节,尽量让学生说。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再介绍剧情。)

  师:(清楚剧情后,播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请大家仔细听,一会儿我们一起学几句唱词。

  (欣赏完后,老师范唱之一句唱词,学生跟着学唱。)

  【设计意图】

  听完后,通过“唱”来体验京剧的唱腔韵味。

  二、念京剧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生:念、做、打

  师:对!其中 “念”指的是京剧中的“念白”。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一小段念白。高力士、裴力士见驾:“娘娘千岁!”,杨贵妃:“二卿平身!”很简短,我们来学学这两句念白。(可以找几个同学到台上表演。)

  【设计意图】

  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了解这一点。

  三、做京剧

  师:京剧的第三种艺术手段是“做”。在京剧中,“做”指的是表演。京剧很程式化,一招一式都非常讲究。下面我们观看《贵妃醉酒》的另一个片段(杨贵妃在亭中独酌,沉醉而归)。老师准备了一件戏服(展示给学生看),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一会儿,我会找几位同学穿上这件戏服到前面来模仿京剧中的动作。

  (观赏完以后,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水袖动作,找3——4名同学分别模仿,其他同学说一说谁模仿的最像,为什么?)

  【设计意图】

  表演的同学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其他同学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咀嚼其中的味道。

  四、打京剧

  师:“唱”、“ 念”、“做”我们都已经体验过了。最后还剩下“打”,“打”指的是武术格斗场面,下面我们在欣赏一个“打”的选段。(播放《穆桂英挂帅》中一段精彩的打斗场面)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感受,跟你们看的武侠片有什么不一样?

  a生:虽然有些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也很假,但是大部分武侠片的动作会比京剧中的打斗场面真实,气氛更为紧张。

  b生:京剧的打斗更像在舞蹈。

  c生:武侠片是拍摄出来的,而京剧的打讲究真功夫。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讨论、发言,使学生对京剧中的演员产生敬佩之感,从而慢慢接受京剧。

  五、拓展与探究

  师:要表演京剧,就要学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要做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就要具有很深厚的功底。梅兰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抗日战争时期,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演出。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

  课后问题,你知道四大徽班和四大名旦吗?这个是这节课的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一下答案,下节课我们再做交流。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梅兰芳先生《贵妃醉酒》中的选段,模仿了其中的唱词、念白以及动作,使我们走进了京剧,也简单了解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京剧,想知道更多关于梅兰芳的故事,可以多看CCTV11,也可以去图书馆、上网搜索有关资料。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

一共写了五件事分别是:拒绝播音;拒绝登台;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

《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贵妃醉酒饰演的角色(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全部唱词)-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扩展资料

1956年梅兰芳回故乡泰州祭祖演出,适逢收到邀约赴日巡演的事情而勾起了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为切入点,讲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寇铁骑的威胁下,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告别舞台五年。

两次荣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国家一级编剧罗周担任编剧,一级导演徐春兰导演一级作曲谢振强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吴小平作曲。剧中的梅兰芳特邀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扮演。

2019年10月,在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

梅兰芳代表作品有哪些?

梅兰芳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嫦娥奔月》、《黛玉葬花》、《游园惊梦》、《打渔杀家》等。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梅兰芳的一生,体现了不断革新、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他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了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的境界,成为旦行中影响深远的流派。其中最能体现梅派艺术代表剧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

梅兰芳贵妃醉酒 梅兰芳贵妃醉酒饰演的角色(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全部唱词)-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人物生平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之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