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月亮笑脸 月亮怎么会有诡异笑容好恐怖
诡异的月亮笑脸
1、月亮怎么会有诡异笑容好恐怖,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月球每个月都会出现一种神秘的现象。据了解,每次到满月的时候,月亮都会露出笑脸,每次在月圆之时,月亮的表面就好像出现了一个人脸,并且面带着微笑,据称,这可能是月球表明产生的活动而带来的错觉;
2、诡异的月亮笑脸代表了什么,发现月亮拥有笑脸可能是因为熔岩留下磁尘的影响,尘埃和岩石在月球表面形成月球漩涡,在满月期间经常被误认为是脸部和其他形状,这种月球漩涡经常被描述为月亮纹身”,大都存在于月球表面具有高磁性的区域中,它们似乎比周围环境的风化更小;
3、科学家们似乎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不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彗星喷出的大量物质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因受到自然风化而便变暗。而在这些磁场区域下,可以保证地表部分区域免受太阳风的侵袭...
其他诡异图片
1、从表明看这是一个破旧的房子,但却被网友评为世界上最恐怖的照片,这张恐怖照片吓死20万人。有人说,破旧的房子门前站有一个女人,待你紧盯10秒后,这个女人就出来了,世界十大诡异图片之首,其实这是前几年大家爱做的恐怖动图,到了一定时间的时候,动图一动,之前 *** 好的恐怖图片就会突然出现;
2、《恐怖旅馆》是一部惊悚、恐怖、悬疑电影。影片讲述了两对情侣在雨夜误入荒郊旅馆而发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剧中,互相猜忌的情侣与掌舵灵异”旅馆的老板娘之间发生了纠葛,而当晚,旅馆的走廊、天花板、浴室、床底、窗台等等一切都变了样,一阵阵阴风袭来,血腥之味让人闻风丧胆;
3、推荐《痛苦》,一款由波兰新工作室Madmind Studio打造的虚幻4引擎之一人称恐怖游戏,游戏采用了猎奇的画风,借以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游戏过于重口)。《痛苦》游戏将背景设定在地狱,而玩家的目标就是逃离地狱...
诡异!这是催眠吗?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天我同学让我放轻松闭上眼睛然后对我说:从前你妈妈给你买了一个黄色小闹钟,可有一天你出去玩把它弄丢了,你出去找了一圈两圈三圈(他拉着我的手在肚子前晃了三下),又接着说然后你看到一口棺材旁边有一个僵尸对你说xxx起来了(xxx叫我的名字)说了三边后,就开始不停的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然后我的手就开始感觉有人向外拉,但我一笑或睁眼感觉就消失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做过,有的说感觉有东西向前推他手臂,我是向外拉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啊?算催眠吗?还是机体自然反射?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人闭着眼睛久了就会对自我的身体状态,身 *** 置没有参照而产生一种警觉。肌肉就会紧张保持原来的状态和位置,外界的暗示是有点恐怖的性质,会加剧你的这种肌肉紧张,所以感觉你被东西牵引或者拉着。但是你一笑,肌肉放松了,感觉就消失;或者你睁开了眼睛,身体状态定位确认,肌肉紧张的状态也会消失。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昨晚!我做了很诡异的梦!太阳,月亮同时出现!天上下着血雨!地上全是笑着死去的亲人!四周全是火!
这梦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地上全是死去的亲人!大约有70多个!有小学同学!也有初中的!还有些陌生人!全是手拉手!趴下!脸朝向我!他们没有了呼吸!没有皮肤仅有少量的肉和一个缺了一只眼的头!却一直在说同一句话!说话时嘴会动!是所有的人同时说话!说的什么听不清!四周全是火!是我的身体除了头部外全是火!但我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只是很暖和!哦!对了!太阳和月亮之间还有一道由黑色,灰色,红色,黄色所组成的彩虹!彩虹中央还有一个人头!像是海盗旗上的那种!天上下着血雨!那些雨滴在快落地时!就蒸发了!除非落在人身上!我的脚下有个蓝色六芒星!但像一个镜子!那个六芒星里还有个我不认识的人!而六芒星的中央有些数字!好像是30·4?有个忘了!天上还有个红色六芒星!红色六芒星下降!蓝色六芒星上升!快碰到一起时!停住了!像笼子般!把我锁住了!我只有1立方米的空间!不知何时!远方出现个巨型沙漏!其他的东西全部消失了!除了那个笼子和沙漏!随后听到计时开始!随后又听到“XXX你要在这里带上一亿年!你没有选择!放心你不会死!一亿年后会有个人来接你!”我想问她为什么我要呆在这里!可我好像哑了!过会梦结束了!这梦是什么意思!我要被封印吗?我得死吗我是在替一个叫“镜音双子系”的人问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0450927.html#here
太阳(Sun)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m(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星等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800度。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单位)。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8,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太阳基本物理参数
半径: 696295 千米.
