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

wanfu 百科 73 0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

是的,苏炳添在8月1日的百米赛场上表现出色,成为首个杀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并且在最后的决赛中跑出了第6名的好成绩。

苏炳添还有一个身份不为人知,那就是他居然是南中大学的副教授,他还曾经在2019年的《体育科学》中,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自己为什么跑得这么快,论文中苏炳添通过不同维度的分析,解剖了自己速度快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中国短跑的竞技水平。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能跑能拼,还是学霸!苏炳添的确令人佩服!”“这才是最硬核的理论结合实际。”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亚洲老飞人,中国体坛新一哥-苏炳添

9秒83,这是苏炳添跑一百米所用的时间,但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而言,这却足以跨越89年的漫长历史,从而书写黄种人新的篇章。

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向来是非洲裔的专属舞台,决赛往往清一色的黑人选手,但2021年8月1日的百米飞人大赛却注定要载入亚洲田径史册。

先是在下午的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创造了9秒83的亚洲全新纪录,从而以小组之一名强势晋级奥运决赛,他也就此成为中国历史之一位、亚洲历史第二位杀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选手。

而就在短短80分钟后的决赛中,苏炳添再度成功“破十”,以9秒98的成绩成为奥运决赛第六名。整个亚洲再度沸腾,89年的亚洲历史断章就此被填补。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热线-能跑能拼,还是学霸!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他的学历到底有多高?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4张图片-万福百科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速度以小组之一的成绩进入决赛,并成功打破亚洲男子百米纪录,在百米决赛中也跑出9秒98的优异成绩,虽然只拿到了第六的排名但不要忘了这是世界第六,而且是对于一个亚洲人来讲,苏炳添是当之无愧的“亚洲飞人”,苏炳添有如今的成绩除了得益于平时的训练,还曾写过论文研究自己,每一个动作都做出过具体的分析,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他的学历到底有多高?看看就知道了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5张图片-万福百科

众所周知,在中国体育届中有很多学霸,例如今年东京奥运会上清华大学的杨倩、上海交大的马龙和孙颖莎、深圳大学的陈梦、西南大学的施廷懋等。包括如今的亚洲飞人苏炳添也是个真学霸,他不仅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还是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而且苏炳添还曾写论文研究过自己。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6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苏炳添为什么跑这么快”,论文中苏炳添除了有对中国短跑史概况的研究还有对自己每一项体能训练、起跑姿势以及身体跑步时各个关节等各项的研究。通过对自己各个方面的研究加刻苦训练,让自己的短跑速度不断提高,才成就了如今的苏炳添。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7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让自己跑得更快,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中也非常的自律,从来不抽烟也不喝酒,规定时间晚上11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训练,极度的自律与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苏炳添,他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从12年的伦敦奥运会到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苏炳添经历了3届奥运,9年的时光他打破了亚洲记录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创造了9秒83,这样的速度在整个亚洲都是独一份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苏炳添:人称亚洲飞人,32岁破亚洲纪录,曾经却被体校拒之门外?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有一位短跑运动员,他拼尽全力,仍未登上领奖台,但他却凭借9秒83的成绩,成为之一个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这个成绩,一举打破亚洲纪录。他的名字在赛后轰动世界,是继刘翔之后,又一个封神的中国田径英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国人心目中的短跑英雄,却是一个超期服役的80后运动员,甚至几次想打报告退役。

不过幸好虽然伤痛、年龄等因素让他在训练中倍感压力,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

他就是中国飞人苏炳添。

在短跑之路上,他为自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苏炳添,1989年出生在广东中山古镇镇,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古镇镇特别重视田径运动,经常在村子里举办比赛,比苏炳添大9岁的表哥就是村子里的短跑冠军。

苏炳添和表哥的关系很要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追逐玩耍,有时候,苏炳添比表哥跑得还快。

上学后的苏炳添真正接触田径运动还是在初中,看着学校田径队员的专业训练,苏炳添也想加入。

无奈苏炳添个子低,达不到入队的标准,被教练拒绝了。为了加入田径队,苏炳添给教练展示了一个绝活,他以1米5高的身材,向上跳跃后可以摸到2米9高的门板。

教练惊讶到合不上嘴,随后如获至宝般地接收了苏炳添。

县城的 体育 学校,训练条件实在有限,连最基础的训练设施都不完善,现有的设备也都是破破烂烂。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苏炳添坚持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训练,一练就是一整天,每周六日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过,但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累。

