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匈奴和王昭君的(王昭君为什么是匈奴的人)

wanfu 百科 71 0

有关匈奴和王昭君的

谁能告诉我王昭君时,匈奴族中的势力分布,和当时汉朝的势力分布,都有哪些大家族,还有匈奴当时活动的主要地区,不胜感激,越详细越好,白话的更好,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丰姿秀美,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历代文人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因为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了夺目光彩。

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赞颂。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愿望。

王昭君为什么是匈奴的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提出与汉和亲,宫中应有一公主前往,宫女王昭君以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帝妃身份主动请行,单于欢喜,汉匈结成甥舅之好。呼韩邪死后,王昭君遵从匈奴父死子及的婚俗,再嫁无血缘的新单于,维护了汉匈长时间友好。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武将代表王昭君忍辱负重三嫁匈奴可汗后服毒自杀



在民间传说中,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和她的丈夫胡山,是一对完美的夫妇。其实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好。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命令王昭君迎娶南方匈奴人呼韩邪单于。那时候,昭君19岁,绝对的美人,而呼韩邪单于已经是暮年了。两年后,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撇下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离开人世。


按照匈奴的祖传制度,王昭君娶了的长子胡,——年新即位。他们感情不错,还生了两个女儿,但昭君的悲剧不止于此。


11年后,第二任丈夫在她之前去世,她奉命嫁给新可汗的长子,胡的孙子。昭君终于忍无可忍,彻底崩溃。她最终选择服毒自杀。


以前一提到徐霞客,就会浮现出一个在青山绿水间跋涉的书生的美好形象。然而,如果你仔细阅读他的游记,历史的真相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


《粤西游日记三》年,徐霞客记录了崇祯十年十一月下旬的经历。凭着当地官员给的马证,他赶了一整天的男仆,傍晚才到达下一个村子。仆人们开始逃跑,徐霞客抓了一捆,牵进村里。村里的男人都逃到山里去了,徐霞客就带着仆人挨家挨户地找,找到了两个女人,命令她们找人搬行李做饭。过了一会儿,负责邮务的老头来了。老人怕徐霞客鞭打后代,不得不来。老人的儿子瘸了,逃不过徐霞客无情的鞭子。


于是,似乎徐霞客仕途失意,没有做官。那是他的大幸,人民的大幸,后代的大幸,历史的大幸。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使匈汉两年交好,她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王昭君为汉匈两朝做了些什么?

王昭君作为汉家女儿,为了匈奴和汉朝的和平,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将自己推荐给帝王,她的贡献无人可比。当时虽然表面上匈奴臣服了汉朝,但汉朝依然需要稳住这个野心很大不安分的属国,而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让人无法拒绝:我们向您臣服,但是我们要得到回报,一个公主就是很好的报酬。王昭君就顶着公主的名号,嫁给了单于。

有关匈奴和王昭君的(王昭君为什么是匈奴的人)-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王昭君满足了匈奴的之一个希望,第二个,就是她不是一个人去的,她还带了汉朝帝王送给匈奴的礼物,比如耕种农田的技术、种子,还有编织的技术,养殖牲畜的技术,这些东西对身处苦寒之地民风还未开化的匈奴来说,比什么金银珠宝更加有吸引力。第三,王昭君本人也是十分美丽,举止贤淑,才思敏捷,单于能得此女也是十分满足了。

有关匈奴和王昭君的(王昭君为什么是匈奴的人)-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而从王昭君的经历来看,她是小家碧玉,从小聪明伶俐,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后来将她送入宫中,未尝不是没有抱着一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想法,说不上是幸运或是不幸运,这个貌美的宫女,却在帝王后宫庞大的后妃群中毫不起眼,连自己的宫门都很少出,更别说见到帝王了,难道这大好的年华就要在这深宫里慢慢枯萎?

有关匈奴和王昭君的(王昭君为什么是匈奴的人)-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这次去匈奴,是险境,但也可能是机遇,她默念着这些给自己勇气,可那毕竟是匈奴啊,一个小女子得鼓起多大的勇气去面对传说中还吃人肉的野蛮人?“没关系,我是为了我们的百姓不会再被伤害。”余音还绕梁,佳人已远去。

王昭君去世后,匈奴人将她视为最重要的人,莫高窟壁画揭露其待遇

时间回到了公元前202年,此时的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项羽击破,成功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 作为秦朝以后的第二个一统天下的封建王朝,刚建立时世局不稳,给他们造成威胁的就是来自北方的匈奴。