质量: 1.989×1030 千克
温度: 5800 ℃ (表面) 1560万℃ (核心)
总辐射功率: 3.83×1026 焦耳/秒
平均密度: 1.409 克/立方厘米
日地平均距离: 1亿5千万 千米
年龄: 约50亿年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则是宙斯(万神之王)的儿子。
太阳,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成,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更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更底层,温度约是6000摄氏度。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这一模型也已经被对于其他恒星的研究所证实,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园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光球的表面是气态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几亿分之一,但由于它的厚度达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它们极不稳定,一般持续时间仅为5~10分钟,其温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温度高出300~400℃。目前认为这种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色球层厚约8000千米,它的化学组成与光球基本上相同,但色球层内的物质密度和压力要比光球低得多。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的日珥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同时,日珥的形状也可说是千姿百态,有的如浮云烟雾,有的似飞瀑喷泉,有的好似一弯拱桥,也有的酷似团团草丛,真是不胜枚举。天文学家根据形态变化规模的大小和变化速度的快慢将日珥分成宁静日珥、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三大类。最为壮观的要属爆发日珥,本来宁静或活动的日珥,有时会突然"怒火冲天",把气体物质拼命往上抛射,然后回转着返回太阳表面,形成一个环状,所以又称环状日珥。
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日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在银河系内一千多亿颗恒星中,太阳只是普通的一员,它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 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
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突然坍缩成一颗白矮星--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
万物之源——太阳
清晨,当太阳从漫天红霞中喷薄而出,把万丈金光洒向大地,一种蓬勃向上的 *** ,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人们不能不热爱和赞美赐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万物主宰——太阳。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他右手握着七弦琴,左手托着象征太阳的金球,让光明普照大地,把温暖送到人间,是万民景仰的神灵。在天文学中,太阳的符号“⊙”和我们的象形字“日”十分相似,它象征着宇宙之卵。
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70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
太
最近的月亮很诡异啊,有没有人有感觉
是真的,昨天晚上月亮亮的刺眼,我家因为没电了,空调打不开,热的睡不着,就看见刺眼的月亮和发荧光的密集的,还特别诡异的云,有点吓人,在凌晨两点半左右。今天早上我怎么看见了很诡异的月亮 江苏人进
我今天大概是4点多出的门 然后看见一轮非常圆 而且颜色是赤色的那种月亮 很大 在我向远处看出都有锅子那么大 感觉太不平常了 很诡异 是不是我的神经出了什么问题 我没有什么精神压力呀 奇怪 请高手帮忙一下 顺便确定一下是不是真的 我回去和我爸 姐说他们骂我神经 说我玄幻小说看多了 可这是我亲眼看见的啊!我的脑子真没什么问题 不是幻觉!应该是月食吧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 180 度,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 (称为黄道和白道) 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5 度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月全蚀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
标志月食开始。月球由东缘慢慢进入地影,月球与地球本影之一次外切。
食既: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
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
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月食程度的大小用食分来表示。食分等于食甚时,月球视直径在食甚时进入本影的部分与月球视直径之比。食甚时如月球恰和本影内切,食分等于1。食甚时如月球更深入本影,食分用大于1的数字表示。月全食的食分大于或等于1。偏食的食分都小于1。半影月食的食分用月球直径进入半影的部分与月球视直径之比来表示。半影月食的食分大于0.7时,肉眼才可以觉察到。
月全蚀后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肉眼觉察不到。正式的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
标志月食开始。月球由东缘慢慢进入地影,月球与地球本影之一次外切。
食既: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
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
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
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月食程度的大小用食分来表示。食分等于食甚时,月球视直径在食甚时进入本影的部分与月球视直径之比。食甚时如月球恰和本影内切,食分等于1。食甚时如月球更深入本影,食分用大于1的数字表示。月全食的食分大于或等于1。偏食的食分都小于1。半影月食的食分用月球直径进入半影的部分与月球视直径之比来表示。半影月食的食分大于0.7时,肉眼才可以觉察到。
月食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月球被地影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月食一般都发生在望日,即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这时地球运动至太阳和月球之间,但并不是每个望日都可能发生月食,因为黄道和白道之间有交角存在,所以只有在望月夜,月球又走月食的连续照片,可见到地球影到黄道和白道交点附近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才能观看到月食。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当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就发生月偏食。而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时就可以看到月全食。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但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然而事实上半影月食是经常发生的,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