经过教练专业的指点,苏炳添无论在技能上,还是在体能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他在学校、村里的各项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这也为苏炳添日后成为“飞人”打下坚实基础。

在比赛中捧回的一个又一个奖杯,大大增加了苏炳添的自信心,也让他更执著于短跑这条道路。

但是,教练说苏炳并添没有短跑运动员的天赋。

他个子只有172cm,短跑运动员更佳身高是180cm—195cm,当年中国另一飞人刘翔身高在189cm,短跑项目中,个子矮要失去许多先天优势。

再加上我国短跑事业相比其它国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选择短跑作为终身事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国际短跑赛事上我们从来没有进入过决赛。

年轻气盛的苏炳添偏偏不信这个邪,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跑运动上创造出奇迹,让外国人看看我们的实力。

为了这个理想,苏炳添想去专业的体校进行学习和训练,但他去了几家体校,都因为他个子矮、年龄大被婉拒,现实将他打回原型。

刘翔从七岁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而想入体校的苏炳添,这时已经15岁了。

眼看苏炳添的田径之路就要画上句号,这时候他人生中的伯乐出现了。

中山体校教练宁德宝看中苏炳添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想把他收为麾下弟子。

宁教练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体校的领导,破格把苏炳添招进来,然而,训练刚刚开始不到半月,苏炳添就吵着要回家。

中学时的训练和现在专业体校的训练相比,从运动量、技术上都简单很多。

体校要求学生6点就要起床开始训练,一上午的高强度练习,在中午短暂午休后,下午还要接着练,苏炳添被体校辛苦的训练吓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来父母想要退学,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带回家,宁教练实在舍不得这个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苏炳添和他的家人。

苏炳添的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从宁教练的态度上,他们觉得是真心为孩子好,于是妈妈许诺给苏炳添100元零花钱,把他留在宁教练身边。

从此,苏炳添如开挂般,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飞人时代”。

为了打破“个子小跑不快”的说法,宁教练为苏炳添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安心留下来的苏炳添,在宁教练的系统训练中受益匪浅,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苏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总是认真完成教练的每一个训练方案,无论多苦从不喊累。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很严苛,家庭聚会中,他不吃猪肉、不喝酒,甚至连饮料都不会喝。

他的自律和坚持,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法宝,也为日后他成为亚洲飞人做好铺垫。

经过正规训练后的苏炳添,虽然伤痛不断,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2006年,苏炳添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广东省运动会,这个不是专业运动员的选手,竟然以比冠军落后0.01秒的成绩,夺得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让广东省田径队的教练们大吃一惊,也为苏炳添进入省队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省队中高手如云,苏炳添先前的优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训练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绩出不来,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年龄,苏炳添又一次产生了动摇,他怀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挡了短跑事业的发展。

眼看苏炳添的运动生涯又要画上句号,是队友的一句话让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进步几个0.01秒,那夺冠不就在眼前吗?

为了0.01秒的突破,苏炳添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训练上,他除了在训练场上,基本上没有任何 娱乐 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每天10点准时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是难能可贵。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2008年,苏炳添在国内外比赛中,累计获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着苏炳添的进步和实力,一年后,他走进国家队的大门,这个农村娃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向田径运动的更高殿堂。

国家队有着全国最顶级的训练方案、设备和教练,苏炳添在这里还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希望可以将成绩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个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这个成绩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亚洲至今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绩。

9秒不仅是苏炳添的心愿,更是国家队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运动员积累更多的国际大赛经验。
国家队斥巨资将运动员送出国参赛,与此同时还请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田径教练来为运动员训练,这其中就有苏炳添的教练兰迪。

针对苏炳添的短板,兰迪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整了他跑步时的整体节奏,对他整个身体机能进行了解并改善,加强他的爆发力。

2015年,经过苦练后,苏炳添征战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场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张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绩,成为之一位在百米赛道冲破10秒大关的亚洲运动员,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为苏炳添的成名之战。

继此之后,苏炳添的职业生涯像是被命运打开了好运之门:

他两次闯进世锦赛决赛,与短跑名将博尔特这样的 体育 巨星同场竞技,就连亚洲人难于突破的9秒成绩,苏炳添也轻易打破,还多次在国际比赛创下9秒92、9秒91的亚洲纪录,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

有报道说,一个短跑选手更大的年龄限度为28岁,苏炳添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已经32岁。

在2021年的国内比赛中,苏炳添发现,参赛名单上的运动员内,他是唯一的“80后”,在以“00后”为主力的赛场上,他的年龄有些突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苏炳添在本该退役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夺冠梦想,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不晚!