当下之急,就是要巩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权。 刘邦亲自带着大军与匈奴对战, 开始的时候接连取胜,于是众人决定乘胜冲击,没想到最后刘邦被匈奴困于白登山的山顶,兵败已成定局。

此战以后,刘邦开始采用休 养生 息的政策,派出了宗室的公主出使塞外,主要是与来自北方的匈奴和亲,以此来修补两国之间的关系。 谁都明白,这就是政治婚姻,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得不为之。

据 历史 记载,政治联姻一直贯穿于汉王朝的始终。 即便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大败匈奴,但两国依然保持着政治联姻。这一切都是从大局出发,希望能够建立两国友好和睦关系。

这一次出使塞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根据考证,这位姑娘出生于公元前54年,来自西汉的南郡,即今天的湖北宜昌兴山县。一直以来作为父母最宠爱的孩子,王昭君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小时候的王昭君非常聪明,长得又漂亮,颜值又高,技艺又精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大家喜欢。当时对于女子来说,更好的机会能够进入宫中。 所以父亲一直期望王昭君能够有一天被选入宫中,得到皇帝的宠幸。

终于等到这样的机会,正好汉元帝昭告天下,要挑选一批民女进宫,王昭君马上之一时间报名了。进宫以后,王昭君成为了一位宫女。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优秀,但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宠幸。

原来不是皇帝不喜欢她,而是她没有送钱给皇帝的画师毛延寿,对方非常生气,将她的画像画得难看,所以皇帝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她本人。于是王昭君只能以宫女的身份,在皇宫生活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是时间未到而已。

竟宁元年,南匈奴的首领来到了长安,作为大汉朝的附属国。这次朝见,他带来了大量的珍宝,表示自己藩臣之大礼。 并且在与皇帝交流的时候,他请求皇帝让自己成为汉朝的女婿。 此言一出,皇帝心里不太舒服。

南匈奴只是附属小国,汉元帝可不想将自己的人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受苦,考虑了一下,决定将当时还是宫女的王昭君赐给对方。 可没有想到,当王昭君出现在眼前时,发现这竟然是一位绝世美女。

可是作为皇帝,他又不好意思反悔,更好只能忍痛割爱。 事后他了解情况以后,知道是画师故意画丑王昭君,于是下令杀了画师。 虽然不是公主,但看到这一位有着绝世容貌的宫女,南匈奴首领自然是满心欢喜。

南匈奴首领马上表示,自己非常感谢皇帝的恩赐,一定会永保汉朝边境的安定。接着王昭君便随夫君来到了匈奴,其实对于这种塞外的生活,王昭君是不习惯的。 可是她身上担任着使者的责任,为了两国能够和平相处,王昭君最终还是让自己适应了下来。

在匈奴,王昭君为呼朝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虽然两人来自不同的国家,风俗及习惯也不一样,而且结婚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但两人结婚以后,感情非常好。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的好日子才过了三年,夫君就因病去世,剩下了王昭君一个人。

此时的王昭君非常思念故土,多次书信给汉朝皇帝,希望能够尽快回国。可是按照当时匈奴的风俗,上任单于去世,对于妻子,实行继婚制。 为了两国的和平,汉朝皇帝没有同意王昭君回国,要求她从胡俗, 最终王昭君嫁给了之前单于的长子。

两人在塞外生活了十一年,这期间王昭君生下了两个孩子,都是女儿。遗憾的是,第二任丈夫也英年早逝。 接连的变故让王昭君悲痛不已,加上一直以来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让她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就这样含憾而终了。

王昭君死后,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 *** ,匈奴人会如何对待她呢?其实,王昭君虽然是 *** ,但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不远千里来到了匈奴。 在这样的塞外生活,她从来没有抱怨过,相夫教子,为人所赞。

不仅如此,王昭君还教当地人关于汉朝的一些文化和礼仪,所以一直以来大家对王昭君非常尊重。所以在她死了以后,匈奴人更高的礼节来对待她。 新继任的单于,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宰杀了上万头牛羊来祭祀她。 为了表达自己的悲伤,有一些匈奴甚至作出了自残行为,割耳朵、用刀划破脸皮等等,可见她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之高。

为什么匈奴人会以如此自残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悲痛呢? 从一幅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匈奴人一种特殊丧葬礼仪。 从画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死者的哀思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看起来确实残忍,真的不敢细看,比较恐怖。

王昭君出塞的几十年时间,汉匈两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和睦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昭君在助力。 她的出现,不仅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汉朝的大一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双方的紧密交流。

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虽然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却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牺牲了自己的人生。 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使者的职责,最终换成了两国之间的长期和平稳定。 同时她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匈奴人非常尊重她,死后为她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地位可见非同一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