“我觉得我还能跑”,苏炳添怀揣着这句话,一直跑进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以9秒83 的成绩,成为亚洲之一位站在百米决战现场的黄种人,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

这场让苏炳添封神的比赛后,他在网络平台发文:回头再看这场比赛,好多情绪都涌上心头,32岁了,当时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超龄”苏炳添的名字成了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名词,15岁开始练短跑,32岁才站上事业的巅峰,苏炳添庆幸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苏炳添提高0.01秒的成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追梦的人,总会跑着与梦想相遇,没有天赋就靠努力创造奇迹。

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苏炳添说到:

当运动员不就是这样吗?到了一个高度,就想要另一个高度。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你只管付出,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更好的回报。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从2008到2022,中国越发强盛,今天就带大家领略下冬奥会的中国风

复旦才子林森浩:毒死室友被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为他求情?

苏炳添在2009年曾想退役,改起跑脚7个月后破10秒

回顾 体育 生涯,苏炳添自己在2009年想退役,因为没有找到自我和目标,通过自己一直以来在赛道上创造的成绩,找到成就感和荣誉感,让自己坚持下来。他会在一个时间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例如在2013年张培萌跑了10秒,他跑了10秒06,他也想在两年内跑进10秒。这两年他心中有一团火,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

苏炳添说,他在2013年到2014年一直在欧洲比赛和拉练,发现了很多问题。跟国外运动员一起训练,发现100米的跑法和细节,跟自己原来的训练有很大不同。2014年跑法是一听到枪声就直接抬头进入途中跑。但国外运动员起跑后会利用蹬伸的力量加速,再进入途中跑。这种跑法相对更先进。他当时就想怎么跑。也想不改起跑脚,只练蹬伸,后来发现很难,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

于是,他就想改起跑脚。后来的教练给他做了小测验,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起跑前推了他一下,他右脚先出去了,这是人体自然反应。教练说:“你左脚起跑,其实违反了你的人体自然反应。”于是,他决定改。他在走路的时候,都在琢磨怎么蹬,希望形成新的肌肉记忆。最终,他用了7个月的时间,破十秒,遇到问题和困难,开放自己的思想去解决他,而不是逃避。没有事情是不能解决的,是看你们的有没有心去解决。

(广州日报)

苏炳添也曾偷偷的打退役报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8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9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10张图片-万福百科

苏炳添也曾偷偷的打退役报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近日在一则演讲活动中,苏炳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让人们知道了人前光鲜亮丽的苏炳添背后承受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压力,甚至一度有过退役的想法,偷偷呈递了自己的退役报告。从他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能够看出,即便是强如苏炳添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难免会失意,会向生活低头。但幸好在不断的努力中,苏炳添找回了自己丢失的信息,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11张图片-万福百科

从苏炳添的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出来,每个人再生活中都难免会有失意的时候,当生活进入一个瓶颈,当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难以突破的时候,我们心中总是会对自己有无限的拷问,拷问自己的努力为什么会白费?拷问自己努力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是超越不过别人?在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之下,我们整个人都会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阶段,一度想放弃自己,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阶段,诸事不顺的压力让自己迷茫消沉,但只要努力就会有光亮照进我们的黑暗中,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慰藉。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12张图片-万福百科

瓶颈需要被打破,质疑也需要自己去超越,努力并不会付诸东海,而是在为下一次的质变积蓄力量,只要熬过这段黑暗的日子,我们的生活就会迎来一场新的蜕变。物极必反,失意和得意是相互转换的过程,人的一生会经历巅峰也会抵达低谷,只要我们不放弃,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踏过黎明前的至暗时刻,就能够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攀登上新的高峰。

苏炳添曾写论文研究自己为何跑得快?-第13张图片-万福百科

因此,如果你对当下的生活存在抱怨,对自己表示怀疑,请不要轻言放弃,要努力超越自己,走上自律自强的道路,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的感悟,能够领略到新的人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